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4213U -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4213U
CN208934213U CN201821385193.7U CN201821385193U CN208934213U CN 208934213 U CN208934213 U CN 208934213U CN 201821385193 U CN201821385193 U CN 201821385193U CN 208934213 U CN208934213 U CN 208934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electrification component
edge
glass plate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51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齐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851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4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4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4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该附框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端部向第一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第二端部向第二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该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组件、龙骨、接线盒、线缆及如上所述的附框,该光伏发电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光伏发电玻璃板和位于内侧的玻璃板,光伏发电玻璃板的边缘凸出于玻璃板的边缘以在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形成L形槽;该龙骨沿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设置;该附框的第一连接部与玻璃板连接,该附框的第二连接部与龙骨连接;接线盒设置在L形槽内并与光伏发电玻璃板连接;线缆的第一端与接线盒连接,第二端从L形槽内伸出。

Description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附框主要用于玻璃幕墙系统中,相邻玻璃幕墙之间互相粘接,正对玻璃幕墙设置有龙骨,附框的一端与玻璃幕墙中位于内侧的玻璃板粘接,另一端与龙骨连接,从而将玻璃安装在连梁上,并且能够实现隐框连接结构的目的。
光伏发电组件包括位于其外侧的光伏发电玻璃板和位于其内侧的玻璃板,由于位于外侧的光伏发电玻璃板需要连接接线盒,且接线盒需要与线缆连接以将电流导出。但通过现有的附框安装光伏发电组件,相邻光伏发电组件之间不具有安装接线盒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框,使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接线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框,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部向所述第二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互相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中空方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包括:光伏发电组件,龙骨,接线盒,线缆和如上所述的附框;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光伏发电玻璃板和位于内侧的玻璃板,所述光伏发电玻璃板的边缘凸出于所述玻璃板的边缘以在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形成L形槽;所述龙骨位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内侧且沿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设置;所述附框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玻璃板连接,所述附框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龙骨连接;所述接线盒设置在所述L形槽内并与所述光伏发电玻璃板连接;所述线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接线盒连接,所述第二端从所述L形槽内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幕墙系统包括相邻的第一光伏发电组件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所述第一光伏发电组件具有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具有所述L形槽,所述第二光伏发电组件具有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光伏发电组件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光伏发电组件的第二边缘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胶粘层粘接在所述玻璃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胶粘层方向弯折以形成用于限制所述胶粘层位移的限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压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并与所述龙骨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龙骨并从所述龙骨远离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一端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龙骨上的导线槽,所述线缆的第二端从所述龙骨内伸出后沿所述导线槽铺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附框,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错位连接,应用该附框的光伏幕墙系统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接线盒,并满足线缆折弯半径的规范要求。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附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光伏幕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附框;2-本体;3-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限位部;6-第一光伏发电组件;7-第二光伏发电组件;8-龙骨;9-接线盒;10-线缆;11-光伏发电玻璃板;12-玻璃板;13-L形槽;14-压板;15-防滑垫;16-胶粘层;17-导线孔;18-导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框,其包括本体2,该本体2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对设置,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第一端部向第一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3,第二端部向第二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4。
由于现有的附框无法实现错位连接,相邻光伏发电组件之间空间较小,不便于安装接线盒。而本实用新型的附框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错开布置,使用时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分别用于与例如光伏发电组件和龙骨8连接,使光伏发电组件和龙骨8之间错开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接线盒。
进一步的,该本体2可为中空方管,中空方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重量较轻,原材料用量较小,有益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使用量。可选的,该中空方管可为铝合金中空方管,采用铝合金中空方管能够进一步降低该附框的整体重量,而且铝合金中空方管的可塑性较强,便于生产加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分别为本体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向第一侧部方向和第二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的连接片,两个连接片可互相平行设置,从而使例如光伏幕墙可以平行于龙骨8。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包括光伏发电组件、龙骨8、接线盒9、线缆10和如上所述的附框1,其中,光伏发电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光伏发电玻璃板11和位于内侧的玻璃板12,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边缘凸出于玻璃板12的边缘以在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形成L形槽13;龙骨8位于光伏发电组件的内侧且沿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设置;附框1的第一连接部3与玻璃板12连接,附框1的第二连接部4与龙骨8连接;接线盒9设置在L形槽13内并与光伏发电玻璃板11连接;线缆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接线盒9连接,第二端从L形槽13内伸出。
通过将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边缘设置成凸出于玻璃板12的边缘,使得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形成用于容纳接线盒9和线缆10的L形槽13,并满足线缆10折弯半径的规范要求,而且由于上述附框1的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相互错开,所以即使玻璃板12与龙骨8相错开也能够通过该附框1实现连接。
继续配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光伏发电组件,此处以相邻的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均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对应的,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光伏发电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也均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本实施例中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第一边缘凸出于玻璃板12的第一边缘以形成L形槽13,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第二边缘与玻璃板12的第二边缘互相齐平。所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第一边缘均具有L形槽13,其第二边缘均为不具有L形槽13的平整边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不仅限于相对设置,也可为相邻设置的边缘,该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也不仅限于在第一边缘具有L形槽13,也可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具有L形槽13。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的第一边缘与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第二边缘通过胶粘剂连接,由于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第一边缘凸出于玻璃板12的第一边缘,且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第二边缘与玻璃板12的第二边缘齐平,所以实际上只有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光伏发电玻璃板11之间通过胶粘剂实现了连接,而玻璃板12之间形成了包括L形槽13在内的容置空间,以容纳接线盒9和线缆10。
本实施例中接线盒9设置在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的第一边缘处形成的L形槽13内,从内侧可以方便的将接线盒9安装在L形槽13内。通过调整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第一边缘凸出于玻璃板12第一边缘的长度可使调节L形槽13的尺寸,使得L形槽13足以容纳该接线盒9,并使该L形槽13满足线缆10折弯半径的规范要求。
仍然配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龙骨8沿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的光伏发电玻璃板11的第一边缘凸出于玻璃板12的第一边缘,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的玻璃板12与龙骨8相错开,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的玻璃板12通过如上所述的附框1与龙骨8连接,即附框1的第一连接部3与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的玻璃板12连接,附框1的第二连接部4与龙骨8连接,以实现玻璃板12和龙骨8的错位连接。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光伏发电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在其第二边缘处齐平,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玻璃板12正对龙骨8,所以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的玻璃板12可通过如上所述的附框1与龙骨8连接,也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附框1与龙骨8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的玻璃板12通过胶粘层16与附框1的第一连接部3连接。可选的,该胶粘层16可包括并列设置的结构胶条和双胶条。更进一步的,可使该第一连接部3向胶粘层16方向弯折以形成限位部5,通过该限位部5可限制胶粘层16发生位移,使附框1和玻璃板12粘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的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压板14,压板14的侧缘压接在附框1的第二连接部4上,压板14的中部通过例如螺栓与龙骨8连接,从实现了附框1的第二连接部4与龙骨8之间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玻璃板12通过该附框1与龙骨8连接。可选的,还可在压板14和龙骨8之间设置例如橡胶垫等防滑垫15,以避免轻微晃动时的噪声和防止电化学腐蚀,使压板14和龙骨8连接更加牢固。当然附框1的第二连接部4也可通过其他结构与该龙骨8连接。另外,第二光伏发电组件7与龙骨8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光伏发电组件6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龙骨8上设有贯穿其的导线孔17,导线孔17的两端分别位于龙骨8靠近附框1的一端和远离附框1的一端上,线缆10的第一端与接线盒9连接,线缆10的第二端从导线孔17靠近附框1的一端伸入,从远离附框1的一端伸出,通过该线缆10可将光伏发电玻璃板11产生的电流导出。
此外,还可在龙骨8远离附框1的一端上设置导线槽18,并使线缆10的第二端从龙骨8内伸出后沿导线槽18铺设。能够防止因线缆10暴露在外而容易老化的问题,有益于延长线缆10的使用寿命,还能使该光伏幕墙系统的外部保持整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附框,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错位连接,应用该附框的光伏幕墙系统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接线盒9,并满足线缆10折弯半径的规范要求。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实用新型。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附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一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部向所述第二侧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中空方管。
4.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组件、龙骨、接线盒、线缆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附框;
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光伏发电玻璃板和位于内侧的玻璃板,所述光伏发电玻璃板的边缘凸出于所述玻璃板的边缘以在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形成L形槽;
所述龙骨位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内侧且沿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边缘设置;
所述附框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玻璃板连接,所述附框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龙骨连接;
所述接线盒设置在所述L形槽内并与所述光伏发电玻璃板连接;
所述线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接线盒连接,所述第二端从所述L形槽内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包括相邻的第一光伏发电组件和第二光伏发电组件,所述第一光伏发电组件具有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具有所述L形槽,所述第二光伏发电组件具有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光伏发电组件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光伏发电组件的第二边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胶粘层粘接在所述玻璃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胶粘层方向弯折以形成用于限制所述胶粘层位移的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压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并与所述龙骨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龙骨并从所述龙骨远离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一端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龙骨上的导线槽,所述线缆的第二端从所述龙骨内伸出后沿所述导线槽铺设。
CN201821385193.7U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Active CN208934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5193.7U CN208934213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5193.7U CN208934213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4213U true CN208934213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5193.7U Active CN208934213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42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7209A (zh) * 2020-09-24 2021-01-05 水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墙板及光伏幕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7209A (zh) * 2020-09-24 2021-01-05 水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墙板及光伏幕墙
CN112177209B (zh) * 2020-09-24 2022-06-21 水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墙板及光伏幕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34213U (zh) 一种附框及光伏幕墙系统
CN201234099Y (zh) 一种接线盒
CN103647232A (zh) 一种集束电缆卡线装置
CN215934770U (zh) 一种无边框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及光伏屋面组合系统
CN208656332U (zh) 一种对扩展工控机内部线路排线结构
CN20330066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5601257U (zh) 型钢板材、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01503448U (zh) 集中表箱单元箱体的连接结构
CN108999554A (zh) 一种太阳能蓄能型直条式电动百叶
CN210806610U (zh) 一种弱电工程线管安装固定器
CN212908825U (zh) 一种弱电工程线缆施工布局的固线器
CN211350132U (zh) 一种可形变式软铜排
CN210443967U (zh) 一种新型线槽
CN207543048U (zh) 一种太阳能瓦的边框连接件
CN216516434U (zh) 一种可错位拼接的扣板
CN111999547A (zh) 一种智能电缆接地装置的环流监测装置
CN211579198U (zh) 一种中低压用快接配电板
CN208141903U (zh) 一种电子排线
CN209748451U (zh) 一种用于固定太阳能板的导轨支撑结构
CN214674115U (zh) 卡扣式链接桥架
CN218861926U (zh) 一种彩钢瓦及光伏装置
CN209045207U (zh) 一种低噪音电磁流量计用信号电缆
CN204804186U (zh) 一种屋脊瓦片的固定装置
CN217362964U (zh) 一种利用弧形水泥库壁的柔性光伏支架结构
CN214379290U (zh) 一种变电站用线缆配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6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A,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7

Address after: No.66210, 3rd floor, Pudong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A,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