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7321U -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7321U
CN208907321U CN201821568344.2U CN201821568344U CN208907321U CN 208907321 U CN208907321 U CN 208907321U CN 201821568344 U CN201821568344 U CN 201821568344U CN 208907321 U CN208907321 U CN 208907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tm machine
protection
control system
controll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83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显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S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S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S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S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683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7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7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7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包括防护舱体和调节系统。在操作者进入防护舱体体前按动进门按钮的时候,控制终端根据光线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否启动防护舱体内的LED灯,这样既可以增加操作者操作的舒适性,又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通风装置能够保证防护舱体内的空气流动。湿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使控制终端根据其信号决定是否启动抽气装置,而抽气装置连接有连通防护舱体内的除湿装置,干燥的条件既可以延长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又能防止一些金属设备被腐蚀。防护门上嵌入磨砂材质的透光玻璃,既可以增加防护舱体内的采光,又可以保护操作者的隐私。放置凹槽可以对安装在其中的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ATM机防护舱大多功能单一,用户体验等效果较差,例如,有的防护舱内设有LED灯,但是此LED灯一般设置为晚上点亮,而这样会造成能源浪,而有时虽然是白天,但光线较差,这样就会影响用户体验效果。而且现在的ATM机防护舱大多考虑的是对人身安全提高保护,对ATM机本身的保护却考虑很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增加用户体验效果,又能保护ATM机电子器件的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舱体和调节系统;
防护舱体,前侧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门并通过电控锁与其锁定,所述防护门上嵌入有透光玻璃,所述透光玻璃采用磨砂玻璃,所述防护舱体的顶部开设有竖直向下的放置凹槽;调节系统,包括设于放置凹槽内的控制终端、抽气装置、除湿装置、通风装置以及设于防护舱体内顶部的LED灯;控制终端,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电控锁,其信号输入端连接有设于防护舱体内的湿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出门按钮、红外传感器以及设于防护舱体外的进门按钮;抽气装置,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防护舱体内且连接控制终端的控制输出端;除湿装置,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抽气装置的出气口和防护舱体内;通风装置,连接控制终端的控制输出端;LED灯,靠近ATM机且连接控制终端的控制输出端。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感应高度距离地面不低于1.1m,所述进门按钮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5m。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内设有中空且上下开有多个通孔的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设置于抽气装置的入口处,所述过滤盒内设有用于空气过滤的过滤物。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前侧外表面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反应防护舱体内是否有人的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终端的控制输出端。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玻璃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0.2m,所述透光玻璃的高设置为1.5m,宽设置为0.7m,所述防护舱体内设有安全锤。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内一侧板上固定有显示器,所述防护舱体外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摄像头。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有远程控制端,所述远程控制端连接有第一摄像头以及设于防护舱体内的第二摄像头。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凹凸配合插接。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外设有紧急按钮,所述紧急按钮能够控制电控锁的开启与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防护舱体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连接于控制终端的控制输出端,所述扬声器能够播报防护舱控制系统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进门按钮和光线传感器为LED灯点亮的触发条件,这样可以在操作者进入防护舱体前按动进门按钮的时候,控制终端根据光线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否启动LED灯,这样既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操作者操作的舒适性,又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通风装置的设置可以增加防护舱体内的空气流动,增加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防护舱控制系统及ATM机内有大量的电子元器件,湿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使控制终端根据防护舱内的湿度条件来决定是否启动抽气装置,使防护舱体内的空气通过抽气装置进入除湿装置中去处水分后再回到防护舱体内,干燥的条件既可以延长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又能防止一些金属设备被腐蚀。
防护门上嵌入磨砂材质的透光玻璃,既可以增加防护舱体内的采光,又可以保护操作者的隐私。
放置凹槽可以对安装在其中的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1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2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包括防护舱体1和调节系统。
防护舱体1,前侧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门13并通过电控锁15与其锁定,所述防护门上嵌入有透光玻璃14,所述透光玻璃14采用磨砂玻璃,所述防护舱体1的顶部开设有竖直向下的放置凹槽121。防护门13与防护舱体1采用阻尼铰链进行铰接或者防护门13上可以安装闭门器。
调节系统,包括设于放置凹槽121内的控制终端21、抽气装置22、除湿装置23、通风装置24以及设于防护舱体1内顶部的LED灯25。
控制终端21,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电控锁15,其信号输入端连接有设于防护舱体1内的湿度传感器26、光线传感器27、出门按钮28、红外传感器29以及设于防护舱体1外的进门按钮30。
抽气装置22,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防护舱体1内且连接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除湿装置23,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抽气装置22的出气口和防护舱体1内。通风装置24,连接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LED灯25,靠近ATM机且连接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
防护舱的工作原理如下:
1.当操作者要进入防护舱体1,需按下进门按钮30,控制终端21收到信号,通过控制输出端将电控锁15打开,同时根据光线传感器27传输过来的信号来决定是否开启LED灯25。
2.当操作者进入防护舱体1且防护门13关闭后,红外传感器29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终端21,控制终端21通过控制输出端将电控锁15锁定,此时进门按钮30失效。
3.当操作者要出防护舱体1,需按下出门按钮28,控制终端21收到信号,通过控制输出端将电控锁15打开。
4.当操作者走出防护舱体1且防护门13关闭后,红外传感器29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终端21,控制终端21通过控制输出端将电控锁15锁定,并且此时进门按钮30解除失效。如果此时LED灯25点亮,则进行关闭。
5.当防护舱体1内湿度高于某一数值时,湿度传感器26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终端21,控制终端21通过控制输出端启动抽气装置22,防护舱体1内的空气进入除湿装置23中去处水分后再返回防护舱体1,当防护舱体1内的湿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湿度传感器26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终端21,控制终端21通过控制输出端关闭抽气装置22。
6.控制终端21通过控制输出端每隔一段时间启动通风装置24进行通风换气。
为了防止儿童单独进入防护舱内,红外传感器29的感应高度距离地面不低于1.1m,所述进门按钮30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5m,这样可以设置双重保护,最大限度的避免意外。
防护舱体1内设有中空且上下开有多个通孔的过滤盒31,所述过滤盒31设置于抽气装置22的入口处,所述过滤盒31内设有用于空气过滤的过滤物,控制终端21启动抽气装置22后,在除湿的同时还可以净化防护舱体内的空气。
为了使操作者清楚的了解防护舱体1内是否有人,防护舱体1前侧外表面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反应防护舱体1内是否有人的LED显示屏32,所述LED显示屏3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
透光玻璃14的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0.2m,所述透光玻璃14的高设置为1.5m,宽设置为0.7m,所述防护舱体1内设有安全锤。这可以使操作者遇到紧急情况,电控锁15失效时,可以使用安全锤砸碎透光玻璃14,而通过上述尺寸设置可以使操作者很方便的逃离防护舱体1且不容易被划伤。
为了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尤其是取款后的安全,防护舱体1内一侧板上固定有显示器33,所述防护舱体1外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摄像头34,通过显示器33观察外部情况后决定是否离开。进一步的,控制终端21连接有远程控制端,所述远程控制端连接有第一摄像头34以及设于防护舱体1内的第二摄像头35,控制终端21将信号传输给远程控制端,远程控制端的操作人员根据这些信号做出决定,这样当操作者在防护舱体1内外遭遇突发状况,远程控制端可以得知情况,并做出反应,例如,当红外传感器29接收到操作者进入防护舱体1的信号,当信号消失后10s后,出门按钮28仍未被触发,此时红外传感器29将信号传输到控制终端21,再由控制终端21传输给远程控制端,此时远程控制端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34和第二摄像头35查看防护舱体1内外的情况,假如发现操作者晕厥,可以通知救护车,并在救护车到达后通过远程控制打开电控锁15。另外当ATM机损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端使电控锁15锁定,此时进门按钮30失效。
为了安装方便,防护舱体1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凹凸配合插接,这样可以先将防护舱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依附在它们上面的其它设备,到现场时,只需将防护舱体1的顶部与底部插接在一起,最后进行接线调试。两个通过线路连接的设备可以在各自连接线上分别设置一接线端子,现场只需将接线端子对接。
为了防范意外,防护舱体1外设有紧急按钮,所述紧急按钮能够控制电控锁15的开启与锁定,所述紧急按钮的开启与关闭需要专用工具。这样在发生意外时,专业人员可以使用紧急按钮打开防护门13处理意外事件,或者在发生故障时,通过紧急按钮关闭防护门13,从而防止再有人进入。
防护舱体1设有扬声器36,所述扬声器36连接于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所述扬声器36能够播报防护舱控制系统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提醒操作者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舱体(1)和调节系统;
防护舱体(1),前侧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门(13)并通过电控锁(15)与其锁定,所述防护门上嵌入有透光玻璃(14),所述透光玻璃(14)采用磨砂玻璃,所述防护舱体(1)的顶部开设有竖直向下的放置凹槽(121);
调节系统,包括设于放置凹槽(121)内的控制终端(21)、抽气装置(22)、除湿装置(23)、通风装置(24)以及设于防护舱体(1)内顶部的LED灯(25);
控制终端(21),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电控锁(15),其信号输入端连接有设于防护舱体(1)内的湿度传感器(26)、光线传感器(27)、出门按钮(28)、红外传感器(29)以及设于防护舱体(1)外的进门按钮(30);
抽气装置(22),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防护舱体(1)内且连接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
除湿装置(23),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抽气装置(22)的出气口和防护舱体(1)内;
通风装置(24),连接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
LED灯(25),靠近ATM机且连接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29)的感应高度距离地面不低于1.1m,所述进门按钮(30)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1)内设有中空且上下开有多个通孔的过滤盒(31),所述过滤盒(31)设置于抽气装置(22)的入口处,所述过滤盒(31)内设有用于空气过滤的过滤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1)前侧外表面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反应防护舱体(1)内是否有人的LED显示屏(32),所述LED显示屏(3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玻璃(14)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0.2m,所述透光玻璃(14)的高设置为1.5m,宽设置为0.7m,所述防护舱体(1)内设有安全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1)内一侧板上固定有显示器(33),所述防护舱体(1)外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摄像头(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21)连接有远程控制端,所述远程控制端连接有第一摄像头(34)以及设于防护舱体(1)内的第二摄像头(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1)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凹凸配合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1)外设有紧急按钮,所述紧急按钮能够控制电控锁(15)的开启与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1)设有扬声器(36),所述扬声器(36)连接于控制终端(21)的控制输出端,所述扬声器(36)能够播报防护舱控制系统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CN201821568344.2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Active CN208907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8344.2U CN208907321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8344.2U CN208907321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7321U true CN208907321U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1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8344.2U Active CN208907321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7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11998A9 (ko) 건물의 베란다에 설치되어 보안장치가 구비된 화재 대피용 계단
CN208907321U (zh) 一种atm机防护舱控制系统
CN210442922U (zh) 一种基于智能消防系统的消防巡检装置
CN207883075U (zh) 基于bim运维装置的地铁火灾环境监控系统
CN109372401A (zh) 一种防火门结构
CN103807720B (zh) 具有摄像头的消防应急灯
CN20828406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灾预警器
CN20718260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烟雾报警器
CN205563902U (zh) 新型火灾监控装置
CN211184641U (zh) 一种学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机柜
CN207938145U (zh) 一种建筑火灾探测监控装置
CN109186033A (zh) 一种地下库房事故通风与平时通风合用系统
CN103090750A (zh) 一种子弹箱
CN208319777U (zh) 一种预制舱火灾逃生装置
CN106829677A (zh) 一种带消防功能的电梯召唤系统
DE102017111017B4 (de) Leuchtenbaldachin zum Detektieren und Signalisieren unterschiedlicher Gefahrensituationen
CN207319318U (zh) 基于液晶显示综合管理系统
CN206039941U (zh) 一种模拟逃生教学车的工作电路系统
CN209270673U (zh) 地下管廊消防装置
CN208301988U (zh) 一种智能逃生救护仓
CN205830176U (zh) 一种消防联动控制柜
CN206569865U (zh) 一种带消防功能的电梯召唤系统
CN206649639U (zh) 一种新型有毒气体检测与报警装置
CN210713682U (zh) 一种地下车库消防排烟自然进风补风系统
CN205641385U (zh) 一种新风机柜安全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