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487U -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0487U
CN208920487U CN201821781447.7U CN201821781447U CN208920487U CN 208920487 U CN208920487 U CN 208920487U CN 201821781447 U CN201821781447 U CN 201821781447U CN 208920487 U CN208920487 U CN 208920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pick
connect
exhausting duc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14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丹
王智超
徐昭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ke H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Priority to CN2018217814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0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0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0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建筑排风道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风道检测仪。该排风道检测仪包括:数据采集箱以及若干个传感器变送箱;传感器变送箱包括:变送箱控制系统、风速传感器和静压测试管;风速传感器与变送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静压测试管的一端与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排风道;数据采集箱包括:采集箱控制系统、显示屏、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显示屏与采集箱控制系统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分别与采集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该排风道检测仪可用于排风道检测和验收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实现同时对多个排风道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且能够长期、稳定、远距离的进行数据监测和统计。

Description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建筑排风道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由于住宅建筑的厨房和卫生间因为产生的污染物最多,对居住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而作为室内废气集中排放的排风道系统,其空气动力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住宅排风道是指用于排除厨房烟气或卫生间废气的竖向管道制品,通过排风道有效而迅速的排除受污染的空气是改善居室通风质量的重要保证。
目前,国内对厨房卫生间的排风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污染物、排烟道系统形式及公共厨房卫生间排风问题上。由于受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的制约,在建筑设计中,为了增加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一般情况下将卫生间或者厨房设计成无窗的内室。并且多层、高层建筑的卫生间均共用一条通风竖井,因共用通风竖井的截面积较小,致使卫生间或厨房的通风条件很差。传统的测试仪器不能同时对排风道的数据进行采集,稳定性较差且有一定的误差,因此,为保证住宅建筑的通风道的验收质量,需要一种新型专业的排风道检测仪。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风道检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风道检测仪,其包括:数据采集箱以及与所述数据采集箱信号连接的若干个传感器变送箱;
所述传感器变送箱包括:变送箱控制系统、风速传感器和静压测试管;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安装于待测试排风道内;所述静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静压测试管的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排风道;
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采集箱控制系统、显示屏、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变送箱反馈的信号,并根据反馈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处理后的测试信息;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静压测试管包括:支管内压测试管和风道内压测试管;所述支管内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支管;所述风道内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排风道。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支管内压显示面板和风道内压显示面板,所述支管内压显示面板和风道内压显示面板分别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风速显示面板,所述风速显示面板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能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充电电源模块;所述充电电源模块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提供电能。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存储测试数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设置有USB接口,用于与移动存储器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故障指示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根据所述排风道检测仪的测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待测楼层的层数选择相应数量的传感器变送箱,将传感器变送箱对应安装每层楼的待测区域,将风速传感器安装到待测试排风道内,通过风速传感器检测排风道的风速信号;将静压测试管的一端连接到待测试排风道上,另一端连接到传感器变送箱,通过静压测试管检测排风道内静压、支管内静压;
将数据采集箱与各个传感器变送箱建立通讯联系,数据采集箱接收传感器变送箱反馈的信号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屏打开后进入工作界面,观察到每个楼层的排风道内静压、支管静压、油烟机风速的数值,显示当前位置的温湿度值和大气压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风道检测仪,是测量排风道内静压、支管内静压和烟机风速的设备,并能够根据测试数据导出报表。该装置可以实现多点传感器采样,主要用于排风道检测和验收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能够长期、稳定、远距离的进行数据监测和统计。该排风道检测仪结构设计巧妙,利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风道检测仪的原理示意图。
图标:1-风速传感器;2-变送箱控制系统;3-静压测试管;4-显示屏;5-采集箱控制系统;6-温湿度传感器;7-大气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风道检测仪,其包括:数据采集箱以及与所述数据采集箱信号连接的若干个传感器变送箱;所述传感器变送箱包括:变送箱控制系统2、风速传感器1和静压测试管3;所述风速传感器1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2信号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1用于安装于待测试排风道内;所述静压测试管3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2连接,所述静压测试管3的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排风道;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采集箱控制系统5、显示屏4、温湿度传感器6和大气压传感器7;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2信号连接,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变送箱反馈的信号,并根据反馈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屏4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处理后的测试信息;所述温湿度传感器6和大气压传感器7分别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可以采集该采集箱控制系统5附近温湿度及大气压的情况。
例如,对于传感器变送器箱的参数如下:电源:AC220V;联网方式:LoRa(无线);传感器:EE650风速传感器、HM30压力传感器;尺寸:375(mm)*260(mm)*140(mm)。
例如,数据采集器箱的参数如下:电源:AC220V;采集器电池:10000mAh(20小时工作);联网方式:Loar、BT、WiFi;传感器:SHT20温度传感器、BMP280气体传感器;尺寸:360(mm)*250(mm)*100(mm)。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静压测试管3包括:支管内压测试管和风道内压测试管;所述支管内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2连接,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支管;所述风道内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2连接,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排风道。对于静压测试管3而言,支管内压测试管连接在变送箱控制系统2对应的接口上,通过内置的支道内静压传感器进行检测。风道内压测试管连接在变送箱控制系统2对应的接口上,通过内置的排风道内静压传感器进行检测。参数如下:排风道内静压传感器:测量范围0-500Pa,测试精度±1Pa;支道内静压传感器:测量范围0-500Pa,测试精度±1Pa。此外,静压测试管3也可以沿用现有的气体压力的测量设备。例如:用插入风道中的测压管将压力信号取出,在与之连接的压力计上读出,常用的仪器有毕托管和压力计。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支管内压显示面板和风道内压显示面板,所述支管内压显示面板和风道内压显示面板分别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支管内压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支管内压,该风道内压显示面板用于显示风道内压。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风速显示面板,所述风速显示面板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2连接。风速显示面板用于显示风速数值。当然,对于每个传感器变送箱而言,其可以配备一个风速传感器1,也可以配备两个以上的风速传感器1,各个风速传感器1检测的平均值为测试值。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能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优选的,无线通讯模块可以为天线。此外,该无线通讯模块还可以为蓝牙模块,该蓝牙模块可以与手机登设备进行联系,在手机客户端上就可以随时观看检测数据。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充电电源模块;所述充电电源模块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连接,用于提供电能。充电电源模块可实现边充电边使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5连接,用于存储测试数据,方便测试数据的备份与调取。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设置有USB接口,用于与移动存储器连接。对于移动存储器可以为U盘或者移动硬盘等等。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箱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故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用于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故障指示灯,用于代表设备出现故障,当然对于各种指示灯而言,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其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
对于数据采集箱、传感器变送箱而言,其均可以各自构成一个控制盒,其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以一种方便提拿的方式说明:
传感器变送箱的壳体为立方体箱体,具有可开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其中,上箱体的内侧设置有配件存放区,下箱体上分别设置有LoRa天线、电源开关及接口、油烟机电源、指示灯、通气管连接接口、风速传感器接口。数据采集箱的壳体与传感器变送箱的壳体相类似,此处不再描述。
当然对于各个器件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例如:变送箱控制系统2可以集成于一立方体盒体,在立方体盒体的上面设置有三个显示面板,其中包括:风速显示面板和支管内压显示面板和风道内压显示面板。当然对于各个显示面板而言,均内嵌于立方体盒体的表面。变送箱控制系统2的外壳而言,还可以增加悬挂件或者支撑座,例如:悬挂件包括:粘性贴片,该粘性贴片可以粘贴在墙壁上或者其他位置,此外,该悬挂件也可以采用磁性件,该磁性件可以吸附于铁质器件上。支撑座的形式也同样有多种多样,例如:支撑座具有凹面接头,所述凹面接头具有磁性涂层,在壳体上设置有一移动把手,该移动把手具有一与凹面接头相配合的凸面球头,所述凸面球头的表面设置有金属涂层。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上述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可进行适应性修改与变形。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风道检测仪,可用于排风道检测和验收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而且能够同时对多个排风道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实现长期、稳定、远距离的进行数据监测和统计。该排风道检测仪结构设计巧妙,利于推广与应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实施例一所述排风道检测仪的测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待测楼层的层数选择相应数量的传感器变送箱,将传感器变送箱对应安装每层楼的待测区域,将风速传感器1安装到待测试排风道内,通过风速传感器1检测排风道的风速信号;将静压测试管3的一端连接到待测试排风道上,另一端连接到传感器变送箱,通过静压测试管3检测排风道内静压、支管内静压。
将数据采集箱与各个传感器变送箱建立通讯联系,数据采集箱接收传感器变送箱反馈的信号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屏4打开后进入工作界面,观察到每个楼层的排风道内静压、支管静压、油烟机风速的数值,显示当前位置的温湿度值和大气压值。
本实施例中,一个数据采集箱可支持连接50个传感器变送箱(当然,其数量并不局限,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传感器变送箱是将传感器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输给数据采集箱进行数据显示和存储。数据采集箱主要完成测试数据的显示和数据处理工作。
该测试方法用于排风道检测和验收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能够长期、稳定、远距离的进行数据监测和统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箱以及与所述数据采集箱信号连接的若干个传感器变送箱;
所述传感器变送箱包括:变送箱控制系统、风速传感器和静压测试管;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安装于待测试排风道内;所述静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静压测试管的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排风道;
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采集箱控制系统、显示屏、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变送箱反馈的信号,并根据反馈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处理后的测试信息;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测试管包括:支管内压测试管和风道内压测试管;
所述支管内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支管;
所述风道内压测试管的一端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能连通于待测试排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支管内压显示面板和风道内压显示面板,所述支管内压显示面板和风道内压显示面板分别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风速显示面板,所述风速显示面板与所述变送箱控制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变送箱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能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充电电源模块;所述充电电源模块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提供电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箱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采集箱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存储测试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箱设置有USB接口,用于与移动存储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箱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故障指示灯。
CN201821781447.7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Active CN208920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1447.7U CN20892048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1447.7U CN20892048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0487U true CN208920487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1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1447.7U Active CN20892048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0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9059A (zh) * 2018-10-31 2019-01-2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以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9059A (zh) * 2018-10-31 2019-01-2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以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7594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效应测试系统
CN208920487U (zh)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
CN205720161U (zh) 一种远程通信的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
CN109269059A (zh) 一种排风道检测仪以及测试方法
CN107014956A (zh) 一种智慧家庭空气检测装置
CN209232078U (zh) 声光报警信号采集装置
CN206740738U (zh) 基于无人机的多参数气体检测装置
CN214308909U (zh) 一种建筑热环境监测系统
CN115308807A (zh) 一种矿山采空区坍塌安全检测保护设备及坍塌检测方法
CN208420050U (zh) 一种室外型一体化多元环境传感器
CN20526401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天然气检漏仪
CN202133420U (zh) 用于井下避难所的生存舱内的多参数传感器装置
CN206019719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9296058U (zh) 一种用于综合监测温室大棚环境的仪器
CN209912127U (zh) 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计量传输装置
CN207976985U (zh) 一种用于长距离隧道的采集通讯模块及其系统
CN205483027U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环境参数采集装置
CN106768023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侦测设备
CN201508245U (zh)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CN112524770A (zh) 一种节能型测量风口风量的装置
CN207601040U (zh) 一种室内环境检测装置
CN201481405U (zh) 一种表皮无线测温装置
CN218937455U (zh) 曲块发酵环境监测装置
CN204536355U (zh) 一种远程风速风向测量装置
CN207281000U (zh) 一种用于粮仓气体检测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2

Address after: 9 Xiaohuangzhuang Road, andingmenwa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Jianke Huann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3 Beijing, North Third Ring Road, No. 30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0 No.9, Xiaohuangzhuang Road, andingmenwa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Jianke Huan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No.9, Xiaohuangzhuang Road, andingmenwa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Jianke Huann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