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033U - 一种电磁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0033U
CN208920033U CN201821272612.6U CN201821272612U CN208920033U CN 208920033 U CN208920033 U CN 208920033U CN 201821272612 U CN201821272612 U CN 201821272612U CN 208920033 U CN208920033 U CN 208920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ctromagnetic
bucket
electromagnetic coi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26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璧靛己
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Hongye Xinsheng Electronic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Hongye Xinsheng Electronic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Hongye Xinsheng Electronic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Hongye Xinsheng Electronic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26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0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0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00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电磁锅炉,在加热桶轴向外围螺旋缠绕高频电磁线圈,高频电磁线圈不直接接触于加热桶。加热桶轴向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和出水管。高频电磁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磁加热控制器,电磁加热控制器分别连接控制板和交流电源,电磁加热控制器和交流电源之间设置开关。本实用新型的高频电磁线圈无需更换、维修和维护,降低了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利用铁质的加热桶在交变磁场内自身产热直接作用于加热桶内液体,热量直接作用于被加热的液体,热量利用充分,热效率高达95%或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精准控温和绝缘性能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电磁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治理力度的提升,传统的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燃气锅炉等燃料锅炉逐渐被电加热锅炉所取代。但是现有的电加热锅炉均采用电加热板、电加热丝作为加热载体,对锅炉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在能源二次转换过程当中,因为热转化率和热传导等因素影响,热损失很大。特别是电阻丝加热方式,由于电阻丝直接缠绕在加热桶外围,电阻丝通电加热后,只有与加热桶接触的一面为有效加热面,其余加热面产生的热量全部作为废热损失。而产生的废热,导致周边环境温度升高;部分场合,需要对产生的废热持续疏散,造成了二次资源浪费。
同时,电加热棒由于采用电阻丝作为发热载体,其加热温度高,热之后较大,不易精准控制温度,电阻丝极易高温工作环境下老化烧断。常用的电加热棒使用寿命约半年,且维护成本较高。
由于不同地区水质不同,电加热棒的加热过程当中,极易在其表面结水垢,导致加热速度延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失的电磁锅炉。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电磁锅炉,在加热桶1轴向外围螺旋缠绕高频电磁线圈2,高频电磁线圈2不直接接触于加热桶1。不互相接触的高频电磁线圈2和加热桶1,能够有效防止因高频电磁线圈2过热产生的老化问题;同时能够防止漏电产生的风险。
加热桶1轴向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3和出水管4。
高频电磁线圈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磁加热控制器5,电磁加热控制器5分别连接控制板6和交流电源7,电磁加热控制器5和交流电源7之间设置开关8。电磁加热控制器5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高压电,并将高频高压电输送至高频电磁线圈2,用于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
控制板6至少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记忆存储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加热控制器5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进行工作或者停工,同时能够根据现场环境采取更改频率的作用。通讯模块为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实时将锅炉的包括温度、控制时间、起停时间等工作信息发送到操作人员的控制器上;如操作人员使用无线网络设备控制锅炉,通讯模块同样可以以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交互。记忆存储模块至少能够储存近30日内的锅炉运行数据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同时能够存储操作人员发送的操作指令等信息。
在加热桶1外围包裹保温棉9,高频电磁线圈2不直接接触于保温棉9。保温棉9用于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热损失不高于5%。
高频电磁线圈2外包裹绝缘层和漆线。
在回水管3上设置电磁阀门14和Y型过滤器10。在出水管4上设置电磁阀门14。电磁阀门14用于管路检修时使用,Y型过滤器10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出现管理堵塞或其他安全问题。
加热桶1和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板6设置独立空间;加热桶1布置在壳体11的加热间12内,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板6布置在壳体11的控制间13内。干湿分离控制,降低运行风险。
交流电源7为110V、220V、380V交流电源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原理为:当高压直流电通过高频电磁线圈圈,其产生交变磁场,当含铁容器放置在交变磁场内,磁力线被容器表面切割,容器底部的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是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了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原理,使用铁质容器自身发热的特点,将电能最终转化为热能,直接以加热桶为加热源,对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热转化率高达95%或以上。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用电锅炉中使用电加热片、电热圈等采用热传导形式加热方式产生的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特点:
1、本实用新型的高频电磁线圈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并且使用耐高温线缆,线缆本身能够承受500℃以上的高温,使用寿命至少可达10年。因此电磁线圈寿命长,无需更换、维修和维护,降低了运行成本。
2、本实用新型利用铁质的加热桶在交变磁场内自身产热直接作用于加热桶内液体,热量直接作用于被加热的液体,热量利用充分,热效率高达95%或以上。特别是在加热桶外设置了保温棉,热量几乎全部被保留在保温棉内部,基本没有废热产生,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降低了使用空间的环境温度,减少降温能源的二次支出,同时工作人员无需采取高温防护措施,安全性较强。
3、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加热的方式,在加热桶内部的分子直接感应电磁能并产生热量,因此热启动迅速,平均预热时间相比于电阻线圈加热方式缩短60%以上。加之高达95%的热效率,在同等条件、取得同样效果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比电阻线圈加热方式节约电量30~70%,降低了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具有精准控温的特点。由于垫圈本身并不发热作用,其热阻滞小、热惯性低,加之停止通电后,加热桶随即停止加热,因此能够做到温度控制实时准确,明显改善加热器整体质量。
5、本实用新型具有绝缘性能好的特点。高频电磁线圈为耐高温高压电缆,其外包裹绝缘层和漆线,且高频电磁线圈并不与加热管直接接触,因此不会出现漏电、短路等风险,安全无忧。
6、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电磁原理,具有软化水质的作用,防止加热桶结垢,降低热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加热桶、2高频电磁线圈、3回水管、4出水管、5电磁加热控制器、6控制板、7交流电源、8开关、9保温棉、10Y型过滤器、11壳体、12加热间、13控制间、14电磁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热损失的电磁锅炉。
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电磁锅炉,在加热桶1轴向外围螺旋缠绕高频电磁线圈2,高频电磁线圈2不直接接触于加热桶1。不互相接触的高频电磁线圈2和加热桶1,能够有效防止因高频电磁线圈2过热产生的老化问题;同时能够防止漏电产生的风险。
加热桶1轴向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3和出水管4。
高频电磁线圈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磁加热控制器5,电磁加热控制器5分别连接控制板6和交流电源7,电磁加热控制器5和交流电源7之间设置开关8。电磁加热控制器5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高压电,并将高频高压电输送至高频电磁线圈2,用于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
控制板6至少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记忆存储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加热控制器5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进行工作或者停工,同时能够根据现场环境采取更改频率的作用。通讯模块为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实时将锅炉的包括温度、控制时间、起停时间等工作信息发送到操作人员的控制器上;如操作人员使用无线网络设备控制锅炉,通讯模块同样可以以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交互。记忆存储模块至少能够储存近30日内的锅炉运行数据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同时能够存储操作人员发送的操作指令等信息。
在加热桶1外围包裹保温棉9,高频电磁线圈2不直接接触于保温棉9。保温棉9用于保证本实施例的热损失不高于5%。
高频电磁线圈2外包裹绝缘层和漆线。
在回水管3上设置电磁阀门14和Y型过滤器10。在出水管4上设置电磁阀门14。电磁阀门14用于管路检修时使用,Y型过滤器10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出现管理堵塞或其他安全问题。
加热桶1和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板6设置独立空间;加热桶1布置在壳体11的加热间12内,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板6布置在壳体11的控制间13内。干湿分离控制,降低运行风险。
交流电源7为110V、220V、380V交流电源其中之一。
本实施例的加热原理为:当高压直流电通过高频电磁线圈圈,其产生交变磁场,当含铁容器放置在交变磁场内,磁力线被容器表面切割,容器底部的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是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了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原理,使用铁质容器自身发热的特点,将电能最终转化为热能,直接以加热桶为加热源,对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热转化率高达95%或以上。本实施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用电锅炉中使用电加热片、电热圈等采用热传导形式加热方式产生的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施例具有下述特点:
1、本实施例的高频电磁线圈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并且使用耐高温线缆,线缆本身能够承受500℃以上的高温,使用寿命至少可达10年。因此电磁线圈寿命长,无需更换、维修和维护,降低了运行成本。
2、本实施例利用铁质的加热桶在交变磁场内自身产热直接作用于加热桶内液体,热量直接作用于被加热的液体,热量利用充分,热效率高达95%或以上。特别是在加热桶外设置了保温棉,热量几乎全部被保留在保温棉内部,基本没有废热产生,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降低了使用空间的环境温度,减少降温能源的二次支出,同时工作人员无需采取高温防护措施,安全性较强。
3、本实施例采用内加热的方式,在加热桶内部的分子直接感应电磁能并产生热量,因此热启动迅速,平均预热时间相比于电阻线圈加热方式缩短60%以上。加之高达95%的热效率,在同等条件、取得同样效果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比电阻线圈加热方式节约电量30~70%,降低了生产成本。
4、本实施例具有精准控温的特点。由于垫圈本身并不发热作用,其热阻滞小、热惯性低,加之停止通电后,加热桶随即停止加热,因此能够做到温度控制实时准确,明显改善加热器整体质量。
5、本实施例具有绝缘性能好的特点。高频电磁线圈为耐高温高压电缆,其外包裹绝缘层和漆线,且高频电磁线圈并不与加热管直接接触,因此不会出现漏电、短路等风险,安全无忧。
6、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电磁原理,具有软化水质的作用,防止加热桶结垢,降低热传导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文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Claims (6)

1.一种电磁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桶(1)轴向外围螺旋缠绕高频电磁线圈(2),高频电磁线圈(2)不直接接触于加热桶(1);
加热桶(1)轴向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3)和出水管(4);
高频电磁线圈(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磁加热控制器(5),电磁加热控制器(5)分别连接控制板(6)和交流电源(7),电磁加热控制器(5)和交流电源(7)之间设置开关(8);
控制板(6)至少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记忆存储模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桶(1)外围包裹保温棉(9),高频电磁线圈(2)不直接接触于保温棉(9)。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锅炉,其特征在于:高频电磁线圈(2)外包裹绝缘层和漆线。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回水管(3)上设置电磁阀门(14)和Y型过滤器(10);
在出水管(4)上设置电磁阀门(14)。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锅炉,其特征在于:加热桶(1)和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板(6)设置独立空间;加热桶(1)布置在壳体(11)的加热间(12)内,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板(6)布置在壳体(11)的控制间(13)内。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锅炉,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7)为110V、220V、380V交流电源其中之一。
CN201821272612.6U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电磁锅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20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2612.6U CN208920033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电磁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2612.6U CN208920033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电磁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0033U true CN20892003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1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26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20033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电磁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0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3565B (zh) 风电、光电及网电互补变功率蓄能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6469330U (zh) 电蓄热锅炉辅助火电厂供热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CN207849549U (zh) 一种用于电蓄热调峰的热网系统
CN107166483A (zh) 一种利用谷电电磁静态加热熔融熔盐储能供暖系统
CN207379072U (zh) 一种谷电蓄热蒸汽锅炉
CN208920033U (zh) 一种电磁锅炉
CN107588542A (zh) 一种电磁感应高温空气加热器
CN211060406U (zh) 一种节能环保采暖热水锅炉
CN107023993B (zh) 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电蓄热锅炉
CN209197158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电磁蓄热装置
CN208475428U (zh) 一种低成本高效益供暖系统
CN208025850U (zh)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
CN110416886A (zh) 一种室外电子电气安全柜
CN207661962U (zh) 电磁热水器
CN201335517Y (zh) 电磁热水器
CN205505165U (zh) 直接电加热的相变储能换热器
CN204202179U (zh) 电磁加热系统
CN210951516U (zh) 带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地暖系统
CN206973878U (zh) 一种蓄热式电磁壁挂采暖炉
CN203043971U (zh) 用于替代燃煤锅炉的反应釜电磁加热装置
CN209623085U (zh) 一种用于电加热热水器的螺旋水道电磁发热体
CN206469479U (zh) 加热装置及具有该加热装置的供暖锅炉
CN205245512U (zh) 电磁双面感应加热器
CN206160458U (zh) 一种直交流复合加热式电热水器
CN213142529U (zh) 高频电磁感应蒸汽发生系统及包含其的洗衣干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