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3822U -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3822U
CN208943822U CN201821404472.3U CN201821404472U CN208943822U CN 208943822 U CN208943822 U CN 208943822U CN 201821404472 U CN201821404472 U CN 201821404472U CN 208943822 U CN208943822 U CN 208943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heat
white
integral system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44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晓明
白亮
周春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MDALLR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MDALLR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MDALLR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MDALLR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44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3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3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3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该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白机组和烟气热量转换器;脱硫塔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脱白机组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烟气热量转换器用于将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中的工业烟气的热量间壁式传递至第二烟气出口排出的干烟气后再将工业烟气送至第一烟气入口;第一烟气出口与第二烟气入口连通;脱白机组设有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上设有再生装置;第二循环回路上设有自循环换热器;自循环换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且其用于流经其中的吸收液的冷却。该一体化系统,热能消耗小,能够降低出口烟气的露点。

Description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烟气主要有直接排放和经湿法脱硫后再排放两种形式。直接排放的工业烟气,其温度高、湿度低,能够保持烟囱的干燥,从而不对烟囱造成明显的腐蚀,然而这种烟气中氮、硫的氧化物含量高,对环境污染较大。
然而,工业烟气的湿法脱硫,虽然能够脱除硫化物,但也会使得烟气中引入大量的水蒸气。由于工业烟气中的污染物无法完全脱除,故形成含污染物的低温湿白烟。这种低温湿白烟极易在烟囱内壁结露,形成强腐蚀性的酸性溶液,对烟囱内壁造成严重的腐蚀。同时,由于温度低,烟气中含有的氮、硫的氧化物难以扩散,累积下来,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烟气在烟囱口排入大气的过程中因温度降低,烟气中部分汽态水和污染物会发生凝结,在烟囱口形成雾状水汽,雾状水汽会因天空背景色和天空光照、观察角度等原因发生颜色的细微变化,形成“有色烟羽”,通常为白色、灰白色或蓝色等颜色。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587174.1公开的MGGH系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针对脱硫烟气的消白系统,其在脱硫前端加烟气冷却器,在脱硫后加烟气再热器。该系统中,烟气在烟气冷却器中会发生冷凝间接换热,与冷源温度端差相对(直接接触换热)较大,在烟气再热器中须要再次加热相对较高的干球温度,故热源消耗大;烟气在烟气冷却器中的冷凝通常采用氟塑管间接冷凝,投资费用高,从脱硫塔到烟囱出口的烟气段阻力大,烟气凝水指标超标,达不到回收标准。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20168606.5公开的消白系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针对脱硫烟气的消白系统,其在脱硫前端加烟气降温换热器,在脱硫后加烟气升温换热器。该系统仅仅是提高出口烟气的干球温度,其露点基本没有降低,烟气中仍有大量水蒸气,在外界温度较低时10℃以下无法实现脱白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工艺系统均使用烟气加热器,利用蒸汽或者烟气给脱硫后的烟气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使其难以凝结,但这种工艺系统能耗很大,十分不经济,会造成能量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工业烟气经湿法脱硫后再经传统脱白除湿的能耗大、无法降低出口烟气露点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该一体化系统,采用吸水性的吸收液直接吸收脱硫后烟气中的水分,能够起到脱除工业烟气中大量凝水的作用,脱水效率高,可以显著降低脱白机组出口烟气的露点。该一体化系统,充分利用工业烟气蒸汽的潜热,额外热能消耗小,投资小,且烟气热量回收率较高。该一体化系统,可直接回收得到能够直接利用的软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所述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白机组和烟气热量转换器;所述脱硫塔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所述脱白机组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用于将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中的工业烟气的热量间壁式传递至所述第二烟气出口排出的干烟气后再将所述工业烟气送至所述第一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二烟气入口连通;
所述脱白机组设有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设有再生装置,所述再生装置用于流经其中的吸水后的吸收液的再生;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上设有自循环换热器;所述自循环换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且其用于流经其中的吸收液的冷却。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所述脱硫塔可为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其用于所述工业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并将所述工业烟气中的含硫物质脱除。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所述第一烟气入口按本领域常规可设于所述脱硫塔的底部。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所述第一烟气出口按本领域常规可设于所述脱硫塔的顶部。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所述脱白机组可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吸收塔,其用于脱硫后的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得干烟气和吸水后的吸收液。例如,所述脱白机组内按本领域常规设有喷淋管、填料装置、除雾装置和导流板,所述填料装置设于所述脱白机组的中部,所述喷淋管设于所述填料装置的上方,所述除雾装置设于所述喷淋管上方,所述第二循环回路的入口与所述喷淋管连通。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所述第二烟气入口按本领域常规可设于所述脱白机组的底部。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所述第二烟气出口按本领域常规可设于所述脱白机组的顶部。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较佳地,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为再热器,所述再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依次与所述再热器的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更佳地,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还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且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工业烟气流量的烟阀。采用该一体化系统能够更好地控制进入所述再热器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从而更好地控制排至大气的烟气的温度。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较佳地,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由烟气冷却器和再热器组成,所述烟气冷却器和所述再热器的型式均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烟气冷却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形成冷却介质回路,所述冷却介质回路上设有输送泵,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依次与所述烟气冷却器的热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采用该一体化系统能够节省占地空间,并降低工业烟气的漏风隐患。
其中,较佳地,所述冷却介质回路为冷却水回路。更佳地,所述冷却介质回路上设有水箱。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较佳地,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由冷凝器和再热器组成,所述再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冷凝器设有第三烟气入口、第三烟气出口、溢流口和冷凝液出口,所述冷凝器内设有喷淋管;所述冷凝液出口依次与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和所述喷淋管连通;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与所述第三烟气入口连通,所述第三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所述冷凝液出口与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输液泵。
其中,所述冷凝器用于工业烟气与从所述喷淋管喷入的中间介质接触,进而获得冷凝液及冷却后的烟气。
其中,所述中间介质为水、乙二醇或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具有吸湿性的无机盐溶液。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用于将所述脱白机组中的吸水后的吸收液引出将其中吸收的脱硫后的烟气中的水分脱除后再将吸收液送入所述脱白机组中。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较佳地,所述一体化系统设有间壁式的外循环换热器,所述脱白机组设有从所述脱白机组的下部引出的、依次与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所述再生装置和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再返回至所述脱白机组下部的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更佳地,所述再生装置由蒸发器和汽水分离器组成,所述蒸发器设有稀释液入口、水蒸汽出口和浓缩液出口;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稀释液入口连通,所述浓缩液出口与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水蒸汽出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连通。
其中,所述蒸发器的驱动热源,可以是燃气驱动,可以是一次高温蒸汽驱动,也可以是电热驱动。
其中,所述汽水分离器按本领域常规设有二次蒸汽出口和凝水出口。
其中,较佳地,所述一体化系统还设有汽水换热器、冷源进入管和冷源出口管,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二次蒸汽出口与所述汽水换热器的热流体管道连通,所述冷源进入管依次与所述自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和所述冷源出口管连通。
其中,较佳地,所述一体化系统还设有烟气辅助加热器,所述烟气辅助加热器用于间壁式加热从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引出的干烟气,所述二次蒸汽出口与所述烟气辅助加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采用该一体化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排至大气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从而更好地控制脱白效果。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用于将所述脱白机组中的吸收液引出经间壁式换热冷却后再将吸收液送入所述脱白机组中。
上述一体化系统中,较佳地,所述一体化系统还设有空冷塔,所述空冷塔设有供冷空气进出的冷却通道,所述自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空冷塔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形成传热回路,所述传热回路用于将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却通道中的冷空气。当外界无可利用的冷源介质时,采用空冷塔对吸收液进行降温,而吸收液的温度越低,其吸湿性能越强,从而提高该一体化系统的吸湿性效果。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解决了湿法脱硫排烟温度较低,湿度含量过大,对烟囱腐蚀严重,产生大量白烟,造成“石膏雨”和有色烟雨等大气污染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设有再生塔、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可根据待处理的工业烟气的工况特性和气温条件的变化来调整使用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设备简单、技术先进、运行稳定、节能节水,能够同时实现脱硫、脱白、除尘及余热回收,脱硫脱白效果佳,能耗低,能高效低能耗地对烟气中的各类污染物进行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采用吸水性的吸收液直接吸收脱硫后烟气中的水分,能够起到脱除工业烟气中大量凝水的作用,脱水效率高,可以显著降低脱白机组出口烟气的露点。该一体化系统,充分利用工业烟气蒸汽的潜热,额外热能消耗小,投资小,且烟气热量回收率较高。该一体化系统,可直接回收得到能够直接利用的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7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
烟阀11
脱硫塔20
第一烟气入口21
第一烟气出口22
脱白机组30
第二烟气入口31
第二烟气出口32
再热器40
自循环换热器50
外循环换热器60
蒸发器70
稀释液入口71
水蒸汽出口72
浓缩液出口73
汽水分离器80
二次蒸汽出口81
凝水出口82
烟气冷却器90
水箱100
冷凝器110
汽水换热器120
冷源进入管130
冷源出口管140
烟气辅助加热器150
空冷塔1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一体化系统具有脱硫塔20、脱白机组30和烟气热量转换器;脱硫塔20设有第一烟气入口21 和第一烟气出口22,脱白机组30设有第二烟气入口31和第二烟气出口32;烟气热量转换器用于将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热量间壁式传递至第二烟气出口32排出的干烟气后再将工业烟气送至第一烟气入口21;第一烟气出口22与第二烟气入口31连通;脱白机组30设有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上设有再生装置,再生装置用于流经其中的吸水后的吸收液的再生;第二循环回路上设有自循环换热器50;自循环换热器50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且其用于流经其中的吸收液的冷却。
其中,第一烟气入口21设于脱硫塔20的底部;第一烟气出口22设于脱硫塔20的顶部。
其中,脱白机组30内设有喷淋管、填料装置、除雾装置和导流板,填料装置设于脱白机组30的中部,喷淋管设于填料装置的上方,除雾装置设于喷淋管上方,第二循环回路的入口与喷淋管连通。
其中,第二烟气入口31设于脱白机组30的底部;第二烟气出口32设于脱白机组30的顶部。
其中,烟气热量转换器为再热器40,再热器40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依次与再热器40的流体通道和第一烟气入口21连通。
其中,一体化系统设有间壁式的外循环换热器60,脱白机组30设有从脱白机组30的下部引出的、依次与外循环换热器60的冷流体通道、再生装置和外循环换热器60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再返回至脱白机组30下部的第一循环回路;再生装置由蒸发器70和汽水分离器80组成,蒸发器70设有稀释液入口71、水蒸汽出口72和浓缩液出口73;外循环换热器60的冷流体通道与稀释液入口71连通,浓缩液出口73与外循环换热器60的热流体通道连通,水蒸汽出口72与汽水分离器80连通。
其中,汽水分离器80设有二次蒸汽出口81和凝水出口82。
其中,一体化系统还设有汽水换热器120、冷源进入管130和冷源出口管140,汽水换热器120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二次蒸汽出口81与汽水换热器120的热流体管道连通,冷源进入管依次与自循环换热器50的冷流体通道、汽水换热器120的冷流体通道和冷源出口管140连通。
应用实施例1
采用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将热量间壁式传递至从第二烟气出口32引出的干烟气后,再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脱硫塔20内,工业烟气与脱硫剂(质量分数为45%的Ca(OH)2溶液)接触,得含硫吸收液及脱硫后的烟气;
(2)脱硫后的烟气经第一烟气出口22排出并经第二烟气入口31进入脱白机组30中,脱硫后的烟气与从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接触,得干烟气和吸水后的吸收液,干烟气从第二烟气出口32排出并经烟气热量换热器间壁式加热后排出,吸水后的吸收液经再生装置再生后返回至脱白机组30 中;在吸收液吸水的过程中,流经第二循环回路中的吸收液的热量不断被自循环换热器50移出。
其中,步骤(1)中,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为 250000Nm3/h,温度为140℃;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的工业烟气的温度为 90℃;脱硫后的烟气为50℃的饱和烟气。
其中,步骤(2)中,第一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200m3/h;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600m3/h;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的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比为1:20,脱硫剂为Ca(OH)2,吸水剂为CaCl2,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分数为35%;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的温度为40℃;
其中,步骤(2)中,干烟气的露点为45℃;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加热后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为70℃。
效果数据: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工业烟气的硫化物含量为200mg/Nm3,粉尘含量为35mg/Nm3,干烟气中硫化物含量为30mg/Nm3,粉尘含量为 5mg/Nm3;在外界气温为-5℃及以上时,一体化系统出口不会出现有色烟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达到脱硫脱白除尘的综合效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烟气热量转换器由烟气冷却器90和再热器40组成,烟气冷却器90和再热器40的型式均为间壁式换热器,烟气冷却器90的冷流体通道与再热器40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形成冷却介质回路,冷却介质回路上设有输送泵,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依次与烟气冷却器90的热流体通道和第一烟气入口21连通;其中,冷却介质回路为冷却水回路,冷却介质回路上设有水箱100;除烟气热量转化器及自循环换热器50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不同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 的一体化系统。
应用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2的一体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除下述参数外,其余同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
其中,步骤(1)中,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为 100000Nm3/h,温度为90℃;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的工业烟气的温度为 60℃;脱硫后的烟气为50℃的饱和烟气。
其中,步骤(2)中,第一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100m3/h;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300m3/h;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的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比为1:50,脱硫剂为Ca(OH)2,吸水剂为CaCl2,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分数为35%;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的温度为27℃;
其中,步骤(2)中,干烟气的露点为30℃;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加热后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为60℃。
效果数据: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工业烟气的硫化物含量为200mg/Nm3,粉尘含量为35mg/Nm3,干烟气中硫化物含量为30mg/Nm3,粉尘含量为 5mg/Nm3;在外界气温为-5℃及以上时,一体化系统出口不会出现有色烟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达到脱硫脱白除尘的综合效果。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烟气热量转换器由冷凝器110和再热器40组成,再热器40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冷凝器110 设有第三烟气入口、第三烟气出口、溢流口和冷凝液出口,冷凝器110内设有喷淋管;冷凝液出口依次与再热器40的热流体通道和喷淋管连通;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与第三烟气入口连通,第三烟气出口与第一烟气入口21连通;冷凝液出口与再热器40的热流体通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输液泵;其中,冷凝器110用于工业烟气与从喷淋管喷入的中间介质接触,进而获得冷凝液及冷却后的烟气;其中,中间介质为乙二醇;除烟气热量转化器及自循环换热器50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不同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
应用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3的一体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除下述参数外,其余同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
其中,步骤(1)中,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为 150000Nm3/h,温度为150℃;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的工业烟气的温度为 90℃;脱硫后的烟气为50℃的饱和烟气。
其中,步骤(2)中,第一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130m3/h;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400m3/h;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的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比为1:30,脱硫剂为Ca(OH)2,吸水剂为CaCl2,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分数为30%;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的温度为36℃;
其中,步骤(2)中,干烟气的露点为40℃;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加热后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为80℃。
效果数据: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工业烟气的硫化物含量为200mg/Nm3,粉尘含量为35mg/Nm3,干烟气中硫化物含量为35mg/Nm3,粉尘含量为 5mg/Nm3;在外界气温为-5℃及以上时,一体化系统出口不会出现有色烟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达到脱硫脱白除尘的综合效果。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工业烟气输送管道 10还与第一烟气入口21连通,且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上设有用于调节进入再热器40的热流体通道的工业烟气流量的烟阀11;除上述连接关系以及自循环换热器50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不同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
应用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4的一体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除下述参数外,其余同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
其中,步骤(1)中,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为 200000Nm3/h,温度为120℃;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的工业烟气的温度为 75℃;脱硫后的烟气为50℃的饱和烟气。
其中,步骤(2)中,第一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180m3/h;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500m3/h;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的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比为1:40,脱硫剂为Ca(OH)2,吸水剂为LiBr,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分数为40%;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的温度为40℃;
其中,步骤(2)中,干烟气的露点为45℃;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加热后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为70℃。
效果数据: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工业烟气的硫化物含量为200mg/Nm3,粉尘含量为35mg/Nm3,干烟气中硫化物含量为35mg/Nm3,粉尘含量为 10mg/Nm3;在外界气温为-5℃及以上时,一体化系统出口不会出现有色烟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达到脱硫脱白除尘的综合效果。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一体化系统还设有烟气辅助加热器150,烟气辅助加热器150用于间壁式加热从烟气热量转换器引出的干烟气,二次蒸汽出口81与烟气辅助加热器150的热流体通道连通;除上述连接关系以及自循环换热器50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不同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的一体化系统。
应用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5的一体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除下述参数外,其余同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
其中,步骤(1)中,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为 100000Nm3/h,温度为90℃;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的工业烟气的温度为 60℃;脱硫后的烟气为46℃的饱和烟气。
其中,步骤(2)中,第一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100m3/h;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300m3/h;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的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比为1:50,脱硫剂为Ca(OH)2,吸水剂为LiBr,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分数为40%;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的温度为27℃;
其中,步骤(2)中,干烟气的露点为30℃;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加热后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为60℃。
效果数据: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工业烟气的硫化物含量为200mg/Nm3,粉尘含量为35mg/Nm3,干烟气中硫化物含量为30mg/Nm3,粉尘含量为 5mg/Nm3;在外界气温为-5℃及以上时,一体化系统出口不会出现有色烟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达到脱硫脱白除尘的综合效果。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一体化系统还设有烟气辅助加热器150,烟气辅助加热器150用于间壁式加热从烟气热量转换器引出的干烟气,二次蒸汽出口81与烟气辅助加热器150的热流体通道连通;除上述连接关系外,其余均同实施例2的一体化系统。
应用实施例6
采用实施例6的一体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除下述参数外,其余同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
其中,步骤(1)中,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为 250000Nm3/h,温度为140℃;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的工业烟气的温度为 90℃;脱硫后的烟气为50℃的饱和烟气。
其中,步骤(2)中,第一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200m3/h;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600m3/h;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的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比为1:20,脱硫剂为Ca(OH)2,吸水剂为CaCl2,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分数为35%;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的温度为40℃;
其中,步骤(2)中,干烟气的露点为45℃;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加热后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为70℃。
效果数据: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工业烟气的硫化物含量为200mg/Nm3,粉尘含量为35mg/Nm3,干烟气中硫化物含量为30mg/Nm3,粉尘含量为 5mg/Nm3;在外界气温为-5℃及以上时,一体化系统出口不会出现有色烟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达到脱硫脱白除尘的综合效果。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一体化系统还设有空冷塔160,空冷塔160设有供冷空气进出的冷却通道,自循环换热器50 的冷流体通道与空冷塔160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形成传热回路,传热回路用于将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热量传递至冷却通道中的冷空气;除上述连接关系外,其余均同实施例2的一体化系统。
应用实施例7
采用实施例7的一体化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除下述参数外,其余同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
其中,步骤(1)中,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的工业烟气的流量为 125000Nm3/h,温度为150℃;经第一烟气入口21进入的工业烟气的温度为 90℃;脱硫后的烟气为42℃的饱和烟气。
其中,步骤(2)中,第一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110m3/h;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流量为350m3/h;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的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比为1:30,脱硫剂为Ca(OH)2,吸水剂为CaCl2,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中脱硫剂和吸水剂的质量分数为40%;经第二循环回路送入的吸收液的温度为36℃;
其中,步骤(2)中,干烟气的露点为40℃;经烟气热量换热器加热后的干烟气的干球温度为80℃。
效果数据:工业烟气输送管道10中工业烟气的硫化物含量为200mg/Nm3,粉尘含量为35mg/Nm3,干烟气中硫化物含量为30mg/Nm3,粉尘含量为 5mg/Nm3;在外界气温为-5℃及以上时,一体化系统出口不会出现有色烟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达到脱硫脱白除尘的综合效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白机组和烟气热量转换器;所述脱硫塔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所述脱白机组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用于将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中的工业烟气的热量间壁式传递至所述第二烟气出口排出的干烟气后再将所述工业烟气送至所述第一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二烟气入口连通;所述脱白机组设有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设有再生装置,所述再生装置用于流经其中的吸水后的吸收液的再生;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上设有自循环换热器;所述自循环换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且其用于流经其中的吸收液的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白机组内设有喷淋管、填料装置、除雾装置和导流板,所述填料装置设于所述脱白机组的中部,所述喷淋管设于所述填料装置的上方,所述除雾装置设于所述喷淋管上方,所述第二循环回路的入口与所述喷淋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为再热器,所述再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依次与所述再热器的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还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且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工业烟气流量的烟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由烟气冷却器和再热器组成,所述烟气冷却器和所述再热器的型式均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烟气冷却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形成冷却介质回路,所述冷却介质回路上设有输送泵,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依次与所述烟气冷却器的热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回路为冷却水回路;所述冷却介质回路上设有水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由冷凝器和再热器组成,所述再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冷凝器设有第三烟气入口、第三烟气出口、溢流口和冷凝液出口,所述冷凝器内设有喷淋管;所述冷凝液出口依次与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和所述喷淋管连通;所述工业烟气输送管道与所述第三烟气入口连通,所述第三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连通;所述冷凝液出口与所述再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输液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系统设有间壁式的外循环换热器,所述脱白机组设有从所述脱白机组的下部引出的、依次与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所述再生装置和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再返回至所述脱白机组下部的所述第一循环回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装置由蒸发器和汽水分离器组成,所述蒸发器设有稀释液入口、水蒸汽出口和浓缩液出口;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稀释液入口连通,所述浓缩液出口与所述外循环换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水蒸汽出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离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和凝水出口;所述一体化系统还设有汽水换热器、冷源进入管和冷源出口管,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型式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二次蒸汽出口与所述汽水换热器的热流体管道连通,所述冷源进入管依次与所述自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和所述冷源出口管连通;
或者,所述汽水分离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和凝水出口;所述一体化系统还设有烟气辅助加热器,所述烟气辅助加热器用于间壁式加热从所述烟气热量转换器引出的干烟气,所述二次蒸汽出口与所述烟气辅助加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系统还设有空冷塔,所述空冷塔设有供冷空气进出的冷却通道,所述自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通道与所述空冷塔的热流体通道连通形成传热回路,所述传热回路用于将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中吸收液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却通道中的冷空气。
CN201821404472.3U 2018-08-29 2018-08-29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Active CN208943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4472.3U CN208943822U (zh) 2018-08-29 2018-08-29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4472.3U CN208943822U (zh) 2018-08-29 2018-08-29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3822U true CN208943822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6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4472.3U Active CN208943822U (zh) 2018-08-29 2018-08-29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38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8552A (zh) * 2018-08-29 2019-01-22 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8552A (zh) * 2018-08-29 2019-01-22 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1699A (zh) 一种脱硫烟气超净除尘消白烟的装置和方法
CN109045976A (zh) 一种氨法脱硫烟气消白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及应用
CN208244446U (zh) 一种烟气脱白及节能深度脱除污染物的系统
CN109248552A (zh)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10152460A (zh) 一种利用烟囱套筒节水消白烟装置及方法
CN106512637A (zh) 一种消除白烟的装置和方法
CN206935061U (zh)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处理装置
CN108310794A (zh) 一种消除烟气排放口白雾水汽的方法
CN108592067A (zh) 一种液浆冷却联合烟气余热加热混风消除烟羽系统和工艺
CN108479289A (zh) 一种精确控制腐蚀的除白烟系统及工艺
CN108939889A (zh) 一种溶液深度除湿烟气处理系统
CN108731012B (zh) 一种用于燃煤电厂湿烟羽消除的装置及方法
CN109289476A (zh) 湿法脱硫烟气脱白装置与脱白方法
CN109663470A (zh) 一种脱硫烟气超低排放脱白烟的装置和方法
CN106731256A (zh) 旋流冷凝高效除尘器
CN108800975A (zh) 一种脱硫烟道口带制冷装置的烟气冷却换热器
CN208943822U (zh)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
CN208244445U (zh) 一种烟气脱白深度净化排放的系统
CN208406509U (zh) 一种精确控制腐蚀的除白烟系统
CN208824206U (zh)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CN208990543U (zh) 用于钢厂烧结烟气脱硝脱白的一体化工艺系统
CN209188493U (zh) 湿法脱硫烟气脱白装置
CN209034090U (zh) 一种氨法脱硫烟气消白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CN208750751U (zh) 一种脱硫烟气消白系统
CN106861378A (zh)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