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7410U - 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17410U CN208917410U CN201821544093.4U CN201821544093U CN208917410U CN 208917410 U CN208917410 U CN 208917410U CN 201821544093 U CN201821544093 U CN 201821544093U CN 208917410 U CN208917410 U CN 2089174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ber
- scribbled
- weft
- warp
- sil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由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和经线均为混纺纱线,所述经线由第一混纺纱线和第二混纺纱线组成,第一混纺纱线和第二混纺纱线交替排列,所述纬线由含银纤维,棉纤维和粘胶纤维三股纤维相互交叉互捻成条状组成,所述含银纤维由基纤维和包覆在基纤维上的银喷涂层组成,所述第一混纺纱线由吸湿快干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线由棉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具有抗菌效果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穿着舒适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和用品已经不是仅仅满足实用性 和耐用方面,开始追求穿着的舒适性和环保方面。近年来,具有抗菌功能的 面料深受欢迎,目前市场上出现银纤维织物,银纤维表面的银离子能非常迅速将阿摩尼亚及变质的蛋白质吸附其上而降低或消除臭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这意味着银离子极易同其他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因此,银纤维被广泛用于抗菌织物。但是其制品的穿着舒适度上还有不足,不能满足更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由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和经线均为混纺纱线,所述经线由第一混纺纱线和第二混纺纱线组成,第一混纺纱线和第二混纺纱线交替排列,所述纬线由含银纤维,棉纤维和粘胶纤维三股纤维相互交叉互捻成条状组成,所述含银纤维由基纤维和包覆在基纤维上的银喷涂层组成,所述第一混纺纱线由吸湿快干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线由棉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
所述纬线中含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88dtex-1.1dtex,棉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58dtex-0.88dtex,粘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66dtex-0.88dtex。
所述纬线的密度为400-420根/10cm,所述经线的密度为330-350根/10cm。
所述第一混纺纱线中吸湿快干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66dtex-0.88dtex,涤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42dtex-0.58dtex。
所述第二混纺纱线中棉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58dtex-0.88dtex,涤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42dtex-0.58dtex。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纬线由含银纤维,棉纤维和粘胶纤维三股纤维相互交叉互捻成条状组成,利用含银纤维的导电、传热和抗菌的特性,加上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的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使得具有较高穿着舒适度,经线由第一混纺纱线和第二混纺纱线交替排列,第一混纺纱线由吸湿快干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线由棉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使得面料具有除臭、抗菌、吸湿快干、抗辐射、防静电的功效,同时采用较高的织造密度,使得具有较高穿着舒适度,手感细腻,吸湿性好,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具有抗菌效果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穿着舒适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含银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混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混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5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纬线1和经线2交织而成,所述纬线1和经线2均为混纺纱线,所述经线2由第一混纺纱线21和第二混纺纱线22组成,第一混纺纱线21和第二混纺纱线22交替排列,所述纬线1由含银纤维11,棉纤维12和粘胶纤13维三股纤维相互交叉互捻成条状组成,所述含银纤维11由基纤维111和包覆在基纤维上的银喷涂层112组成,所述第一混纺纱线21由吸湿快干纤维211和涤纶纤维212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线22由棉纤维221和涤纶纤维222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
优选的,所述纬线1中含银纤维11的单纤细度为0.88dtex-1.1dtex,棉纤维12的单纤细度为0.58dtex-0.88dtex,粘胶纤13维的单纤细度为0.66dtex-0.88dtex。
优选的,所述纬线1的密度为400-420根/10cm,所述经线2的密度为330-350根/10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纺纱线21中吸湿快干纤维211的单纤细度为0.66dtex-0.88dtex,涤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42dtex-0.58dtex。
优选的,所述第二混纺纱线22中棉纤维12的单纤细度为0.58dtex-0.88dtex,涤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42dtex-0.58dtex。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纬线1由含银纤维11,棉纤维12和粘胶纤13维三股纤维相互交叉互捻成条状组成,利用含银纤维11的导电、传热和抗菌的特性,加上棉纤维12和粘胶纤13维的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使得具有较高穿着舒适度,经线2由第一混纺纱线21和第二混纺纱线22交替排列,第一混纺纱线21由吸湿快干纤维211和涤纶纤维212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线22由棉纤维221和涤纶纤维222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使得面料具有除臭、抗菌、吸湿快干、抗辐射、防静电的功效,同时采用较高的织造密度,使得具有较高穿着舒适度,手感细腻,吸湿性好,本实用新型的服装面料具有抗菌效果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穿着舒适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由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和经线均为混纺纱线,所述经线由第一混纺纱线和第二混纺纱线组成,第一混纺纱线和第二混纺纱线交替排列,所述纬线由含银纤维,棉纤维和粘胶纤维三股纤维相互交叉互捻成条状组成,所述含银纤维由基纤维和包覆在基纤维上的银喷涂层组成,所述第一混纺纱线由吸湿快干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线由棉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螺旋加捻相互缠绕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中含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88dtex-1.1dtex,棉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66dtex-0.88dtex,粘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66dtex-0.88d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的密度为420-450根/10cm,所述纬线的密度为330-350根/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纺纱线中吸湿快干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66dtex-0.88dtex,涤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42dtex-0.58dte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纺纱线中棉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58dtex-0.88dtex,涤纶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42dtex-0.58dtex。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4093.4U CN208917410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4093.4U CN208917410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17410U true CN208917410U (zh) | 2019-05-31 |
Family
ID=6670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44093.4U Active CN208917410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1741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30319A (zh) * | 2020-09-04 | 2020-12-04 | 江南大学 | 一种长丝短纤复合交织抗皱面料生产方法 |
-
2018
- 2018-09-20 CN CN201821544093.4U patent/CN2089174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30319A (zh) * | 2020-09-04 | 2020-12-04 | 江南大学 | 一种长丝短纤复合交织抗皱面料生产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81964U (zh) | 纺织面料 | |
CN205711179U (zh) | 一种功能抗菌面料 | |
CN207931200U (zh) | 一种抗菌涤纶面料 | |
CN103284336A (zh) | 保健型新型内衣服饰纺织面料 | |
CN102443920A (zh) | 新型绿色环保面料 | |
CN103498256A (zh) | 一种抗菌防晒衣 | |
CN102514270A (zh) | 新型耐磨防紫外线面料 | |
CN102978766A (zh) | 珍珠纤维混纺纱 | |
CN102505476A (zh) | 一种舒适面料 | |
CN208917410U (zh) | 一种纤维混纺织造服装面料 | |
CN103549694A (zh) | 一种防水抗静电面料 | |
CN205999557U (zh) | 一种含有薄荷纤维的多功能纱面料 | |
CN206616311U (zh) | 一种抗菌功能性纱线 | |
CN204796813U (zh) | 一种弹性抗菌面料 | |
CN208791877U (zh) | 一种仿牛仔面料 | |
CN105951258A (zh) | 一种防辐射服装面料 | |
CN105908307A (zh) | 一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2849674U (zh) | 一种舒适性抗菌织物 | |
CN205420682U (zh) | 一种海藻酸钠/甲壳素纤维仿真丝绸面料 | |
CN107447339A (zh) | 一种粘锦双包仿麻面料 | |
CN209292584U (zh) | 一种含有玉米纤维的混纺布料 | |
CN210066044U (zh) | 一种抗菌除臭吸湿快干型纱线 | |
CN207227666U (zh) | 一种粘锦双包仿麻面料 | |
CN208497872U (zh) | 一种仿棉面料 | |
CN207274033U (zh) | 一种环保抗菌、抗静电阻燃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iber blended and woven garment materia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Pledgee: Changting branch of the 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Fujian Huapi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19350000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