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3038U -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3038U
CN208943038U CN201821095744.6U CN201821095744U CN208943038U CN 208943038 U CN208943038 U CN 208943038U CN 201821095744 U CN201821095744 U CN 201821095744U CN 208943038 U CN208943038 U CN 208943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or
block
hole
ascites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957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g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zigong First Aid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Zig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zigong First Aid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g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zigong First Aid Center) filed Critical Zig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zigong First Ai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210957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3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3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30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主管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所述泵入管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延伸至主管的外部,第二通孔连接有转块,转块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滑杆靠近转块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本装置的主管可与人体连接稳定,不会轻易掉落提高可靠性,并通过可调的引流管将腹水抽出通过安装有半透膜的箱体对腹水进行置换处理,对白蛋白、电解质等进行回收并经泵入管重新回到腹腔中,本装置可有效降低传统直接放腹水从而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的风险,并且装置结构巧妙,制造生产成本较低,让本装置有利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肝硬化是常见病,年发病率17/10万,城市男性50-60岁肝硬化病死率高达112/10万,肝硬化分代偿期和非代偿期,代偿期较为隐匿,多无症状,而进入失代偿期则一定程度上说明病情不可逆,而腹水的出现是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标志。
腹水出现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通畅有以下几种情况:1、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造成肝脏淋巴液生成超正常的20倍以上,超出了胸导管引流的能力,导致腹水直接漏出至腹腔。2、内脏高动力循环: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减退,NO及胰高血糖素高等扩血管激素水平高,而肝硬化时对儿茶酚胺类缩血管激素灭活减低,这些综合一起导致内脏血管舒张,这些导致脏器淤血同时激活RAAS系统激活,这些综合一起导致肠道毛细血管压力及通透性改变,利于腹水生成。3、肝脏功能减退:直接后果是肝脏生成白蛋白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大量进入第三间隙。4、感染及无菌性炎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导致体液的漏出至第三间隙。5、激素代谢紊乱:雌激素、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及前列腺素的减少导致体液不易排出。6、腹膜增厚:肝硬化患者反复发生腹膜炎导致腹膜增厚,不利于腹水的回收。腹水逐渐增多可影响呼吸、活动等造成不适,同时导致电解质紊乱、通气血流比例失衡,进一步造成肝肺综合征,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这些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特别是肝肾综合征的出现及迅速进展,学术界认为是敲响肝硬化患者的丧钟,导致多数患者1个月内死亡。
目前,针对腹水目前有下列治疗方案如:输注白蛋白、行TIPS分流手术、肝脏移植、放腹水等多种治疗方案,但上述方案均有局限性,例如输入白蛋白价格极为昂贵,且需长期输注,经济上难以承受,外科手术对多数患者来说不具备机会且容易出现肝性脑病,换肝的价格昂贵且手术后1年生存率不足25%,而简单粗暴的放腹水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长期会导致人体内缺失蛋白质和电解质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危机生命,为解决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所述泵入管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延伸至主管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位于第二通孔内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所述螺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贯穿螺杆一端端面和滑杆的一端端面并与外界相通,另一端贯穿螺杆的另一端端面和转块的端面并延伸至转块的外部;
所述主管的上半部分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且位于主管周圈滑动套接有滑套,所述主管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所述第一顶块的内侧壁上设有暗槽,所述暗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推块,所述两个推块分别通过主管侧壁上设有贯穿槽固定连接在滑套上,所述滑套位于主管外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塑料膜,每个塑料膜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片,每个第一卡片分别通过塑料膜连接有第二卡片,所述第二卡片也通过塑料膜连接在凹槽远离第一卡片的一侧槽壁上;
所述泵入管和引流管位于主管外部的下端均贯穿箱盖并延伸至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通过其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为框架式的箱体,且框架上安装有半透膜,所述泵入管和引流管的管路上且位于箱盖上方均设有蠕动泵。
优选的,所述滑杆靠近转块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转块远离主管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卡口,且多个卡口围绕引流管呈圆周状排列,所述主管靠近转块的一端端面上且位于转块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主管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远离转块一端的两侧槽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与卡口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块靠近第二顶块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斜齿,第二顶块靠近第一顶块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斜齿,所述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让位槽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缺口,转杆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出口,且两个出口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有拧盖。
优选的,所述滑杆和主管的材质为医用聚四氟乙烯,引流管和泵入管的管路均采用医用PVC材料,塑料膜采用医用级聚乙烯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引流管将腹水引流入第二箱体的内部,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的内部且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之间设有半透膜,半透膜可以使水、电解质等小分子自由通过,但白蛋白等大分子不通过,腹水在第二箱体内部与第一箱体内部的置换液进行置换,利用浓度梯度差等原理将多余的水分和毒素析出,将第一箱体内富含的电解质置换进第二箱体内,然后经由泵入管将置换完毕的腹水泵回人体,这样就可以提高腹水的电解质、白蛋白水平利于腹水回收,减少蛋白质以及电解质的损失,相对于简单放腹水而言可以回收白蛋白、电解质等成分,相对传统的腹水浓缩回收而言可以避免腹腔可能存在的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可以使患者症状长期缓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B面剖视缩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B面的第一顶块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面的转块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面的第一顶块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膜、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C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箱体、固定板和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撑起状态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转杆与固定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上去掉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泵入管,5、转块,6、螺杆,7、滑杆,8、贯穿槽,9、引流管,10、滑槽,11、滑块,12、固定块,13、转杆,14、转轴,15、卡条,16、卡口,17、凹槽,18、滑套,19、推块,20、暗槽,21、第一顶块,22、第二顶块,23、第一斜齿,24、第二斜齿,25、塑料膜,26、第一卡片,27、第二卡片,28、第一箱体,29、第二箱体,30、固定板,31、箱盖,32、出口,33、拧盖,34、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8,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1,所述主管1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4,所述泵入管4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2延伸至主管1的外部,泵入管4可以将在第二箱体29内置换完毕的腹水输送回人体,所述第二通孔3的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5,所述转块5位于第二通孔3内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7,滑杆7采用医用级PTFE(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自润滑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具有一定强度,滑杆7作为可伸缩的部件具有一定的硬度,有利于调节其伸入人体的深度和位置,并且主管1的材质也采用医用级PTFE;
具体的为了防止在旋转调节转块5的上升过程中,滑杆7的打滑跟随旋转,所以滑杆7靠近转块5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第二通孔3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滑块11相适配的滑槽10,转动转块5可以带动螺杆6转动,螺杆6转动可以使滑杆7向主管1的上方滑动,滑杆7与引流管9固定连接,所以在滑杆7滑动时会带动引流管9同时运动,当滑杆7伸到腹腔内部后,引流管9可以将患者腹腔内的腹水引流到第二箱体29内,所述螺杆6的内部设有引流管9,当转动螺杆6时引流管9不会随之转动,从而让引流管9一直保持畅通,引流管9的材质采用医用PVC材料,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贯穿螺杆6一端端面和滑杆7的一端端面并与外界相通,另一端贯穿螺杆6的另一端端面和转块5的端面并延伸至转块5的外部;
所述主管1的上半部分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底部且位于主管1周圈滑动套接有滑套18,所述主管1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顶块21和第二顶块22,所述第一顶块21的内侧壁上设有暗槽20,所述暗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推块19,转动第一顶块21时推块19不会随第一顶块21一起转动,但当第一顶块21在主管1上滑动时推块19会与第一顶块21一起滑动,所述两个推块19分别通过主管1侧壁上设有贯穿槽8固定连接在滑套18上,转动第一顶块21时,因为第一顶块21与主管1为啮合连接所以在转动第一顶块21时第一顶块21会在主管1上发生移动,这时第一顶块21就会通过推块19带动滑套18一起垂直向上运动,所述滑套18位于主管1外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塑料膜25,每个塑料膜2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片26,每个第一卡片26分别通过塑料膜25连接有第二卡片27,所述第二卡片27也通过塑料膜25连接在凹槽17远离第一卡片26的一侧槽壁上(如图8-10),塑料膜25采用医用级聚乙烯材料制成,质地柔软可翻折弯曲不易断裂,设置塑料膜25是为了使第一卡片26和第二卡片27在塑料膜25的位置能够翻折,滑套18滑动会推动第一卡片26和第二卡片27,使其撑起形成一个隆起,从而将本装置的与人体位置固定,防止本装置从人体滑出,然后再转动第二顶块22使其与人体的体表皮肤相接触,继而与第一卡片26和第二卡片27相配合将本装置彻底固定,这时本装置既不会从人体内滑出也不会向人体内滑入,第一卡片26和第二卡片27也采用医用级PTFE材料;
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位于主管1外部的下端均贯穿箱盖31并延伸至第二箱体29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通过其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0连接在第一箱体28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为框架式的箱体,且框架上(如图17)安装有半透膜,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的管路上且位于箱盖31上方均设有蠕动泵,采用的蠕动泵为对管路挤压式的泵体,不与管路内部的液体直接接触,可以较少污染的风险并且此蠕动泵类型为单向泵可防止腹水回流,引流管9和泵入管4的管路均采用医用PVC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可在长期在蠕动泵作用下稳定工作,泵入管4进入人体的端部也采用和滑杆7一样的医用级PTFE材料,所述箱盖31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28和第二箱体29上,箱盖31起到密闭作用,降低污染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箱体29的框架上设有半透膜,半透膜可以允许水和电解质等小分子自由通过,但白蛋白等大分子不允许通过,第一箱体28内装有富含电解质的置换液,利用浓度差原理,当患者体内的腹水经过引流管9进入第二箱体29内部的时候,就可以与第一箱体28内的置换液进行置换,将一部分水分从第二箱体29内析出进入第一箱体28内,第一箱体28内的电解质置换进第二箱体29内,然后再通过泵入管4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水量小于抽取,从而减少腹水量。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顶块21靠近第二顶块22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斜齿23,第二顶块22靠近第一顶块2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斜齿24,所述第一斜齿23与第二斜齿24活动卡接,第一斜齿23和第二斜齿24的卡接使在转动第一顶块21时第二顶块22会随第一顶块21一起转动,但在转动第二顶块22向上与人体腹部外表皮接触时第二顶块22会与第一顶块21脱离不会一起转动,从而使本装置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箱体28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出口32,且两个出口32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有拧盖33,方便向第一箱体28内更换、添加置换液,也可以形成一个稳定循环使第一箱体28内置换液实时更新,让效果更好,由于第二箱体29内部的液体进多出少,所以根据情况会打开箱盖31进行处理。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使滑杆7进入人体的长度控制的更加准确,所述转块5远离主管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卡口16,且多个卡口16围绕引流管9呈圆周状排列,所述主管1靠近转块5的一端端面上且位于转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远离主管1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让位槽34,所述让位槽34远离转块5一端的两侧槽壁之间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远离转轴14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条15,所述卡条15与卡口16活动卡接,当卡条15与卡口16卡接时可以固定转块5使其不再随意转动,从而固定螺杆6,继而固定滑杆7的伸出长度,并且所述让位槽34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缺口,转杆13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使卡条15与卡口16卡接的更加稳固。
工作原理:在人体腹部利用穿刺工具在需要的位置进行穿刺,然后让本装置通过穿刺口引入人体,然后转动第一顶块21,使第一卡片26和第二卡片27撑起形成隆起如图14所示,再向外拉动本装置使第一卡片26的底面与人体的腹腔内壁相接触,然后转动第二顶块22使其和主管1啮合运动过程中与人体体表皮肤相贴合,此时第二顶块22会与第一卡片26和第二卡片27撑起形成隆起相互配合从而将本装置的位置固定,然后转动转块5使滑杆7带动引流管9向患者的腹腔内部运动,运动到指定位置后转动转杆13使卡条15与卡口16相卡接,继而使滑杆7的伸出长度固定,引流管9会将腹水引入第二箱体29的内部,然后腹水会在第二箱体29的内部与第一箱体28内的置换液进行置换,将腹水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置换出去,将电解质等人体需要的物质置换进来,并且通过蠕动泵将置换完成的腹水经过泵入管4再泵回人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4),所述泵入管(4)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2)延伸至主管(1)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3)的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5),所述转块(5)位于第二通孔(3)内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7),所述螺杆(6)的内部设有引流管(9),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贯穿螺杆(6)一端端面和滑杆(7)的一端端面并与外界相通,另一端贯穿螺杆(6)的另一端端面和转块(5)的端面并延伸至转块(5)的外部;
所述主管(1)的上半部分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底部且位于主管(1)周圈滑动套接有滑套(18),所述主管(1)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顶块(21)和第二顶块(22),所述第一顶块(21)的内侧壁上设有暗槽(20),所述暗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推块(19),所述两个推块(19)分别通过主管(1)侧壁上设有贯穿槽(8)固定连接在滑套(18)上,所述滑套(18)位于主管(1)外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塑料膜(25),每个塑料膜(2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片(26),每个第一卡片(26)分别通过塑料膜(25)连接有第二卡片(27),所述第二卡片(27)也通过塑料膜(25)连接在凹槽(17)远离第一卡片(26)的一侧槽壁上;
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位于主管(1)外部的下端均贯穿箱盖(31)并延伸至第二箱体(29)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通过其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0)连接在第一箱体(28)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为框架式的箱体,且框架上安装有半透膜,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的管路上且位于箱盖(31)上方均设有蠕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7)靠近转块(5)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第二通孔(3)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滑块(11)相适配的滑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5)远离主管(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卡口(16),且多个卡口(16)围绕引流管(9)呈圆周状排列,所述主管(1)靠近转块(5)的一端端面上且位于转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远离主管(1)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让位槽(34),所述让位槽(34)远离转块(5)一端的两侧槽壁之间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远离转轴(14)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条(15),所述卡条(15)与卡口(16)活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块(21)靠近第二顶块(22)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斜齿(23),第二顶块(22)靠近第一顶块(2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斜齿(24),所述第一斜齿(23)与第二斜齿(24)活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34)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缺口,转杆(13)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8)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出口(32),且两个出口(32)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有拧盖(33)。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7)和主管(1)的材质为医用聚四氟乙烯,引流管(9)和泵入管(4)的管路均采用医用PVC材料,塑料膜(25)采用医用级聚乙烯材料制成。
CN201821095744.6U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3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5744.6U CN208943038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5744.6U CN208943038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3038U true CN208943038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957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3038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3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5775A (zh) * 2018-07-11 2018-11-13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5775A (zh) * 2018-07-11 2018-11-13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CN108785775B (zh) * 2018-07-11 2024-05-24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5775A (zh)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CN208943038U (zh)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CN203970988U (zh) 一种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装置
CN110811783A (zh) 一种负压式胸腔穿刺留置针
CN107929833B (zh) 一种防倒流负压引流装置
CN208641368U (zh) 一种用于肝腹水的引流装置
CN108744080A (zh) 一种医疗用胸腔引流装置
CN217793925U (zh) 一种新型胸腔引流冲洗装置
CN204275118U (zh) 一种乳腺术后引流装置
CN205286375U (zh) 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
CN209933789U (zh) 一种内科用可调节的喷药器
CN201052291Y (zh) 穿刺式单向闭式引流装置
CN203861741U (zh) 多功能闭式引流导管
CN204411414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用防血拴安全盖
CN208799237U (zh) 一种无空腔采血针
CN203694376U (zh) 一种改进型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CN208838101U (zh) 一种手术护理用腹腔穿刺引流装置
CN208355901U (zh) 尿管堵管冲洗装置
CN208852085U (zh) 一种医用负压防漏气引流护创装置
CN208552599U (zh) 用于胸腔引流器的生理盐水注入装置
CN207532626U (zh) 一种新型血透穿刺针
CN214911153U (zh) 一种便于注液的可调节压力控制脑脊液外引流装置
CN211300242U (zh) 一种负压式胸腔穿刺留置针
CN206482892U (zh) 一种一次性胸腔内负压引流装置
CN2576239Y (zh) 多功能穿刺冲洗引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