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5544U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5544U
CN208905544U CN201820942042.0U CN201820942042U CN208905544U CN 208905544 U CN208905544 U CN 208905544U CN 201820942042 U CN201820942042 U CN 201820942042U CN 208905544 U CN208905544 U CN 208905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vessel
container cover
filter cylinder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20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向阳
刘云祥
柳维军
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420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5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5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5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设有容器入口的容器本体;容器盖,安装在容器本体的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容器入口,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滤筒,能够从容器入口安装到容器本体内;连接杆,一端安装在容器本体内与滤筒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安装孔伸出到容器盖外,并能够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运动;锁紧结构,安装在容器盖上,能够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将连接杆能够升降地安装在容器盖上。该方案连接杆能够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运动,而锁紧结构又能够在连接杆移动后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任一高度位置进行配合,这样便可将滤筒调节到任一高度位置,以实现滤筒的无级连续升降调节。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配有茶漏的茶壶等液体加热容器,可将茶叶放在茶漏里面以实现泡茶的功能,但这种液体加热容器不能够实现茶漏的升降,因此,在泡茶时,只能够将茶漏一直浸泡在茶水中,这样便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泡茶的时间,从而会导致泡茶时间过长、茶汤过浓等情况的发生,因而无法确保泡出的茶汤的口感。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茶漏能够升降地液体加热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容器入口;容器盖,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所述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器入口,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滤筒,能够从所述容器入口安装到所述容器本体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内,与所述滤筒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并能够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运动;锁紧结构,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能够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杆能够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滤筒、连接杆和锁紧结构,其中,容器本体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的容器开口,而滤筒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而连接杆一端在容器本体内与滤筒连接,用于将滤筒安装在容器本体内,其中,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容器盖上的安装孔伸出到容器本体或容器盖外,并能够带动滤筒在容器本体内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运动,这样便可通过连接杆的移动来带动滤筒在容器本体内上下运动,从而便可实现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而锁紧结构安装在容器盖上(这里锁紧结构既可是放置安装在容器盖上,也可以是固定安装在容器盖上),能够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这样锁紧装置便能够在连接杆升降任一高度后将连接杆锁紧安装在容器盖上,从而实现连接杆在升降后的固定。具体地,比如泡茶时,可将连接杆向下移动,以便能够将滤筒下降到容器本体内的液面以下,而在滤筒下降到所需高度后,可通过锁紧装置将连接杆锁紧,以防止连接杆在滤筒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此时便可通过滤筒进行泡茶,而在泡茶结束后,可将连接杆向上移动至液面以上,并通过锁紧装置将连接杆锁紧,这样便能够使茶叶与液体分离。该方案,通过连接杆与锁紧装置的配合,这样在用户泡茶时,使得用户可通过随时升降滤筒,以使茶叶能够随时进入或脱离液体,从而达到调整泡茶时间,提升茶水口感的目的。此外,该种结构,由于连接杆能够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滤筒上下升降,而锁紧结构又能够在连接杆移动后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这样在调节滤筒的高度位置时,便可将滤筒调节到任一高度位置上,从而可实现滤筒的无级连续升降调节,进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高度,从而可使滤筒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进而可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
其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通过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出水结构,能够通过出水结构来进行容器本体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取出滤筒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当然,也可不设置出水结构,而直接通过容器本体的容器入口进行茶水等的倒出。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冲泡咖啡或冲泡其它饮品等。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锁紧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容器盖上的内螺纹,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能够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杆能够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锁紧结构设置为容器盖,比如安装孔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同时,可在连接杆的表面上设置能够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这样当需要调整滤筒高度时,只需要旋转连接杆,使连接杆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随着连接杆的旋转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将连接杆固定在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高度,从而可使滤筒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同时,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调节滤筒高度,只需要旋转连接杆即可,而不需要克服重力而上下拉动连接杆,因此使得滤筒的移动更加省力轻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锁紧结构为放置在或安装在所述容器盖的所述安装孔处的螺母,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能够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杆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锁紧结构设置为安装在容器盖的安装孔处的螺母,此时,可在连接杆的外表面上设置一些能够与螺母进行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这样当需要调整滤筒高度时,只需要旋转连接杆,使连接杆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随着连接杆的旋转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螺母与连接杆上的外螺纹的配合将连接杆固定在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高度,从而可使滤筒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同时,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调节滤筒高度,只需要旋转连接杆即可,而不需要克服重力而上下拉动连接杆,因此使得滤筒的移动更加省力轻便。此外,将锁紧结构设置为螺母,使得连接杆在升降时不需要和容器盖进行紧密接触,这样可减少连接杆升降时与容器盖之间的摩擦,从而可减少容器盖的磨损,进而可降低容器盖的硬度要求,因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将容器盖用硬度较低,不易磨损的塑料材料制成,当然,容器盖也可通过金属制成,这样便能够使容器盖的材质选择更加广泛。还有该种设置,在对锁紧结构进行维修或清洗时,只需拆掉锁紧装置即可,而无需对整个容器盖进行更换,进一步优选的,锁紧装置的螺母为金属材质,这样可增加螺母的硬度,以减少连接杆对螺母的磨损,从而增加锁紧装置的所用寿命,当然,锁紧装置也可采用其他材质的螺母,如塑料或稀土材料等的螺母。
其中,这里的螺母即可固定安装在容器盖上,也可不固定安装在容器盖上,此时,螺母只是简单地放置在容器盖上,而与容器盖之间没有固定关系。
其次,安装孔与连接杆之间为间隙配合,这样在连接杆升降时可减少连接杆与容器盖之间的摩擦,从而可减少容器盖的磨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所述螺母能够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容器盖的外表面设置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并将螺母设置在安装槽内,这样可通过安装槽对螺母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增加螺母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安装槽的形状与螺母的外表面形状一致,且均为多边形,这样可在连接杆转动时,使螺母固定不动,以使连接杆与螺母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连接杆和滤筒在连接杆的转动中上升或下降,当然,安装槽也可采用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螺母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或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螺母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槽内,这样便可随时对螺母进行拆卸,从而在需要更换或清洗螺母时,方便对螺母的更换或清洗。当然,也可将螺母与容器盖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保证螺母的安装稳定性,从而在连接杆转动时,保证螺母固定不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的转动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锁紧结构为第一磁铁和导磁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导磁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导磁件的配合能够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连接杆上设置第一磁铁或导磁件中的一个,而将锁紧结构设置为第一磁铁或导磁件的另一个,第一磁铁和导磁件之间可产生磁力,而磁力可使锁紧装置和连接杆之间产生大于连接杆和滤筒重力的摩擦力,从而当连接杆需要上升时,用户可克服锁紧装置和连接杆之间的摩擦力,直接拉动连接杆即可带动滤筒上下移动,而需要将滤筒固定在一高度位置时,便可直接停止拉动连接杆,通过摩擦力使连接杆紧贴在锁紧装置上,从而使滤筒固定在当前位置,该种方式同样可实现滤筒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可使滤筒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磁件为第二磁铁或导磁金属结构;或所述连接杆为导磁金属杆。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导磁件设置为第二磁铁或导磁金属结构,这样可使导磁件与第一磁铁之间产生磁力,从而在磁力的作用下增大连接杆与锁紧装置或安装孔表面的摩擦力,以使摩擦力大于连接杆与滤筒的重力,从而使连接杆能够固定在当前位置;同时,也可将连接杆设置为导磁金属杆,这样整个连接杆均可与第一磁铁进行配合产生磁力,该磁力同样可使连接杆紧贴在锁紧装置上,从而在连接杆与锁紧装置连接面产生大于连接杆和滤筒重力的摩擦力,进而将连接杆能够固定在当前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安装孔对应所述提手设置,并贯穿所述提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安装孔对应设置在容器盖的提手处,这样使得提手和安装孔都能够重合设置在容器盖的中部,而提手和安装孔重合设置,能够使容器盖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的一端上设置有把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把手来操作连接杆的升降,进而实现对滤筒的升降操作,而设置把手一方面便于用户对连接杆的操作,防止连接杆在升降时打滑。此外,设置把手也便于用户握住连接杆而上下升降连接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筒盖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滤筒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其中,筒体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用于关闭或打开筒体的开口。其中,连接杆的一端即可安装在筒体上,也可安装在筒盖上,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但优选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筒盖上。而通过在筒体上设置有滤孔使得容器本体内,滤筒外的水能够进入到滤筒内,以使滤筒内外的水进行交换,进而即可实现泡茶等操作。
当然,在其它技术方案中,也可将滤筒设置成不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只包括一个单独的筒体,而不包括筒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或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能够拆卸地卡扣安装在一起。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筒体和筒盖可优选通过螺纹、卡扣等安装方式安装在一起,因为螺纹安装、卡扣安装都是比较常见且牢靠的安装方式,因而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还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当然,所述筒盖也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筒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容器,和/或所述容器盖为透明盖,和/或所述滤筒为透明筒。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容器本体设置为透明容器,或将容器盖设置为透明盖,或将滤筒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容器本体或容器盖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或滤筒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外。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外。
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还可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而通过设置底座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来控制容器本体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和底座,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的所述安装孔处,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容器盖的安装孔处设置一个密封圈,这样可通过密封圈将安装孔密封,从而可防止容器本体内的热气、茶香等从安装孔处泄漏,这样即可锁住茶香和热气,以提高产品泡茶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手柄。其中,通过设置手柄能够使容器本体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其中,具体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容器本体,12出水结构,2容器盖,22安装孔,24提手,26安装槽,3滤筒,32筒体,34筒盖,4连接杆,42外螺纹,44把手,5螺母,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滤筒3、连接杆4和锁紧结构。具体地,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容器入口;容器盖2安装在容器本体1的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容器入口,容器盖2上设置有安装孔22;滤筒3能够从容器入口安装到容器本体1内;连接杆4的一端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与滤筒3连接,连接杆4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安装孔22伸出到容器盖2外,并能够沿安装孔22的轴向方向运动;锁紧结构安装在容器盖2上,能够与连接杆4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将连接杆4能够升降地安装在容器盖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滤筒3、连接杆4和锁紧结构,其中,容器本体1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2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1的容器开口,而滤筒3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而连接杆4一端在容器本体1内与滤筒3连接,用于将滤筒3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其中,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容器盖2上的安装孔22伸出到容器本体1或容器盖2外,并能够带动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沿容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运动,这样便可通过连接杆4的移动来带动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上下运动,从而便可实现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而锁紧结构安装在容器盖2上,能够与连接杆4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这样锁紧装置便能够在连接杆4升降任一高度后将连接杆4锁紧安装在容器盖2上,从而实现连接杆4在升降后的固定。具体地,比如泡茶时,可将连接杆4向下移动,以便能够将滤筒3下降到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以下,而在滤筒3下降到所需高度后,可通过锁紧装置将连接杆4锁紧,以防止连接杆4在滤筒3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此时便可通过滤筒3进行泡茶,而在泡茶结束后,可将连接杆4向上移动至液面以上,并通过锁紧装置将连接杆4锁紧,这样便能够使茶叶与液体分离。该方案,通过连接杆4与锁紧装置的配合,这样在用户泡茶时,使得用户可通过随时升降滤筒3,以使茶叶能够随时进入或脱离液体,从而达到调整泡茶时间,提升茶水口感的目的。此外,该种结构,由于连接杆4能够沿安装孔22的轴向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滤筒3上下升降,而锁紧结构又能够在连接杆4移动后与连接杆4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这样在调节滤筒3的高度位置时,便可将滤筒3调节到任一高度位置上,从而可实现滤筒3的无级连续升降调节,进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3高度,从而可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进而可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3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3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
其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12。通过在容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出水结构12,能够通过出水结构12来进行容器本体1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2,取出滤筒3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当然,也可不设置出水结构12,而直接通过容器本体1的容器入口进行茶水等的倒出。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冲泡咖啡或冲泡其它饮品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锁紧结构为设置在容器盖2上的内螺纹,连接杆4上设置有外螺纹42,外螺纹42能够与内螺纹配合,以将连接杆4能够升降地安装在容器盖2上。
在该实施例中,可优选将锁紧结构设置为容器盖2,比如安装孔22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同时,可在连接杆4的表面上设置能够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42,这样当需要调整滤筒3高度时,只需要旋转连接杆4,使连接杆4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3随着连接杆4的旋转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内外螺纹42的配合将连接杆4固定在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3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3高度,从而可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3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3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同时,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调节滤筒3高度,只需要旋转连接杆4即可,而不需要克服重力而上下拉动连接杆4,因此使得滤筒3的移动更加省力轻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锁紧结构为放置在或安装在容器盖2的安装孔22处的螺母5,连接杆4上设置有外螺纹42,连接杆4能够通过外螺纹42与螺母5进行螺纹连接;其中,安装孔22与连接杆4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锁紧结构设置为安装在容器盖2的安装孔22处的螺母5,此时,可在连接杆4的外表面上设置一些能够与螺母5进行螺纹配合的外螺纹42,这样当需要调整滤筒3高度时,只需要旋转连接杆4,使连接杆4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3随着连接杆4的旋转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螺母5与连接杆4上的外螺纹42的配合将连接杆4固定在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3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3高度,从而可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3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3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同时,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调节滤筒3高度,只需要旋转连接杆4即可,而不需要克服重力而上下拉动连接杆4,因此使得滤筒3的移动更加省力轻便。此外,将锁紧结构设置为螺母5,使得连接杆4在升降时不需要和容器盖2进行紧密接触,这样可减少连接杆4升降时与容器盖2之间的摩擦,从而可减少容器盖2的磨损,进而可降低容器盖2的硬度要求,因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将容器盖2用硬度较低,不易磨损的塑料材料制成,当然,容器盖2也可通过金属制成,这样便能够使容器盖2的材质选择更加广泛。还有该种设置,在对锁紧结构进行维修或清洗时,只需拆掉锁紧装置即可,而无需对整个容器盖2进行更换,进一步优选的,锁紧装置的螺母5为金属材质,这样可增加螺母5的硬度,以减少连接杆4对螺母5的磨损,从而增加锁紧装置的所用寿命,当然,锁紧装置也可采用其他材质的螺母5,如塑料或稀土材料等的螺母5。
其中,这里的螺母5即可固定安装在容器2盖上,也可不固定安装在容器盖2上,此时,螺母只是简单地放置在容器盖2上,而与容器盖2之间没有固定关系。
其次,安装孔22与连接杆4之间为间隙配合,这样在连接杆4升降时可减少连接杆4与容器盖2之间的摩擦,从而可减少容器盖2的磨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容器盖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26,安装孔22设置在安装槽26的底壁上,螺母5能够安装在安装槽26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容器盖2的外表面设置安装槽26,安装槽26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22,并将螺母5设置在安装槽26内,这样可通过安装槽26对螺母5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增加螺母5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安装槽26的形状与螺母5的外表面形状一致,且均为多边形,这样可在连接杆4转动时,使螺母5固定不动,以使连接杆4与螺母5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连接杆4和滤筒3在连接杆4的转动中上升或下降,当然,安装槽26也可采用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螺母5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安装槽26内,或螺母5与安装槽26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螺母5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槽26内,这样便可随时对螺母5进行拆卸,从而在需要更换或清洗螺母5时,方便对螺母5的更换或清洗。当然,也可将螺母5与容器盖2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保证螺母5的安装稳定性,从而在连接杆4转动时,保证螺母5固定不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4的转动效率。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图中未示出)中,优选地,锁紧结构为第一磁铁和导磁件中的一个,第一磁铁和导磁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4上,连接杆4通过第一磁铁和导磁件的配合能够升降地安装在容器盖2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连接杆4上设置第一磁铁或导磁件中的一个,而将锁紧结构设置为第一磁铁或导磁件的另一个,第一磁铁和导磁件之间可产生磁力,而磁力可使锁紧装置和连接杆4之间产生大于连接杆4和滤筒3重力的摩擦力,从而当连接杆4需要上升时,用户可克服锁紧装置和连接杆4之间的摩擦力,直接拉动连接杆4即可带动滤筒3上下移动,而需要将滤筒3固定在一高度位置时,便可直接停止拉动连接杆4,通过摩擦力使连接杆4紧贴在锁紧装置上,从而使滤筒3固定在当前位置,该种方式同样可实现滤筒3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可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3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3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磁件为第二磁铁或导磁金属结构;或连接杆4为导磁金属杆。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导磁件设置为第二磁铁或导磁金属结构,这样可使导磁件与第一磁铁之间产生磁力,从而在磁力的作用下增大连接杆4与锁紧装置或安装孔22表面的摩擦力,以使摩擦力大于连接杆4与滤筒3的重力,从而使连接杆4能够固定在当前位置;同时,也可将连接杆4设置为导磁金属杆,这样整个连接杆4均可与第一磁铁进行配合产生磁力,该磁力同样可使连接杆4紧贴在锁紧装置上,从而在连接杆4与锁紧装置连接面产生大于连接杆4和滤筒3重力的摩擦力,进而将连接杆4能够固定在当前位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容器盖2上设置有提手24,安装孔22对应提手24设置,并贯穿提手24。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安装孔22对应设置在容器盖2的提手24处,这样使得提手24和安装孔22都能够重合设置在容器盖2的中部,而提手24和安装孔22重合设置,能够使容器盖2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杆4通过安装孔22伸出到容器盖2外的一端上设置有把手44。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把手44来操作连接杆4的升降,进而实现对滤筒3的升降操作,而设置把手44一方面便于用户对连接杆4的操作,防止连接杆4在升降时打滑。此外,设置把手44也便于用户握住连接杆4而上下升降连接杆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滤筒3包括筒体32和筒盖34,筒体3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筒体32上设置有多个滤孔,筒盖34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筒体32的开口端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滤筒3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3包括筒体32和筒盖34,其中,筒体32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34用于关闭或打开筒体32的开口。其中,连接杆4的一端即可安装在筒体32上,也可安装在筒盖34上,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但优选地,连接杆4的一端安装在筒盖34上。而通过在筒体32上设置有滤孔使得容器本体1内,滤筒3外的水能够进入到滤筒3内,以使滤筒3内外的水进行交换,进而即可实现泡茶等操作。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滤筒3设置成不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3只包括一个单独的筒体32,而不包括筒盖3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筒体32和筒盖34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或筒体32和筒盖34能够拆卸地卡扣安装在一起。
在该些实施例中,筒体32和筒盖34可优选通过螺纹、卡扣等安装方式安装在一起,因为螺纹安装、卡扣安装都是比较常见且牢靠的安装方式,因而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还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筒体32和筒盖34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当然,筒盖34也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筒体32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为透明容器,和/或容器盖2为透明盖,和/或滤筒3为透明筒。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容器本体1设置为透明容器,或将容器盖2设置为透明盖,或将滤筒3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容器本体1或容器盖2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1或滤筒3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内或设置在容器本体1外。
在该些实施例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1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外。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6和加热装置,容器本体1能够安装在底座6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或设置在底座6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6,而通过设置底座6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1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6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6来控制容器本体1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1,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6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和底座6,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容器盖2的安装孔22处,用于密封安装孔22。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容器盖2的安装孔22处设置一个密封圈,这样可通过密封圈将安装孔22密封,从而可防止容器本体1内的热气、茶香等从安装孔22泄漏,这样即可锁住茶香和热气,以提高产品泡茶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手柄。其中,通过设置手柄能够使容器本体1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其中,具体地,底座6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容器入口;
容器盖,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所述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器入口,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
滤筒,能够从所述容器入口安装到所述容器本体内;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内,与所述滤筒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并能够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运动;
锁紧结构,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能够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任一位置进行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杆能够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容器盖上的内螺纹,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能够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杆能够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结构为放置在或安装在所述容器盖的所述安装孔处的螺母,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能够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杆之间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所述螺母能够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或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结构为第一磁铁和导磁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导磁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导磁件的配合能够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件为第二磁铁或导磁金属结构;或
所述连接杆为导磁金属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安装孔对应所述提手设置,并贯穿所述提手;和/或
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的一端上设置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筒盖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容器,和/或所述容器盖为透明盖,和/或所述滤筒为透明筒;和/或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外,或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和/或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的所述安装孔处,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孔。
CN201820942042.0U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08905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2042.0U CN208905544U (zh)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2042.0U CN208905544U (zh)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5544U true CN208905544U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1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2042.0U Active CN208905544U (zh)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5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6105A (zh) * 2020-11-18 2021-02-23 青川县科腾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无声智能饮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6105A (zh) * 2020-11-18 2021-02-23 青川县科腾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无声智能饮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5544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876143U (zh) 液体加热容器
US202004050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an extract from a suspension
CN106805774A (zh) 一种全自动法压壶
CN208876148U (zh) 液体加热容器
KR102486838B1 (ko) 액체 가열 용기
CN20923579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876144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87603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876141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784461U (zh) 咖啡冲泡机及其咖啡冲泡器具
CN208524538U (zh) 电水壶
CN105799079A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生产的搅拌机
CN208876147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87614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2269785U (zh) 全自动茶具
CN208876146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875923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876145U (zh) 滤筒及液体加热容器
CN110613339A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20344190U (zh) 茶叶自动冲泡装置
CN208875922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3405750U (zh) 一种带热水功能的咖啡饮料机
CN106963258B (zh) 旅行用电热水壶
CN201381214Y (zh) 自动斟茶斟酒可调定量茶具酒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