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1446U -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1446U
CN208951446U CN201821371043.0U CN201821371043U CN208951446U CN 208951446 U CN208951446 U CN 208951446U CN 201821371043 U CN201821371043 U CN 201821371043U CN 208951446 U CN208951446 U CN 208951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iddle layer
new type
composite pipeline
pipelin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1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u Lianlong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i Tub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i Tub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i Tub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1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1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1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1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流体层、第一增强聚乙烯层、发泡保温层、中间层、第二增强聚乙烯层、耐磨防划层,中间层与第二增强聚乙烯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增强聚乙烯层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中间层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插接槽从而实现连接的插接件,中间层还设置有加强管,加强管穿过第一空腔和插接件沿中间层的一端向中间层的另一端呈螺旋状缠绕。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的耐腐蚀、耐磨、抗压强度等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过去,输水输气管道多采用钢管以及保温层、保护层结构,但是这种金属结构的输送管道普遍存在着自重大、质地硬而脆、材料价格高、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为克服这些缺陷,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塑料材质的管道,用以替代金属管道,达到耐腐蚀、加工简单、成本低的目的。
我国塑料管道发展很快,质量在不断提高。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和聚丙烯管为主的塑料管产业。目前常用的塑料管是单层单种材料,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但在输送水或其他液体时,容易受输送介质、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使用寿命和输送介质种类上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何提高塑料管道的耐腐蚀、耐磨、抗压强度等性能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复合管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的耐腐蚀、耐磨、抗压强度等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包括:
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流体层、第一增强聚乙烯层、发泡保温层、中间层、第二增强聚乙烯层、耐磨防划层,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二增强聚乙烯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
所述第二增强聚乙烯层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所述中间层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接槽从而实现连接的插接件,
所述中间层还设置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穿过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沿所述中间层的一端向所述中间层的另一端呈螺旋状缠绕。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流体层内部还设置有环氧树脂防腐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耐磨防划层为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层,所述耐磨防划层外部设置有聚氨酯防水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流体层、所述中间层均为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聚氯乙烯材料层、聚苯乙烯材料层、聚碳酸酯材料层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层、聚烯烃发泡层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增强聚乙烯层、所述第一增强聚乙烯层均为纤维增强聚乙烯层,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件包括插接柱和第二空腔,所述插接柱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插接柱内,所述插接柱上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凸沿,所述插接槽上设置有用于恰好卡住所述卡件的卡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发泡填充层、管壁内层、纤维预浸带中间层和管壁外层,所述管壁外层与所述中间层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填充层为聚氨酯发泡层、聚烯烃发泡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管壁外层、所述管壁内层均为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聚氯乙烯材料层、聚苯乙烯材料层、聚碳酸酯材料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纤维预浸带中间层为玻璃纤维预浸中间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纤维预浸带中间层的厚度占所述加强管厚度的5~20%,所述发泡填充层厚度占所述加强管厚度的50~70%。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管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流体层、第一增强聚乙烯层、发泡保温层、中间层、第二增强聚乙烯层、耐磨防划层,发泡保温层的设置提高了管道的保温性能,多层结构设计增强了管道的抗压强度;中间层与第二增强聚乙烯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在其中穿进去一些电信或电缆,第二增强聚乙烯层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中间层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插接槽从而实现连接的插接件,插接的形式,在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了整体的抗压强度的同时还方便加强管的缠绕设置;中间层还设置有加强管,加强管穿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沿中间层的一端向中间层的另一端呈螺旋状缠绕,加强管的缠绕设置,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复合管道内部物料的热量散失,提高复合管道的保温性能,同时,缠绕管还对复合管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更好地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环氧树脂防腐层的设置对复合管道流体层内壁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了内部流体对管道流体层内壁的腐蚀,提高了复合管道的耐腐蚀性,减少了因管壁受腐蚀而造成的使用性能下降或损失,从而延长了复合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耐磨防划层采用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划性,从而解决了管道耐磨性差的问题,耐磨防划层外部设置有聚氨酯防水层,能够有效的避免复合管道在使用时管道外壁因防水性不好对管道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管道的防水性能,延长了复合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流体层、中间层的材料选择性高,第一增强聚乙烯层、第二增强聚乙烯层选用纤维增强聚乙烯材料,有效提高了复合管道的抗压强度,解决了管道因抗压强度差而造成的管壁破裂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现有塑料管道强度低的很好改善。
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层与第二增强聚乙烯层的连接为插接件与插接槽形式的连接,插接的形式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卡件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凸沿使得连接十分的紧凑不松散,插接件插入插接槽时,卡件会进入至卡槽并卡住,因此实际插接效果非常好。
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发泡填充层、管壁内层、纤维预浸带中间层和管壁外层,发泡填充层、管壁内层、纤维预浸带中间层和管壁外层构成了加强管的骨架结构,纤维预浸带中间层能够增强加强管的强度,发泡填充层起到一定的加强保温作用,发泡填充层设置在加强管内部,不易损坏,因此,结构稳定,保温效果好,管壁外层与中间层接触,在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复合的强度,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管壁外层、管壁内层的材质选择性高,而且管壁外层、纤维预浸带中间层、管壁内层、发泡填充层的多层设计很好的提高了加强管的环刚性,纤维预浸带中间层为玻璃纤维预浸中间层进一步增强了加强管的力学性能,发泡填充层的设置增强了加强管的保温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管道的保温性能和力学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管结构剖视图;
图中:1-流体层,2-第一增强聚乙烯层,3-发泡保温层,4-中间层,5-第二增强聚乙烯层,6-耐磨防划层,7-插接槽,71-卡槽,8-插接件,81-插接柱,82-第二空腔,83-卡件,84-凸沿,9-环氧树脂防腐层,10-聚氨酯防水层,11-加强管,12-第一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包括:
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流体层1、第一增强聚乙烯层2、发泡保温层3、中间层4、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耐磨防划层6,中间层4与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12,
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7,中间层4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插接槽7从而实现连接的插接件8,
中间层4还设置有加强管11,加强管11穿过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82沿中间层4的一端向中间层4的另一端呈螺旋状缠绕,
本实施例中,复合管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流体层1、第一增强聚乙烯层2、发泡保温层3、中间层4、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耐磨防划层6,发泡保温层3的设置提高了管道的保温性能,多层结构设计增强了管道的抗压强度;中间层4与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12,在其中穿进去一些电信或电缆,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7,中间层4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插接槽7从而实现连接的插接件8,插接的形式,在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了整体的抗压强度的同时还使得加强管的缠绕设置得以实现,解决了一体设置无法实现加强管的内部缠绕的问题;中间层4还设置有加强管11,加强管11穿过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82沿中间层4的一端向中间层4的另一端呈螺旋状缠绕,加强管11的缠绕设置,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复合管道内部物料的热量散失,提高复合管道的保温性能,同时,缠绕管还对复合管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更好地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流体层1内部还设置有环氧树脂防腐层9。
本实施例中,环氧树脂防腐层9的设置对复合管道流体层内壁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了内部流体对管道流体层内壁的腐蚀,提高了复合管道的耐腐蚀性,减少了因管壁受腐蚀而造成的使用性能下降或损失,从而延长了复合管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耐磨防划层6为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层,耐磨防划层6外部设置有聚氨酯防水层10。
本实施例中,耐磨防划层6采用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划性,从而解决了管道耐磨性差的问题,耐磨防划层6外部设置有聚氨酯防水层10,能够有效的避免复合管道在使用时管道外壁因防水性不好对管道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管道的防水性能,延长了复合管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流体层1、中间层4均为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聚氯乙烯材料层、聚苯乙烯材料层、聚碳酸酯材料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发泡保温层3为聚氨酯发泡层、聚烯烃发泡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第一增强聚乙烯层2、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均为纤维增强聚乙烯层,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流体层1、中间层4的材料选择性高,第一增强聚乙烯层2、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选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材料,有效提高了复合管道的抗压强度,解决了管道因抗压强度差而造成的管壁破裂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现有塑料管道强度低的很好改善。
进一步,插接件8包括插接柱81和第二空腔82,插接柱81设置在中间层4上,空腔82设置在插接柱81内,插接柱81上设置有卡件83,卡件83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凸沿84,插接槽7上设置有用于恰好卡住卡件83的卡槽71。
本实施例中,中间层4与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的连接为插接件与插接槽形式的连接,插接的形式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卡件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凸沿使得连接十分的紧凑不松散,插接件插入插接槽7时,卡件83会进入至卡槽71并卡住,因此实际插接效果非常好。
进一步,加强管11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发泡填充层111、管壁内层112、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和管壁外层114,管壁外层114与中间层4接触。
本实施例中,加强管11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发泡填充层111、管壁内层112、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和管壁外层114,发泡填充层111、管壁内层112、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和管壁外层114构成了加强管11的骨架结构,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能够增强加强管11的强度,发泡填充层111起到一定的加强保温作用,发泡填充层111设置在加强管11内部,不易损坏,因此,结构稳定,保温效果好,管壁外层114与中间层4接触,在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复合的强度,实用性强。
进一步,发泡填充层111为聚氨酯发泡层、聚烯烃发泡层中的任意一种,管壁外层114、管壁内层112均为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聚氯乙烯材料层、聚苯乙烯材料层、聚碳酸酯材料层中的任意一种,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为玻璃纤维预浸中间层。
进一步,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的厚度占加强管厚度的5~20%,发泡填充层厚度占加强管厚度的50~70%。
本实施例中,管壁外层114、管壁内层112的材质选择性高,而且管壁外层114、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管壁内层112、发泡填充层111的多层设计很好的提高了加强管11的环刚性,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为玻璃纤维预浸中间层进一步增强了加强管11的力学性能,发泡填充层111的设置增强了加强管11的保温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管道的保温性能和力学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流体层(1)、第一增强聚乙烯层(2)、发泡保温层(3)、中间层(4)、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耐磨防划层(6),所述中间层(4)与所述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12),
所述第二增强聚乙烯层(5)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7),所述中间层(4)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接槽(7)从而实现连接的插接件(8),
所述中间层(4)还设置有加强管(11),所述加强管(11)穿过所述第一空腔(12)和所述插接件(8)沿所述中间层(4)的一端向所述中间层(4)的另一端呈螺旋状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层(1)内部还设置有环氧树脂防腐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划层(6)为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层,所述耐磨防划层(6)外部设置有聚氨酯防水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层(1)、所述中间层(4)均为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聚氯乙烯材料层、聚苯乙烯材料层、聚碳酸酯材料层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保温层(3)为聚氨酯发泡层、聚烯烃发泡层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聚乙烯层(2)、所述第一增强聚乙烯层(2)均为纤维增强聚乙烯层,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8)包括插接柱(81)和第二空腔(82),所述插接柱(81)设置在所述中间层(4)上,所述空腔(82)设置在所述插接柱(81)内,所述插接柱(81)上设置有卡件(83),所述卡件(83)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凸沿(84),所述插接槽(7)上设置有用于恰好卡住所述卡件(83)的卡槽(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11)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发泡填充层(111)、管壁内层(112)、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和管壁外层(114),所述管壁外层(114)与所述中间层(4)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填充层(111)为聚氨酯发泡层、聚烯烃发泡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管壁外层(114)、所述管壁内层(112)均为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聚氯乙烯材料层、聚苯乙烯材料层、聚碳酸酯材料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为玻璃纤维预浸中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浸带中间层(113)的厚度占所述加强管厚度的5~20%,所述发泡填充层厚度占所述加强管厚度的50~70%。
CN201821371043.0U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Active CN208951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1043.0U CN208951446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1043.0U CN208951446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1446U true CN208951446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1043.0U Active CN208951446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14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770A (zh) * 2021-06-23 2021-10-01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格栅式刚度和阻尼增强的航空发动机z型轻质管路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770A (zh) * 2021-06-23 2021-10-01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格栅式刚度和阻尼增强的航空发动机z型轻质管路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1446U (zh) 一种新型复合管道
CN204592601U (zh) 一种纳米气凝胶预制复合绝热管结构
CN209587399U (zh) 一种基于bim且应用于高校基建中的消防管道
CN206694729U (zh) 一种整体式直埋热水管道放气装置
CN213745321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hdpe双壁波纹管
CN209123246U (zh) 一种具有夜光功能的加强消防水带
CN208733732U (zh) 一种室外防冻消火栓
CN209511334U (zh) 一种便于组合的聚氨酯保温管束
CN207147000U (zh) 一种减震稳流回气管总成
CN207804849U (zh) 一种具有储水功能的室内消火栓
CN1286366A (zh) 保温管托
CN217204429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立式水箱
CN206018059U (zh) 一种加固式管件
CN215136311U (zh) 一种抗压性强的消防铸件
CN214466764U (zh) 一种多层耐磨型消防水带
CN219493373U (zh) 接驳套环及管道接驳结构
CN214146983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污水处理用三通管
CN211550924U (zh) 一种耐腐蚀的石油管道
CN206175950U (zh) 一种聚氨酯整体发泡保温管道
CN207080712U (zh) 一种耐低温的保温管
CN213871493U (zh) 一种具有承压强耐腐蚀的pe管材
CN208442408U (zh) 一种防腐防锈压力管道
CN212776218U (zh) 一种恒温游泳池侧壁埋设式供暖管道系统
CN207437986U (zh) 一种双槽双卡压环柔性连接件
CN207634824U (zh) 一种具有抗压效果的塑料pe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Address after: Room 3201, Unit 4, Building 6, Lijingyuan, No. 171 Tanan Road, Yuhua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050000

Patentee after: Hou Lianlong

Address before: 050000 f-907, Rundu Shenghe square, 88 Qilian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HUIRUI PIPE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