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031U -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20031U CN208920031U CN201821666719.9U CN201821666719U CN208920031U CN 208920031 U CN208920031 U CN 208920031U CN 201821666719 U CN201821666719 U CN 201821666719U CN 208920031 U CN208920031 U CN 2089200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heat
- pipe
- heat boiler
- gas turbine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包括燃气轮机、导热油箱和余热锅炉,所述燃气轮机的排气端连通设有排尾气管,所述导热油箱中设有导热气管,且排尾气管远离燃气轮机的一端贯穿导热油箱的侧壁并与导热气管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导热油箱的底壁连通设有第一导油管,且第一导油管上设有循环油泵,所述余热锅炉中设有导热油盘管,且第一导油管远离导热油箱的一端贯穿余热锅炉的上端侧壁并与导热油盘管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本装置有效的利用了燃气蒸汽轮机工作时产生的尾气中的热能对余热锅炉中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做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燃气轮机结构最简单,而且最能体现出燃气轮机所特有的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少用或不用冷却水等一系列优点。
现有的燃气轮机的尾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不仅污染环境,同时浪费了热能,没有做到环保节能的效果,因此,提出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包括燃气轮机、导热油箱和余热锅炉,所述燃气轮机的排气端连通设有排尾气管,所述导热油箱中设有导热气管,且排尾气管远离燃气轮机的一端贯穿导热油箱的侧壁并与导热气管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导热油箱的底壁连通设有第一导油管,且第一导油管上设有循环油泵,所述余热锅炉中设有导热油盘管,且第一导油管远离导热油箱的一端贯穿余热锅炉的上端侧壁并与导热油盘管连通设置,所述导热油盘管远离第一导油管的一端侧壁连通设置第二导油管,且第二导油管远离导热油盘管的一端侧壁与导热油箱的上端侧壁连通设置,所述余热锅炉的上端侧壁连通设有导蒸汽管,且导蒸汽管远离余热锅炉的一端连通设有蒸汽储箱,所述蒸汽储箱的侧壁连通设有出气管,且出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设有储水箱,且储水箱通过水管与余热锅炉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水管上设有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热气管包括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侧壁连通设有多个等间距并竖直排列的分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热油盘管采用螺旋式盘绕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尾气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蒸汽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有效的利用了燃气蒸汽轮机工作时产生的尾气,利用尾气的热量对导热油箱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且导热油通过循环油泵产生的动力在第一导油管与第二导油管中循环流动,保证导热油盘管的热量,可对余热锅炉中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提高加热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避免尾气排放,提高了环境质量,有效的利用了热能新能源,做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的导热气管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燃气轮机;2、导热油箱;3、余热锅炉;4、排尾气管;5、导热气管;51、主气管;52、分气管;6、第一导油管;7、循环油泵;8、导热油盘管;9、第二导油管;10、导蒸汽管;11、蒸汽储箱;12、出气管;13、第一控制阀;14、储水箱;15、水管;16、水泵;17、第二控制阀;18、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包括燃气轮机1、导热油箱2和余热锅炉3,燃气轮机1的排气端连通设有排尾气管4,导热油箱2中设有导热气管5,且排尾气管4远离燃气轮机1的一端贯穿导热油箱2的侧壁并与导热气管5的侧壁连通设置,导热油箱2的底壁连通设有第一导油管6,且第一导油管6上设有循环油泵7,余热锅炉3中设有导热油盘管8,且第一导油管6远离导热油箱2的一端贯穿余热锅炉3的上端侧壁并与导热油盘管8连通设置,导热油盘管8远离第一导油管6的一端侧壁连通设置第二导油管9,且第二导油管 9远离导热油盘管8的一端侧壁与导热油箱2的上端侧壁连通设置,余热锅炉 3的上端侧壁连通设有导蒸汽管10,且导蒸汽管10远离余热锅炉3的一端连通设有蒸汽储箱11,蒸汽储箱11的侧壁连通设有出气管12,且出气管1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3;
首先燃气轮机1工作时产生的尾气含有大量的热能,尾气经过排尾气管4 流入导热油箱2内的导热气管5中,可对导热油箱2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经过第一导油管6流入余热锅炉3内的导热油盘管8中,可对导热油盘管8中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导蒸汽管10流入蒸汽储箱11中,可供其他蒸汽能源设备使用,有效利用了燃气轮机1的尾气中的热能,做到环保节能效果,同时,由于导热油盘管8连通第二导油管9设置,第二导油管9又与导热油管2连通,通过地动仪导油管6上的循环油泵7产生的动力,可将导热油进行循环流通,不断进行加热,保障了加热的效率以及加热更均匀;
余热锅炉3的一侧设有储水箱14,且储水箱14通过水管15与余热锅炉3 的侧壁连通设置,水管15上设有水泵16,可不断为余热锅炉3提供水,保证水蒸气的不断产生,导热气管5包括主气管51,主气管51的侧壁连通设有多个等间距并竖直排列的分气管52,通过设置多个分气管52,增加导热气管5 与导热油的接触面积,加热更快,且加热更均匀;
导热油盘管8采用螺旋式盘绕结构,该结构延长导热油的流经距离,进而增加了导热油盘管8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水加热的效率,排尾气管4 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7,便于控制燃气轮机1的尾气排放,导蒸汽管10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8,便于控制蒸汽储箱11中的水蒸气的排放。
工作原理:首先燃气轮机1工作时产生的尾气含有大量的热能,尾气经过排尾气管4流入导热油箱2内的导热气管5中,可对导热油箱2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经过第一导油管6流入余热锅炉3内的导热油盘管8中,可对导热油盘管8中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导蒸汽管10流入蒸汽储箱11中,可供其他蒸汽能源设备使用,有效利用了燃气轮机1的尾气中的热能,做到环保节能效果,同时,由于导热油盘管8连通第二导油管9设置,第二导油管9又与导热油管2连通,通过地动仪导油管6 上的循环油泵7产生的动力,可将导热油进行循环流通,不断进行加热,保障了加热的效率以及加热更均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包括燃气轮机(1)、导热油箱(2)和余热锅炉(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机(1)的排气端连通设有排尾气管(4),所述导热油箱(2)中设有导热气管(5),且排尾气管(4)远离燃气轮机(1)的一端贯穿导热油箱(2)的侧壁并与导热气管(5)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导热油箱(2)的底壁连通设有第一导油管(6),且第一导油管(6)上设有循环油泵(7),所述余热锅炉(3)中设有导热油盘管(8),且第一导油管(6)远离导热油箱(2)的一端贯穿余热锅炉(3)的上端侧壁并与导热油盘管(8)连通设置,所述导热油盘管(8)远离第一导油管(6)的一端侧壁连通设置第二导油管(9),且第二导油管(9)远离导热油盘管(8)的一端侧壁与导热油箱(2)的上端侧壁连通设置,所述余热锅炉(3)的上端侧壁连通设有导蒸汽管(10),且导蒸汽管(10)远离余热锅炉(3)的一端连通设有蒸汽储箱(11),所述蒸汽储箱(11)的侧壁连通设有出气管(12),且出气管(1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3)的一侧设有储水箱(14),且储水箱(14)通过水管(15)与余热锅炉(3)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水管(15)上设有水泵(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气管(5)包括主气管(51),所述主气管(51)的侧壁连通设有多个等间距并竖直排列的分气管(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盘管(8)采用螺旋式盘绕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尾气管(4)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蒸汽管(10)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66719.9U CN208920031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66719.9U CN208920031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20031U true CN208920031U (zh) | 2019-05-31 |
Family
ID=6670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66719.9U Active CN208920031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200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28700A (zh) * | 2020-12-01 | 2021-04-09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一种导热油与水蒸气双介质联产型余热利用系统 |
-
2018
- 2018-10-15 CN CN201821666719.9U patent/CN2089200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28700A (zh) * | 2020-12-01 | 2021-04-09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一种导热油与水蒸气双介质联产型余热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12080B (zh) | 一种烟囱锅炉余热半导体温差发电取暖热水器系统 | |
CN209386270U (zh) | 一种锅炉用循环式快速冷却装置 | |
CN208920031U (zh) |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尾气加热导热油并产生蒸汽的余热锅炉 | |
CN105135670A (zh) | 热泵和热交换器和锅炉一体的节能锅炉机组 | |
CN205477921U (zh) | 一种沼气天然气联合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 | |
CN204853958U (zh) | 一种热循环管道式多级加热系统 | |
CN104406298A (zh) | 一种热媒炉热回收系统 | |
CN206001686U (zh) | 大型环水直接换热固体蓄热电炉 | |
CN202836264U (zh) | 一种室内节能冷暖调节装置 | |
CN209944466U (zh) | 单井循环地热供热系统 | |
CN208186845U (zh) | 一种快速加热锅炉 | |
CN207333049U (zh) | 一种热气熔盐低温斯特林发电系统 | |
CN104192079B (zh) | 生态洗浴系统 | |
CN110486935A (zh) | 一种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锅炉装置 | |
CN104879918A (zh) | 一种热循环管道式多级加热系统 | |
CN206771736U (zh) | 燃气式热能转换装置 | |
CN203052704U (zh) | 热媒水式烟气-空气换热器 | |
CN202660871U (zh) | 一种利用空压机余热加烘干装置 | |
CN206440013U (zh) | 高温熔盐与水间歇换热装置 | |
CN205897548U (zh) | 一种可进行电加热的导热油锅炉 | |
CN204880728U (zh) | 一种新型倒流燃烧全预混冷凝燃气采暖热水炉 | |
CN206397624U (zh) | 一种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系统 | |
CN204478149U (zh) | 一种用于生物质炉的炉膛装置 | |
CN204943886U (zh) | 热泵和热交换器和锅炉一体的节能锅炉机组 | |
CN204063573U (zh) | 高效节能供热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