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4206U -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4206U
CN208824206U CN201820746005.2U CN201820746005U CN208824206U CN 208824206 U CN208824206 U CN 208824206U CN 201820746005 U CN201820746005 U CN 201820746005U CN 208824206 U CN208824206 U CN 208824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water vapor
vapor absorption
spray equipment
white p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460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文哲
涂淑平
徐向前
徐亚州
黄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 Y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an Y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 Y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an Y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460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4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4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42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包括:一水蒸气吸收结构包括一烟气进口、一烟气出口,还包括:一溶液再生结构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连接循环。本实用新型将白色烟羽经过水蒸气吸收结构进行除湿操作,完成除湿后的烟气排出,而应用在水蒸气吸收结构中进行除湿操作的溶液则进入溶液再生结构,溶液再生结构去除稀释后溶液中的水分,再循环给水蒸气吸收结构,如此往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且在处理过程中烟气阻力小,无水失衡。

Description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可使烟气温度降低至45~55℃。在脱硫过程中,脱硫浆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发生传热传质,一方面水分蒸发,增加烟气的含湿量;另一方面,烟气温度降低,烟气携带水蒸气的能力降低。这些低温饱和湿烟气直接经烟囱进入大气环境,遇冷凝结成微小液滴,从而形成“白色烟羽”。虽然单纯的“白色烟羽”对环境质量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影响环境感观,有时甚至会被误认为有毒、有害废气。湿烟气凝结形成的微小水滴虽然危害不大,但是会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的困扰。
因此,许多燃煤电厂把消除“白色烟羽”作为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为消除“白色烟羽”,现有两种解决方案。方案一:直接加热法。直接加热法就是将脱硫后45~55℃的湿烟气加热到90℃左右再排放。在烟气脱硫后增加净烟气加热器,会增加系统阻力,需对现有增压风机进行改造。脱硫后的湿烟气要加热到多高的温度才能消除“白色烟羽”,不仅与脱硫塔出口的湿烟气温度有关,而且与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要完全消除“白色烟羽”,需对烟气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消耗更多的能量。直接加热法虽然能够消除“白色烟羽”,但会增加发电机组的能耗。方案二:先冷凝再加热法。先将湿烟气冷凝到一定温度,再加热后排放,这种先冷凝再加热的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消除“白色烟羽”,但是仍然需要较大的加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除白色烟羽能耗较高及脱硫溶液处理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包括:一水蒸气吸收结构包括一烟气进口、一烟气出口,还包括:一溶液再生结构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连接循环。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进口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出口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包括:水蒸气吸收塔,所述烟气进口、所述烟气出口均开设在所述吸收塔侧壁;所述吸收塔内设有一浓溶液喷淋装置,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下方设有稀溶液储液槽,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出口连通,所述稀溶液储液槽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稀溶液储液槽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之间连接有一溶液泵。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溶液再生结构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内安装有一稀溶液喷淋装置,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下方设有第二填料,所述冷却塔底部设有浓溶液储液槽,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出口连通;所述浓溶液储液槽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进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冷却塔内还安装有一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的上方,所述风机面向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所述冷却塔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下方设有第一填料;所述稀溶液储液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填料下方。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为多级喷淋装置。
如上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所述浓溶液储液槽内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白色烟羽经过水蒸气吸收结构进行除湿操作,完成除湿后的烟气排出,而应用在水蒸气吸收结构中进行除湿操作的溶液则进入溶液再生结构,溶液再生结构去除稀释后溶液中的水分,再循环给水蒸气吸收结构,如此往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且在处理过程中烟气阻力小,无水失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一种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中,包括:一水蒸气吸收结构包括一烟气进口1、一烟气出口5,还包括:一溶液再生结构与水蒸气吸收结构连接循环。水蒸气吸收结构对烟气进口1进入的白色烟羽(湿烟气)进行除湿,完成除湿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出口5排出,由于通过溶液再生结构处理后的烟气湿度降低、温度升高,所以,不会产生白色烟羽的现象,而水蒸气吸收结构采用溶液吸收白色烟羽中的水分,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浓度降低,将处理完白色烟羽的溶液引入溶液再生结构进行稀溶液中水分的去除,完成去除后变成浓溶液再进入水蒸气吸收结构,以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是拉乌尔定律,根据溶液浓度的变化来吸收溶液表面附近水蒸气,应用冷却塔11来处理吸收水蒸气后的溶液,使其成为浓溶液再次吸收的机理,构建了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进一步的,水蒸气吸收结构的进口与溶液再生结构的出口连通,水蒸气吸收结构的出口与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的,水蒸气吸收结构包括:水蒸气吸收塔12,烟气进口1、烟气出口5均开设在吸收塔侧壁;吸收塔内设有一浓溶液喷淋装置2,浓溶液喷淋装置2下方设有稀溶液储液槽4,浓溶液喷淋装置2与溶液再生结构的出口连通,稀溶液储液槽4与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的,稀溶液储液槽4与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之间连接有一溶液泵6。
进一步的,溶液再生结构包括:冷却塔11,冷却塔11内安装有一稀溶液喷淋装置8,稀溶液喷淋装置8下方设有第二填料10,冷却塔11底部设有浓溶液储液槽13,稀溶液喷淋装置8与水蒸气吸收结构的出口连通;浓溶液储液槽13与水蒸气吸收结构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的,冷却塔11内还安装有一风机7,风机7设置在稀溶液喷淋装置8的上方,风机7面向稀溶液喷淋装置8,冷却塔11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9。
进一步的,浓溶液喷淋装置2下方设有第一填料3;稀溶液储液槽4设置在第一填料3下方。
进一步的,浓溶液喷淋装置2为多级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浓溶液储液槽13内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路。可以通过循环水的控制对低温浓溶液进行再次控温,调节即将进入水蒸气吸收塔12的低温浓溶液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脱硫后的低温高和湿烟气(白色烟羽)从烟气入口进入水蒸气吸收结构,白色烟羽中的水与喷淋装置喷淋的浓溶液(溶液可以采用盐溶液)在第一填料3中进行换热换质,烟气含湿量降低,同时溶液除湿过程放出潜热,烟气和溶液的温度均有所升高,溶液除湿后的湿烟气含湿量降低,温度升高,形成高温低湿烟气,脱离饱和区,直接经过烟气出口5排放至空气中不会再产生“白色烟羽”现象。
而吸湿后的溶液浓度降低,温度升高,成为高温稀溶液,高温稀溶液经过溶液泵6泵入冷却塔11,经稀溶液喷淋装置8与风机7从进气孔9引进的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同时在第二填料10上进行水膜换热,温度降低,浓度升高,成为低温的浓溶液,低温浓溶液落至冷却塔11底部浓溶液储液槽13,经循环水冷却后进入水蒸气吸收塔12再次工作,并且可以通过冷却水调节排烟的温湿度;低温浓溶液经过管道进入水蒸气吸收塔12,由浓溶液喷淋装置2喷淋完成循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从根本上降低烟气的含湿量,达到彻底消除“白色烟羽”的效果,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蒸气吸收结构包括一烟气进口、一烟气出口,还包括:一溶液再生结构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连接循环;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包括:水蒸气吸收塔,所述烟气进口、所述烟气出口均开设在所述吸收塔侧壁;所述吸收塔内设有一浓溶液喷淋装置,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下方设有稀溶液储液槽,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出口连通,所述稀溶液储液槽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连通;所述溶液再生结构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内安装有一稀溶液喷淋装置,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下方设有第二填料,所述冷却塔底部设有浓溶液储液槽,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出口连通;所述浓溶液储液槽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进口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气吸收结构的出口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溶液储液槽与所述溶液再生结构的进口之间连接有一溶液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内还安装有一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的上方,所述风机面向所述稀溶液喷淋装置,所述冷却塔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下方设有第一填料;所述稀溶液储液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填料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溶液喷淋装置为多级喷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溶液储液槽内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路。
CN201820746005.2U 2018-05-18 2018-05-18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24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6005.2U CN208824206U (zh) 2018-05-18 2018-05-18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6005.2U CN208824206U (zh) 2018-05-18 2018-05-18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4206U true CN208824206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4600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24206U (zh) 2018-05-18 2018-05-18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420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4225A (zh) * 2020-01-02 2020-05-19 东南大学 基于溶液调湿兼水分回收的消除湿烟羽系统及方法
CN111330420A (zh) * 2020-03-11 2020-06-26 山东大学 一种烟气脱白、供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30421A (zh) * 2020-03-25 2020-06-26 邹杰 一种消除烟囱白烟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4225A (zh) * 2020-01-02 2020-05-19 东南大学 基于溶液调湿兼水分回收的消除湿烟羽系统及方法
CN111330420A (zh) * 2020-03-11 2020-06-26 山东大学 一种烟气脱白、供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30421A (zh) * 2020-03-25 2020-06-26 邹杰 一种消除烟囱白烟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4206U (zh)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CN206121503U (zh) 一种湿法脱硫塔内浆液冷却高效烟气处理系统
CN106512637B (zh) 一种消除白烟的装置和方法
CN208704475U (zh) 一种用于焦化行业湿法脱硫的烟气脱白系统
CN107042061A (zh) 一种应用于燃煤电厂消除烟囱白烟的方法及装置
CN206935061U (zh)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处理装置
CN104075388B (zh) 一种回收烟气中余热及水分的装置
CN109114840B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处理设备
CN208229598U (zh) 一种湿法脱硫用烟气脱白和余热回收系统
CN109248552A (zh) 用于工业烟气脱硫脱白的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10052053A (zh) 烟雾除尘消白装置
CN110068023A (zh) 一种利用电站余热制冷的锅炉湿烟气冷凝收水消雾系统
CN104154553B (zh)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CN105638874A (zh) 一种能回收废气热量的热泵型粮食干燥塔
CN209378782U (zh) 一种混合式烟气冷凝降温装置
CN208097709U (zh) 一种烟气除白系统
CN106861378A (zh)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处理方法
CN209576235U (zh) 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除湿设备
CN208927869U (zh) 一种消除白烟的装置
CN208824145U (zh) 白色烟羽的消除装置
CN109603499A (zh) 一种混合式烟气冷凝降温装置
CN109731431A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白系统及方法
CN207585293U (zh) 回收余热的热风干燥传送带
CN206404575U (zh) 一种应用于燃煤电厂消除烟囱白烟的装置
CN109248547A (zh) 一种用于高炉水冲渣含水烟气的干燥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