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6262U -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6262U
CN208936262U CN201821770870.7U CN201821770870U CN208936262U CN 208936262 U CN208936262 U CN 208936262U CN 201821770870 U CN201821770870 U CN 201821770870U CN 208936262 U CN208936262 U CN 208936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ind
hot
air
pipe
compar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08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7708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6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6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6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空调产品热风出口高所具有的制热范围窄、加热面积小、供暖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分布系统,包括热风收集机构、热风传送机构、热风散布机构;其中,热风收集机构与热风源的热风出口连接;热风传送机构包括进风管和与进风管连通的出风管,进风管与热风收集机构连接,出风管与热风散布机构连接;热风散布机构上设置若干与出风管连通的热风散布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风分布系统,将热风源的热风点对点地传送到需要供暖的地方,其热效率高,热风分布合理,可根据需要自行组合或移动热风散布机构,灵活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室内情况下使用的空气调节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室内情况下的高效节能的点对点地热风分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常用于对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常见的室内用空调有中央空调、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空调制热时,气体冷媒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体的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现有的中央空调、挂壁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的室内机全部安装在房间上部,离地高度在2米以上,立柜式空调的出风口最高点高度一般在1.6~1.9米之间,出出风口离地高,由于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最明显,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会增大很多,密度将会下降,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所以热空气也就上飘了,在将空调用于制冷时,空调出风口安装在高处,冷空气从出风口吹出后下沉,使得房间内每个地方都可以降温;但是,制热的时候,热风从空调出风口吹出,热空气上升,热空气聚集于室内顶部,高处的温度比地面处温度高4~6℃,使得房间内坐着的或躺着的人(高度≤1.2米)都无法轻易享受到16℃~24℃的舒适的室内温度,使得人站着明显感觉头热脚冷。除非,强行把空调目标温度升高,但这样势必会造成能源浪费(一般每调高1℃,耗电量就会增加5-8%),降低热效率。另外,空调上的出风口只有一个,因此只能单点、单方向送风,制热时送热范围窄,加热面积小,无法提供大面积、均匀的供暖,制热时,屋内的人们往往觉得房间温暖,但是脚底冰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风分布系统,其将热风源的热风点对点地传送到需要供暖的地方,热风从地面上向上吹出,热空气从下向上流动,从而达到高效、均匀供暖的目的,其热效率高,热风分布合理,可根据需要自行组合或移动热风散布机构,灵活性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风分布系统,包括热风收集机构、热风传送机构、热风散布机构;其中,热风收集机构与热风源的热风出口连接;热风传送机构包括进风管和与进风管连通的出风管,进风管与热风收集机构连接,出风管与热风散布机构连接;热风散布机构上设置若干与出风管连通的热风散布孔。
本发明提供的热风分布系统,通过热风收集机构将热源的热风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热风传送机构将热风传送至热风散布机构,热风散布机构将热风从热风散布孔送出,使用时,将热风散布机构设置在书桌、床、沙发、椅子、茶几等下面的地面上,热风从靠近地面处吹出,地面处的空气受热膨胀,热量向上散发,从而对整个空间进行从下向上的全面加热,从而达到高效、均匀的加热,取暖效果好。
具体的,所述热风收集机构为空心箱体,箱体上设置集风口与出风口,其中,集风口与热风源的热风出口适配,出风口与热风传送机构的进风管适配,安装时将通过支架或固定带将箱体固定安装于热风源处,箱体固定安装后,其上的集风口与热风源的热风出口连接,使用时热风从热风出口进入热风收集机构的箱体内,再从出风口进入进风管,为了使热风全部进入箱体,集风口与热风出口的连接处应密封,使热风不会泄露,为了增强密封,可在集风口与热风出口的连接处设置环向的密封圈。
具体的,所述出风管有若干个,若干出风管分别与进风管连通后构成多通管状的热风传送机构,通过不同的出风管,将热风源产生的热风传送到不同的地方,从而增加热风散布的面积,提升取暖效率;出风管上可进一步增设风阀,通过风阀控制出风管的关闭与导通,从而更加精准的控制热量的传送。
优化的,在进风管和/或送风管上设置热风泵、吸风机或鼓风机,当热风散布机构与热风口距离较远时,热风传送机构需要完成热风的长距离传送,通过热风泵、吸风机或鼓风机为热风传送提供动力,达到热风的高效传送。
所述热风散布机构包括支管和散风板,支管的一端与出风管连接,另一端与散风板连接,热风散布孔设置于散风板上;进一步的,散风板为空心板体或由若干管体互相首尾接通而组成的管屏体,热风散布孔为设置于散风板上端或侧端的通孔;更进一步的,在散风板壁上设置散风管,通孔可以是直接贯穿散风板壁的孔,还可以是散风管的管孔;将多个支管与热风传送机构上的同一个出风管连接,将散风板安装于地面上不同的地方,从而达到点对点地热风传送,例如,可将同一出风口与三个支管连接,三个支管端部的散风板分别放置在沙发下、书桌下、床下,这样,不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是在书桌上看书,还是躺在床上睡觉,都能感受到热风带来的温暖,从而将热风源产生的热风传送到不同的地方以进行高效的利用;可进一步的在支管上设置风阀,根据需要加热的地方开启或关闭风阀,从而避免热风的浪费,提升热风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散布孔的尺寸为0.02~30mm,热风散布孔的尺寸过大,热风散出的快,热量利用率不高,浪费能源,热风散布孔的尺寸过小,热风散出的过少,取暖效果不好;根据需求,设置较小热风散布孔的散风板设置在距离热风源较近的地方,或者需要热量少的地方;设置较大热风散布孔的散风板设置在距离热风源较远的地方,或者需要热量大的地方。
具体的,所述热风源为空调或热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风分布系统,通过热风收集机构将热风源的热风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热风传送机构将收集后的热风进行传送,最后通过热风散布机构上的热风散布孔将热风散布至需要取暖的地方,本装置将热风源的热风点对点地传送至需要取暖的地方,因此能够集中供热、按需供热,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对环境友好,其热效率高、热风分布合理、可根据需要自行组合或移动热风散布机构,灵活性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风分布系统,使用时将热风散布机构放置在地面上即可,热风散布孔吹出的热风向上升起而加热周围空气,可以达到地暖的效果,又不需要提前装修、大兴土木,具有容易实现、安装高度低,且一次性投资、运行费用和能源消耗极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风分布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散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的散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7、8、9为实施例中散风板放置示意图;
其中,1为热风收集机构,2为进风管,3为出风管,4为支管,5为散风板,6为热风散布孔,7为鼓风机,8为风阀、9为散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风分布系统,包括热风收集机构1、热风传送机构、热风散布机构;其中,热风收集机构1与热风源的热风出口连接;热风传送机构包括进风管2和与进风管2连通的出风管3,进风管2与热风收集机构1连接,出风管3与热风散布机构连接;热风散布机构上设置若干与出风管连通的热风散布孔6;
其中,热风收集机构1为空心箱体,箱体上设置集风口与出风口,本实施例可采用空调机作为热风源,通过固定带将箱体固定于空调机上,将箱体的集风口与空调机的热风出口对接,对接处设置环向的密封圈,出风口与热风传送机构的进风管2连接;
出风管3有若干个,若干出风管3分别与进风管2连通后构成多通管状的热风传送机构,进风管2的管段上设置鼓风机7,出风管3的管段上设置风阀8;
本实施例的热风散布机构包括若干支管4和散风板5,支管4的一端与出风管3连接,另一端与散风板5连接,如图2所示,散风板5为一个空心板体,热风散布孔6为设置于散风板5上端面、尺寸为0.02~30mm的通孔,如图4中给出的图2的C-C剖视图可知,本实施例中设置的通孔为如图4所示的贯穿空心板体壁的孔,支管4的管段上也设置风阀8。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风散布系统,使用时,将不同的散风板5如图7、8、9所示那样分别设置在床、沙发、书桌等需要取暖地方的下部,空调机的热风出口吹出的热风进入空心箱体,然后进入进风管2,在鼓风机7的作用下快速的从不同的出风管3流出,接着进入不同的支管4后通过散风板5吹出,因散风板5放置于地面之上,热风从热风散布孔6吹出后上升并散发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风散布系统将空调机吹出的单一方向的热风快速、均匀的分散于各个需要取暖的地方,既提升了热量的利用率,又节省了能源,对于已经装修好又没有安装地暖或暖气片的房间,本装置相对于普通的空调具有热量利用率高、制热均匀、范围广且可控的优点,相对于地暖或暖气片具有安装容易,运行费用低、消耗能源少的优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与实施例1不同的另外一种热风散布机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风板5为由若干管体互相首尾接通而组成的管屏体,热风散布孔6为设置于管屏体的上端面、尺寸为0.02~30mm的通孔,如图5中给出的图3的A-A剖视图与图5中给出的图3的B-B剖视图可知,本实施例中的通孔是如图5、6所示的插接于管屏体上的散风管9的管孔,支管4的管段上也设置风阀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收集机构、热风传送机构、热风散布机构;其中,热风收集机构与热风源的热风出口连接;热风传送机构包括进风管和与进风管连通的出风管,进风管与热风收集机构连接,出风管与热风散布机构连接;热风散布机构上设置若干与出风管连通的热风散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收集机构为空心箱体,箱体上设置集风口与出风口,其中,集风口与热风源的热风出口适配,出风口与热风传送机构的进风管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口与热风出口的连接处设置环向的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有若干个,若干出风管分别与进风管连通后构成多通管状的热风传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管和/或出风管上设置热风泵、吸风机或鼓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散布机构包括支管和散风板,支管的一端与出风管连接,另一端与散风板连接,热风散布孔设置于散风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为空心板体或由若干管体互相首尾接通而组成的管屏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散布孔为设置于散风板上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上还设置散风管,通孔为散风管的管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热风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和/或支管上设置风阀。
CN201821770870.7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Active CN208936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0870.7U CN208936262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0870.7U CN208936262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6262U true CN208936262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0870.7U Active CN208936262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6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6574B (zh) 变制冷剂流量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0559088C (zh) 一种机房空调机组
CN107228436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地冷的空调系统
CN204806546U (zh) 空气源热泵顶板辐射直接蒸发供冷暖系统
CN101936624B (zh) 利用太阳能的毛细管网热泵系统
CN103398507A (zh) 一种热泵系统及空调机
CN204923344U (zh) 变制冷剂流量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3743020B (zh) 一种可处理新风的双温辐射房间空调器
CN202274567U (zh) 毛细管网仿生空调系统
CN102072527A (zh) 下出风柜式空调
CN109210727A (zh) 毛细管网与空调并联的室内温控系统
CN204358890U (zh) 脉动热管均温辐射孔板空调系统
CN201285123Y (zh) 一种全水毛细管网空调系统
CN208920479U (zh) 毛细管网与空调并联的室内温控系统
CN105783123A (zh) 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
CN205119549U (zh)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102331056A (zh) 毛细管网仿生空调系统
CN202511386U (zh) 一种立柜式空调器
CN208936262U (zh) 一种热风分布系统
CN201866872U (zh) 一种户式辐射平面空调流量分配调节系统
CN203785141U (zh) 一种可处理新风的双温辐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
CN201110608Y (zh) 一种机房空调机组
CN206637754U (zh) 一种新型中央空调
CN202164764U (zh) 控温装饰板及流水恒温系统
CN205641355U (zh) 现代节能楼宇生态新风电复合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