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2439U -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2439U
CN208942439U CN201820764511.4U CN201820764511U CN208942439U CN 208942439 U CN208942439 U CN 208942439U CN 201820764511 U CN201820764511 U CN 201820764511U CN 208942439 U CN208942439 U CN 208942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ed osteogenesis
magnesium
fixed part
prosthetic appliance
hollow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45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岭
周泳豪
王佳力
许建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filed Critical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Priority to CN2018207645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2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2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2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诱导成骨假体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中空部的固定部以及内嵌在所述固定部的中空部中的诱导成骨物质,其中,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孔,所述孔与所述中空部连通。

Description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诱导成骨假体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释放诱导成骨因子的假体植入装置。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该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牙齿假体植入装置以及一种制造该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假体植入领域,通常通过将惰性假体植入物嵌入人体相关部位的骨骼中来进行假体植入。然而,这种假体植入物通常只能起到物理固定的作用。为了使假体植入物能够牢固地固定在适当位置,需要使假体植入物与内固定骨骼发生骨融合。骨融合的本质是一种生物过程,意味着在新骨与假体植入物材料(如钛或生物陶瓷等)之间形成紧密的界面。然而,现有的惰性假体植入物与内固定骨骼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骨融合。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与内固定骨骼快速完成骨融合的假体植入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够促进新骨生成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混合假体装置。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诱导成骨假体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中空部的固定部以及内嵌在所述固定部的中空部中的诱导成骨物质,其中,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孔,所述孔与所述中空部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诱导成骨物质为能够降解以释放镁离子的金属镁或镁合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诱导成骨物质设置为内嵌在所述中空部中的镁棒或镁针,所述镁棒或镁针能够通过所述多个孔将所述镁离子释放到所述固定部之外。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的底孔,以使所述镁离子通过所述底孔释放到所述固定部之外。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牙齿假体植入装置。该牙齿假体植入装置包括如上文所述的诱导成骨装置、,固定在所述诱导成骨装置上部的邻接部以及通过所述邻接部固定在所述诱导成骨装置上的牙冠。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邻接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上部的内螺纹部固定在所述诱导成骨假体装置上部。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方法。该包括:提供固定部;将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设置成中空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设置多个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的孔;以及在所述中空部中内嵌诱导成骨物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置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的底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诱导成骨物质为能够降解以释放镁离子的金属镁或镁合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中空部中内嵌诱导成骨物质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诱导成骨物质成型镁棒或镁针;以及将所述镁棒或镁针插入所述中空部中,其中,所述镁棒或镁针能够通过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的所述多个孔和/或所述底孔将所述镁离子释放到所述固定部之外。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来解释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原理。应当理解,附图旨在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其中,附图用于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特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未插入诱导成骨材料的情况下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插入诱导成骨材料后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分解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未插入诱导成骨材料的情况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变型;
图5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假体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牙齿假体植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牙齿假体植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牙齿假体植入装置的更换过程;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旨在进行限制。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含”、“具有”和/ 或“包括”表示存在所述特征、整体、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是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性。
本文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来进行描述。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于示出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而是包括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各种等效结构以及由例如制造产生的形状和尺寸偏差。附图中所示的位置本质上是示意性的,而不旨在对各部件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制。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诸如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语境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文明确地如此定义。
以下参考附图来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 100的示意性剖视图。诱导成骨假体装置100可包括具有中空部12的固定部10和内嵌式可降解的诱导成骨材料20。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示例,固定部10设置为带外螺纹的螺钉,且在固定部的外周成型有多个孔14。孔14可设置为与中空部12连通,以允许诱导成骨材料 20的离子等通过孔14从中空部12释放到固定部12(即螺钉)的外部。
通过孔14释放至外围骨组织中的诱导成骨因子能够促进感觉神经再生并释放更多促进成骨效应的神经多肽(例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从而加速骨组织与假体装置100之间的融合。
研究发现,镁作为一种参与人体超300种生化反应的重要辅酶,在成年人体内的含量约有30克。大量最新的体外和体内临床研究均证实镁离子可以促进新骨生成。在该实施方式中,鉴于镁离子对新骨形成和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诱导成骨材料20可以为金属镁或可降解的镁合金。将镁离子或镁合金材料的诱导成骨材料20嵌入到例如由钛或生物陶瓷等制造的假体植入物中并在假体植入物上设置通孔以使释放镁离子,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金属镁的力学强度不足,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单独用作假体植入物的问题。另一方面,嵌入中空部12 中的可降解的金属镁或镁合金释放的镁离子可通过固定部10周围的多个孔14扩散至外围骨组织中,从而加速周围骨组织与假体装置100 的融合。
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作为诱导成骨材料20的金属镁或镁合金成型为棒状结构或针状结构,即成型为可降解的镁棒或镁针20。
中空型固定部10可由传统的医疗材料(例如,钛或生物陶瓷等) 制备,以确保假体装置100具备足够的力学强度来稳固地支撑假体。固定部10设计成包含多个孔14的多孔结构,以使得内嵌的镁棒或美针20释放的诱导成骨因子(即,镁离子)能够通过孔14扩散至周围骨组织。一旦假体装置100种植至人体中,因诱导成骨材料(即,镁或镁针)与人体液的接触将引起其降解进而释放镁离子,从而有利于刺激假体植入物周围的骨生长和神经再生。
固定部10的形状可根据具体应用情形进行适应性改变而不限于图中所示的螺钉结构。例如,可根据临床症状的需要而在固定部10 的底部设置底孔15(如图4所示)。此外,固定部10周围设置的多个孔14的尺寸、排列、位置、方向和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为了便于说明,本文结合图2至图8以牙齿假体植入物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牙齿假体植入物,固定部10设置为带外螺纹的中空型螺钉。如图8所示,植入部位为患者的颚骨。螺纹部将切入患者骨组织中以防止固定部10从颚骨脱落。此外,该固定部10还具有内部螺纹化结构22以便于固定牙齿假体植入物的邻接部(即,图6和图7所示的邻接部30)等。植入的螺钉不但能从力学上固定牙齿假体植入物,中空结构还能容纳镁棒和/或镁针等活性物质以促进螺钉与周围骨组织的融合。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在嵌入诱导成骨材料20(镁棒/镁针) 之前和之后周围骨组织的变化。
诱导成骨材料20可以为直接插入螺钉内部的镁棒/镁针,但不限于这些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来改变诱导成骨材料20 的形状,例如,诱导成骨材料20也可为容纳在螺钉中空部中的含有镁离子的金属颗粒等。在本示例中以棒材结构进行说明。棒材化学成分为镁或其合金。
如图5A所示,现有临床手术方案安装假牙均是采用类似螺钉的内固定植入物植入患者的颚骨中以使新生骨组织逐渐填充在骨与螺钉之间的空隙中。由于在图5A的实施方式中,螺钉中未嵌入镁棒,因此没有镁离子的释放,从而也不能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来促进骨和神经再生。相比之下,如图5B所示,在安装邻接部30(图6和图7 所示)之前,镁棒可插入螺钉内部。嵌入的镁棒可在人体体液的作用下逐渐降解并释放出镁离子,镁离子逐渐通过螺钉上的孔14释放至周围骨组织102中,从而促进螺钉周围的骨组织102中的骨和感觉神经再生,显著缩短骨与螺钉之间的骨融合和神经再生时间。
图5B中镁离子通过上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释放来促进新骨生成的分子机理过程与感觉神经和骨膜源干细胞密切相关。该过程可描述为:(1)镁离子可促进感觉神经释放更多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够增强骨膜源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3)含镁混合装置从而能够显著性促进新骨形成。
图6和图7示出了包括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100的牙齿假体植入装置200的示意图。
牙齿假体植入装置200可包括上述诱导成骨装置100、邻接部30 以及通过邻接部30固定至假体装置100上的牙冠40,其中,假体装置包括固定部10(螺钉)和诱导成骨材料20(镁棒/镁针),邻接部30 通过螺钉上部的内螺纹部固定在假体装置100上部。
安装时,邻接部30紧密通过内螺纹部紧密旋入螺钉中,以连接牙冠和螺钉,从而将牙冠40固定在颚骨上。
图8示出了在单颗牙齿更换过程中,带牙冠的牙齿假体植入装置200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螺钉植入颚骨之后,邻接部30可通过旋入螺钉的内螺纹部固定在螺钉上部。牙冠40则通过牙科粘合剂或小螺钉固定在邻接部30上,或者牙冠40也可与邻接部30成型为一个整体。以此方式,牙齿假体植入装置200也可通过固定牙桥或可移除假牙的形式来固定多齿假体植入装置。
图9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02中,提供固定部10,固定部10可根据需要成型为不同的结构形式,而不限于图1至图8所示的形状。固定部10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结构(步骤S1004)。在步骤S1006中,在固定部的外周设置多个孔14,并且使多个孔14与上述中空结构连通。然后,在上述中空结构中插入诱导成骨物质20(步骤S1008)。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在固定部10的底部设置与中空结构连通的底孔15。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制造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内嵌物可逐渐降解并释放出促骨生成因子,从而促进固定部周围的新骨生长和神经再生,尤其是促进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泌相关的感觉神经的再生。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除了可用于牙科领域之外,还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而用于其他假体植入领域。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所举的示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范围将由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任何和所有等效物、包括其特征的任何组合的全部宽度给出。凡在本申请的教导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具有中空部;以及
诱导成骨物质,内嵌在所述固定部的中空部中,
其中,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孔,所述孔与所述中空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导成骨物质为能够降解以释放镁离子的金属镁或镁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导成骨物质设置为内嵌在所述中空部中的镁棒或镁针,所述镁棒或镁针能够通过所述多个孔将所述镁离子释放到所述固定部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的底孔,以使所述镁离子通过所述底孔释放到所述固定部之外。
5.一种牙齿假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诱导成骨装置;
邻接部,固定在所述诱导成骨装置上部;以及
牙冠,通过所述邻接部固定在所述诱导成骨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齿假体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接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上部的内螺纹部固定在所述诱导成骨假体装置上部。
CN201820764511.4U 2018-05-22 2018-05-22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Active CN208942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4511.4U CN208942439U (zh) 2018-05-22 2018-05-22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4511.4U CN208942439U (zh) 2018-05-22 2018-05-22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2439U true CN208942439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0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4511.4U Active CN208942439U (zh) 2018-05-22 2018-05-22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24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7435A (zh) * 2018-05-22 2019-11-29 香港中文大学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52229A (zh) * 2022-06-28 2022-11-01 香港中文大学 骨内植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7435A (zh) * 2018-05-22 2019-11-29 香港中文大学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52229A (zh) * 2022-06-28 2022-11-01 香港中文大学 骨内植物
CN115252229B (zh) * 2022-06-28 2024-03-19 香港中文大学 骨内植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4567B2 (en) Dental implant prosthetic device with improved osseointegration and esthetic features
EP0127662B1 (en) Dental implant
EP2306922B1 (en) Implant with structure for securing a porous portion
US9149345B2 (en) Multiple root implant
US20090036908A1 (en) Biologic Barrier for Implants That Pass Through Mucosal or Cutaneous Tissue
Denissen et al. Eleven-year study of hydroxyapatite implants
Brunette et al. Titanium for dental applications (II): implants with roughened surfaces
Nouri Titanium foam scaffolds for dental applications
CN208942439U (zh)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和牙齿假体植入装置
US20180206944A1 (en) Multiple root implant
US10342644B2 (en) Dental implant
EP0776639A3 (en) Bone fusion dental implant with hybrid anchor
US20110033825A1 (en) Dental implant
CN104207853A (zh) 一种电磁刺激牙科植入装置
CN110507435A (zh)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342643B2 (en) Dental implant
CA2324613A1 (en) Dental implant
Young Porous titanium dental implants
RU2204356C1 (ru)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мплантат
KR100564096B1 (ko) 치과용 핀 임플란트
Corrente et al. A new custom-made abutment for dental implants: a technical note.
Weber et al. The ITI dental implant system
CN217938428U (zh) 拟牙根种植体系统
CN109890319B (zh) 牙科植入物覆盖件
Kripal Types of impl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