CN208968928U -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8928U
CN208968928U CN201821413278.1U CN201821413278U CN208968928U CN 208968928 U CN208968928 U CN 208968928U CN 201821413278 U CN201821413278 U CN 201821413278U CN 208968928 U CN208968928 U CN 208968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probe
graphite
gripper jaw
push
gr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32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辉
许汉春
毛玉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mantec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New Material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New Material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New Material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32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8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8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8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包括脉冲发生器,与脉冲发生器电信号连接且对称设置的测量探头,以及与脉冲发生器的连接的示波器,还包括驱动机构、上推机构与夹持机构,通过利用夹持机构对石墨样品的纵向自由度进行限定,并且在限定过程中,会自动校正石墨样品与测量探头之间的同轴度,再通过等速相向移动的测量探头对石墨样品进行夹持,使石墨样品固定在测量探头之间,解决测量探头与石墨样品同轴度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提高测试精度,同时,利用夹持机构的驱动力使涂抹机构等量均匀的对测量探头进行耦合剂涂抹。

Description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材料弹性模量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而对于石墨材料来说,对各种规格型号的石墨材料,在其生产制备后,需要对石墨材料进行取样后测定其弹性模量,而传统的石墨材料的测定方法是采用共振法测定石墨材料的弹性模量,需要对石墨样品进行敲击或者其他激励方式使样品发生共振,通过测定物体的固有频率从而得出弹性模量。
对于应用于核领域的石墨材料,在材料中子辐照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对辐照前、后样样品进行系统弹性模量测试。GB/T3074.2-2008《石墨电极弹性模量测定方法》中,其就是利用声波在测试样品内传播的频率来测定测试样品的弹性模量,其测试系统包括激励器、接收器、驱动回路与检测回路,其中激励器用以激发试样共振,接收器用以试样共振信号,驱动回路用以提供音频正弦电信号,检测回路用以放大显示来自接收器的电信号。ASTMC747-16《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duli of Elasticity and FundamentalFrenquencies of Carbon and Graphite Materials by Sonic Resonance》(利用声音共振法测定炭和石墨弹性模量和基准频率的方法)与GB/T3074.2-2008基本原理类似。
另外,ASTM C769《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onic Velocity inManufactured Carbon and Graphite Materials for Use in Obtaining anApproximate Value of Young’s Modulus》(利用声速法测定人造炭和石墨近似杨氏模量)为利用声速法近似测定弹性模量的方法。然而,这种测试系统在对试样进行弹性模量测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激励器与接收器与试样的夹持无法保证同轴,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2、激励器与接收器与试样之间均需涂抹耦合剂,耦合剂的涂抹量不一致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通过利用夹持机构对石墨样品的纵向自由度进行限定,并且在限定过程中,会自动校正石墨样品与测量探头之间的同轴度,再通过等速相向移动的测量探头对石墨样品进行夹持,使石墨样品固定在测量探头之间,解决测量探头与石墨样品同轴度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提高测试精度,同时,利用夹持机构的驱动力使涂抹机构等量均匀的对测量探头进行耦合剂涂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与脉冲发生器电信号连接且对称设置的测量探头,以及与脉冲发生器的连接的示波器,还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对称设置的所述测量探头相向或反向同速移动,其包括平行设置的驱动组件与导向组件;
上推机构,所述上推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下方,其与所述驱动机构垂直设置,且其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长度方向的中部,该上推机构承载石墨样品,并将该石墨样品上推至对称设置的所述测量探头的中部位置处;以及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水平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移动路径的两侧,其对所述上推机构推送的所述石墨样品进行夹持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电机;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架设于机架上,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设置;以及
螺纹滑套,所述螺纹滑套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轴线方向的两端,其随所述旋转轴的旋转相向或反向等速移动,且其通过连接臂与所述测量探头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其两端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该螺纹与所述螺纹滑套对于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架设于机架上,其与所述旋转轴平行设置;以及
滑块,所述滑块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上,该滑块与所述测量探头通过连接臂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上推机构包括:
上推气缸,所述上推气缸竖直设置;
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为半圆形设置,其设置于所述上推气缸的推送杆的活动端,且其由所述上推气缸带动上下推送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承接座的直径为D1,所述测量探头的直径为D2,D1与D2之间的关系满足:D1=1.2*D2。
作为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辅助安装机架,所述辅助安装机架对称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移动路径的两侧;
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安装与所述辅助安装机架上,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移动路径的两侧,且其与所述测量探头移动路径垂直设置;
第一夹持爪,所述第一夹持爪与任一所述夹持气缸的推杆的活动端连接设置;以及
第二夹持爪,所述第二夹持爪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爪与另一所述夹持气缸的推杆的活动端连接设置,其与所述第一夹持爪交错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夹持爪对应配合对所述石墨样品进行夹持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夹持爪与所述第二夹持爪的夹持部位均为半圆形设置,其直径为D3,且其与所述测量探头的直径为D2直径的关系满足:D3=1.2*D2。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夹持爪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爪与所述夹持气缸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伸缩组件,该伸缩组件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为Y形设置,其分叉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爪或所述第二夹持爪连接设置,且其另一端上设置方形的限位块;以及
套管,所述套管为圆形设置,其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块对应滑动配合的滑槽,且限位块与所述套管之间抵触设置有弹簧,该套管背向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同轴连接。
作为改进,任一侧的所述夹持气缸上还设置有涂抹机构,该涂抹机构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推送方向的两侧,其包括:
涂抹杆,所述涂抹杆为L形设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的一侧,其包括与该测量探头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轴部以及与该测量探头的端面平行设置的涂抹部,所述轴部与涂抹部内部均设置有连通的流道,且该涂抹部正对所述测量探头的一侧设置有海绵;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轴部同轴连接,其与该轴部连接的一端均为半圆形开口设置,且其对所述流道内通入耦合剂;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平行所述轴部设置,其与该轴部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棘轮,所述棘轮套设于所述传动轴正对所述夹持气缸的一端;以及
棘爪,若干的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对应配合,其均等距设置于安装座长度方向上,且其背面与该安装座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该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持气缸的推送方向平行,且该安装座由所述夹持气缸驱动滑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夹持机构替代传统手工对石墨样品进行装夹的方式,利用夹持机构对石墨样品的纵向自由度进行限定,并且在限定过程中,会自动校正石墨样品与测量探头之间的同轴度,再通过等速相向移动的测量探头对石墨样品进行夹持,使石墨样品固定在测量探头之间,使测量探头与石墨样品同轴设置,提高测试精度;
(2)本实用新型利用夹持机构的驱动力使涂抹机构等量均匀的对测量探头进行耦合剂涂抹替代了人工对测量探头进行耦合剂涂抹的方式,保证两个测量探头上的耦合剂涂抹等量、均匀,有效避免耦合剂涂抹量对两个测量探头测量精度的影响,测量精度更高;
(3)本实用新型中涂抹机构的涂抹杆初始时位于测量探头的一侧,在夹持机构对石墨样品进行夹持的过程中,涂抹杆由夹持机构带动进行旋转对测量探头进行耦合剂涂抹,且当涂抹杆完成涂抹工作后,涂抹杆会旋转至初始位置,通过进液管与轴部连接端半圆形设置的开口进行交错实现耦合剂的关闭,避免耦合剂的流失;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夹持机构的第一夹持爪与第二夹持爪的直径调整为测量探头直径的1.2倍,使第一夹持爪与第二夹持爪可以适应本实用新型测量范围内所有不同直径的石墨样品的夹持工作,适用范围更广;
(5)本实用新型中在测量探头的下方设置有校正臂,在测量探头的上方设置有测力计,在石墨样品放置于上推机构上后,利用驱动机构带动测量探头进行空转,利用测力计对测量探头进行校正的同时,通过校正臂对石墨样品进行校正,使其位于上推机构上的石墨样品位于上推机构的正中央,使测量探头对石墨样品进行夹持,夹持到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干扰因素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石墨材料弹性模量测试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测量时示波器显示波形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测量时示波器显示波形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轴断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爪与第二夹持抓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爪与第二夹持抓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爪与第二夹持抓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进液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进液管与流道连通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进液管与流道关闭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涂抹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棘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滑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滑套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图5、图6与图8所示,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1,与脉冲发生器1电信号连接且对称设置的测量探头2,以及与脉冲发生器1的连接的示波器3,还包括:
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驱动对称设置的所述测量探头2相向或反向同速移动,其包括平行设置的驱动组件41与导向组件42;
上推机构5,所述上推机构4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4的下方,其与所述驱动机构4垂直设置,且其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4长度方向的中部,该上推机构5承载石墨样品10,并将该石墨样品10上推至对称设置的所述测量探头2的中部位置处;以及
夹持机构6,所述夹持机构6水平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的两侧,其对所述上推机构5推送的所述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通常的实验经验,本实用新型中测量探头2的直径为D2,石墨样品10的直径为d,D2与d之间的关系满足:0.5*D2≤d≤1.2*D2,这也是测量探头2针对石墨样品10测量的直径范围,在该直径范围内的石墨样品10在测试过程中测量探头2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测量石墨弹性模量的测量原理为利用脉冲发生器1通过测量探头2对石墨样品10发出脉冲信号,在通过示波器3将脉冲信号在石墨样品10内传播的波形图显示出,之后通过在示波器3内截取脉冲信号在石墨样品10内传播的波形图,计算出脉冲信号在石墨样品10内的传播速率V,在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弹性模量E。
根据ASTM C769-15中记载的弹性模量E的计算公式为:E=CvρV2。其中,Cv为石墨样品泊松比因子,ρ为石墨样品的密度,V为声波在样品中的传播速度,而ASTM C769-15中还记载Cv=(1+v)(1-2v)/(1-v),其中v为泊松比,通常情况下,石墨样品的泊松比典型值约为0.2,因此Cv=(1+v)(1-2v)/(1-v)≈0.9,0.9即为石墨样品10的泊松比因子,则弹性模量为E≈0.9ρV2,值得强调的是,若能获取石墨准确的泊松比v,则可通过此装置即方法获取准确石墨弹性模量。再者,ASTM C769-15中记载V=L/(Tt-T0-Te),其中,L石墨样品10长度,Tt运行时间,T0零点时间,Te结束校准时间,Tt、T0与Te均可在示波器3中显示波形图获得。
值得注意的是,当石墨样品10与测量探头2无法保证同轴度时,石墨样品10在测量探头2之间的长度L会与实际值发生偏差,测量探头2对石墨样品10发出的脉冲信号在石墨样品10内的传播速率V会出现偏差,导致最终计算出的弹性模量出现错误。
并且,当石墨样品10与测量探头2并不同轴时,测量探头2与石墨样品10接触端部涂抹的耦合剂与石墨样品10之间就会出现空隙,脉冲信号在石墨样品10内部传播时,严重的就会出现波形图异样的情况出现,无法进行弹性模量测量计算。
如图6与图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
驱动电机411;
旋转轴412,所述旋转轴412的两端架设于机架410上,其由所述驱动电机411驱动旋转设置;以及
螺纹滑套413,所述螺纹滑套413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412轴线方向的两端,其随所述旋转轴412的旋转相向或反向等速移动,且其通过连接臂21与所述测量探头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沿所述旋转轴412的轴线方向,其两端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4121,该螺纹4121与所述螺纹滑套413对于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测量探头2通过旋转轴412带动同步进行移动,实现对石墨样品10两侧端部的夹紧,如此,可以保证测量探头2施加在石墨样品10两侧端部的压力是一致的。
其中,驱动电机411旋转带动旋转轴412进行正转,螺纹滑套413沿旋转轴412轴线方向相向同速同步移动,带动测量探头2相向移动,对石墨样品10进行同轴夹紧,而驱动端机411带动旋转轴412进行反转,螺纹滑套413沿旋转轴412轴线方向反向移动同速同步移动,测量探头2释放石墨样品10。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组件42包括:
滑轨421,所述滑轨421的两端架设于机架410上,其与所述旋转轴412平行设置;以及
滑块422,所述滑块422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421的长度方向上,该滑块422与所述测量探头2通过连接臂2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测量探头2在由驱动组件41驱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导向组件42对其自由度进行限定,使其只能沿旋转轴412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因此通过滑块422与测量探头2进行固定连接,再通过与旋转轴412平行设置的的滑轨421对滑块422的移动路劲进行限定,将测量探头2的自由度进行限定。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推机构5包括:
上推气缸51,所述上推气缸51竖直设置;
承接座52,所述承接座52为半圆形设置,其设置于所述上推气缸51的推送杆511的活动端,且其由所述上推气缸51带动上下推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座52的直径为D1,所述测量探头2的直径为D2,D1与D2之间的关系满足:D1=1.2*D2。
需要说明的是,承接座52用于装载需要进行测量的石墨样品10,石墨样品10放置于承接座52上后,由上推气缸51将承接座52推送至对称设置的两个测量探头2之间,之后由夹持机构6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与同轴度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样品10的直径范围为测量探头2直径的0.5-1.2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承接座52内壁的直径为测量探头2直径的1.2倍,可以承载所有适用范围内的石墨样品10。
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推气缸51通过承接座52将石墨样品10推送至对称设置的两个测量探头2之间时,承接座52与测量探头2基本保持同心设置。
如图8至图1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
辅助安装机架61,所述辅助安装机架61对称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的两侧;
夹持气缸62,所述夹持气缸62安装与所述辅助安装机架61上,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的两侧,且其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垂直设置;
第一夹持爪63,所述第一夹持爪63与任一所述夹持气缸62的推杆621的活动端连接设置;以及
第二夹持爪64,所述第二夹持爪64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爪63与另一所述夹持气缸62的推杆621的活动端连接设置,其与所述第一夹持爪63交错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夹持爪63对应配合对所述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爪63与所述第二夹持爪64的夹持部位均为半圆形设置,其直径为D3,且其与所述测量探头2的直径为D2直径的关系满足:D3=1.2*D2。
如图9所示,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爪63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爪64与所述夹持气缸62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伸缩组件65,该伸缩组件65包括:
连杆651,所述连杆651为Y形设置,其分叉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爪63或所述第二夹持爪64连接设置,且其另一端上设置方形的限位块652;以及
套管653,所述套管653为圆形设置,其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块652对应滑动配合的滑槽654,且限位块652与所述套管653之间抵触设置有弹簧655,该套管653背向所述连杆651的一端与所述推杆621同轴连接。
特别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的中轴线与测量探头2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11与图1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推机构5将石墨样品10上推至对称设置的测量探头2之间后,夹持气缸62带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夹持的过程中,石墨样品10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之间逐步调整,最终与测量探头2同心设置,之后由驱动组件41带动测量探头2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紧,进行弹性模量的测量。
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石墨样品10的直径并不是一致的,而是处于一个范围内,因此,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的过程中,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需要进行弹性伸缩调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伸缩组件65对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直径较大的石墨样品10,例如直径是测量探头2直径1.2倍的石墨样品10,其质量较重,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的过程中,伸缩组件65中的弹簧655会大量收缩,对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增加夹持力,保证对石墨样品10的夹持,而对于直径是测量探头2直径0.5倍的石墨样品10,其质量较轻,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的过程中,伸缩组件65中的弹簧655会微量收缩,自动调整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的夹持力。
如图13至图1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任一侧的所述夹持气缸62上还设置有涂抹机构7,该涂抹机构7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62推送方向的两侧,其包括:
涂抹杆71,所述涂抹杆71为L形设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的一侧,其包括与该测量探头2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轴部711以及与该测量探头2的端面平行设置的涂抹部712,所述轴部711与涂抹部712内部均设置有连通的流道713,且该涂抹部712正对所述测量探头2的一侧设置有海绵714;
进液管72,所述进液管72与所述轴部711同轴连接,其与该轴部711连接的一端均为半圆形开口设置,且其对所述流道713内通入耦合剂;
传动轴73,所述传动轴73平行所述轴部711设置,其与该轴部711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棘轮74,所述棘轮74套设于所述传动轴73正对所述夹持气缸62的一端;以及
棘爪75,若干的所述棘爪75与所述棘轮74对应配合,其均等距设置于安装座751长度方向上,且其背面与该安装座751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752,该安装座75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持气缸62的推送方向平行,且该安装座751由所述夹持气缸62驱动滑动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组件41带动测量探头2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之前,需要对测量探头2与石墨样品10进行夹紧的一端涂抹耦合剂,利用耦合剂将测量探头2与石墨样品10粘结在一起,而使用耦合剂的目的是充填测量探头2与石墨样品10直径的微小空隙,不使这些空隙间的微量空气影响脉冲信号(超声)的穿透,其次,通过耦合剂的“过渡”作用,使测量探头2与石墨样品10之间的声阻抗差减小,从而减小脉冲信号能量在此界面的反射损失。
如图13所示,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夹持气缸62带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的过程中,带动涂抹杆71对处于初始位置的测量探头2进行耦合剂的涂抹,将耦合剂均匀的涂抹在测量探头2上。
如图13与图17所示,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夹持气缸62推送的过程中,同步带动棘爪75推送,棘爪75与棘轮74配合,通过传动轴73带动涂抹杆71旋转,涂抹杆71旋转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涂抹部712上的海绵714吸收流道713内的耦合剂对石墨探头2进行耦合剂涂抹。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涂抹杆71上的涂抹部712初始时,位于测量探头2的一侧,其与测量探头2并不干涉,而在棘爪75与棘轮74配合时,涂抹杆71旋转,涂抹部712对测量探头2的断面进行旋转涂抹处理,且当棘爪75与棘轮74结束配合后,涂抹杆71旋转至初始位置,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在夹持气缸62回索的过程中,棘爪75余棘轮74并不配合,通过棘爪75背面设置的伸缩弹簧752,棘爪75可以通过压缩伸缩弹簧752越过棘轮74。
如图14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涂抹杆71处于初始位置时,进液管72与轴部711连接的一端通过半圆形挡片721的开口的拼接,实现进液管72与流道713之间的密封,耦合剂无法流入到流道713内,而当涂抹杆71旋转的过程中,进液管72与轴部711连接的一端通过半圆形挡片721的开口形成交错,耦合剂通过进液管72流入到流道713内,再通过海绵714对测量探头2进行涂抹。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测量探头2上耦合剂的涂抹量是否一致,涂抹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后续的弹性模量的测量,因此,通过自动涂抹代替人工涂抹,可以充分保障测量探头2上耦合剂的均匀涂抹,并且通过涂抹杆71旋转涂抹,可以控制耦合剂的流速一致,涂抹的面积一致,涂抹的次数一致,进而达到两侧测量探头2耦合剂涂抹量的一致。
其中,进液管72与耦合剂存储箱连通。
实施例二: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0至图22所示,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测量探头2下方与测量探头2相连的校正臂22,该校正臂22对称设置于上推机构5的两侧,且该校正臂22随测量探头2移动对放置于承接座52上的石墨样品10进行校正处理;
滑轨421的上部还对称设置有测力计23,该测力计23余滑块422相连,其测量所述测量探头2由驱动组件41驱动相向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拉力。
螺纹滑套413与连接臂21连接的两端设置有环形槽4131,连接臂21通过卡块211卡合在环形槽4131内,螺纹滑套413与连接臂21可转动连接,螺纹滑套413带动连接臂21同步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石墨样品10放置于承接座52上后,首先由驱动组件41带动测量探头2相向移动,对测量探头2进行校正,其校正的基准由测力计23上显示的拉力读数作为参照依据,当驱动组件41带动测量探头2相向移动过程中,对称设置的测力计23上的读数始终显示是相同,则测量探头2校正准确,当测力计23上读数显示不同时,需要手动调节测量探头2的位置,以使测力计23上读数相同。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对测量探头2进行校正的过程中,通过校正臂22对放置于承接座52上的石墨样品10进行长度方向的调整,使石墨样品10长度方向的两端至对应侧的测量探头2的距离大体一致。
工作过程:
首先,通过取得组件41对测量探头2进行校正,并且在校正的过程中通过校正臂22对放置于承接座52上的石墨样品10进行长度方向的调节,使石墨样品10长度方向的两端抵达测量探头2的距离大体一致,之后通过读取测力计23上的读数调整测量探头2,保证两侧测力计的读数一致,即完成校正,测量探头2复位,之后由上推机构5将石墨样品10上推至测量探头2之间,由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外圆周壁的夹持,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的过程中,石墨样品10会沿竖直方向进行调节,最终,使石墨样品10与测量探头2保持同心,并且,在第一夹持爪63与第二夹持爪64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的过程中,夹持气缸62带动涂抹杆71对测量探头2进行耦合剂的涂抹,涂抹耦合剂的测量探头2有驱动组件41带动对石墨样品10进行夹紧,脉冲发生器1发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一侧测量探头2向石墨样品10传递,后由另一侧的测量探头2回收至示波器3上,之后由实验人员在示波器3上截取波形图,计算脉冲信号在石墨样品10内的传播速率,进而计算出石墨样品10的弹性模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1),与脉冲发生器(1)电信号连接且对称设置的测量探头(2),以及与脉冲发生器(1)的连接的示波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驱动对称设置的所述测量探头(2)相向或反向同速移动,其包括平行设置的驱动组件(41)与导向组件(42);
上推机构(5),所述上推机构(4)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4)的下方,其与所述驱动机构(4)垂直设置,且其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4)长度方向的中部,该上推机构(5)承载石墨样品(10),并将该石墨样品(10)上推至对称设置的所述测量探头(2)的中部位置处;以及
夹持机构(6),所述夹持机构(6)水平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的两侧,其对所述上推机构(5)推送的所述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
驱动电机(411);
旋转轴(412),所述旋转轴(412)的两端架设于机架(410)上,其由所述驱动电机(411)驱动旋转设置;以及
螺纹滑套(413),所述螺纹滑套(413)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412)轴线方向的两端,其随所述旋转轴(412)的旋转相向或反向等速移动,且其通过连接臂(21)与所述测量探头(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转轴(412)的轴线方向,其两端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4121),该螺纹(4121)与所述螺纹滑套(413)对于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42)包括:
滑轨(421),所述滑轨(421)的两端架设于机架(410)上,其与所述旋转轴(412)平行设置;以及
滑块(422),所述滑块(422)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421)的长度方向上,该滑块(422)与所述测量探头(2)通过连接臂(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机构(5)包括:
上推气缸(51),所述上推气缸(51)竖直设置;
承接座(52),所述承接座(52)为半圆形设置,其设置于所述上推气缸(51)的推送杆(511)的活动端,且其由所述上推气缸(51)带动上下推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52)的直径为D1,所述测量探头(2)的直径为D2,D1与D2之间的关系满足:D1=1.2*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
辅助安装机架(61),所述辅助安装机架(61)对称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的两侧;
夹持气缸(62),所述夹持气缸(62)安装与所述辅助安装机架(61)上,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的两侧,且其与所述测量探头(2)移动路径垂直设置;
第一夹持爪(63),所述第一夹持爪(63)与任一所述夹持气缸(62)的推杆(621)的活动端连接设置;以及
第二夹持爪(64),所述第二夹持爪(64)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爪(63)与另一所述夹持气缸(62)的推杆(621)的活动端连接设置,其与所述第一夹持爪(63)交错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夹持爪(63)对应配合对所述石墨样品(10)进行夹持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爪(63)与所述第二夹持爪(64)的夹持部位均为半圆形设置,其直径为D3,且其与所述测量探头(2)的直径为D2直径的关系满足:D3=1.2*D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爪(63)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爪(64)与所述夹持气缸(62)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伸缩组件(65),该伸缩组件(65)包括:
连杆(651),所述连杆(651)为Y形设置,其分叉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爪(63)或所述第二夹持爪(64)连接设置,且其另一端上设置方形的限位块(652);以及
套管(653),所述套管(653)为圆形设置,其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块(652)对应滑动配合的滑槽(654),且限位块(652)与所述套管(653)之间抵触设置有弹簧(655),该套管(653)背向所述连杆(651)的一端与所述推杆(621)同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侧的所述夹持气缸(62)上还设置有涂抹机构(7),该涂抹机构(7)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62)推送方向的两侧,其包括:
涂抹杆(71),所述涂抹杆(71)为L形设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测量探头(2)的一侧,其包括与该测量探头(2)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轴部(711)以及与该测量探头(2)的端面平行设置的涂抹部(712),所述轴部(711)与涂抹部(712)内部均设置有连通的流道(713),且该涂抹部(712)正对所述测量探头(2)的一侧设置有海绵(714);
进液管(72),所述进液管(72)与所述轴部(711)同轴连接,其与该轴部(711)连接的一端均为半圆形开口设置,且其对所述流道(713)内通入耦合剂;
传动轴(73),所述传动轴(73)平行所述轴部(711)设置,其与该轴部(711)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棘轮(74),所述棘轮(74)套设于所述传动轴(73)正对所述夹持气缸(62)的一端;以及
棘爪(75),若干的所述棘爪(75)与所述棘轮(74)对应配合,其均等距设置于安装座(751)长度方向上,且其背面与该安装座(751)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752),该安装座(75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持气缸(62)的推送方向平行,且该安装座(751)由所述夹持气缸(62)驱动滑动设置。
CN201821413278.1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Active CN208968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3278.1U CN208968928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3278.1U CN208968928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8928U true CN208968928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4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3278.1U Active CN208968928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89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059A (zh) * 2018-08-30 2018-12-25 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059A (zh) * 2018-08-30 2018-12-25 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CN109085059B (zh) * 2018-08-30 2023-10-27 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6437A (zh) 一种复合绝缘子超声检测设备
CN208968928U (zh)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CN206601095U (zh) 一种检测滚齿刀同心度装置
CN101266271A (zh) 电磁波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085059A (zh)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的装置
CN104712314A (zh) 一种配注水井管外流量超声多普勒测量仪
CN108982211A (zh) 一种音速法测定石墨弹性模量设备的操作方法
CN206740097U (zh) 一种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
CN114659876A (zh)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CN209841601U (zh) 一种高速铁路桥梁孔道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
CN116818057B (zh) 一种流量计现场计量系统及方法
CN205765726U (zh) 一种波速仪探头夹逼装置
CN112098511A (zh) 用于新拌混凝土和易性检测的声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9828032B (zh) 预应力旋转润湿声波灵敏度监测仪
CN110907007A (zh)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探头的安装结构
CN108827762A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柔韧性自动检测仪
CN204832161U (zh) 一种设置水垢刮除装置的水质测试仪
CN202119527U (zh) 液体声速测量装置
CN111157033A (zh) 一种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校准装置
CN208588707U (zh) 一种超声波测试支架
CN220416685U (zh) 一种可以对检测头进行角度调整的裂缝测量仪
CN208704925U (zh) 一种检测轴套过盈配合结合面压强的装置
CN108981989A (zh) 一种检测轴套过盈配合结合面压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24630B (zh) 利用超声波测固体材料泊松比的方法
CN113063859B (zh) 一种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100 9 Zhonggang Avenue, Chicheng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nosteel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100 9 Zhonggang Avenue, Chicheng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STEEL CORPORATION NEW MATERIAL (ZHEJIA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100 9 Zhonggang Avenue, Chicheng Town,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ymantec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100 9 Zhonggang Avenue, Chicheng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steel new material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