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6102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6102U
CN208956102U CN201821537158.2U CN201821537158U CN208956102U CN 208956102 U CN208956102 U CN 208956102U CN 201821537158 U CN201821537158 U CN 201821537158U CN 208956102 U CN208956102 U CN 208956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transparent area
mobile terminal
trailing flank
to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71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71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6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6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6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槽,第一摄像头、活动支架及驱动电机,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支架及所述第一摄像头绕转轴旋转,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用户对手机的多功能化的需求越发迫切。然而,设置过多的功能器件,例如多个摄像头等,使手机的结构复杂,也使手机的体积增大,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一方面,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屏;
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槽,
第一摄像头、活动支架及驱动电机,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支架及所述第一摄像头绕转轴旋转,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顶侧面,
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透光区,所述后侧面设有第二透光区,所述左侧面设有第三透光区,外界光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区或所述第二透光区或所述第三透光区进入所述容纳槽内,
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左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三透光区采集图像。
有益效果如下:驱动电机能够驱动第一摄像头旋转,第一摄像头正对第一透光区时可以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正对第二透光区时可以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正对第三透光区时可以拍摄左侧面,减少了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的数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屏;
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设有容纳槽,
第一摄像头、活动支架及驱动电机,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支架及所述第一摄像头绕转轴旋转,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顶侧面,
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透光区,所述后侧面设有第二透光区,所述右侧面设有第三透光区,外界光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区或所述第二透光区或所述第三透光区进入所述容纳槽内,
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右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三透光区采集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驱动电机能够驱动第一摄像头旋转,第一摄像头正对第一透光区时可以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正对第二透光区时可以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正对第三透光区时可以拍摄右侧面,减少了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的数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视角的轴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正视图。
图4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提供的移动终端的B-B截面示意图。
图7为移动终端处于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后视图。
图8为图7提供的移动终端的C-C截面示意图。
图9为移动终端处于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的左视图。
图10为图9提供的移动终端的D-D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2为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6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8为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9为移动终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20为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两个方向的轴侧图,图3为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包括显示屏110、壳体120、第一摄像头32、活动支架52及驱动电机54。具体的,显示屏1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进一步的,显示屏110可以为仅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屏,也可以为集成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与非显示面,显示面面向用户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面面向移动终端100的内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的显示区域面积占显示面的面积的不小于86%,换言之,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大于或等于86%,例如90%或95%。具体的,屏占比是用于表示屏幕和手机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它是手机外观设计上比较容易获得视觉好感的参数。
本实施例中,壳体120包括左侧面120a、右侧面120b、前侧面120c、后侧面120d及顶侧面120e,左侧面120a与右侧面120b相背设置,前侧面120c与后侧面120d相背设置,前侧面120c和后侧面120d连接在左侧面120a与右侧面120b之间,顶侧面120e连接在前侧面120c与后侧面120d之间且顶侧面120e连接在左侧面120a与右侧面120b之间。具体的,前侧面120c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时壳体120面对用户的一侧表面,后侧面120d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时壳体120背对用户的一侧表面,左侧面120a和右侧面120b为平行于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的表面。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0设置于前侧面120c上。一种实施方式中,顶侧面120e为曲面,具体的,顶侧面120e为前侧面120c向壳体120顶端延伸并向后侧面120d弯曲形成的曲面。
请参阅图3和图4,图4为图3的A-A截面示意图,壳体120内设有容纳槽10b,具体的,容纳槽10b位于壳体120的内部,一种实施方式中,容纳槽10b靠近壳体120的顶角位置,例如容纳槽10b靠近左侧面120a与顶侧面120e的连接处。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一摄像头32、活动支架52及驱动电机54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一摄像头32固定连接活动支架52,驱动电机54转动连接活动支架52,驱动电机54能够驱动活动支架52及第一摄像头32绕转轴旋转,从而改变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的朝向,转轴垂直于顶侧面120e。具体的,驱动电机54为实现转动功能的电机,驱动电机54可以为步进电机,也可以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54通过移动终端100的系统控制,例如,在特定使用场景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54工作,从而驱动第一摄像头32旋转,或者,用户在操作系统上手动控制驱动电机54工作,从而驱动第一摄像头32旋转。本实施例中,活动支架52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4的转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摄像头32,驱动电机54的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摄像头32旋转。一种实施方式中,活动支架52可以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的密度低,有利于降低移动终端100的整体重量,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活动支架52也可以为金属或金属合金材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32能够围绕转轴xx’旋转,即第一摄像头32能够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而自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32可以旋转任意角度,换言之,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可以朝向垂直于转轴xx’的任意方向。
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屏110设有第一透光区120f,后侧面120d设有第二透光区120g,左侧面120a设有第三透光区120h,外界光线能够穿过第一透光区120f或第二透光区120g或第三透光区120h进入容纳槽10b内。具体的,第一透光区120f、第二透光区120g及第三透光区120h均可以透光,即外界光线可以穿过第一透光区120f、第二透光区120g及第三透光区120h从而进入到壳体120内,进一步的,第一透光区120f、第二透光区120g及第三透光区120h均对应容纳槽10b,即外界光线可以穿过第一透光区120f、第二透光区120g及第三透光区120h从而进入到容纳槽10b。换言之,当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正对第一透光区120f、第二透光区120g及第三透光区120h中的任意一个时,外界光线可以被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采集而成像。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10,移动终端100至少包括三种使用状态。
具体到图5和图6,图5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正视图,图6为图5的B-B截面示意图。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驱动电机54驱动活动支架52及第一摄像头32旋转,使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320朝向与显示屏110的朝向相同,此时,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一透光区120f,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一透光区120f采集图像。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第一摄像头32用作前置摄像头使用,具体的,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100使用时,显示屏110朝向用户,第一摄像头32也朝向用户,用户可以使用第一摄像头32进行自拍等操作。
具体到图7和图8,图7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后视图,图8为图7的C-C截面示意图。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驱动电机54驱动活动支架52及第一摄像头32旋转,使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320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二透光区120g,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二透光区120g采集图像。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第一摄像头32用作后置摄像头使用,具体的,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100使用时,显示屏110朝向用户,第一摄像头32朝向用户面向的方向,用户可以使用第一摄像头32进行景物拍摄或扫码等操作。
具体到图9和图10,图9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的左视图,图10为图9的D-D截面示意图。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驱动电机54驱动活动支架52及第一摄像头32旋转,使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320朝向与左侧面120a的朝向相同,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三透光区120h,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三透光区120h采集图像。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第一摄像头32用作侧拍摄像头使用,具体的,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100使用时,显示屏110朝向用户,第一摄像头32朝向用户的侧面,用户可以使用第一摄像头32进行景物拍摄等操作。
驱动电机54能够驱动第一摄像头32旋转,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一透光区120f时可以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二透光区120g时可以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三透光区120h时可以作为侧面摄像头使用,减少了移动终端100的摄像头的数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E-E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1所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种使用状态。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0包括显示面板112和盖设于显示面板112上的透明盖板114,显示面板112设有通孔1120,通孔1120贯穿显示面板112,透明盖板114正对通孔1120的区域形成第一透光区120f。具体的,显示面板112(panel)用于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12可以为液晶面板,也可以为OLED面板,显示面板112为非透明的结构,通孔1120贯穿显示面板112,从而使光线可以通过通孔1120从显示面板112的一侧传播至另一侧。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114可以为玻璃或塑料等透明材料制成,透明盖板114盖设于显示面板112以保护显示面板112。外界光线穿过透明盖板114后经通孔1120穿过显示面板112,从而外界光线可以穿透显示屏110而进入到容纳槽10b内,从而被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320接收。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114正对通孔1120的区域形成第一透光区120f,第一摄像头32可以透过第一透光区120f作为前置摄像头拍摄采集图像,拍摄效果良好。
请参阅图12,图12为移动终端100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壳体120包括中框122和后盖124,显示屏110和后盖124分别盖设在中框122相对的两侧上,容纳槽10b截断中框122。本实施例中,中框122包括中板1222与位于中板1222边缘的边框1224,容纳槽10b截断中板1222。本实施例中,后盖124可以为玻璃材质,有利于天线设计,且有利于美观。中板1222和边框1224为金属材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板1222与边框1224一体成型,其他实施方式中,中板1222与边框122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板1222上固定有电池44和主板42,电池44用于为移动终端100供电,主板42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工作。
本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120g的形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下几种:
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3,图13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E-E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3所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种使用状态。具体的,后盖124设有第一透光孔502,第一透光孔502贯穿后盖124,从而在后侧面120d形成第二透光区120g。当第一摄像头32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时,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一透光孔502,外界光线穿过第一透光孔502而进入容纳槽10b内,即外界光线穿过第一透光孔502而进入第一摄像头32,从而第一摄像头32拍摄图像。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孔502的尺寸不小于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320的尺寸,以保证第一摄像头32的拍摄效果。
实施方式二,请参阅图14,图14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E-E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4所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种使用状态。具体的,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透明镜片504,第一透明镜片504固定于第一透光孔502内,当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二透光区120g时,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一透明镜片504采集图像。第一透明镜片504用于保护第一摄像头32,避免第一摄像头32受到磕碰而损坏,第一透明镜片504还可以起到密封壳体120的作用,放置水、汽等从透光孔进入壳体120或容纳槽10b内。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镜片504可以为凸透镜、凹透镜或具有不同曲面形态的光学透镜或光学透镜的组合,从而改变环境光线在第一摄像头32上的成像效果,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例如,第一透明镜片504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从而改变第一摄像头32的焦距,从而提高拍摄近景或远景的拍摄效果。
实施方式三,请参阅图15,图15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E-E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5所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种使用状态。具体的,后盖124为玻璃材质,后盖124包括主体部1242和透光部1244,透光部1244的透光率大于主体部1242的透光率,透光部1244在后侧面120d对应形成第二透光区120g。主体部1242和透光部1244一体成型,换言之,主体部1242和透光部1244为同一块玻璃原料制成,主体部1242和透光部1244对应后盖124的不同部位。具体的,主体部1242为后盖124的非透明的部分,主体部1242遮挡了壳体120的内部,使壳体120内部从外部不可见。透光部1244为后盖124的透明的部分,外界光线可以从透光部1244穿过后盖124。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124为透明玻璃,主体部1242上贴有不透光的贴纸,从而使主体部1242不透光,贴纸避开透光部1244,从而透光部1244可以透光。后盖124整体平整无开孔,使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完整。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6,图16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E-E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6所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种使用状态。主体部1242包括与后侧面120d相背设置的第一内表面124a,透光部1244包括与后侧面120d相背设置的第二内表面124b,第二内表面124b与后侧面120d的距离小于第一内表面124a与后侧面120d的距离。换言之,透光部1244的厚度小于主体部1242的厚度。减小透光部1244的厚度,可以降低外界光线在穿过透光部1244时的损耗,提高外界光线进入第一摄像头32的亮度,从而提高第一摄像头32的拍摄效果。
请参阅图17,图17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E-E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7所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三种使用状态。本实施例中,边框1224设有第二透光孔506,第二透光孔506贯穿边框1224,从而在左侧面120a形成第二透光区120g。当第一摄像头32与左侧面120a的朝向相同时,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二透光孔506,外界光线穿过第二透光孔506而进入容纳槽10b内,即外界光线穿过第二透光孔506而进入第一摄像头32,从而第一摄像头32拍摄图像。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光孔506的尺寸不小于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320的尺寸,以保证第一摄像头32的拍摄效果。
请参阅图18,图18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E-E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7所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三种使用状态。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二透明镜片508,第二透明镜片508固定于第二透光孔506内,当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二透光区120g时,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二透明镜片508采集图像。第二透明镜片508用于保护第一摄像头32,避免第一摄像头32受到磕碰而损坏,第二透明镜片508还可以起到密封壳体120的作用,放置水、汽等从透光孔进入壳体120或容纳槽10b内。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镜片508可以为凸透镜、凹透镜或具有不同曲面形态的光学透镜或光学透镜的组合,从而改变环境光线在第一摄像头32上的成像效果,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例如,第二透明镜片508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从而改变第一摄像头32的焦距,从而提高拍摄近景或远景的拍摄效果。
请参阅图3和图12,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包括主板42和柔性电路板56,主板42设置于中板1222上,柔性电路板56部分收容于容纳槽10b,主板42通过柔性电路板56电连接驱动电机54,以控制第一摄像头32旋转。具体的,柔性电路板56弯折后连接在驱动电机54和主板42之间,从而使主板42可以电连接至驱动电机54。用户在移动终端100上的操作系统上操作,主板42接收用户的指令并发送控制信号到驱动电机54,从而驱动电机54工作。具体的,用户操作移动终端100进入自拍模式时,主板42发送信号使驱动电机54工作,第一摄像头32转动到入光面320朝向与显示屏110的朝向一致,第一摄像头32用作前置摄像头;用户操作移动终端100进入后置模式时,主板42发送信号使驱动电机54工作,第一摄像头32转动到入光面320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一致,第一摄像头32用作后置摄像头;用户操作移动终端100进入侧拍模式时,主板42发送信号使驱动电机54工作,第一摄像头32转动到入光面320朝向与左侧面120a的朝向一致,第一摄像头32用作侧拍摄像头。自动控制驱动电机54转动的方式可以准确的根据用户的需求而改变第一摄像头32的拍摄方向,满足用户的需求。
请参阅图19,图19为移动终端100的后视图,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包括闪光灯31,闪光灯31设置于壳体120,闪光灯31的出光面的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当第一摄像头32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时,闪光灯31用于辅助第一摄像头32采集图像。闪光灯31用于补光以提高移动终端100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的拍摄效果。
请参阅图20,图20为移动终端100的后视图,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二摄像头34,第二摄像头34设置于壳体120,第二摄像头34的入光面的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当第一摄像头32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时,第一摄像头32与第二摄像头34形成多摄像头模组。本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34用作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二摄像头34始终可以正常工作。具体的,在第一使用状态或第三使用状态时,第二摄像头34单独用作后置摄像头使用,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与第二摄像头34形成多摄像头模组,提高拍摄效果。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摄像头34的数量为一个,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与第二摄像头34形成双摄像头模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摄像头34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与第二摄像头34形成三摄像头模组。
请参阅图21,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三透光区120h设置于右侧面120b,具体的,容纳槽10b靠近左侧面120a与顶侧面120e的连接处。当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朝向与显示屏110的朝向相同时,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一透光区120f,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一透光区120f采集图像,当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时,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二透光区120g,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二透光区120g采集图像,当第一摄像头32的入光面朝向与右侧面120b的朝向相同时,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三透光区120h,第一摄像头32透过第三透光区120h采集图像。
驱动电机54能够驱动第一摄像头32旋转,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一透光区120f时可以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二透光区120g时可以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32正对第三透光区120h时可以作为侧面摄像头使用,减少了移动终端100的摄像头的数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槽,
第一摄像头、活动支架及驱动电机,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支架及所述第一摄像头绕转轴旋转,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顶侧面,
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透光区,所述后侧面设有第二透光区,所述左侧面设有第三透光区,外界光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区或所述第二透光区或所述第三透光区进入所述容纳槽内,
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左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三透光区采集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盖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透明盖板,所述显示面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透明盖板正对所述通孔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透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分别盖设在所述中框相对的两侧上,所述中框包括中板与位于所述中板边缘的边框,所述容纳槽截断所述中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贯穿所述后盖,从而在所述后侧面形成所述第二透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透明镜片,所述第一透明镜片固定于所述第一透光孔内,当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时,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一透明镜片采集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为玻璃材质,所述后盖包括主体部和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所述主体部的透光率,所述透光部在所述后侧面对应形成所述第二透光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的第一内表面,所述透光部包括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后侧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后侧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设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贯穿所述边框,从而在所述左侧面形成所述第二透光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透明镜片,所述第二透明镜片固定于所述第二透光孔内,当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时,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透明镜片采集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中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主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以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闪光灯的出光面的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闪光灯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形成多摄像头模组。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壳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设有容纳槽,
第一摄像头、活动支架及驱动电机,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支架及所述第一摄像头绕转轴旋转,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顶侧面,
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透光区,所述后侧面设有第二透光区,所述右侧面设有第三透光区,外界光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区或所述第二透光区或所述第三透光区进入所述容纳槽内,
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区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朝向与所述右侧面的朝向相同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正对所述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三透光区采集图像。
CN201821537158.2U 2018-09-19 2018-09-19 移动终端 Active CN208956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7158.2U CN208956102U (zh) 2018-09-19 2018-09-19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7158.2U CN208956102U (zh) 2018-09-19 2018-09-19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6102U true CN208956102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7158.2U Active CN208956102U (zh) 2018-09-19 2018-09-19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610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909A (zh) * 2019-09-10 2019-12-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CN110602289A (zh) * 2019-10-16 2019-12-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314509A (zh) * 2020-01-17 2020-06-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CN112714237A (zh) * 2019-10-24 2021-04-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镜头调整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86059A (zh) * 2020-02-20 2021-08-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TWI789996B (zh) * 2020-11-26 2023-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裝置及電子裝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909A (zh) * 2019-09-10 2019-12-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CN110602289A (zh) * 2019-10-16 2019-12-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14237A (zh) * 2019-10-24 2021-04-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镜头调整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77645A1 (zh) * 2019-10-24 2021-04-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JP2022511142A (ja) * 2019-10-24 2022-01-31 ペキン シャオミ モバイル ソフトウェア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端末装置
US11598929B2 (en) 2019-10-24 2023-03-0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erminal device, lens adjustment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314509A (zh) * 2020-01-17 2020-06-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CN113286059A (zh) * 2020-02-20 2021-08-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TWI789996B (zh) * 2020-11-26 2023-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裝置及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6102U (zh) 移动终端
CN208956101U (zh) 移动终端
CN110213408B (zh) 电子设备、转动组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09072539U (zh) 移动终端
CN209233878U (zh) 壳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9105221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1U (zh) 移动终端
JP2008507936A (ja) 光学ズーム機能が可能な携帯用端末器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8521541A (zh) 摄像头组件及应用该摄像头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08079138U (zh) 移动终端
CN108111645B (zh) 移动终端
CN203136021U (zh)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具有该摄像头结构的手机
CN208190696U (zh) 移动终端
CN208489873U (zh) 移动终端
CN209313933U (zh) 一种摄像头以及终端设备
WO2022100295A1 (zh) 电子设备、摄像装置及其滤光片
CN209072540U (zh) 移动终端
CN110266927A (zh) 移动终端
WO2019141060A1 (zh) 移动终端
CN209964140U (zh) 移动终端
CN210072276U (zh) 电致变色模组、盖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7802113U (zh) 摄像头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8956100U (zh) 移动终端
CN210807347U (zh) 摄像头安装模组、摄像头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208806832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