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9751U -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09751U CN208909751U CN201821241015.7U CN201821241015U CN208909751U CN 208909751 U CN208909751 U CN 208909751U CN 201821241015 U CN201821241015 U CN 201821241015U CN 208909751 U CN208909751 U CN 2089097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at
- auxiliary section
- cooking equipment
- sealing
- seal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其中,烹饪设备的上盖包括:盖板;密封圈,设置在盖板上,密封圈设置有通孔;浮子,浮子具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打开时,烹饪设备的烹饪腔能沿排气通道排气,浮子穿接于通孔,并能沿通孔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浮子设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被密封;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被密封;浮子位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打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结构,实现了浮子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均能进行密封,使得烹饪设备具有正压、负压下的双向密封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烹饪设备因其操作方便、快捷及烹饪味道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烹饪设备工作时,为了将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冷气排出,会在烹饪设备的上盖上设置可上下自由浮动的浮子,进而借由浮子的浮动实现冷气的排出。当烹饪设备处于负压密封状态时有助于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但相关技术中,浮子在常压状态下处于打开状态,使得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无法产生负压,即,仅能进行单一方向的密封,无法实现正、负压烹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包括:盖板;密封圈,设置在盖板上,密封圈设置有通孔;浮子,浮子具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打开时,烹饪设备的烹饪腔能沿排气通道排气,浮子穿接于通孔,并能沿通孔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浮子设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被密封;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被密封;浮子位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打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包括:盖板、密封圈和浮子。当烹饪设备工作时,初始阶段时,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无压力,浮子处于自然下落状态,当烹饪设备内部温度升高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力,压力推动浮子运动,使得浮子向上浮动,此时,浮子的排气通道处于打开的状态,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部分冷气可通过排气通道排出烹饪器具外,实现了烹饪腔与外界大气的连通;进一步地,当压力值达到预设值时,浮子处于上浮位置处,第一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使得排气通道被密封,避免烹饪腔内的蒸汽向外泄漏,实现了烹饪设备的正压密封功能;进一步地,当烹饪腔内产生负压时,即,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低于外界大气压值,在负压作用下,浮子下浮至回落位置处,密封圈与第二配合部接触并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第二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此时,排气通道被密封,避免外部蒸汽进入烹饪腔,确保对烹饪腔内抽气效率,提升烹饪腔内负压阶段时的运行效率,实现了烹饪设备的负压密封功能,烹饪设备处于负压密封状态时有助于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同时,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浮子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均能够进行密封,使得烹饪设备具有正压、负压下的双向密封功能,在丰富食物的食用口感的同时,可实现长时间保存食物的目的,避免了食物的浪费,丰富了产品的功能,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浮子仅具有正压密封功能、难以兼顾负压密封性能的问题。
更具体而言,通过在密封圈上设置通孔,使得浮子穿接于通孔,并能在通孔内上下移动,通孔限制了浮子的运动轨迹,使得浮子可按照预设路径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移动,保证了浮子移动的顺畅性及可行性,避免因碰撞或卡滞而使得浮子卡设在通孔的某一处而导致烹饪设备无法实现烹饪功能情况发生;进一步地,密封圈设置在盖板上,合理利用盖板的现有结构实现了对密封圈的固定,减少了额外器件的投入,也就是说,在不改变烹饪设备的上盖的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通过盖板实现了密封圈的固定,进而改变了浮子的运动状态,实现了烹饪设备具有正压、负压下的双向密封功能,降低了改造成本;进一步地,当浮子处于上浮位置与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打开,使得烹饪腔内的气体可通过排气通道和烹饪设备的排气阀进行外排,这样就可以避免气体泄漏到上盖内部的情况发生,避免了上盖内部结构被蒸汽腐蚀,且避免了上盖内部滋生细菌,另外也相对降低了密封的要求,简化了上盖内部的密封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圈包括:密封体及设置在密封体上的正压密封配合部和负压密封配合部;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配合部与正压密封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被密封;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配合部与负压密封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被密封。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圈包括密封体、正压密封配合部和负压密封配合部。通过设置正压密封配合部和负压密封配合部,实现了密封圈与浮子的多位置的密封配合,当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利用正压密封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并阻止浮子继续上浮,即,限制了浮子上浮的最大位移,对浮子起到良好的轴向限位作用,当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利用负压密封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并阻止浮子继续下浮,即,限制了浮子下浮的最大位移,同样对浮子起到良好的轴向限位作用。该结构设置使得密封圈包括两个不同的密封配合部,为浮子的浮动提供了限位及密封的结构基础,使得浮子处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时,排气通道被密封,浮子处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打开,进而实现了烹饪设备具有正压、负压下的双向密封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正压密封配合部包括设在密封体表面的第一裙边,且第一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和/或负压密封配合部包括设在密封体表面的第二裙边,且第二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裙边的结构,使得第一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增大了正压密封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配合部与第一裙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浮子上浮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相接触,当浮子在压力作用下继续上浮时,第一配合部挤压第一裙边,使得第一裙边因正压力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一配合部,即,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形成自紧式配合,进而延长了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的密封路径,防止气流从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之间的缝隙排出,使得通孔的一侧被密封,进而使得排气通道被密封,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及稳固性;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裙边的结构,使得第二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增大了负压密封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二配合部与第二裙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浮子下浮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相接触,当浮子在负压力作用下继续下浮时,第二配合部挤压第二裙边,使得第二裙边因压力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二配合部,即,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形成自紧式配合,进而延长了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的密封路径,防止气流从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之间的缝隙排出,使得通孔的另一侧被密封,进而使得排气通道被密封,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及稳固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夹角为锐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的表面的夹角为锐角时,裙边形变的阻力小,故,更利于裙边发生形变,以加快裙边贴紧配合部的速度,进而提升了裙边与配合部密封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体、正压密封配合部及负压密封配合部为一体式结构;和/或排气通道设置在浮子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体、正压密封配合部及负压密封配合部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密封体、正压密封配合部及负压密封配合部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密封体、正压密封配合部及负压密封配合部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进一步地,排气通道设置在浮子上,当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排气通道被密封,避免烹饪腔内的蒸汽向外泄漏,当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排气通道被密封,避免外部蒸汽进入烹饪腔,确保对烹饪腔内抽气效率,浮子位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打开,实现了烹饪腔与外界大气的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浮子包括:浮子杆,浮子杆设置有第一凸起;浮子帽,与浮子杆相连接,浮子帽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的一个为第一配合部,另一个为第二配合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浮子杆和浮子帽上分别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并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的一个为第一配合部,另一个为第二配合部,这样,当浮子上浮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密封圈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相抵设,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对密封圈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防止密封圈窜位引起的密封不良问题,保证抽气效率,当浮子在压力作用下浮动至上浮位置时,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挤压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保证了该处密封的可靠性,防止气流从密封圈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之间的缝隙排出;进一步地,当浮子下浮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密封圈与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相抵设,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对密封圈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防止密封圈窜位引起的密封不良问题,保证抽气效率,当浮子在压力作用下浮动至回落位置时,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挤压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保证了该处密封的可靠性,防止气流从密封圈与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之间的缝隙排出。具体地,浮子帽可拆卸地与浮子杆相连接,该结构设置便于浮子相对于盖板、密封圈的装配,同时,可拆卸式的结构设置便于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调整浮子的设置位置,降低了装配精度要求,提升了装配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浮子帽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二凸起相连接;凹槽,设置在连接部的另一端,浮子杆插接于凹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部,使得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二凸起相连接,并在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凹槽,这样当浮子杆与浮子帽装配时,凹槽的结构设置增大了浮子杆与浮子帽的接触面积,保证了二者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同时,凹槽的结构设置对浮子杆的自由端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浮子杆的插设,保证了二者装配的直线度,进而满足了浮子帽与浮子杆装配的整体外形尺寸要求,降低了装配难度,加快了装配的速度。同时,该结构设置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浮子具有位于下端的第一排气孔和位于上端的第二排气孔,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排气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正压密封配合部之上,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排气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负压密封配合部之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浮子上设置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且使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与排气通道相连通,进而实现排气通道与盖板下方的空间和/或盖板上方的空间连通,以限定气流的流动方向。具体地,当浮子处于上浮位置与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正压密封配合部和负压密封配合部皆未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接触,此时,第一排气孔将盖板下方的烹饪腔与排气通道连通,第二排气孔将盖板上方的空间与排气通道连通;当浮子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排气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正压密封配合部之上,正压密封配合部与通孔密封连接,从而无法与盖板下方的烹饪腔连通,进而无法借由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及排气通道实现烹饪腔和盖板上方的空间的连通,实现将盖板上方的空间与盖板下方的烹饪腔断开;当浮子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排气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负压密封配合部之下,负压密封配合部与通孔密封连接,从而无法与盖板上方的空间连通,进而无法借由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及排气通道实现烹饪腔和盖板上方的空间的连通,实现将盖板上方的空间与盖板下方的烹饪腔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板上设有安装孔,密封圈穿接于安装孔,且密封圈设有凹槽,凹槽卡接在安装孔的孔壁上以将密封圈安装在盖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安装孔,使得密封圈穿接于安装孔,安装孔的结构设置增大了盖板与密封圈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二者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保证了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进一步地,通过在密封圈上设置凹槽,使得凹槽卡接在安装孔的孔壁上以将密封圈安装在盖板上,进而限制了密封圈沿安装孔的轴向和径向的活动,使得盖板可对密封圈进行全范围、多角度及多维度的接触及限位,避免了密封圈脱落出盖板的情况发生。同时,该结构设置在盖板的现有结构基础上,通过设置安装孔和凹槽,实现了盖板与密封圈的装配,即,降低了对烹饪设备的上盖的内部空间的占用率,降少了材料的投入,降低了改造成本。具体地,凹槽为环形槽,环形槽套设在密封圈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煲体;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烹饪设备的上盖与煲体能盖合或打开,煲体与烹饪设备的上盖盖合时围设出烹饪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因包括煲体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因此具有上述烹饪设备的上盖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可选地,烹饪设备为微压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A处的第一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A处的第二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A处的第三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上盖的部分分解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设备,10烹饪设备的上盖,102盖板,104排气通道,106密封圈,108密封体,110正压密封配合部,112负压密封配合部,114通孔,116浮子,118第一配合部,120第二配合部,122浮子杆,124浮子帽,126连接部,128凹槽,130磁性件,132密封垫,134第一排气孔,136第二排气孔,138内盖,140外盖,142安装孔,20煲体,202内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的上盖10和烹饪设备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10包括:盖板102;密封圈106,设置在盖板102上,密封圈106设置有通孔114;浮子116,浮子116具有排气通道104,排气通道104打开时,烹饪设备1的烹饪腔能沿排气通道104排气,浮子116穿接于通孔114,并能沿通孔114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浮子116设有第一配合部118和第二配合部120;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配合部118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104被密封;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配合部120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104被密封;浮子116位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104打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10包括:盖板102、密封圈106和浮子116。当烹饪设备1工作时,初始阶段时,烹饪设备1的烹饪腔内无压力,浮子116处于自然下落状态,当烹饪设备1内部温度升高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力,压力推动浮子116运动,使得浮子116向上浮动,此时,浮子116的排气通道104处于打开的状态,烹饪设备1的烹饪腔内的部分冷气可通过排气通道104排出烹饪器具外,实现了烹饪腔与外界大气的连通;进一步地,当压力值达到预设值时,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处,第一配合部118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使得排气通道104被密封,避免烹饪腔内的蒸汽向外泄漏,实现了烹饪设备1的正压密封功能;进一步地,当烹饪腔内产生负压时,即,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低于外界大气压值,在负压作用下,浮子116下浮至回落位置处,密封圈106与第二配合部120接触并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第二配合部120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此时,排气通道104被密封,避免外部蒸汽进入烹饪腔,确保对烹饪腔内抽气效率,提升烹饪腔内负压阶段时的运行效率,实现了烹饪设备1的负压密封功能,烹饪设备1处于负压密封状态时有助于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同时,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浮子116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均能够进行密封,使得烹饪设备1具有正压、负压下的双向密封功能,在丰富食物的食用口感的同时,可实现长时间保存食物的目的,避免了食物的浪费,丰富了产品的功能,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浮子116仅具有正压密封功能、难以兼顾负压密封性能的问题。
更具体而言,通过在密封圈106上设置通孔114,使得浮子116穿接于通孔114,并能在通孔114内上下移动,通孔114限制了浮子116的运动轨迹,使得浮子116可按照预设路径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移动,保证了浮子116移动的顺畅性及可行性,避免因碰撞或卡滞而使得浮子116卡设在通孔114的某一处而导致烹饪设备1无法实现烹饪功能情况发生;进一步地,密封圈106设置在盖板102上,合理利用盖板102的现有结构实现了对密封圈106的固定,减少了额外器件的投入,也就是说,在不改变烹饪设备的上盖10的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通过盖板102实现了密封圈106的固定,进而改变了浮子116的运动状态,实现了烹饪设备1具有正压、负压下的双向密封功能,降低了改造成本;进一步地,当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与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104打开,使得烹饪腔内的气体可通过浮子116和烹饪设备1的排气阀进行外排,这样就可以避免气体泄漏到上盖内部的情况发生,避免了上盖内部结构被蒸汽腐蚀,且避免了上盖内部滋生细菌,另外也相对降低了密封的要求,简化了上盖内部的密封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密封圈106包括:密封体108及设置在密封体108上的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和负压密封配合部112;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配合部118与正压密封配合部110抵靠形成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104被密封;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配合部120与负压密封配合部112抵靠形成密封配合,使排气通道104被密封。
在该实施例中,密封圈106包括密封体108、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和负压密封配合部112。通过设置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和负压密封配合部112,实现了密封圈106与浮子116的多位置的密封配合,当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利用正压密封配合部110与第一配合部118抵靠形成密封配合,并阻止浮子116继续上浮,即,限制了浮子116上浮的最大位移,对浮子116起到良好的轴向限位作用,当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利用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与第二配合部120抵靠形成密封配合,并阻止浮子116继续下浮,即,限制了浮子116下浮的最大位移,同样对浮子116起到良好的轴向限位作用。该结构设置使得密封圈106包括两个不同的密封配合部,为浮子116的浮动提供了限位及密封的结构基础,使得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时,排气通道104被密封,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104打开,进而实现了烹饪设备1具有正压、负压下的双向密封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包括设在密封体108表面的第一裙边,且第一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108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118抵靠形成密封配合;和/或负压密封配合部112包括设在密封体108表面的第二裙边,且第二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108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120抵靠形成密封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裙边的结构,使得第一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108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增大了正压密封配合部110与第一配合部118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配合部118与第一裙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浮子116上浮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118相接触,当浮子116在压力作用下继续上浮时,第一配合部118挤压第一裙边,使得第一裙边因正压力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一配合部118,即,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118形成自紧式配合,进而延长了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118的密封路径,防止气流从第一裙边与第一配合部118之间的缝隙排出,使得通孔114的一侧被密封,进而使得排气通道104被密封,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及稳固性;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裙边的结构,使得第二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108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增大了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与第二配合部120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二配合部120与第二裙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浮子116下浮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120相接触,当浮子116在负压力作用下继续下浮时,第二配合部120挤压第二裙边,使得第二裙边因压力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二配合部120,即,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120形成自紧式配合,进而延长了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120的密封路径,防止气流从第二裙边与第二配合部120之间的缝隙排出,使得通孔114的另一侧被密封,进而使得排气通道104被密封,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及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夹角为锐角。
在该实施例中,当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密封体108的表面的夹角为锐角时,裙边形变的阻力小,故,更利于裙边发生形变,以加快裙边贴紧配合部的速度,进而提升了裙边与配合部密封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密封体108、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及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为一体式结构;和/或排气通道104设置在浮子116上。
在该实施例中,密封体108、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及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密封体108、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及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密封体108、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及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进一步地,排气通道104设置在浮子116上,当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配合部118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排气通道104被密封,避免烹饪腔内的蒸汽向外泄漏,当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配合部120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排气通道104被密封,避免外部蒸汽进入烹饪腔,确保对烹饪腔内抽气效率,浮子116位于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排气通道104打开,实现了烹饪腔与外界大气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浮子116包括:浮子杆122,浮子杆122设置有第一凸起;浮子帽124,与浮子杆122相连接,浮子帽124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的一个为第一配合部118,另一个为第二配合部12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浮子杆122和浮子帽124上分别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并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的一个为第一配合部118,另一个为第二配合部120,这样,当浮子116上浮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密封圈106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相抵设,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对密封圈106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防止密封圈106窜位引起的密封不良问题,保证抽气效率,当浮子116在压力作用下浮动至上浮位置时,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挤压密封圈106,使得密封圈106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保证了该处密封的可靠性,防止气流从密封圈106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之间的缝隙排出;进一步地,当浮子116下浮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密封圈106与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相抵设,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对密封圈106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防止密封圈106窜位引起的密封不良问题,保证抽气效率,当浮子116在压力作用下浮动至回落位置时,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挤压密封圈106,使得密封圈106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更贴紧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保证了该处密封的可靠性,防止气流从密封圈106与第二凸起或第一凸起之间的缝隙排出。具体地,浮子帽124可拆卸地与浮子杆122相连接,该结构设置便于浮子116相对于盖板102、密封圈106的装配,同时,可拆卸式的结构设置便于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调整浮子116的设置位置,降低了装配精度要求,提升了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浮子帽124还包括:连接部126,连接部126的一端与第二凸起相连接;凹槽,设置在连接部126的另一端,浮子杆122插接于凹槽。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部126,使得连接部126的一端与第二凸起相连接,并在连接部126的另一端设置凹槽,这样当浮子杆122与浮子帽124装配时,凹槽的结构设置增大了浮子杆122与浮子帽124的接触面积,保证了二者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同时,凹槽的结构设置对浮子杆122的自由端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浮子杆122的插设,保证了二者装配的直线度,进而满足了浮子帽124与浮子杆122装配的整体外形尺寸要求,降低了装配难度,加快了装配的速度。同时,该结构设置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浮子116具有位于下端的第一排气孔134和位于上端的第二排气孔136,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排气孔134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正压密封配合部110之上,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排气孔13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之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浮子116上设置第一排气孔134和第二排气孔136,且使第一排气孔134和第二排气孔136与排气通道104相连通,进而实现排气通道104与盖板102下方的空间和/或盖板102上方的空间连通,以限定气流的流动方向。具体地,当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与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和负压密封配合部112皆未与第一配合部118和第二配合部120相接触,此时,第一排气孔134将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与排气通道104连通,第二排气孔136将盖板102上方的空间与排气通道104连通;当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第一排气孔134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正压密封配合部110之上,正压密封配合部110与通孔114密封连接,从而无法与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连通,进而无法借由第一排气孔134、第二排气孔136及排气通道104实现烹饪腔和盖板102上方的空间的连通,实现将盖板102上方的空间与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断开;当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第二排气孔13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之下,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与通孔114密封连接,从而无法与盖板102上方的空间连通,进而无法借由第一排气孔134、第二排气孔136及排气通道104实现烹饪腔和盖板102上方的空间的连通,实现将盖板102上方的空间与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盖板102上设有安装孔142,密封圈106穿接于安装孔142,且密封圈106设有凹槽128,凹槽128卡接在安装孔142的孔壁上以将密封圈106安装在盖板102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102上设置安装孔142,使得密封圈106穿接于安装孔142,安装孔142的结构设置增大了盖板102与密封圈106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二者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保证了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进一步地,通过在密封圈106上设置凹槽128,使得凹槽128卡接在安装孔142的孔壁上以将密封圈106安装在盖板102上,进而限制了密封圈106沿安装孔142的轴向和径向的活动,使得盖板102可对密封圈106进行全范围、多角度及多维度的接触及限位,避免了密封圈106脱落出盖板102的情况发生。同时,该结构设置在盖板102的现有结构基础上,通过设置安装孔142和凹槽128,实现了盖板102与密封圈106的装配,即,降低了对烹饪设备的上盖10的内部空间的占用率,降少了材料的投入,降低了改造成本。具体地,凹槽128为环形槽,环形槽套设在密封圈106的外壁上。
具体实施例中,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和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为同一结构件,即,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和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为以密封体108的横向中心线为轴线的对称结构,其中,横向中心线垂直于地面。
具体实施例中,密封圈106为橡胶密封圈或硅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例中,通孔114的中心线与密封圈106的中心线相重合,即,保证了通孔114位于密封圈106的中心部位,这样,无论烹饪设备1是处于正压密封状态还是处于负压密封状态,作用在正压密封配合部110或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上的力是均衡的,避免因正压密封配合部110或负压密封配合部112的局部损耗过大而缩短产品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同时该结构设置可避免因受力不均而导致正压密封配合部110或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与通孔114连接处的间隙过大,进而无法实现有效密封排气通道104的情况发生。
具体实施例中,浮子杆122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排气通道104由该中空结构构造出,当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与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正压密封配合部110和负压密封配合部112皆未与第一配合部118和第二配合部120相接触,第一排气孔134和第二排气孔136露出在通孔114外,此时,第一排气孔134将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与排气通道104连通,第二排气孔136将盖板102上方的空间与排气通道104连通;当浮子116处于上浮位置时,正压密封配合部110与通孔114密封连接,从而无法与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连通,实现排气通道104与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不连通,实现将盖板102上方的空间与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断开;当浮子116处于回落位置时,负压密封配合部112与通孔114密封连接,从而无法与盖板102上方的空间连通,实现排气通道104与盖板102上方的空间不连通,实现将盖板102上方的空间与盖板102下方的烹饪腔断开。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浮子杆122背离浮子帽124的一端的安装腔内设置磁性件130,且磁性件130与安装腔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132,用于密封磁性件130与安装腔的连接处的空间,以避免水汽等进入到安装腔内而污损磁性件130的情况发生,避免细菌的滋生。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烹饪设备1处于无压状态,当烹饪设备1工作时,初始阶段时,烹饪设备1的烹饪腔内无压力,浮子116处于自然下落状态;如图3所示,当烹饪设备1内部温度升高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力,压力推动浮子116运动,使得浮子116向上浮动,当浮子116上浮至预设距离时,密封圈106开始接触第一配合部118,当烹饪设备1的烹饪腔内的压力继续增大,浮子116继续上浮,密封圈106被压变形,第一配合部118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使得排气通道104被密封,避免烹饪腔内的蒸汽向外泄漏,实现了烹饪设备1的正压密封状态;如图4所示,当烹饪腔内产生负压时,即,烹饪腔内的气压值低于外界大气压值,在负压作用下,浮子116下浮至回落位置处,第二配合部120与密封圈106接触并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第二配合部120与密封圈106密封配合,此时,排气通道104被密封,避免外部蒸汽进入烹饪腔,确保对烹饪腔内抽气效率,实现了烹饪设备1的负压密封状态。上述过程阐述了烹饪过程中浮子116的状态变化。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1,包括:煲体20;及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10,烹饪设备的上盖10与煲体20能盖合或打开,煲体20与烹饪设备的上盖10盖合时围设出烹饪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1,因包括煲体20及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10,因此具有上述烹饪设备的上盖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具体地,烹饪设备1为微压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烹饪设备的上盖10包括:外盖140、内盖138及盖板102,盖板102可拆卸固定于内盖138上。烹饪设备1的内锅202置于煲体20内。
具体实施例中,将浮子杆122、磁性件130及密封垫132组件穿过密封圈106的通孔114,再将浮子帽124安装在浮子杆122上,浮子帽124与浮子杆122通过螺纹连接。浮子杆122的第一凸起防止浮子116向下掉出通孔114,浮子帽124的第二凸起放置浮子116向上掉出通孔114。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密封圈设置有通孔;
浮子,所述浮子具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打开时,所述烹饪设备的烹饪腔能沿所述排气通道排气,所述浮子穿接于所述通孔,并能沿所述通孔在上浮位置和回落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浮子设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所述浮子处于所述上浮位置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密封圈密封配合,使所述排气通道被密封;
所述浮子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密封圈密封配合,使所述排气通道被密封;
所述浮子位于所述上浮位置和所述回落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排气通道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包括:
密封体及设置在所述密封体上的正压密封配合部和负压密封配合部;
所述浮子处于所述上浮位置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正压密封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使所述排气通道被密封;
所述浮子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负压密封配合部抵靠形成密封配合,使所述排气通道被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压密封配合部包括设在所述密封体表面的第一裙边,且所述第一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所述密封体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所述浮子处于所述上浮位置时,所述第一裙边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抵靠形成所述密封配合;和/或
所述负压密封配合部包括设在所述密封体表面的第二裙边,且所述第二裙边的凸伸方向与其所在的所述密封体的表面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所述浮子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第二裙边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抵靠形成所述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体、所述正压密封配合部及所述负压密封配合部为一体式结构;和/或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浮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子包括:
浮子杆,所述浮子杆设置有第一凸起;
浮子帽,与所述浮子杆相连接,所述浮子帽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中的一个为所述第一配合部,另一个为所述第二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子帽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相连接;
凹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浮子杆插接于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子具有位于下端的第一排气孔和位于上端的第二排气孔,所述浮子处于所述上浮位置时,所述第一排气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正压密封配合部之上,所述浮子处于所述回落位置时,所述第二排气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负压密封配合部之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圈穿接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密封圈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卡接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以将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盖板上。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上盖,与所述煲体能盖合或打开,所述煲体与所述烹饪设备的上盖盖合时围设出烹饪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41015.7U CN208909751U (zh) | 2018-08-02 | 2018-08-02 |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41015.7U CN208909751U (zh) | 2018-08-02 | 2018-08-02 |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09751U true CN208909751U (zh) | 2019-05-31 |
Family
ID=66701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41015.7U Active CN208909751U (zh) | 2018-08-02 | 2018-08-02 |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0975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3227A (zh) * | 2022-06-29 | 2022-09-02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压力烹饪器具 |
-
2018
- 2018-08-02 CN CN201821241015.7U patent/CN2089097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3227A (zh) * | 2022-06-29 | 2022-09-02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压力烹饪器具 |
CN114983227B (zh) * | 2022-06-29 | 2023-06-06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压力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51393U (zh) | 蒸汽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 |
CN204120771U (zh) | 一种带有真空保鲜功能的慢速榨汁机 | |
CN208909751U (zh) |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 |
CN208804718U (zh) | 一种高效燃气灶 | |
CN104887065A (zh) | 一种上下自动搅拌节能高压电饭锅 | |
CN208658973U (zh) | 排气阀及压力烹饪器具 | |
CN209331760U (zh) |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 |
KR100775041B1 (ko) | 압력밥솥의 증기배출소음 및 증기토출높이 감소용 밸브 캡 | |
CN211911300U (zh) | 一种限压阀及微压力锅 | |
CN111256121A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204765002U (zh) |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 |
CN107569096B (zh) | 排气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 |
CN205125900U (zh) | 一种蒸汽阀及使用该蒸汽阀的电饭煲 | |
CN202312895U (zh) | 压力锅的排气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 |
CN204635346U (zh) | 新型饭盒 | |
CN208228844U (zh) | 蒸汽阀组件、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08610527U (zh) | 一种家用果汁机的果汁杯 | |
CN203885287U (zh) | 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 | |
CN208551482U (zh) |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 |
CN201782565U (zh) | 电压力锅排气阀 | |
CN209284842U (zh) | 保温杯杯盖的可拆卸的泄压机构 | |
CN208960736U (zh) | 一种内高压密封推头 | |
CN209003563U (zh) | 烹饪设备的上盖和烹饪设备 | |
CN208610687U (zh) | 一种改进真空装置的料理杯 | |
CN218889548U (zh) | 一种保温电水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