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6595U -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6595U
CN208936595U CN201821548150.6U CN201821548150U CN208936595U CN 208936595 U CN208936595 U CN 208936595U CN 201821548150 U CN201821548150 U CN 201821548150U CN 208936595 U CN208936595 U CN 208936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tube
header
condenser core
slo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81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世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ine Chi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ine Chi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ine Chi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ine Chi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81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6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6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6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凝器芯体两侧的集流管、位于集流管之间且平行设置多个第一扁管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扁管之间的翅片,每一所述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集流管一侧的第一扁管槽;在所述集流管的两端且在第一扁管槽的外侧设置第二扁管槽,所述第二扁管槽用于使第二扁管插入于其中,所述第二扁管位于所述第一扁管的最外侧,用于保护位于第二扁管之间的翅片;在所述集流管的两端且在所述集流管与第一扁管槽相对的一侧设置一隔板槽,所述隔板槽位于所述第一扁管槽和第二扁管槽之间,所述隔板槽用于使一用于密封所述集流管两端的隔板插入其中。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背景技术
图1A至图1D为现有冷凝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冷凝器芯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集流管110,在所述集流管110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114,所述端盖114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冷凝器芯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翅片113,在相邻的翅片113之间设有扁管112。在冷凝器芯体设计及组装时,需要在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安装外侧护板111,用于保护冷凝器芯体中的翅片112,具体可参见图1B、1C和1D。
然而,像这种冷凝器芯体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1)组成的零部件种类较多,组装过程较为复杂,组装不便且工装较多;2)整体轻量化不够;3)全自动化组装不易实现,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其能够减少零部件种类,以实现轻量化,而且其能够减少组装过程,从而提高冷凝器芯体的加工效率和良率,降低了冷凝器芯体的加工成本,以及缩短了冷凝器芯体的加工周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凝器芯体两侧的集流管、位于集流管之间且平行设置多个第一扁管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扁管之间的翅片,每一所述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集流管一侧的第一扁管槽;在所述集流管的两端且在第一扁管槽的外侧设置第二扁管槽,所述第二扁管槽用于使第二扁管插入于其中,所述第二扁管位于所述第一扁管的最外侧,用于保护位于第二扁管之间的翅片;在所述集流管的两端且在所述集流管与第一扁管槽相对的一侧设置一隔板槽,所述隔板槽位于所述第一扁管槽和第二扁管槽之间,所述隔板槽用于使一用于密封所述集流管两端的隔板插入其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采用D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流管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支架,所述支架采用半D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用于扣压所述集流管的圆弧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的一端设有直板部,所述直板部与所述集流管的平状表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与所述集流管之间为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流管的下部设置压板,所述压板采用半D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与所述集流管之间为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扁管与所述第一扁管的尺寸和材料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冷凝器芯体能够减少原有零部件种类,以实现轻量化,而且其能够减少组装过程,从而提高冷凝器芯体的加工效率和良率,降低了冷凝器芯体的加工成本,以及缩短了冷凝器芯体的加工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现有冷凝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现有冷凝器芯体的护板示意图。
图1C是现有冷凝器芯体的端盖示意图。
图1D是现有冷凝器芯体的集流管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冷凝器芯体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的冷凝器芯体的集流管的端面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的冷凝器芯体装配后的内部构造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的冷凝器芯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冷凝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专利文档中,下文论述的附图以及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中实施。将详细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此外,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来描述特定实施方式,而并不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概念。除非上下文中有明确不同的意义,否则,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涵盖复数形式的表达。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应理解,诸如“包括”、“具有”以及“含有”等术语意图说明存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揭示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或其组合的可能性,而并不意图排除可存在或可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或其组合的可能性。附图中的相同参考标号指代相同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A至图2C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所述芯体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凝器芯体两侧的集流管210、位于集流管210之间且平行设置多个第一扁管211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扁管211之间的翅片213,每一所述第一扁管211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集流管210一侧的第一扁管槽214。
在所述集流管210的两端且在第一扁管槽214的外侧设置第二扁管槽215,所述第二扁管槽215用于使第二扁管212插入于其中,所述第二扁管212位于所述第一扁管211的最外侧,用于保护位于第二扁管212之间的翅片213,从而代替现有冷凝器芯体所使用的护板。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扁管212与所述第一扁管212的尺寸和材料是相同的。
在所述集流管210的两端且在所述集流管210与第一扁管槽214相对的一侧设置一隔板槽216,所述隔板槽216位于所述第一扁管槽214和第二扁管槽215之间,所述隔板槽216用于使一隔板217插入其中,这样,隔板217能够密封所述集流管210两端,并且替代现有冷凝器所使用的端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210采用D型结构。在所述D型结构的集流管2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支架218,所述支架218采用半D型结构。所述支架218的一端设有弯曲部(图中未标注),所述弯曲部用于扣压所述集流管210的圆弧表面,从而防止集流管210脱落。而所述弯曲部的一端设有直板部(图中未标注),所述直板部与所述集流管210的平状表面相贴合,这样起到防止集流管210旋转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18与所述集流管210之间为过盈配合,当然所述支架与所述集流管210之间的配合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流管210的下部设置压板(图中未标注),所述压板也同样采用半D型结构。所述压板与所述集流管210之间为过盈配合,以防止集流管210脱落和移位。
参见图3所示,以下说明一下冷凝器芯体的装配过程。
首先,将隔板217和支架218安装在集流管210的端部,其中,所述隔板217插入至所述集流管210的隔板槽216,起到密封集流管210两端的作用。然后,将平行设置的第一扁管211和第二扁管212相应地插入第一扁管槽214和第二扁管槽215,与此同时,在第一扁管槽214之间及第一扁管槽214和第二扁管槽215之间设置了翅片213。最后,将冷凝器的其他部件相应的安装在集流管210上。
由于所述新型冷凝器芯体较现有的冷凝器采用更少的零件种类,因此,可以相对地降低材料成本,且使得轻量化更加突出。另外,所述新型冷凝器芯体通过隔板来密封集流管两端,并且将最外侧的第二扁管与内部隔离,使得最外侧的第二扁管起到保护翅片的作用,从而取消原有的端盖和护板,这样组装新型冷凝器芯体相对更为便捷,适用于半自动及全自动装配,从而缩短了冷凝器芯体的加工周期。
以下通过一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新型冷凝器芯体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芯体包括隔板411、出口压板412、左下支架413、隔板414、左集流管415、进口压板416、进液管417、扁管418、左上支架419、翅片420、筒体上支架421、右集流管422、筒体423、筒体下支架424。其中,左集流管415和右集流管422为一对,分别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的两侧,且左右平行设置。左集流管415分别与进口压板416、出口压板412、左上支架419、左下支架413相连,进口压板416与进液管417相连。筒体上支架421安装在右集流管422上,筒体423安装在筒体上支架421和筒体下支架424上,筒体423通过筒体下支架424与右集流管422相连通。隔板411及隔板414分别设置在左右集流管中。扁管418之间设置有翅片420。进一步而言,由进口压板416、进液管417、隔板(411、414)、左下支架413、出口压板412、左上支架419、左集流管415组成左集流管组件,由右集流管422、筒体上支架421、筒体423、筒体下支架424组成右集流管组件。左集流管组件和右集流管组件分别装配在扁管418和翅片420的两侧,以形成新的冷凝器芯体。
另外,左下支架413、出口压板412、进口压板416、左上支架419、筒体上支架421、筒体423和筒体下支架424通过旋转方式铆接扣压在左集流管415和右集流管422上。左集流管415和右集流管422采用D型管结构。左下支架413、出口压板412、进口压板416、左上支架419、筒体上支架421、筒体423和筒体下支架424采用半D型结构。当铆接扣压后,半D型结构中的弯曲部固定在左集流管415和右集流管422上,防止其脱落,半D型结构中的直板部与左集流管415和右集流管422的平面贴合,防止其旋转。设置在左集流管415和右集流管422两端的隔板411使得最外侧的扁管418与内部隔离,起到密封作用。
所述新型冷凝器芯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制冷剂从进口压板416→进液管417→左集流管415上部→隔板414→上部扁管418→右集流管422上部→右集流管中部→隔板→中部扁管418→左集流管415中部→左集流管415下部→隔板414→下部扁管418→右集流管422下部→筒体423进口→筒体423→筒体423出口→右集流管422底部→底部扁管418→左集流管415底部→出口压板412;制冷剂从进口压板416流入,由出口压板412流出,自然形成一流路,同时流过扁管418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换交热过程。所述隔板414是堵截制冷剂的通路,迫使制冷剂改变流动的方向,而多组隔板414增加制冷剂的流程,使冷凝器芯体内的制冷剂通过左集流管415和右集流管422时均匀地流进内壁带有数个通道的每个扁管418,并通过扁管418和翅片420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凝器芯体两侧的集流管、位于集流管之间且平行设置多个第一扁管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扁管之间的翅片,每一所述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集流管一侧的第一扁管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管的两端且在第一扁管槽的外侧设置第二扁管槽,所述第二扁管槽用于使第二扁管插入于其中,所述第二扁管位于所述第一扁管的最外侧,用于保护位于第二扁管之间的翅片;在所述集流管的两端且在所述集流管与第一扁管槽相对的一侧设置一隔板槽,所述隔板槽位于所述第一扁管槽和第二扁管槽之间,所述隔板槽用于使一用于密封所述集流管两端的隔板插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采用D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管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支架,所述支架采用半D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用于扣压所述集流管的圆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设有直板部,所述直板部与所述集流管的平状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集流管之间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管的下部设置压板,所述压板采用半D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集流管之间为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管与所述第一扁管的尺寸和材料相同。
CN201821548150.6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Active CN208936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8150.6U CN208936595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8150.6U CN208936595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6595U true CN208936595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8150.6U Active CN208936595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6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5396B (zh) 入口整流结构和板式换热器
CN104567113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112146467A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8613437A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438750B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其集流管组件
CN20364256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104019583A (zh) 平行流换热器
US20160231067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clam-shell header
CN208936595U (zh) 一种新型冷凝器芯体
CN104019582A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206177081U (zh) 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
CN205300365U (zh)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换热器
CN105526739B (zh) 一种换热器
CN208936591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8954921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5642108U (zh) 一种多孔微通道型材的热交换器
CN208936592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5864828U (zh) 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
CN205300368U (zh) 一种立式热管气气换热器模块化隔板结构
CN209726366U (zh) 模式转换器及空调系统
CN206131793U (zh)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CN209027345U (zh) 换热翅片、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CN208012442U (zh) 翅片、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8382934U (zh) 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
CN21363168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