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6100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6100U
CN208956100U CN201821473177.3U CN201821473177U CN208956100U CN 208956100 U CN208956100 U CN 208956100U CN 201821473177 U CN201821473177 U CN 201821473177U CN 208956100 U CN208956100 U CN 20895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tank
camera
mobile terminal
shell
function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31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731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6100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9381 priority patent/WO202004816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壳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自所述顶侧面向所述壳体内凹陷形成;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从而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能够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功能器件,第一端伸出容纳槽时,第一功能器件可以露出并工作,第二端伸出容纳槽时,第二功能器件可以露出并工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用户对手机大屏显示的需求越发迫切。然而,由于手机正面通常还需要排布如摄像头等器件,这些器件限制了显示屏的排布空间,导致手机的屏占比难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屏;
壳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自所述顶侧面向所述壳体内凹陷形成;
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从而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能够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功能器件,
当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被遮挡,
当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功能器件被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端伸出容纳槽时,第一功能器件可以露出并工作,第二端伸出容纳槽时,第二功能器件可以露出并工作,第一功能器件和第二功能器件不占用显示屏的显示空间,显示屏的屏占比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三种使用状态的轴测图。
图5为移动终端的设备主体的示意图。
图6为活动件的示意图。
图7为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8为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0为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的后视图。
图11为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3为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的后视图。
图14为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移动终端在第三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6为移动终端在第三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移动终端的设备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移动终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后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正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22为移动终端的设备主体的轴测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正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25为移动终端的设备主体的轴测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轴侧图。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包括显示屏110、壳体120及活动件20。具体的,显示屏1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进一步的,显示屏110可以为仅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屏,也可以为集成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与非显示面,显示面面向用户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面面向移动终端100的内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的显示区域面积占显示面的面积的不小于86%,换言之,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大于或等于86%,例如90%或95%。具体的,屏占比是用于表示屏幕和手机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它是手机外观设计上比较容易获得视觉好感的参数。
本实施例中,壳体120包括左侧面120a、右侧面120b、前侧面120c、后侧面120d及顶侧面120e,左侧面120a与右侧面120b相背设置,前侧面120c与后侧面120d相背设置,前侧面120c和后侧面120d连接在左侧面120a与右侧面120b之间,顶侧面120e连接在前侧面120c与后侧面120d之间且顶侧面120e连接在左侧面120a与右侧面120b之间。具体的,前侧面120c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时壳体120面对用户的一侧表面,后侧面120d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时壳体120背对用户的一侧表面,左侧面120a和右侧面120b为平行于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的表面。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0设置于前侧面120c上。一种实施方式中,顶侧面120e为曲面,具体的,顶侧面120e为前侧面120c向壳体120顶端延伸并向后侧面120d弯曲形成的曲面。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0和壳体120形成移动终端100的设备主体10,电路板等电子器件集成于设备主体10内,设备主体10还可以通过显示屏110进行显示。
请参阅1和图5,本实施例中,壳体120的顶部设有容纳槽10b,容纳槽10b与壳体120的内部连通,具体的,容纳槽10b自壳体120的顶侧面120e向壳体120内部凹陷形成,从而使壳体1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活动件20可以部分收容于容纳槽10b,也可以部分伸出容纳槽10b。请参阅图6,图6为活动件20的示意图,活动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2、第二端24及连接于第一端22与第二端24之间的连接段26,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端22、连接段26及第二端24一体成型,例如第一端22、连接段26及第二端24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或者通过胚材机械加工形成,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端22、连接段26及第二端24也可以单独加工后通过拼接、粘接的方式形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对称的设置在连接段26的两端,连接段26位于活动件20的中间位置。结合图2和图3,连接段26转动连接壳体120,从而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能够伸出容纳槽10b,换言之,活动件20可以以连接段26位置为转动中心转动,从而使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或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本实施例中,第一端22设有第一功能器件32,第二端24设有第二功能器件34,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包括但不限于摄像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受话器、麦克风、感光器中的至少一个,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可以设置不同的功能器件,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也可以设置相同的功能器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移动终端100至少包括三种使用状态。
具体到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第二端24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一功能器件32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第二功能器件34被遮挡。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一功能器件32露出于壳体120外,第一功能器件32正常工作,第二功能器件34隐藏在壳体120内,第二功能器件34停止工作。
具体到图3,图3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第一端22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二功能器件34随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第一功能器件32被遮挡。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二功能器件34露出于壳体120外,第二功能器件34正常工作,第一功能器件32隐藏在壳体120内,第一功能器件32停止工作。
具体到图4,图4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均收容于容纳槽10b内,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均在容纳槽10b内而被遮挡。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均隐藏在壳体120内,即活动件20整体隐藏在壳体120内,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器件32可以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后工作,第二功能器件34可以随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后工作,以满足移动终端100的功能需求。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随活动件20均收容于容纳槽10b时,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不占用显示屏110的显示空间,显示屏110的屏占比高,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实施例中,连接段26转动连接壳体120,从而活动件20可以以连接段26和壳体120的转动连接处为转动中心转动,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中的之多一个可以伸出容纳槽10b,换言之,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中的至多一个可以工作。一种实施方式中,活动件20可以手动转动,具体的,用户手指按压第一端22,则第二端24可以翘起,而使第一功能器件32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用户手指按压第二端24,则第一端22可以翘起,而使第二功能器件34随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活动件20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等方式自动转动。
请参阅图6和图7,图7为移动终端100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连接段26设有凸出于活动件20的转轴28,转轴28转动连接壳体120,从而使活动件20能够以转轴28为转动中心转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轴28为凸出于活动件20的圆柱形凸台,转轴28的中心线为转动中心。转轴28的数量为两个,并且转轴28对称设置在活动件20的两侧,从而使活动件20可以平稳的转动。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20对应接触转轴28的位置还可以设置凹坑,以避免转轴28在转动时发生平移。
请参阅图8,图8为移动终端100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壳体120包括中框122和后盖124,显示屏110和后盖124分别盖设在中框122相对的两侧上,容纳槽10b截断中框122。本实施例中,中框122包括中板1222与位于中板1222边缘的边框1224,容纳槽10b截断边框1224。本实施例中,后盖124可以为玻璃材质,有利于天线设计,且有利于美观。中板1222和边框1224为金属材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板1222与边框1224一体成型,其他实施方式中,中板1222与边框122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容纳槽10b截断边框1224,从而使壳体1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板1222上固定有电池44和主板42,电池44用于为移动终端100供电,主板42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1,图9至图11为移动终端100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的,图9为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图10为移动终端100的后视图,图11为移动终端100的后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移动终端100的内部结构,图11隐藏了壳体120的后盖,以使便于观察内部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4,图12至图14为移动终端100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的,图12为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图13为移动终端100的后视图,图14为移动终端100的后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移动终端100的内部结构,图14隐藏了壳体120的后盖,以使便于观察内部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15和图16,图15和图16为移动终端100在第三种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的,图15为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图16为移动终端100的后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移动终端100的内部结构,图16隐藏了壳体120的后盖,以使便于观察内部结构。
请参阅图17,图17为设备主体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7隐藏了壳体120的后盖,以使便于观察内部结构。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0b包括相互连通的主体空间102b和避让空间104b,结合图11、图14及图16,当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均收容于容纳槽10b时,活动件20位于主体空间102b,当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二端24收容于避让空间104b,当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一端22收容于避让空间104b。具体的,主体空间102b与避让空间104b贯通形成容纳槽10b,并且避让空间104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避让空间104b对称分布。具体到图11,移动终端100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活动件20以转轴28为转动中心顺时针旋转,第一端22向上翘起而伸出于容纳槽10b外,对应的,第二端24向下下沉而收容于容纳槽10b内,第二端24位于避让空间104b内,从而避免第二端24与壳体120背部结构干涉。具体到图14,移动终端100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活动件20以转轴28为转动中心逆时针旋转,第二端24向上翘起而伸出于容纳槽10b外,对应的,第一端22向下下沉而收容于容纳槽10b内,第一端22位于避让空间104b内,从而避免第一端22与壳体120背部结构干涉。具体到图16,移动终端100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活动件20水平放置,即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位于相同高度,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均位于主体空间102b内,进一步的,活动件20整体位于主体空间102b内。避让空间104b用于避让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防止活动件20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与壳体120内的结构干涉。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活动件20包括顶表面20a、底表面20b及侧表面20c,顶表面20a和底表面20b相背设置,侧表面20c连接于顶表面20a与底表面20b之间,侧表面20c为圆弧面,并且侧表面20c的圆心为转动中心。具体的,结合图11、图14及图16,侧表面20c为活动件20的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的端面,当活动件20以转轴28为转动中心转动时,转动中心与侧表面20c的直线距离不变,即转动中心与侧表面20c的直线距离始终为侧表面20c所在圆弧面的半径,换言之,转动中心与侧表面20c的最长距离为侧表面20c所在圆弧面的半径。容纳槽10b包括槽壁面106b,当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收容于容纳槽10b时,槽壁面106b与侧表面20c相对设置。在设计容纳槽10b的尺寸时,当容纳槽10b的槽壁面106b与转动中心的最小距离不小于侧表面20c所在圆弧面的半径时,活动件20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绕转动中心自由转动,且侧表面20c与槽壁面106b都不会接触,即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均不会与容纳槽10b干涉,从而活动件20可以转动至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二种使用状态及第三种使用状态。
请参阅图11、图14及图16,本实施例中,槽壁面106b为圆弧面,并且槽壁面106b的圆心为转动中心。具体的,槽壁面106b所在圆弧面与侧表面20c所在圆弧面的圆心位置相同,半径不同,从而活动件20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绕转动中心自由转动,且侧表面20c与槽壁面106b始终不接触,即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均不会与容纳槽10b干涉,从而活动件20可以转动至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二种使用状态及第三种使用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不仅不会与容纳槽10b干涉,还最小化了容纳槽10b的尺寸,节约壳体120内部的空间,便于在壳体120内排布其他器件。
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均收容于容纳槽10b时,顶表面20a与顶侧面120e平齐。具体的,顶表面20a与顶侧面120e平齐,使移动终端100的顶部平整,防止活动件20磕碰而损坏。
请参阅图11、图14及图16,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位于壳体120内,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电机62、螺杆64、滑动块66及连杆68,滑动块66螺纹连接螺杆64,连杆68的两端分别铰接滑动块66和第一端22,驱动电机62用于驱动螺杆64转动,螺杆64带动滑动块66在螺杆64的轴向上移动,滑动块66经连杆68推出或拉回第一端22,从而驱动活动件20以转轴28为转动中心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2受到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系统中的程序控制而实现对活动件20位置的自动控制。具体到图11,驱动组件60推动第一端22,从而活动件20以转轴28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外。具体到图14,驱动组件60拉回第一端22,从而活动件20以转轴28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外。驱动组件60控制活动件20转动的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的使用需求控制移动终端100在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二种使用状态及第三种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10,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功能器件32包括第一摄像头320,第一摄像头320设置于第一端22,当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一摄像头320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并且第一摄像头320的入光面的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当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一端22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一摄像头320被遮挡。结合图9和图11,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0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第一摄像头320用作后置摄像头使用。结合图12至图14,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0随第一端22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一摄像头320被遮挡而不工作。结合图15和图16,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0随第一端22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一摄像头320被遮挡而不工作。
请参阅图12,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功能器件34包括第二摄像头340,第二摄像头340设置于第二端24,当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二摄像头340随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并且第二摄像头340的入光面的朝向与前侧面120c的朝向相同,当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二端24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二摄像头340被遮挡。结合图9和图11,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二摄像头340随第二端24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二摄像头340被遮挡而不工作。结合图12至图14,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二摄像头340随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第二摄像头340用作前置摄像头使用。结合图15和图16,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第二摄像头340随第二端24收容于容纳槽10b,第二摄像头340被遮挡而不工作。
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一功能器件32可以露出并工作,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二功能器件34可以露出并工作,第一功能器件32和第二功能器件34不占用显示屏110的显示空间,显示屏110的屏占比高,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8,图18为移动终端1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图,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三摄像头360,第三摄像头360设置于壳体120,第三摄像头360的入光面的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当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一摄像头320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第一摄像头320的入光面的朝向与第三摄像头360的入光面的朝向相同,第一摄像头320与第三摄像头360形成多摄像头模组。本实施例中,第三摄像头360用作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三摄像头360始终可以正常工作。具体的,在第二使用状态或第三使用状态时,第三摄像头360单独用作后置摄像头使用,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0与第三摄像头360形成多摄像头模组,提高拍摄效果。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摄像头360的数量为一个,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0与第三摄像头360形成双摄像头模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摄像头36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一摄像头320与第三摄像头360形成双三摄像头模组。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闪光灯380,闪光灯380的出光方向与第三摄像头360的入光面的朝向相同。
请参阅图19,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器件32包括闪光灯380,闪光灯380设置于第一端22,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三摄像头360,第三摄像头360设置于壳体120,第三摄像头360的入光面的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当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时,闪光灯380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闪光灯380的出光面的朝向与后侧面120d的朝向相同,闪光灯380辅助第三摄像头360采集图像,当第二端24伸出容纳槽10b时,第一端22收容于容纳槽10b,闪光灯380被遮挡。具体的,第三摄像头360用作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三摄像头360始终可以正常工作,换言之,在第一使用状态、第二使用状态或第三使用状态时,第三摄像头360均可以用作后置摄像头正常拍摄图像。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摄像头360的数量为一个,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摄像头360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闪光灯380随第一端22伸出容纳槽10b,闪光灯380发光以提高环境光亮,从而提高第三摄像头360的拍摄效果;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闪光灯380随第一端22收容于容纳槽10b,闪光灯380不工作。事实上,本实施例具体的引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在夜晚等环境光较弱的环境下使用后置摄像头拍照时,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种使用状态,即第三摄像头360采集图像,闪光灯380发光以补光;在白天等环境光较强的环境下使用后置摄像头拍照时,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三种使用状态,即第三摄像头360采集图像,闪光灯380不工作。
请参阅图20至图22,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图21为移动终端100的俯视图,图22为设备主体10的轴测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移动终端100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容纳槽10b贯穿左侧面120a或右侧面120b。具体到图22,一种实施方式中,容纳槽10b贯穿右侧面120b。当移动终端100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活动件20的第一端22或第二端24的端面与右侧面120b平齐,从而形成移动终端100的部分外观。
请参阅图23至图25,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图24为移动终端100的俯视图,图25为设备主体10的轴测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移动终端100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容纳槽10b贯穿左侧面120a和右侧面120b,活动件20与容纳槽10b的尺寸对应,从而活动件20的尺寸增大,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上可以设置更多的功能器件,以实现更多功能。
请参阅图26和图27,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侧视图,图27为移动终端100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移动终端100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壳体120还包括凸起部140,凸起部140凸出于后侧面120d,容纳槽10b至少部分开设于凸起部140。具体的,凸起部140可以为后盖的一部,也可以为中框的一部分。凸起部140靠近壳体120的顶部设置,容纳槽10b可以部分开设于凸起部140上,也可以全部开设于凸起部140上。对应的,当活动件20的第一端22和第二端24均收容于容纳槽10b时,活动件20可以部分收容于凸起部140,也可以全部收容于凸起部140。移动终端100在凸起部140位置增大了厚度,在容纳槽10b或活动件20占用壳体120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壳体120内仍然预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放置其他器件,有利于壳体120内部的空间设计。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壳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及顶侧面,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侧面上,所述壳体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自所述顶侧面向所述壳体内凹陷形成;
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从而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能够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功能器件,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功能器件,
当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被遮挡,
当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功能器件被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凸出于所述连接段,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从而使所述活动件能够以所述转轴为转动中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分别盖设在所述中框相对的两侧上,所述容纳槽截断所述中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体空间和避让空间,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主体空间,当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端收容于所述避让空间,当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端收容于所述避让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顶表面、底表面及侧表面,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相背设置,所述侧表面连接于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之间,所述侧表面为圆弧面,并且所述侧表面的圆心为所述转动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槽壁面,当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槽壁面与所述侧表面相对设置,所述槽壁面为圆弧面,并且所述槽壁面的圆心为所述转动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顶表面与所述顶侧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相背设置,所述顶侧面连接在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左侧面和/或所述右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后侧面,所述容纳槽至少部分开设于所述凸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包括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当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摄像头随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并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摄像头被遮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当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摄像头随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并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前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摄像头被遮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三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摄像头随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三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三摄像头形成多摄像头模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三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闪光灯随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闪光灯的出光面的朝向与所述后侧面的朝向相同,所述闪光灯辅助所述第三摄像头采集图像,当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闪光灯被遮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螺杆、滑动块及连杆,所述滑动块螺纹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滑动块和所述第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带动所述滑动块在所述螺杆的轴向上移动,所述滑动块经所述连杆推出或拉回所述第一端,从而驱动所述活动件以所述转轴为转动中心转动。
CN201821473177.3U 2018-09-07 2018-09-07 移动终端 Active CN20895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3177.3U CN208956100U (zh) 2018-09-07 2018-09-07 移动终端
PCT/CN2019/089381 WO2020048164A1 (zh) 2018-09-07 2019-05-30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3177.3U CN208956100U (zh) 2018-09-07 2018-09-07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6100U true CN208956100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3177.3U Active CN208956100U (zh) 2018-09-07 2018-09-07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6100U (zh)
WO (1) WO20200481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975A (zh) * 2019-07-31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12266B (en) * 2006-11-14 2009-07-11 Giga Byte Tech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356289B2 (en) * 2015-11-17 2019-07-16 Vitaliy Samoylovich Fai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verting a smartphone into a portable wearable hidden video camera for capturing and recording video and still images of an event
CN106817450A (zh) * 2017-01-24 2017-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433993U (zh) * 2018-03-09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806832U (zh) * 2018-09-28 2019-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975A (zh) * 2019-07-31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8164A1 (zh)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6101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0U (zh) 移动终端
CN208956102U (zh) 移动终端
CN208128325U (zh) 移动终端
CN208128323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1U (zh) 移动终端
CN209233878U (zh) 壳组件和移动终端
US11558497B2 (en) Mobile terminal
CN207410380U (zh) 移动终端
CN207968578U (zh) 移动终端
CN208128324U (zh) 移动终端
CN208956100U (zh) 移动终端
CN108111645B (zh) 移动终端
CN211089684U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块
CN208986973U (zh) 移动终端
CN209072540U (zh) 移动终端
CN207968571U (zh) 移动终端
CN208190696U (zh) 移动终端
CN208386716U (zh) 摄像头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445902A (zh) 移动终端
CN208956092U (zh) 移动终端
CN209964140U (zh) 移动终端
CN207802113U (zh) 摄像头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8079214U (zh) 摄像头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9072541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