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8856U - 转化循环热水泵 - Google Patents

转化循环热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8856U
CN208918856U CN201821528817.6U CN201821528817U CN208918856U CN 208918856 U CN208918856 U CN 208918856U CN 201821528817 U CN201821528817 U CN 201821528817U CN 208918856 U CN208918856 U CN 208918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haft coupling
pump
heat
inn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88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大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yan Guixia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yan Gui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yan Guixia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yan Gui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88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8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8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88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化循环热水泵,热水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泵体伸出的泵轴与电机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联轴器带有水冷装置,所述通过联轴器连接的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存在有纵向间隙。引入自带冷却功能联轴器,加强了对热水泵泵轴以及电机传动轴的冷却,有效防止了热量对电机传热造成的损坏。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设置的纵向间隙,避免了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的直接热传递,降低了向电机的热传递量和传递速度;同时,联轴器内壳与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均存在间隙,也相应的降低了泵轴向电机的直接传热量,并通过在螺栓通孔靠联轴器内壳的内壁处设置的环状间隔体来实现。

Description

转化循环热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制造及运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化循环热水泵。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中,转化岗位的循环热水泵泵体内冷却用软水温度在200度左右,因冷却效果差,导致水质稍差时热水泵的换热器容易结垢堵塞断水,导致温度降不下来而烧坏机械密封;并且因为冷却效果差,还会导致热量传导到电机,对电机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原有的换热器不能拆卸,冷却量小,每次堵后都要拆下切割开后清洗,然后在焊接上,非常烦琐,均会严重影响生产顺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转化循环热水泵,通过引入自带冷却功能联轴器,加强了对热水泵泵轴以及电机传动轴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化循环热水泵,热水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泵体伸出的泵轴与电机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联轴器带有水冷装置,所述通过联轴器连接的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存在有纵向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联轴器包括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以及位于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之间的纵向设置的环形空腔,在所述联轴器外壳上设置有联轴器水冷入口和联轴器水冷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环形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并连接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的连接环,且相邻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连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环形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并连接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的纵向连接板,且相邻纵向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间隔螺栓通孔,并通过螺栓通孔分别与泵轴和电机传动轴连接固定;所述螺栓通孔依次从联轴器的一侧穿过外壳、内壳,并在对应的另一侧穿出内壳和外壳,所述螺栓通孔在同侧的内壳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内壳和外壳密封连接的孔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联轴器每端的两个螺栓通孔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的纵向间隙大于3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联轴器内壳与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螺栓通孔靠联轴器内壳的内壁处设置有环状间隔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所述环状间隔体的厚度为1.5-3.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转化循环热水泵的更新设计,引入自带冷却功能联轴器,加强了对热水泵泵轴以及电机传动轴的冷却,有效防止了热量对电机传热造成的损坏。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设置的纵向间隙,避免了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的直接热传递,降低了向电机的热传递量和传递速度;同时,联轴器内壳与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均存在间隙,也相应的降低了泵轴向电机的直接传热量,并通过在螺栓通孔靠联轴器内壳的内壁处设置的环状间隔体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转化循环热水泵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化循环热水泵冷却系统;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转化循环热水泵,热水泵包括泵体1和电机2,泵体1伸出的泵轴11与电机传动轴21通过联轴器3进行连接,所述联轴器3带有水冷装置,所述通过联轴器3连接的泵轴11和电机传动轴21之间存在有纵向间隙。
联轴器3的具体结构为:联轴器3包括联轴器内壳36和联轴器外壳35,以及位于联轴器内壳36和联轴器外壳35之间的纵向设置的环形空腔37,在所述联轴器外壳35上设置有联轴器水冷入口31和联轴器水冷出口32。所述环形空腔37内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并连接联轴器内壳36和联轴器外壳35的连接环38,且相邻连接环38之间设置有连通孔381。连接环38起到了加强联轴器3的作用。同样的,环形空腔37内也可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并连接联轴器内壳36和联轴器外壳35的纵向连接板39,且相邻纵向连接板39之间设置有连通孔391。纵向连接板39和连接环38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加强联轴器3的作用;当然在实际中可以同时设置纵向连接板39和连接环38,使得纵向连接板39和连接环38相互交叉将环形空腔37分隔成若干个格子空间,同时,相邻格子空间也通过连通孔相互连接。
所述联轴器3的两端中的每一端都设置有两个纵向间隔螺栓通孔33,并通过螺栓通孔33分别与泵轴11和电机传动轴21连接固定;所述螺栓通孔33依次从联轴器3的一侧穿过联轴器外壳35、联轴器内壳36,并在对应的另一侧穿出联轴器内壳36和联轴器外壳35,所述螺栓通孔33在同侧的联轴器内壳36和联轴器外壳35之间设置有分别与联轴器内壳36和联轴器外壳35密封连接的孔壁331。
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3每端的两个螺栓通孔33相互垂直,使得联轴器3,以及泵轴11和电机传动轴21的在环向的受力更为均匀。所述泵轴11和电机传动轴21之间的纵向间隙大于3cm,以降低向电机的传热量和传热速度。所述联轴器内壳36与泵轴11和电机传动轴21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其保证有间隙的方式为,在所述螺栓通孔33靠联轴器内壳36的内壁处设置有环状间隔体332,这样使得联轴器3与泵轴11和电机传动轴之间保持空隙,同样起到了降低传热量和传热速度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环状间隔体332的厚度为1.5-3.5cm,这样可以兼顾降低传热效率和保证连接强度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热水泵泵体1和电机2之间,还设置有两级间隔的轴承座41和轴承座42,轴承座41和泵体1之间存在有间隔,并在间隔处,环绕泵轴设置有一级机械密封冷却器5,轴承座41和轴承座42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二级冷却器6,泵轴11穿出泵体1后,需要先后穿过一级机械密封冷却器5、轴承座41、轴承座42,然后再与联轴器3的一端连接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相当于设置有三级冷却,使得在泵体1和电机2之间的冷却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一级机械密封冷却器5上设置有冷却水的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一级机械密封冷却器5的两端还设置有法兰53,法兰53环向设均匀置有螺栓连接孔531,可通过螺栓分别与泵体1和轴承座41密封连接;同时二级冷却器6上也设置有冷却水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二级冷却器6的两端也设置有法兰63,法兰63上环向均匀的设置有螺栓连接孔631,可通过螺栓分别与轴承座41和轴承座42密封连接。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为转化循环热水泵冷却系统,系统中一级机械密封冷却器5的出水口52,二级冷却器6的出水口62,以及联轴器3的出水口32所连接的出水管路汇合成为一路,并连接到换热器7的热水进口722上,换热器7的热水出口723再连接到一个换热循环泵,由换热循环泵将经过换热器7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水再分为三路分别接入级机械密封冷却器5的进水口51,二级冷却器6的进水口61,以及联轴器3的进水口31上,以实现对热水泵的不断循环冷却的目的。换热器对来自三路不同的循环冷却水进行了有效的汇合和均化,换热循环泵的设置为循环冷却水的循环提供了动力,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换热循环泵来控制水流速度,以达到控制一级机械密封冷却器5、二级冷却器6,以及联轴器3的冷却强度,实现有效控制,并为实现自动控制提供了条件。
如图5所示,所述换热器7包括换热器筒体71和头部的封头72,封头72和筒体71上分别通过法兰711和法兰721进行连接固定,并且法兰711和法兰721之间间隔有花板73;筒体71内设置有U型换热管712,封头72上设置有热水进口722和热水出口723,并且热水进口722和热水出口723分别与U型换热管71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接;筒体71的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713,上部设置有冷却水出口714,可直接连接自来水进行冷却,并且换热器7的冷却出水无需循环,可以串级用于其它工序,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循环冷却水需要用软水或者纯水,以避免系统结垢,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热水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泵体伸出的泵轴与电机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联轴器带有水冷装置,所述通过联轴器连接的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存在有纵向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包括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以及位于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之间的纵向设置的环形空腔,在所述联轴器外壳上设置有联轴器水冷入口和联轴器水冷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并连接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的连接环,且相邻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环形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并连接联轴器内壳和联轴器外壳的纵向连接板,且相邻纵向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间隔螺栓通孔,并通过螺栓通孔分别与泵轴和电机传动轴连接固定;所述螺栓通孔依次从联轴器的一侧穿过外壳、内壳,并在对应的另一侧穿出内壳和外壳,所述螺栓通孔在同侧的内壳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内壳和外壳密封连接的孔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每端的两个螺栓通孔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内壳与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存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通孔靠联轴器内壳的内壁处设置有环状间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间隔体的厚度为1.5-3.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化循环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和电机传动轴之间的纵向间隙大于3cm。
CN201821528817.6U 2018-09-19 2018-09-19 转化循环热水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18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8817.6U CN208918856U (zh) 2018-09-19 2018-09-19 转化循环热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8817.6U CN208918856U (zh) 2018-09-19 2018-09-19 转化循环热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8856U true CN208918856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6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881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18856U (zh) 2018-09-19 2018-09-19 转化循环热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8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2818B (zh) 一种冷却水流量分配水利平衡系统
CN106972698A (zh) 电机冷却系统
CN106953467A (zh) 电机冷却系统
CN105042933A (zh)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17270716U (zh) 液驱式氢气压缩机缸套组冷却结构
CN208918856U (zh) 转化循环热水泵
CN208845414U (zh) 具有加强冷却功能的热水泵
CN210686315U (zh) 空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0397169U (zh) 一种风冷却离心风机
CN209278200U (zh) 一种热水泵水冷系统
CN105041704A (zh) 离心压缩机热回收系统
CN204928483U (zh)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
CN101526076A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0560241U (zh) 一种用于高温固体物料的干熄装置
CN204513350U (zh) 小水流汽封加热器
CN114623649A (zh) 一种连续式风洞气流温度冷却系统
CN210399523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的水箱
CN205066230U (zh) 一种风冷热泵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供能输配系统
CN218600006U (zh) 空气源热泵制冷余热回收结构
CN211259217U (zh) 挖掘机散热组件
CN206256956U (zh) 汽车发动机水箱的双气泵冷却装置
CN217898118U (zh) 一种压缩机组用高效组合换热系统
CN109520206A (zh) 一种多功能散热装置
CN211843379U (zh) 一种压机分段节能冷却系统
CN214330842U (zh) 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