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6962U -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6962U
CN208916962U CN201821334847.3U CN201821334847U CN208916962U CN 208916962 U CN208916962 U CN 208916962U CN 201821334847 U CN201821334847 U CN 201821334847U CN 208916962 U CN208916962 U CN 208916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unter
osmosis device
pump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48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延民
崔慧华
山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RETECH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RETECH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RETECH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RETECH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48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6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6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6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包括箱体和底座,底座的顶端与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挡板的顶端与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箱体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外壁与箱体内部一侧设有的过滤器的顶部固定接通;过滤器底部一侧设有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高压泵的进水端固定接通,且第一高压泵固定安装在挡板顶端的一侧;第一高压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分别与第一反渗透器的进水口和第二反渗透器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通过将一次经过反渗透器渗透的废水回流给过滤器来循环渗透,和将第二次经过的反渗透器的废水进行二次加压处理,保持高压强的水再次循环渗透,达到循环渗透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渗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属于工业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渗透装置是将原水经过精细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等,再通过泵加压,利用孔径为1/10000μm(相当于大肠杆菌大小的1/6000,病毒的1/300)的反渗透膜(RO膜),使较高浓度的水变为低浓度水,同时将工业污染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杂质全部隔离,从而达到饮用规定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标准,产出至清至纯的水,是人体及时补充优质水份的最佳选择。由于 RO反渗透技术生产的水纯净度是目前人类掌握的一切制水技术中最高的,洁净度几乎达到100%。但是对于工业水,工业水中含有更多毒性和更复杂的元素混合物不容易分离,在工业水的回用处理时,现有反渗透装置对于处理工业水,净化效率较低,操作不方便,对处理过的废液都是直接舍弃,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反渗透装置大多未净化效率低,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包括箱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与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顶端与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外壁与箱体内部一侧设有的过滤器的顶部固定接通;所述过滤器底部一侧设有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高压泵的进水端固定接通,且所述第一高压泵固定安装在挡板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分别与第一反渗透器的进水口和第二反渗透器的进水口固定连通,且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子压力计,且所述第一反渗透器和第二反渗透器均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反渗透器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反渗透器的第一出水口均通过第二水管与过滤器顶部一侧开设有的回流口固定接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器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第三反渗透器的第一进水口固定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器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第四反渗透器的第一进水口固定接通,且所述第三反渗透器和第四反渗透器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中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反渗透器的第一出水口和第四反渗透器的第一出水口均通过第五水管和第一水箱顶部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水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水箱的底部通过第六水管与第二高压泵的进水端固定连通,且第二高压泵固定安装在挡板顶端的中部,所述第二高压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七水管分别与第三反渗透器和第四反渗透器的第二进水口固定接通,且第七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子压力计,所述第三反渗透器的第二出水口和第四反渗透器的出水口均通过第八水管与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一侧顶部开设有的进水口固定连通,且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另一侧;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的底端通过第九水管与杀菌箱的顶端固定接通,且所述杀菌箱固定安装在底座内一侧,所述杀菌箱通过第十水管与第二水箱的一端固定接通,且所述第二水箱固定安装在底座内的中部,所述第二水箱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固定接通,且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底座内底端;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出水管固定接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的内部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部表面上设有的开关面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高压泵开关、第二高压泵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子压力计开关和第二电子压力计开关,所述第一高泵、第二高压泵、水泵、第一电子压力计和第二电子压力计分别通过第一高压泵开关、第二高压泵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子压力计开关和第二电子压力计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压力计和第二电子压力计的型号均是TP10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与杀菌箱连接的第九水管上安装有第一开关,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渗透器的高压腔内、第二反渗透器的高压腔内、第三反渗透器的高压腔内和第四反渗透器的高压腔内均安装有若干个隔板,所述第一反渗透器内的中部、第二反渗透器内的中部、第三反渗透器内的中部和第四反渗透器内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RO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通过将一次经过反渗透器渗透的废水回流给过滤器来循环渗透,和将第二次经过的反渗透器的废水进行二次加压处理,保持高压强的水再次循环渗透,达到循环渗透处理,节约水资源,通过压力传感器的监测,保持压力在合适范围,从而达到较高的反渗透效率,同时通过操作面板来控制装置的运作,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器左视图。
图中:1、箱体;2、第一反渗透器;3、第一电子压力计;4、第二反渗透器;5、单向阀;6、第二电子压力计;7、第一水箱;8、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9、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10、第一开关;11、杀菌箱;12、出水管;13、第二高压泵;14、第四反渗透器;15、第二水箱;16、开关面板;17、第一高压泵;18、水泵;19、第二开关; 20、底座;21、挡板;22、过滤器;23、活性炭过滤板;24、进水管; 25、RO膜;26、隔板;27、第三反渗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包括箱体1和底座20,底座20的顶端与挡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挡板21的顶端与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24,且进水管24的一端贯穿箱体1外壁与箱体1内部一侧设有的过滤器22的顶部固定接通;过滤器22底部一侧设有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高压泵17的进水端固定接通,且第一高压泵17固定安装在挡板21顶端的一侧;第一高压泵17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分别与第一反渗透器2的进水口和第二反渗透器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且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子压力计3,且第一反渗透器2和第二反渗透器 4均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中部的一侧;第一反渗透器2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反渗透器4的第一出水口均通过第二水管与过滤器22顶部一侧开设有的回流口固定接通;第一反渗透器2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第三反渗透器27的第一进水口固定连通,第二反渗透器4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第四反渗透器14的第一进水口固定接通,且第三反渗透器27和第四反渗透器14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中部的另一侧,第三反渗透器27的第一出水口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第一出水口均通过第五水管和第一水箱7顶部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一水箱 7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底部的一侧,第一水箱7的底部通过第六水管与第二高压泵13的进水端固定连通,且第二高压泵13固定安装在挡板21顶端的中部,第二高压泵13的出水端通过第七水管分别与第三反渗透器27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第二进水口固定接通,且第七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子压力计6,第三反渗透器27的第二出水口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出水口均通过第八水管与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一侧顶部开设有的进水口固定连通,且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另一侧;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的底端通过第九水管与杀菌箱11的顶端固定接通,且杀菌箱11固定安装在底座20内一侧,杀菌箱11通过第十水管与第二水箱15的一端固定接通,且第二水箱15固定安装在底座20内的中部,第二水箱15的另一端与水泵18的输入端固定接通,且水泵18固定安装在底座20内底端;水泵18的输出端与出水管12固定接通。
优先的,过滤器22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23,活性炭过滤板23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进行反渗透处理前的过滤,使得更容易反渗透处理。
优先的,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5,使得高压力下水不会回流。
优先的,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9,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9的内部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残留的离子。
优先的,箱体1底部表面上设有的开关面板16上分别设有第一高压泵开关、第二高压泵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子压力计开关和第二电子压力计开关,第一高压泵17、第二高压泵13、水泵18、第一电子压力计3和第二电子压力计6分别通过第一高压泵开关、第二高压泵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子压力计开关和第二电子压力计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电子压力计3和第二电子压力计6的型号均是TP104;放便装置的操作和对反渗透装置进水处压力数值的显示。
优先的,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与杀菌箱11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第一开关10,出水管12上安装有第二开关19;将控制水的流量,方便取用。
优先的,所述第一反渗透器2的高压腔内、第二反渗透器4的高压腔内、第三反渗透器27的高压腔内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高压腔内均安装有若干个隔板26,所述第一反渗透器2内的中部、第二反渗透器4内的中部、第三反渗透器27内的中部和第四反渗透器14内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RO膜25。该结构能增加水与RO膜的接触时间,提高反渗透效率。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将工业水从进水管24通入过滤器22,通过开关面板16控制高压泵工作,经过过滤器22过滤后用第一高压泵17压入第一反渗透器2和第二反渗透器4内,排除的废水通过水管流会过滤器22,渗透后的水则进入第三反渗透器27和第四反渗透器14,由其排出的废水这通过第一水箱7后,再次被第二高压泵13抽入反渗透装置,循环净化;通过这些装置处理的水流入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打开第一开关10,让水流入杀菌箱11,杀菌后流入第二水箱15,使用水时用水泵18抽取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包括箱体(1)和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的顶端与挡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1)的顶端与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24),且所述进水管(24)的一端贯穿箱体(1)外壁与箱体(1)内部一侧设有的过滤器(22)的顶部固定接通;所述过滤器(22)底部一侧设有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高压泵(17)的进水端固定接通,且所述第一高压泵(17)固定安装在挡板(21)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一高压泵(17)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分别与第一反渗透器(2)的进水口和第二反渗透器(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且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子压力计(3),且所述第一反渗透器(2)和第二反渗透器(4)均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反渗透器(2)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反渗透器(4)的第一出水口均通过第二水管与过滤器(22)顶部一侧开设有的回流口固定接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器(2)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第三反渗透器(27)的第一进水口固定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器(4)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第四反渗透器(14)的第一进水口固定接通,且所述第三反渗透器(27)和第四反渗透器(14)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中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反渗透器(27)的第一出水口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第一出水口均通过第五水管和第一水箱(7)顶部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水箱(7)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水箱(7)的底部通过第六水管与第二高压泵(13)的进水端固定连通,且第二高压泵(13)固定安装在挡板(21)顶端的中部,所述第二高压泵(13)的出水端通过第七水管分别与第三反渗透器(27)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第二进水口固定接通,且第七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子压力计(6),所述第三反渗透器(27)的第二出水口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出水口均通过第八水管与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一侧顶部开设有的进水口固定连通,且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另一侧;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的底端通过第九水管与杀菌箱(11)的顶端固定接通,且所述杀菌箱(11)固定安装在底座(20)内一侧,所述杀菌箱(11)通过第十水管与第二水箱(15)的一端固定接通,且所述第二水箱(15)固定安装在底座(20)内的中部,所述第二水箱(15)的另一端与水泵(18)的输入端固定接通,且所述水泵(18)固定安装在底座(20)内底端;所述水泵(18)的输出端与出水管(12)固定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2)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23),活性炭过滤板(23)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9),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9)的内部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表面上设有的开关面板(16)上分别设有第一高压泵开关、第二高压泵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子压力计开关和第二电子压力计开关,所述第一高压泵(17)、第二高压泵(13)、水泵(18)、第一电子压力计(3)和第二电子压力计(6)分别通过第一高压泵开关、第二高压泵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子压力计开关和第二电子压力计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压力计(3)和第二电子压力计(6)的型号均是TP1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过滤箱(8)与杀菌箱(11)连接的第九水管上安装有第一开关(10),所述出水管(12)上安装有第二开关(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器(2)的高压腔内、第二反渗透器(4)的高压腔内、第三反渗透器(27)的高压腔内和第四反渗透器(14)的高压腔内均安装有若干个隔板(26),所述第一反渗透器(2)内的中部、第二反渗透器(4)内的中部、第三反渗透器(27)内的中部和第四反渗透器(14)内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RO膜(25)。
CN201821334847.3U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Active CN208916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4847.3U CN208916962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4847.3U CN208916962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6962U true CN208916962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4847.3U Active CN208916962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6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8578B (zh) 一种净水装置
CN208916962U (zh) 一种工业水回用反渗透装置
CN205933493U (zh) 一种超纯水制备装置
CN207031176U (zh) 一种污水多级深度净化系统
CN206635132U (zh) 水路集成模块及ro净水机
CN202465408U (zh) 冷凝废水中残留聚乙二醇的浓缩回收系统
CN206502703U (zh)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CN108910989A (zh) 便携式净水杯
CN209383572U (zh) 一种稳定输水的循环式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6346272U (zh) 搪瓷内胆给水设备
CN209383573U (zh) 一种循环式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9668968U (zh) 一种延时停机型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8791271U (zh) 一种利用臭氧净化自来水的水气混合装置
CN208292714U (zh) 一种反渗透装置
CN208545239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08545221U (zh) 一种低能耗的高效应急安全水处理设备
CN212246630U (zh) 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
CN108821388A (zh) 一种微滤纳滤一体化净水装置
CN106186483A (zh) 高氯高盐废液处理系统
CN212559710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器
CN208907050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
CN219646919U (zh) 一种药物分离提纯装置
CN211999127U (zh) 一种双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CN220766739U (zh) 一种ro逆渗透水处理机
CN109502854A (zh) 一种有机物去除纯水制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everse osmosis device for industrial water reus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Jiaxia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Gerui water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