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2357U -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2357U
CN208952357U CN201821622207.2U CN201821622207U CN208952357U CN 208952357 U CN208952357 U CN 208952357U CN 201821622207 U CN201821622207 U CN 201821622207U CN 208952357 U CN208952357 U CN 208952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door
block reinforcement
support division
stiffening plat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22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明
吴庆壮
罗会斌
黄涛
邹波
刘卫平
党建新
杜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22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2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2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2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滑动门技术领域。一种滑动门结构,滑动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门、第二滑动门、内板和加强板,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均滑动连接于内板。第一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一挡筋,第一挡筋自第一滑动门朝向第二滑动门斜向延伸而出。第二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二挡筋和第三挡筋,第二挡筋和第三挡筋均自第二滑动门朝向内板斜向延伸而出。第二挡筋和第三挡筋之间形成安装空腔,加强板的两侧分别抵持于第二挡筋和第三挡筋以安装于安装空腔。一种空调器,其采用了上述的滑动门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能避免黑缝出现,能提高强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滑动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普及的生活中,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酷冷的冬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通过空调将室内的空气调节至舒适的程度,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在空调领域中,小型的空调器也开始出现了普及大多数人生活的趋势,小型空调器便于移动,同时也节省了室内的空间,对于大多数家庭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现有技术中,滑动门在使用时市场会出现易变形的情况,在用户稍不注意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滑动门造成损坏,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降低,并且增加了空调器的维修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另外,为了减轻空调器的质量,通常采用塑料材料进行滑动门的制造,但是塑料材料的滑动门通常在闭合的时候出现间隙,则会在滑动门关闭时出现一条黑缝,使得外观不优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滑动门结构,以避免在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关闭时出现黑缝,保证了采用该滑动门结构的空调器的外观的优雅,并提高第一滑动门的强度,保证第二滑动门不易变形,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滑动门结构,所述滑动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门、第二滑动门、内板和加强板,所述第一滑动门和所述第二滑动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内板。所述第一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一挡筋,所述第一挡筋自所述第一滑动门朝向所述背板斜向延伸而出。所述第二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二挡筋和第三挡筋,所述第二挡筋和所述第三挡筋均朝向所述内板斜向延伸而出。所述第二挡筋和所述第三挡筋之间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挡筋和所述第三挡筋以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筋与所述第二滑动门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门的一侧共同围成空腔,当所述第一滑动门和所述第二滑动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挡筋伸入所述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筋朝向所述内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挡筋朝向所述内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挡筋自所述第二滑动门朝向所述内板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门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门的侧边。所述第二滑动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凸设于述第二滑动门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门的侧边。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cm。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包括主体、第二抵持部和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一抵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主体、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一抵持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空腔内,并且所述主体抵持于所述第二滑动门。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三挡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挡筋靠近所述第一挡筋的侧面设置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和所述滑动门之间形成卡持空间,所述第二抵持部伸入所述卡持空间内部并抵持于所述卡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持部自所述主体的外侧平直延伸而出,并且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主体的外侧形成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持部自所述主体的外侧延伸而出,并且所述第二抵持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弯曲形成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门上还设置有第四挡筋和第五挡筋,所述第四挡筋与所述第一挡筋间隔设置,所述第五挡筋与所述第四挡筋间隔设置,另一所述加强板安装于所述第四挡筋和所述第五挡筋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在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关闭时,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之间产生的间隙,通过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遮挡该间隙,使得在任意角度上透过该间隙看向内板内部能通过第一挡筋或者第二挡筋遮挡视线,即从间隙的任意角度看向内板均能看到第一挡筋或者看到第二挡筋,即能避免黑缝的出现,保证了采用该滑动门结构的空调器的外观的优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并且通过在第二滑动门上设置加强板,使得第二滑动门的强度增加,避免第二滑动门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易产生形变的情况,保证了第二滑动门能稳定的进行滑动,延长了滑动门结构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门结构能通过第二抵持部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性力对主体以及第一抵持部提供推力,使得第一抵持部能稳定地抵持于第二挡筋,即能保证加强板的安装稳定性。并且,在第一滑动门上同样设置另一个加强板,保证了第一滑动门的强度,进一步延长了滑动门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避免在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关闭时出现黑缝,保证了采用该滑动门结构的空调器的外观的优雅,并提高第一滑动门的强度,保证第一滑动门不易变形,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滑动门结构。所述滑动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门、第二滑动门、内板和加强板,所述第一滑动门和所述第二滑动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内板。所述第一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一挡筋,所述第一挡筋自所述第一滑动门上延伸而出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滑动门上设置有第二挡筋和第三挡筋,所述第二挡筋和所述第三挡筋均自所述第二滑动门上延伸而出。所述第二挡筋和所述第三挡筋之间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挡筋和所述第三挡筋以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第一挡筋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门和第二挡筋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空调器与上述滑动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动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剖视图的第一视角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剖视图的第二视角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剖视图的第三视角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滑动门结构,2-第一滑动门,3-第二滑动门,4-内板,5-第一挡筋,6-第二挡筋,7-空腔,8-第一凸条,9-第二凸条,10-间隙,11-加强板,12-第三挡筋, 13-第四挡筋,14-第五挡筋,15-安装空腔,16-卡持部,17-卡持空间,18-导向斜面,19-第一抵持部,20-第二抵持部,21-主体,22-承载体,23-安装部,24-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门结构1,滑动门结构1应用于空调器。并且该滑动门结构1能避免采用该滑动门结构1的空调器中出现黑缝的情况,保证了采用该滑动门结构1的空调器的外观优雅美观,提高用于的使用体验感。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滑动门结构1包括第一滑动门2、第二滑动门3和内板4,其中,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均滑动连接于内板4,即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均能相对于内板4进行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一滑动门2的滑动轨迹和第二滑动门3的滑动轨迹位于同一滑动面,即第一滑动门2相对于内板4的滑动轨迹形成的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门3相对于内板4 的滑动轨迹形成的滑动面为同一个曲面或者同一个平面。使得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能相互远离以打开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便于空调器进入工作状态并进行空气调节;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同时也能相互靠近以关闭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此时空调器则为待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相互靠近并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之间形成间隙10。即,第一滑动门2靠近第二滑动门3的侧边与第二滑动门3靠近第一滑动门2的侧边之间形成间隙10。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门2上设置有第一挡筋5,第一挡筋5自第一滑动门2 的侧边朝向第二滑动门3斜向延伸而出,并且第一挡筋5的长度和第一滑动门 2的长度相同。另外,第二滑动门3上设置有第二挡筋6,第二挡筋6自第二滑动门3的侧边朝向第一滑动门2斜向延伸而出,并且第二挡筋6的长度与第二滑动门3的长度相同。并且,其中,当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挡筋5延伸至第二滑动门3和第二挡筋6之间。
其中,由于第一挡筋5延伸至第二挡筋6和第二滑动门3之间,当透过间隙10朝向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之间看时,能通过第一挡筋5或者第二挡筋6遮挡视线,即当透过间隙10看向内板4时,能看到第一挡筋5或者第二挡筋6,避免了由间隙10产生的黑缝,保证了采用该滑动门结构1的空调器的外观无缝隙,即表现的优雅美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地,当由第一滑动门2的一侧看向间隙10时,能透过间隙10看到第二挡筋6;当由第二滑动门3的一侧看向间隙10时,能透过间隙10看到第一挡筋5;当通过间隙10的正前方看向间隙10时,当第一挡筋5延伸至第二滑动门3和内板4之间时,能看到第一挡筋5,反之则能看到第二挡筋6。便避免了滑动门结构1出现黑缝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朝向内板4的一侧延伸,换言之,第一挡筋5设置于第一滑动门2靠近内板4的一侧,即第一挡筋5设置于第一滑动门2的内侧;同理,第二挡筋6朝向内板4的一侧延伸,换言之,第二挡筋6设置于第二滑动门3靠近内板4的一侧,即第二挡筋6设置于第二滑动门3的内侧。以通过设置于内侧的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对间隙10进行遮挡,进一步保证滑动门结构1的外观优雅美观。
应当理解,当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设置于外侧时,同样能实现避免黑缝出现的效果,即,当第一挡筋5设置于第一滑动门2外侧,第二挡筋6设置于第二滑动门3外侧时,同样能对间隙10进行遮挡,避免黑缝的出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自第一滑动门2靠近第二滑动门3的侧边延伸而出,并且其中第一挡筋5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动门3呈一定的角度。第二挡筋6连接于第二滑动门3的侧边与第二滑动门3靠近第一滑动门2的侧边之间具有间距,即能使得第二挡筋6与第二滑动门3靠近第一滑动门2的侧边共同围成空腔7,当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挡筋5则伸入空腔7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出的第一挡筋5伸入至空腔7内部指代的是,第一挡筋5的侧边越过第二挡筋6的侧边和第二滑动门3侧边形成的平面而位于空腔7内部的情况。另外,当第一挡筋5的侧边位于第二挡筋6侧边以及第二滑动门侧边共同形成的平面内,该情况也属于第一挡筋5伸入至空腔7内部的情况。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同样能与第一滑动门2靠近第二滑动门3的侧边之间设置间距,以使得第一挡筋5与第一滑动门2之间形成相同于空腔7的空隙。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二挡筋6自第二滑动门3上朝向第一挡筋5处延伸,并且第二挡筋6与第二滑动门3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以使得第二挡筋6 和第二滑动门3之间能形成角形的空腔7,当第一挡筋5伸入角形的空腔7中时,能保证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对间隙10遮蔽的严密性,进一步避免黑缝的出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自第一滑动门2上延伸至第二滑动门3和内板4之间,即使得当从间隙10的前方看向间隙10时能看到第一挡筋 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面向第二滑动门3的侧面为平面,并且第一挡筋5远离第一滑动门2的一侧开设圆角。通过第一挡筋5面向第二滑动门3一侧的平面的设置,能使得当第二滑动门3偏移预定的滑动面时,能通过第一挡筋5向第二滑动门3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二滑动门3能被导向至预定的滑动面,保证第二滑动门3能稳定的在预定的滑动面中进行滑动,保证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滑动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圆角的设置能避免第二滑动门3在碰撞到第一挡筋5时,避免第一挡筋5对第二滑动门3造成损伤,进一步保证了第二滑动门3能稳定地在预定滑动面进行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均沿直线延伸,即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均呈平板状。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均可以设计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均呈弧形,或者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6的形状为折线形,如L形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的厚度与第一滑动门2的厚度相等,以保证第一挡筋5的强度,避免第一挡筋5在向第二滑动门3提供导向作用时,第二滑动门3对第一挡筋5造成损伤,保证第一挡筋5能稳定地提供导向作用。另外,第二挡筋6的厚度小于第一挡筋5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筋5同样还能向第一滑动门2提供一定的加强作用,使得第一滑动门2不易产生弯曲,保证第一滑动门2能稳定地进行滑动。同理,第二挡筋6同样向第二滑动门3提供一定的加强作用,使得第二滑动门3不易产生弯曲,保证第二滑动门3能稳定地进行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门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凸条8,第一凸条8 凸设于第一滑动门2靠近第二滑动门3的侧边,并且其中,第一凸条8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动门2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第一凸条8的长度与第一滑动门2 的长度相等。同理,第二滑动门3上设置有第二凸条9,第二凸条9凸设于第二滑动门3靠近第一滑动门2的侧边,并且,第二凸条9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动门3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第二凸条9的长度与第二滑动门3的长度相同。
其中,通过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9能便于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 的打开或者关闭,即便于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的滑动,能通过拨动第一凸条8或者第二凸条9的方式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9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cm。即,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9之间的距离可以是2cm、1.5cm、1cm或者5mm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门2、第一挡筋5和第一凸条8一体成型;同理,第二滑动门3、第二挡筋6和第二凸条9一体成型。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门2、第一挡筋5和第一凸条8之间的成型方式以及第二滑动门3、第二挡筋6和第二凸条9之间的成型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粘接等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滑动门结构1在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关闭时,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之间产生的间隙10,通过第一挡筋5和第二挡筋 6遮挡该间隙10,使得在任意角度上透过该间隙10看向内板4内部能通过第一挡筋5或者第二挡筋6遮挡视线,即从间隙10的任意角度看向内板4均能看到第一挡筋5或者看到第二挡筋6,即能避免黑缝的出现,保证了采用该滑动门结构1的空调器的外观的优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并且还能通过第一挡筋5面向第二滑动门3的侧面向第二滑动门3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当第二滑动门3出现运动轨迹偏移的情况时,能通过第一挡筋5将第二滑动门3导向至预定的运动轨迹,保证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能在预定的轨迹上滑行,避免第一滑动门2和第二滑动门3的损坏。另外,通过在第一挡筋5远离第一滑动门2的侧边设置圆角,避免第一挡筋5对第二滑动门3造成碰撞损伤,保证了第二滑动门3的正常使用。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滑动门结构1还包括加强板11。加强板11 安装于第二滑动门3上,并且加强板11位于第二滑动门3内侧,即加强板11 设置于第二滑动门3和内板4之间。通过在第二滑动门3上设置加强板11增强第二滑动门3的强度,改善第二滑动门3在运作过程中的形变或者损坏的问题。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门3上还设置有第三挡筋12,第二挡筋6 和第三挡筋12均自第二滑动门3的内侧延伸而出,即,第二挡筋6和第三挡筋 12均设置于第二滑动门3和内板4之间,换言之,第二挡筋6和第三挡筋12 均朝向内板4斜向延伸而出。第二挡筋6和第三挡筋12间隔设置,并且第二挡筋6、第三挡筋12和第二滑动门3之间共同形成安装空腔15。安装空腔15用于安装加强板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筋6和第三挡筋12的纵向延伸方向均沿第二滑动门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第二挡筋6的长度和第三挡筋12的长度均与第二滑动门3的长度相等。另外,加强板11的长度与第二滑动门3的长度相等,以通过长度相等加强板11向第二滑动门3的提供充分的加强作用,保证第二滑动门3的各个位置均能受到加强。
加强板11的一侧抵持于第二挡筋6,加强板11相对的一侧则抵持于第三挡筋12,同时使得加强板11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使得第二滑动门3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通过加强板11对第二滑动门3提供加强作用,使得第二滑动门3的强度得到提高保证第二滑动门3在运作过程中不易产生形变,并不易出现损坏,延长了第二滑动门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筋6靠近第三挡筋12的一侧与第二滑动门3之间共同形成锐角,以使得第二挡筋6靠近第三挡筋12的侧面向加强板11提供朝向第二滑动门3的导向作用。具体地,当加强板11卡持于第二挡筋6和第三挡筋 12之间时,加强板11通过第三挡筋12的抵持力,使得加强板11受到朝向第二挡筋6的推力,此时,第二挡筋6靠近第三挡筋12的侧面则能向加强板11 提供朝向第二滑动门3的分力,进而保证加强板11能稳定地安装于安装空腔 15内部,提高了加强板11的安装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挡筋12靠近第二挡筋6的一侧与第二滑动门3 之间形成钝角,并且,第三挡筋12靠近第二挡筋6的侧面上设置有卡持部16。卡持部16和第二滑动门3之间形成卡持空间17,加强板11的一侧伸入至卡持空间17中并抵持于卡持部16。以通过卡持部16向加强板11提供卡持作用,保证加强板11能稳定地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
其中,当加强板11需要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时,先将加强板11的其中一侧抵持于第二挡筋6,然后向加强板11的另一侧提供按压力,以使得加强板 11的侧边卡入至卡持空间17内部,则能将加强板11稳固地安装于安装空腔15 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持部16为多个,并且多个卡持部16间隔排列于第三挡筋12的侧面,通过多个卡持部16向加强板11提供卡持作用,即能提高加强板11的安装稳定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卡持部16均匀地分布于第三挡筋12上,以保证多个卡持部16能向加强板11提供均匀的抵持力,避免加强板11的受力不均造成的起翘或者损坏,并且能进一步保证加强板 11的安装稳定性。
另外,卡持部16远离第二滑动门3的一侧设置导向斜面18,即使得卡持部16的宽度自远离第二滑动门3的一侧至靠近第二滑动门3的一侧逐渐增大,以便于加强板11通过导向斜面18卡入至卡持空间17。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1包括主体21、第二抵持部20和第一抵持部19,第二抵持部20和第一抵持部19分别设置于主体21的两侧。其中,当加强板11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时,主体21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第一抵持部19抵持于第二挡筋6,并且通过第一抵持部19对于第二挡筋6的抵持作用使得第二挡筋6产生弹性形变,第二抵持部20则抵持于第三挡筋12。通过第二挡筋6 产生的弹性形变,能使得第二挡筋6向第一抵持部19提供抵持力,在第一抵持部19受到的抵持力的作用下,第一抵持部19则受到第二挡筋6提供给第一抵持部19朝向第二滑动门3的分力,以使得第一抵持部19稳定地抵持于第二挡筋6,便能使得加强板11能稳定的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
在安装加强板11时,首先将第一抵持部19抵持于第二挡筋6,然后按压第二抵持部20,使得第二抵持部20沿导向斜面18卡入至卡持空间17内部,其中,当第二抵持部20在卡入卡持空间17时,能使得第一抵持部19抵持于第二挡筋6并使得第二挡筋6产生弹性形变,同时第一抵持部19和第二抵持部 20也可能产生弹性形变,以便于第二抵持部20卡入至卡持空间17内部,当第二抵持部20卡入至卡持空间17内部时,第一抵持部19和第二抵持部20的弹性形变回复,并通过第二挡筋6的弹性作用使得第二抵持部20稳定地卡持于卡持空间17内部。此时,第一抵持部19则受到第二挡筋6朝向第二滑动门3的作用力,使得加强板11能稳定地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
进一步地,主体21包括承载体22和两个安装部23,两个安装部23设置于承载体22的同一侧面上相对的两侧,同时两个安装部23均与承载体22形成夹角并形成U字形。第一抵持部19自其中一个安装部23的外侧延伸而出,第二抵持部20则自另一个安装部23的外侧延伸而出。其中安装部23的外侧指代的是,其中一个安装部23远离另一个安装部23的侧面。
其中,第一抵持部19自安装部23的外侧平直延伸而出,并且第一抵持部 19于安装部23远离承载体22的端部共同形成锐角。在主体21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时,此时第一抵持部19抵持于第二挡筋6,并且此时第一抵持部19的端部朝向第二滑动门3偏移,以使得在第一抵持部19受到推力时,在第二挡筋 6的作用下,第一抵持部19则会产生朝向第二滑动门3的弹性形变,使得第一抵持部19具有朝向第二滑动门3运动的趋势,进而保证加强板11能稳定地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
第二抵持部20自另一个安装部23远离承载体22的端部延伸而出,并且第二抵持部20向该安装部23的外侧弯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持部20自安装部23的端部弯折呈弧形。当第二抵持部20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时,第二抵持部20靠近第二滑动门3的一侧贴合于第二滑动门3,另外,第二抵持部20 远离安装部23的侧面贴合于第三挡筋12,并且第二抵持部20的端部抵持于卡持部16。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抵持部20同样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第二抵持部20设置为折线形等。
另外,承载体22上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4,多个加强筋24自承载体22 上延伸而出,并且多个加强筋24均设置于两个安装部23之间,以通过多个加强筋24向承载体22提供加强作用,保证承载体22的强度。
其中,多个加强筋24间隔分布在承载体22的侧面,以通过间隔分布的多个加强筋24向承载体22提供多方位的加强作用,保证能充分地提供强化作用,能保证加强板11的整体强度,即能提升加强板11向第二滑动门3提供的加强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加强筋24自承载体22延伸而出并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以提供向承载体22提供一定的抵持力,避免承载体22受力产生弯曲或者折断,即能进一步保证承载体22的强度,保证加强板11整体能稳定地进行运作。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4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加强筋24均垂直于承载体22设置。其中,靠近于第二抵持部20的加强筋24自承载体22上延伸至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另一个加强筋24的端部与第二滑动门3之间具有间距。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加强板11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时,连接于第一抵持部19的安装部23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以通过该安装部23和第二抵持部20共同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便于同时向加强板11整体提供平衡,保证加强板11能稳定的安装于安装空腔15内部。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门2上设置有第四挡筋13和第五挡筋14,其中,第四挡筋13与第一挡筋5之间具有间距,第五挡筋14和第四挡筋13之间具有间距,另一加强板11设置于第五挡筋14 和第四挡筋13之间,该加强板11的两侧分别抵持于第四挡筋13和第五挡筋 14。以通过该加强板11向第一滑动门2提供加强作用,保证第一滑动门2能具有较高的强度,避免第一滑动门2出现易变形造成损坏的情况,进一步延长了滑动门结构1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五挡筋14和第三挡筋12的设置方式大致相同,即第五挡筋14朝向第四挡筋13的侧面与第一滑动门2的侧面形成锐角,以使得加强板11能稳定地抵持于第五挡筋14和第一滑动门2之间。另外,第四挡筋13上同样设置有多个卡持部16,以保证该加强板11能通过第一抵持部19稳定的安装于第四挡筋13和第五挡筋14之间。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取消第四挡筋13的设置,直接将加强板 11安装于第一挡筋5和第五挡筋14之间,此时多个卡持部16则设置于第一挡筋5朝向第五挡筋14的一侧。另外,也可以在第二挡筋6和第三挡筋12之间设置另外的挡筋,即,将加强板11设置于该挡筋和第三挡筋12之间。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滑动门结构1通过在第二滑动门3的侧面设置第二挡筋 5和第三挡筋12并共同形成安装空腔15,并且在安装空腔15内部设置加强板 11,通过第二抵持部20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性力对主体21以及第一抵持部19 提供推力,使得第一抵持部19能稳定地抵持于第二挡筋6,即能保证加强板11 的安装稳定性。另外,通过设置主体21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即能通过加强板 11向第二滑动门3提供稳定的加固作用,提高了第二滑动门3的强度,使得第二滑动门3在滑动时不易产生形变,即第二滑动门3不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使得第二滑动门3能稳定运作,延长了滑动门结构1的使用寿命。并通过第二挡筋6与第二滑动门3之间形成的锐角,使得第一抵持部19在受到推力的作用下,能使得第一抵持部19受到朝向第二滑动门3的分力,即能保证加强板11 稳定地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提高了加强板11的安装稳定性。另外,通过在承载体22的侧面设置多个加强筋24,并通过部分加强筋24抵持于承载体22,在保证了加强板11不易变形并提高了加强板11的强度的情况下,同时保证了加强板11稳定地抵持于第二滑动门3,进一步提高了加强板11的安装稳定性。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未示),其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滑动门结构1,该空调器能避免在第二滑动门3和第二滑动门3关闭时出现黑缝,保证了采用该滑动门结构1的空调器的外观的优雅,并提高第二滑动门3的强度,保证第二滑动门3不易变形,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结构(1)包括第一滑动门(2)、第二滑动门(3)、内板(4)和加强板(11),所述第一滑动门(2)和所述第二滑动门(3)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内板(4);
所述第一滑动门(2)上设置有第一挡筋(5),所述第一挡筋(5)自所述第一滑动门(2)朝向所述第二滑动门(3)斜向延伸而出;
所述第二滑动门(3)上设置有第二挡筋(6)和第三挡筋(12),所述第二挡筋(6)和所述第三挡筋(12)均自所述第二滑动门(3)朝向所述内板(4)斜向延伸而出;
所述第二挡筋(6)和所述第三挡筋(12)之间形成安装空腔(15),所述加强板(11)的两侧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挡筋(6)和所述第三挡筋(12)以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筋(6)与所述第二滑动门(3)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门(2)的一侧共同围成空腔(7),当所述第一滑动门(2)和所述第二滑动门(3)关闭时,所述第一挡筋(5)伸入所述空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筋(5)朝向所述内板(4)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挡筋(6)朝向所述内板(4)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挡筋(12)自所述第二滑动门(3)朝向所述内板(4)的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门(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凸条(8),所述第一凸条(8)凸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门(2)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门(3)的侧边;
所述第二滑动门(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凸条(9),所述第二凸条(9)凸设于述第二滑动门(3)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门(2)的侧边;
所述第一凸条(8)和所述第二凸条(9)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包括主体(21)、第二抵持部(20)和第一抵持部(19),所述第二抵持部(20)和所述第一抵持部(19)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21)的两侧;
所述主体(21)、所述第二抵持部(20)和所述第一抵持部(19)均设置于所述安装空腔(15)内,并且所述主体(21)抵持于所述第二滑动门(3);
所述第一抵持部(19)抵持于所述第二挡筋(6);
所述第二抵持部(20)抵持于所述第三挡筋(12)第二抵持部第二抵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筋(12)靠近所述第二挡筋(6)的侧面设置有卡持部(16),所述卡持部(16)和所述滑动门之间形成卡持空间(17),所述第二抵持部(20)伸入所述卡持空间(17)内部并抵持于所述卡持部(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19)自所述主体(21)的外侧平直延伸而出,并且所述第一抵持部(19)与所述主体(21)的外侧形成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持部(20)自所述主体(21)的外侧延伸而出,并且所述第二抵持部(20)向所述主体(21)的外侧弯曲形成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门(2)上还设置有第四挡筋(13)和第五挡筋(14),所述第四挡筋(13)与所述第一挡筋(5)间隔设置,所述第五挡筋(14)与所述第四挡筋(13)间隔设置,另一所述加强板(11)安装于所述第四挡筋(13)和所述第五挡筋(14)之间。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动门结构(1)。
CN201821622207.2U 2018-09-30 2018-09-30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Active CN208952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2207.2U CN208952357U (zh) 2018-09-30 2018-09-30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2207.2U CN208952357U (zh) 2018-09-30 2018-09-30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2357U true CN208952357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2207.2U Active CN208952357U (zh) 2018-09-30 2018-09-30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23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4789A (zh) * 2018-09-30 2019-01-0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WO2020062984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4789A (zh) * 2018-09-30 2019-01-0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WO2020062984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CN109114789B (zh) * 2018-09-30 2023-09-1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4789A (zh)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CN208952357U (zh)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CN103438560B (zh) 挂壁式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固定装置
CN209054754U (zh) 一种空调导风板及空调
KR20090125975A (ko) 이동식 공기조화기의 윈도우 키트
CN106703574B (zh) 用于塑料窗的隐形合页
CN107605286B (zh) 滑撑
CN203925076U (zh) 一种冰箱用上铰链
CN208846682U (zh)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CN205783625U (zh) 空调挡风板
CN104563692A (zh) 一种门窗用隐形铰链
CN106562752A (zh) 一种门体加强结构
CN208122639U (zh) 一种门窗系统的框扇结构
CN102848888A (zh) 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
CN109028527A (zh) 滑动门结构及空调器
CN204786804U (zh)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344701A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塑料滑块
CN108301733A (zh) 一种门窗系统的框扇结构
CN204472662U (zh) 一种连接车厢的型材组件及使用该型材组件的冷藏车厢
CN208025799U (zh) 一种防凝露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21098958U (zh) 一种前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939396U (zh) 滑动装置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5351703U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9242460U (zh) 一种电梯门板
CN212296084U (zh) 一种推拉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