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9615U - 胶囊便携杯 - Google Patents

胶囊便携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9615U
CN208909615U CN201820870397.3U CN201820870397U CN208909615U CN 208909615 U CN208909615 U CN 208909615U CN 201820870397 U CN201820870397 U CN 201820870397U CN 208909615 U CN208909615 U CN 208909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 body
capsule
lid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03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 Yi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 Yi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 Yi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 Yin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703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9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9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9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胶囊便携杯,包括U型结构的杯盖以及U型结构的杯身,所述杯盖的杯盖开口形成第一内直径,所述杯身的杯身开口形成第二内直径,所述第一内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内直径加上所述杯身的壁厚以及适配值,其中所述适配值满足所述所述杯盖沿着所述杯身外侧缓慢滑动,所述胶囊便携杯类胶囊设计,尺寸小,重量轻巧,便于携带,形状美观大方。

Description

胶囊便携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胶囊便携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杯子,有些杯子只注重于外观设计,华而不实,有些杯子注重于功能性而失去其便携性,有些杯子注重于实用性而失去其功能需求,也就是说,市面上不同的杯子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
近年来,胶囊杯由于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顾名思义,胶囊杯就是外观形状类似于胶囊的杯子,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最常见的胶囊杯就是被用于放置牙具并且可充当简单的漱口杯,而其不能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主要是由于现有市面上的胶囊杯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现有胶囊杯的尺寸较大,占据空间大,不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现有胶囊杯由两个对接的杯体连接形成,其高度尺寸被两个杯体的高度的累加,而如果使用者想要用这样的胶囊杯装液体时,液体的高度却只能被控制在一个杯体的高度,这样的话就导致胶囊杯的实际利用空间不够。
2、现有胶囊杯采用两个杯体扣接的方式,或者采用的是螺纹旋转的方式,或者采用的外接扣环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操作麻烦,且使用久了之后出现磨损后不仅导致胶囊杯损坏,也会导致胶囊杯的液体外泄。
3、现有胶囊杯的设计方式采用两个相同的杯体结合,使用者很难区别应该往哪个方向开启所述胶囊杯,而一旦其方向判断错误,在开启杯体的时候就可能导致所述胶囊杯内的液体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胶囊便携杯类胶囊设计,尺寸小,重量轻巧,便于携带,形状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胶囊便携杯包括杯盖以及杯身,所述杯盖和所述杯身特殊设计,便于使用者识别开盖方向,从而避免由于开盖方向的错误而导致液体的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杯盖和所述杯身包围式设计,所述杯盖密封所述杯身的开口侧以及边侧,确保杯身内的液体不会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杯盖和所述杯身的开口尺寸匹配,使得所述杯盖可缓慢地沿着所述杯身开启或关闭,从而减少杯盖和杯身的摩擦而造成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杯盖和所述杯身的开启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加力,并确保外加力的作用被均匀分散,从而确保开启杯盖时,杯身内的液体不会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杯盖和所述杯身均为U型结构,均可作为杯子使用,即所述胶囊便携杯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可容纳液体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杯盖和所述杯身采用套接方式完成开启和闭合,不采用传统的接合方式,方便使用者的使用的同时确保其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胶囊便携杯,所述胶囊便携杯内可另外搁置小件物体,并改变所述胶囊便携杯的高度,而不影响其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胶囊便携杯,包括:
U型结构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杯盖侧以及位于所述杯盖侧底侧的杯盖底,所述杯盖侧和所述杯盖底共同定义杯盖内腔,并形成杯盖开口,其中所述杯盖底包括第一弧周边以及第一平底面;
U型结构的杯身,所述杯身包括杯身侧以及位于所述杯身侧底侧的杯身底,所述杯身侧和所述杯身底共同定义杯身内腔,并形成杯身开口,其中所述杯身开口包括第二弧周边以及第二平底面;以及
所述杯盖开口的第一内直径等于所述杯身开口的第二内直径加上所述杯身的壁厚以及适配值,其中所述适配值满足所述所述杯盖沿着所述杯身外侧缓慢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盖侧的高度等同于所述杯身侧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周边弧形过渡连接所述杯盖侧以及所述第一平底面,所述第二弧周边弧形过渡连接所述杯身侧以及所述第二平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底面的中心位于所述杯盖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平底面的中心位于所述杯身的中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底面和所述第二平底面为圆形面,所述杯盖开口以及所述杯身开口为圆形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便携杯包括内置于所述杯身内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形成保温内腔,并定义保温开口,所述第二内直径等于所述保温开口的第三内直径加上所述保温层的壁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杯身内腔的高度,所述保温层贴合于所述杯身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便携杯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密封盖底,从所述密封盖体中心向上凸起的中心凸起,从所述密封盖体边侧向上延伸的边侧外沿,所述密封盖体的尺寸适配所述杯身开口或所述保温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侧外沿从所述密封盖底的边侧倾斜向外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体上形成环形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胶囊便携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胶囊便携杯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胶囊便携杯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胶囊便携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所述胶囊便携杯的密封盖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杯盖11,杯盖内腔110,杯盖开口111,杯盖侧112,杯盖体113,第一弧边周1131,第一平底面1132,杯身12,杯身内腔120,杯身开口121,杯身侧122,杯身底123,第二弧边周1231,第二平底面1232,保温层13,保温内腔130,保温开口131,密封盖14,中心凸起141,密封盖底142,边侧外沿143,环形槽140,第一内直径D1,第二内直径D2,第三内直径D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胶囊便携杯的结构示意图被展示,所述胶囊便携杯为类胶囊形状结构,包括杯盖11以及杯身12,其中所述杯盖11和所述杯身12套接连接而形成所述胶囊便携杯,所述杯盖11和所述杯身12均为U型开口结构,其具体结构将在以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杯盖11包括杯盖侧112以及位于所述杯盖侧112底侧的杯盖底113,其中所述杯盖侧112和所述杯盖底113一体延伸形成,为了进行区隔将所述杯盖11定义为所述杯盖侧112以及所述杯盖底113的组合。所述杯盖侧112以及所述杯盖侧113定义形成一杯盖内腔110,所述杯盖内腔110相对于所述杯盖底113的方向形成杯盖开口111,所述杯盖内腔110可被适用于放置物体(包括固态小物体或者液体)。
所述杯盖11为一内空的U形结构,即,所述杯盖11的纵截面为一U型。所述杯盖侧112为直筒结构,从而导致所述杯盖开口111为一圆形结构,所述杯盖底113包括第一弧周边1131以及第一平底面1132,所述第一弧周边1131为弧形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平底面1132向着所述杯盖侧1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重,所述第一平底面1132为一圆形平板底,所述圆形平板底的中心位于所述杯盖11的中心轴,以平放支撑所述杯盖11,所述第一弧周边1131的一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一平底面1132,另一端连接所述杯身侧112,并且为弧形过渡,此时,从所述杯盖侧112向着所述第一平底面1132延伸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小,这种方式下,所述杯盖11通过所述第一平底面1132支撑于平面上,所述第一弧周边1131的设计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磨损以及方便使用者手握所述杯盖11。
另外,所述杯盖11可随时替换,如果所述杯盖11出现磨损和磕坏时,使用者只需要更换所述杯盖11即可,节约使用成本。
相类似地,所述杯身12具有和所述杯盖11相类似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所述杯身11的尺寸小于所述杯身12的尺寸,以实现两者的套接。
所述杯身12包括杯身侧122以及位于所述杯身侧122底侧的杯身底123,其中所述杯身侧122和所述杯身底123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杯身侧122以及所述杯身侧123定义形成一杯身内腔120,所述杯身内腔120相对于所述杯身底123的方向形成杯身开口121,所述杯身内腔120可被适用于放置物体(包括固态小物体或者液体)。
所述杯身12为一内空的U形结构,即,所述杯身12的纵截面为一U型。所述杯身侧122为直筒结构,从而导致所述杯身开口121为一圆形结构,所述杯身底123包括第二弧周边1231以及第二平底面1232,所述第一弧周边1231为弧形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平底面1232向着所述杯身侧12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重,所述第二平底面1232为一圆形平板底,所述圆形平板底的中心位于所述杯身12的中心轴,以平放支撑所述杯身12,从所述杯身侧122向着所述第二平底面1232延伸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小,这种方式下,所述杯身12通过所述第二平底面1232支撑于平面上,所述第二弧周边1231的设计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磨损以及方便使用者手握所述杯身12。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杯盖11的所述杯盖开口111的第一内直径为D1,所述杯身12的所述杯身开口121的第二内直径为D2,所述第二内直径D1等于所述第二内直径D2加上所述杯盖侧112的厚度加上适配值,此时所述适配值的选择应当满足所述杯盖11套接于所述杯身12时,所述杯盖11沿着所述杯身侧122缓慢下滑,一般而言,所述适配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好地保护所述杯身12和所述杯盖11的表面,增加使用者的趣味性,确保不会由于开盖而导致液体泄漏。
另外,所述杯盖侧112的高度相同于所述杯身侧122的高度,此时,当所述杯盖11完全套接在所述杯身12上时,所述杯盖侧112重叠于所述杯身侧122,也就是,所述杯身开口121的开口侧恰好抵靠所述所述杯盖侧112的底端面,相对应地,所述杯盖开口111的开口侧恰好抵靠所述杯身侧122的底端面,所述胶囊便携杯的高度等于所述杯身12的高度加上所述杯盖底113的高度,所述杯身12的高度等于可携带液体的高度,因此在该设计下,所述便携保温杯可容纳尽可能多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极为其妙,由于所述第一弧周边1131和所述第二弧周边1132的存在,所述杯盖11从所述杯盖侧112的底端面向着所述第一平板底1131的方向的横截面积变小,而所述杯身12的开口面积大于此时缩小的横截面积,故所述杯身12只会抵达所述杯盖侧112的底端侧。
当所述杯盖11完全套接于所述杯身12上时,所述杯盖底113覆盖所述杯身开口121的开口,所述杯盖侧112覆盖于所述杯身侧122的表面,从而所述杯盖11包围式包围所述杯身12,以防止内部的液体泄漏,且所述胶囊便携杯此时的尺寸相当于所述杯身12的尺寸,尺寸小而便于使用者携带,另外,所述杯盖11和所述杯体12都可以作为喝水的容器,所述杯盖11的所述杯盖内腔110的腔面积大。
并且,当所述杯盖11套接于所述杯身12上时,所述杯盖11倒置放置,所述杯身12只有所述杯身底123外露于外侧,故当使用者需要开启所述杯盖11时,会很清楚地知道应该拿所述杯盖11的部分,而不是所述杯身11,从而避免使用者开错方向。
另外,由于所述杯盖11和所述杯身12的配合,当使用者想要开启所述杯盖11时需要额外向所述胶囊便携杯施加一定的外加力,所述外加力被均匀分散到所述杯盖11的各个部分,以此方式也保证了开盖时的安全性。
所述胶囊便携杯内额外包括保温层13,所述保温层13内置于所述杯身12内,所述保温层13也具有和所述杯身12相匹配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3也为U型结构,其纵截面为U字形。
所述保温层13定义一保温内腔130,其中所述保温内腔130形成保温开口131,所述保温开口131具有第三内直径D3,所述第三内直径D3加上所述保温层13的壁厚等于所述第二内直径D2,此时,所述保温层13可贴合于所述杯身12的内侧从而固定于所述杯身12。
另外,所述保温层13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杯身内腔120的高度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3恰好切合所述杯身内腔120的尺寸形状,从而使得所述保温层1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杯身12。
并且,所述胶囊便携杯具有三层结构,所述杯身12和所述保温层13双层保温内置于所述保温内腔130的液体,另外,所述杯盖11覆盖所述杯身侧121,而对液体提供三层保温,使得所述胶囊便携杯保温效果好。
所述保温层13为健康安全无害材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3为橡胶材质,从而使得所述保温层13具有一定的粘性从而贴合于所述杯身12。当然,所述保温层13可以是任意其他材料,或者所述保温层13不具有保温功效也可。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确保所述杯身11内的液体不外泄,所述胶囊便携杯进一步包括密封盖14,所述密封盖14的横截面为一圆形结构,以适配所述保温层13或所述杯身12。
如图5所示,所述密封盖14包括密封盖底142,从所述密封盖底142的中心向上延伸的中心凸起141以及从所述密封盖底142的侧边向上延伸的边侧外沿143,所述密封盖底142为一圆形结构,且所述密封盖底142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三内直径D3或所述第二内直径D2,并其大小控制在所述密封盖底142可卡接于所述保温层13或所述杯身12。
所述中心凸起141设置于所述密封盖底142的中心位置并向上凸起,以便于使用者取卸所述密封盖14,且所述中心凸起141的设置避免用户取放所述密封盖14时接触内置于所述杯身12内的液体,保证安全性。
所述边侧外沿143从所述密封盖底142的周边向上延伸,抵靠所述杯身12和/或所述保温层13的内壁,从而固定所述密封盖14。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侧外沿143倾斜向上延伸,从而更好地抵靠所述杯身12和/或所述保温层13。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边侧外沿143和所述中心凸起141形成环形槽140,所述环形槽140的设置可被用于放置其他小件物件,比如可被用于放置小颗的药物,放置大小匹配的手环,或者倒置放置小杯子,从而充分利用所述胶囊便携杯的内部空间。
另外,所述胶囊便携杯可包括其他类型的盖子,所述盖子可被实施为多类型的盖子,只需要满足所述盖子的匹配所述杯身12和/或所述保温层13的尺寸即可,以及所述盖子的
比如,所述胶囊便携杯可包括可开启闭合的盖子,比如市面上常见的双通道盖子,所述双通道盖子指的是在开启状态和密封状态之间变化的盖子,使用者通过触碰开关来控制所述双通道盖子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具体的盖子结构由于是现有技术,就不做过多的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杯盖11和所述杯体12为光滑金属材质,并且可充分地导热,当所述杯体12内放置热饮时,所述金属材质的设置可保证用户不会被烫手烫到,并且当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将水倒到所述杯盖11中快速降温。
另外,当所述胶囊便携杯内容置其他物件时,所述胶囊便携杯的高度发生变化,由于所述胶囊便携杯的胶囊体的结合是通过所述杯盖11和所述杯身12的切合完成,因此,所述胶囊便携杯的高度可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U型结构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杯盖侧以及位于所述杯盖侧底侧的杯盖底,所述杯盖侧和所述杯盖底共同定义杯盖内腔,并形成杯盖开口,其中所述杯盖底包括第一弧周边以及第一平底面;
U型结构的杯身,所述杯身包括杯身侧以及位于所述杯身侧底侧的杯身底,所述杯身侧和所述杯身底共同定义杯身内腔,并形成杯身开口,其中所述杯身开口包括第二弧周边以及第二平底面;以及
所述杯盖开口的第一内直径等于所述杯身开口的第二内直径加上所述杯身的壁厚以及适配值,其中所述适配值满足所述杯盖沿着所述杯身外侧缓慢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侧的高度等同于所述杯身侧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周边弧形过渡连接所述杯盖侧以及所述第一平底面,所述第二弧周边弧形过渡连接所述杯身侧以及所述第二平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底面的中心位于所述杯盖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平底面的中心位于所述杯身的中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底面和所述第二平底面为圆形面,所述杯盖开口以及所述杯身开口为圆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便携杯包括内置于所述杯身内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形成保温内腔,并定义保温开口,所述第二内直径等于所述保温开口的第三内直径加上所述保温层的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杯身内腔的高度,所述保温层贴合于所述杯身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便携杯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密封盖底,从所述密封盖体中心向上凸起的中心凸起,从所述密封盖体边侧向上延伸的边侧外沿,所述密封盖体的尺寸适配所述杯身开口或所述保温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外沿从所述密封盖底的边侧倾斜向外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囊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体上形成环形槽。
CN201820870397.3U 2018-06-06 2018-06-06 胶囊便携杯 Active CN208909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0397.3U CN208909615U (zh) 2018-06-06 2018-06-06 胶囊便携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0397.3U CN208909615U (zh) 2018-06-06 2018-06-06 胶囊便携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9615U true CN208909615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0397.3U Active CN208909615U (zh) 2018-06-06 2018-06-06 胶囊便携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9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9615U (zh) 胶囊便携杯
CN105996376A (zh) 一种多功能野营保温饭盒
CN208030850U (zh) 多功能便携一体杯
CN2220767Y (zh) 套装旅游茶杯
CN205597382U (zh) 一种多功能野营保温饭盒
KR101729072B1 (ko) 자동으로 개방되는 뚜껑을 구비한 펌핑 파운데이션 용기
CN208769395U (zh) 一种具有防倾倒功能的水杯
CN210182421U (zh) 一种空心电池及保温杯
CN204445161U (zh) 夜光照明保温杯
CN211459801U (zh) 杯盖及具有其的电热水杯
CN216220520U (zh) 一种不锈钢真空保温的餐盒
CN209360281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CN207400608U (zh) 一种便于泡茶的便携保温杯
CN210930704U (zh) 一种真空杯
CN105942790A (zh) 两用保温杯
CN207886055U (zh) 一种防摔坏的陶瓷碗
CN108618532A (zh) 一种可测温变色水杯
CN204274006U (zh) 杯盖及水杯
CN206809160U (zh) 一种带可拆卸加热底座的玻璃杯
CN208259481U (zh) 一种塑料口杯
CN214452621U (zh) 防烫纸杯
CN206050457U (zh) 一种保温容器
CN210382987U (zh) 一种智能便当饭盒
CN215913577U (zh) 一种新型保温送餐盒
CN208550900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