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6570U -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6570U
CN208926570U CN201820979177.4U CN201820979177U CN208926570U CN 208926570 U CN208926570 U CN 208926570U CN 201820979177 U CN201820979177 U CN 201820979177U CN 208926570 U CN208926570 U CN 208926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ack body
fixing rack
external fixing
hip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91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耕
梁向党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91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6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6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6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包括外固定架体、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和至少一个第二螺钉。其中,外固定架体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可从第一表面贯穿外固定架体并延伸至第二表面的多个螺纹孔。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可通过所述螺纹孔与外固定架体可拆卸连接。第一螺钉长于第二螺钉,且与所述外固定架体固定后,第一螺钉位于外固定架体的上部,第二螺钉位于外固定架体的下部。本申请使得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创伤面较小,固定较为牢固,并进一步简化了髋部骨折治疗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髋部骨折是常见骨科损伤,包括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现有的髋部骨折治疗手段包括采用空心钉、钉板、髓内钉的内固定方式和采用外固定架外固定方式。其中,内固定的治疗手段存在创伤面较大、需多次手术、较易导致并发症等缺陷。外固定的治疗手段存在固定效果较差、较笨重、较难操作等缺陷。
同时,采用现有的治疗手段在髋部骨折治疗时,会使得股骨颈及股骨头的血运被破坏,易导致股骨头坏死或骨折难以愈合;且由于髋部骨折多数是老年人,股骨头、股骨颈内骨质疏松较为明显,易导致固定不牢,从而导致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使得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创伤面较小,固定较为牢固,进一步简化髋部骨折治疗操作,并有效减少髋部骨折治疗的并发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固定架体、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和至少一个第二螺钉。其中,所述外固定架体包括临近人体皮肤一侧的第一表面、远离人体皮肤一侧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贯穿所述外固定架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螺钉长于所述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外固定架体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外固定架体固定后,所述第一螺钉位于所述外固定架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螺钉位于所述外固定架体的下部。
可选的,所述多个螺纹孔均匀开设于所述外固定架体上。
可选的,所述外固定架体为由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素钢或碳纤维制成的长方体结构,其长度为5至25厘米、宽度为1至1.5厘米、厚度为1至1.5厘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外固定架体第一表面所成的夹角均为90度。
可选的,所述螺纹孔的半径为0.3-0.5厘米,数量为3至18个,相邻所述螺纹孔之间的距离为0.8厘米。
可选的,在所述螺纹孔临近所述外固定架体的第二表面的部分进行扩孔。
可选的,所述外固定架体的第一表面与人体皮肤间的距离为0.5至2厘米。
可选的,所述外固定架体的螺纹孔处设有从第一表面向人体皮肤方向延伸的凸起,相邻两个凸起在所述外固定架体上的间距相同。
可选的,各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包括:前段,其设置有用于经皮质骨与待接骨骼固定的螺纹结构;中段,其为与人体皮肤及软组织接触的光滑段;和尾段,其设置有与所述外固定架体的螺纹孔配合连接的螺纹结构。
可选的,所述螺纹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尾段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采用介于内、外固定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螺纹结构,针对不同固定部位采用不同长度的螺钉,使得髋部骨折治疗血运破坏小,固定较为牢固,同时,创伤面较小,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同时有效的减少了髋部骨折治疗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结构应用于人体髋部骨折治疗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结构中外固定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中外固定架体的主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中第一螺钉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应用于人体髋部骨折治疗时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固定架体1、至少一个第一螺钉2和至少一个第二螺钉3。其中,该外固定架体1包括临近人体皮肤一侧的第一表面、远离人体皮肤一侧的第二表面以及可从所述第一表面贯穿所述外固定架体1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螺纹孔4。所述第二螺钉3不长于所述第一螺钉2。所述第一螺钉2和所述第二螺钉3均可通过所述螺纹孔4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固定后,所述第一螺钉2位于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上部,所述第二螺钉3位于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采用内外固定结合的方式,外固定架体1设置于体外,并在体内设置与外固定架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由于采用螺钉-螺纹锁定结构替代传统外固定架的钉夹等连接方式,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且体积更小,连接较为紧密且不易失效;由于不需要二次住院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结构,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风险,并为患者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同时,由于是在患者体外进行固定,故麻醉要求较低,可以采用基础麻醉及局部麻醉完成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较为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其中临近待接骨骼5的第一螺钉2可经皮质拧入股骨头和股骨距内,用于固定待接骨骼5;远离待接骨骼5一端的第二螺钉3拧入股骨干。由于采用了皮质骨固定,相较于传统的经头颈髓内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血运破坏更小、固定更为可靠的效果;同时,由于采用髓外固定,因此不再需要牵引床以及特殊的髋内收体位,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螺钉2和所述第二螺钉3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第一表面所成的夹角均基本上为90度。第一、第二螺钉与外固定架体垂直设置可使得固定更为牢固,定位更为准确。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结构中外固定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4所示,所述多个螺纹孔4可均匀开设于所述外固定架体1上;具体的,所述螺纹孔的半径可为0.3-0.5厘米,优选为0.4厘米,数量可为3至18个。相邻两个所述螺纹孔4之间的距离可为0.8厘米。所述螺纹孔4均匀分布于外固定架体1上,且密度相对较大,便于医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螺钉的数量以及固定位置,同时螺纹孔的设置可有效减轻外固定架体的重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固定架体1可以为长方体,其长度可为5至25厘米、宽度可为1至1.5厘米、厚度可为1至1.5厘米。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长度可根据骨折类型,设置有三种不同长度,分别适合于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粗隆下骨折。例如,可设置5厘米、18厘米、25厘米三种长度的外固定架体1,以应用于不同的髋部骨折情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螺纹孔4处设有从第一表面向人体皮肤方向延伸的凸起6。并且,由于每相邻两个螺纹孔4之间的间距相同,每相邻两个凸起6在所述外固定架体1上的间距相同。凸起6的设置使得螺纹连接更加牢固。并且,由于相邻凸起6间设置有间距,因此有空气流通,便于伤口愈合。
图5是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中第一螺钉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螺钉2包括设置有用于经皮质骨与待接骨骼5固定的螺纹结构的前段23,设置为与人体皮肤及软组织接触的光滑的中段22,以及设置有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螺纹孔4配合连接的螺纹结构的尾段21。并且,所述螺纹孔4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尾段21的长度。此外,所述第二螺钉3与所述第一螺钉2结构相同。
外固定架体1上的螺纹孔4与螺钉2、3尾段21的螺纹相匹配,能够相互锁死,达到固定的目的。其中,由于所述螺纹孔4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尾段21的长度,故该螺钉2、3不会伸出外固定架体1,以免钩挂患者衣物。具体的,第一螺钉2与第二螺钉3均可为锁定螺丝钉。更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螺钉2、3可选择直径约为5.0mm的螺钉。相较于传统的内固定方式所用的直径为7.2mm的空心钉或直径为6.0mm的外固定针螺钉,可使得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创伤更小,出血量较少,有效避免了切口并发症,并且固定更为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螺纹孔4临近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第二表面的部分可以进行扩孔。由于设置了扩孔,可以连接导向器,用于将螺钉2、3在正确的位置及方向拧入并紧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第一表面与人体皮肤间的距离可以大致为0.5至2厘米。在所述第一表面与人体皮肤之间还可设置纱布(图中未示),使得人体皮肤与外固定架体1非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外固定架体1对皮肤产生的磨损,且使得创伤处可以通风换气。其中,所述纱布为医用纱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素钢或碳纤维。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的外固定架体1由于采用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碳纤维或碳纤维等轻型材料,比传统的外固定架的重量小,故承载于病人身上的固定装置的重量小,从而降低病人的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克氏针。在髋部骨折治疗时,还可以采用克氏针钻孔,再使用螺钉拧入固定。相较于传统电钻,采用克氏针使得病人受到的损伤较小,从而使得钉道并发症更少,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应用于髋部骨折治疗时的手术操作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通过体位复位或牵引复位方法来复位骨折,如图2所示位置,采用克氏针通过导向器将外固定架体1固定于骨骼上,再次透视确认位置无误后,将克氏针逐一换成锁定螺钉2、3,手术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固定架体(1),其包括:
临近人体皮肤一侧的第一表面;
远离人体皮肤一侧的第二表面;以及
从所述第一表面贯穿所述外固定架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螺纹孔(4);
第一螺钉(2);和
第二螺钉(3),
其中,所述第一螺钉(2)长于所述第二螺钉(3),
所述第一螺钉(2)和所述第二螺钉(3)均通过所述螺纹孔(4)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固定后,所述第一螺钉(2)位于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上部,所述第二螺钉(3)位于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螺纹孔(4)在所述外固定架体(1)上的间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2)和所述第二螺钉(3)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第一表面所成的夹角均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固定架体(1)为由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素钢或碳纤维制成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长方体的长度为5至25厘米、宽度为1至1.5厘米、厚度为1至1.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孔(4)的半径为0.3-0.5厘米,数量为3至18个,
相邻两个所述螺纹孔(4)之间的距离为0.8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纹孔(4)临近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第二表面的部分进行扩孔,以使得所述螺纹孔(4)的端部位于该扩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第一表面与人体皮肤间的距离为0.5至2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架体(1)在所述螺纹孔(4)处设有从第一表面向人体皮肤方向延伸的凸起(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2)或所述第二螺钉(3)包括:
前段(23),其设置有用于经皮质骨与待接骨骼(5)固定的螺纹结构,
中段(22),其为与人体皮肤及软组织接触的光滑段,
尾段(21),其设置有与所述外固定架体(1)的螺纹孔(4)配合连接的螺纹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4)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尾段(21)的长度。
CN201820979177.4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08926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9177.4U CN20892657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9177.4U CN20892657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6570U true CN208926570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9177.4U Active CN20892657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6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7972B1 (en) Bone plate
US6488685B1 (en) Extramedullary rod fixateur for bones
US20010001821A1 (en) Extramedullary rod implant for long bones
TW201431529A (zh) 髓內固定組件
WO2016127522A1 (zh) 促进骨折愈合的多孔仿生内固定装置
RU2359635C2 (ru) Гибридная блокирующая фиксация перелома проксимального отдела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CN209220462U (zh) 一种股骨近端髓内固定装置
Halder et al. Retrograde fixa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neck and shaft of the humerus with the ‘Halder humeral nail’
RU128482U1 (ru)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проксимальной част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CN208926570U (zh)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治疗的固定装置
Checketts et al. (iii) External fixation of diaphyseal fractures of the tibia
CN208710033U (zh) 一种胫骨髓内固定装置
WO2013073994A1 (ru)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проксимальной части плечевой кости
RU118542U1 (ru)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проксимального метаэпифиза плечевой кости
CN209301280U (zh) 一种具有下胫腓螺钉导向功能的远端锁定钢板
CN208659523U (zh)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RU2468764C2 (ru)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ый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околосуставных переломов трубчатой кости
CN204468248U (zh) 经皮锁定螺钉
CN207679513U (zh) 内踝骨折张力带钢板
RU9890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рмирования шейк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и превентивной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переломов
CN107693095A (zh) 一种骨科腿部骨折复位装置
RU2732693C1 (ru) Линейка-шаблон Савушкина И.С.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операции блокируемого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ри чрезвертельных переломах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CN214318118U (zh) 一种骨折固定系统
WO2005053545A2 (en) Rod for the neck of the femur and instrument set for inserting the rod
RU2757153C1 (ru)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ый стержень для погружного и чрескост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30

Address after: No. 808, building 6, Xinjiekou Ea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5

Patentee after: Zhang Shouhui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15, No. 13 courtyard, Mintai Road, Beiwu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before: JIEZHILIANG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