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3254U - 人脸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脸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3254U
CN208903254U CN201820771886.3U CN201820771886U CN208903254U CN 208903254 U CN208903254 U CN 208903254U CN 201820771886 U CN201820771886 U CN 201820771886U CN 208903254 U CN208903254 U CN 208903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module
input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odule
face recog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718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首峰
李莉莉
孙立宏
陈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zh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07718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3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3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3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检修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包括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和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输入终端,输入终端上设置有人脸采集模块,输入终端能够将人脸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当人脸信息通过认证后中央处理器激活。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人脸信息来识别操作人员是否为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从而控制中央处理器是否激活,以此提高电气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人脸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已成为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水平交通工具。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电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13年我国电梯的总产量达到了57.97万台,同比增长9.58%,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梯产量最高的国家,比重超过全球总量的60%,从2009年到2013年,我国电梯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96%。
电梯作为一种频繁使用的垂直或者水平运输乘客的交通工具,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导致其在运输乘客的过程中存在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上述安全隐患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重大事故考虑,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特种设备目录》将电梯列入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并对电梯的生产、安装、维保和检修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规定只有考取国家质检总局《电梯操作证》的人员才可以对电梯进行检修,并对考取国家质检总局《电梯操作证》的人员记录在案,以减少不具备电梯操作资质的人员在电梯检修阶段发生事故的现象。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极大的规范了电梯在生产、安装、维保和检修中的操作,降低了电梯发生事故的概率,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电梯的控制主板检修一般通过解码器进行检修认证或者直接不需要检修认证便可以对电梯的控制主板进行检修,而随着电梯产量和使用量的逐年增加,电梯的检修管理逐渐出现了混乱,一些物业人员或者一些无证人员为了降低电梯检修成本、提高检修效率,通过从网上购买的解码器对电梯的控制主板进行检修认证,而不通过专业操作人员对电梯进行检修,导致关于电梯检修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认真执行,增加了电梯检修过程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一种人脸识别系统,该电梯检修认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和人脸采集模块识别操作人员是否为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从而控制是否激活电气设备的控制主板,以提高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包括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和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输入终端,输入终端能够将人脸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当人脸信息通过认证后中央处理器激活。
优选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与人脸识别模块连接的认证接口,输入终端上设置有与认证接口匹配的数据插头,输入终端能够通过数据插头将人脸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
优选地,输入终端包括手机移动终端或电脑移动终端,数据插头未与所述认证接口匹配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接头。
优选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与人脸识别模块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输入终端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通讯模块进行通讯的第二通讯模块,输入终端能够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将人脸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
优选地,输入终端包括手机移动终端或电脑移动终端,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为SD卡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近场通讯模块、红外通讯模块和ZigBee通讯模块中的一种。
优选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密码识别模块,输入终端上设置有密码采集模块,输入终端能够将密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密码信息发送至密码识别模块进行识别。
优选地,人脸识别模块和密码识别模块分别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人脸识别模块能够将人脸信息与远程服务器中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密码识别模块能够将密码信息与远程服务器中的预存密码信息进行匹配。
优选地,输入终端上还设置有解码模块,当人脸信息与远程服务器中的预存人脸信息匹配正确,且密码信息与远程服务器中的预存密码信息匹配正确时,解码模块能够激活中央处理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和人脸采集模块识别操作人员是否为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从而控制是否激活电气设备的控制主板,以提高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人脸识别模块设置于控制主板上并与控制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连接,人脸采集模块设置于输入终端上通过输入终端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人脸识别模块将人脸信息与远程服务器内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当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远程服务器内的预存人脸信息匹配成功后,输入终端上的解码模块与控制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连接激活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密码识别模块,输入终端上设置有密码采集模块,输入终端能够将密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密码信息发送至密码识别模块进行识别,当密码信息识别正确后,输入终端采集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识别,人脸识别模块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密码信息对应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当人脸信息与预存人脸信息匹配成功,解码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并激活中央处理器,其中,人脸识别模块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密码信息对应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不仅可以提高人脸识别模块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人脸识别模块的匹配工作量,提高人脸识别模块识别人脸信息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人脸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0、控制主板;12、中央处理器;122、按钮;124、显示屏;14、人脸识别模块;15、认证接口;16、密码识别模块;20、输入终端;24、人脸采集模块;25、数据插头;26、密码采集模块;30、远程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电梯检修操作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范围的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的人脸识别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具有类似结构的设备如电器柜等,这种调整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人脸识别系统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比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上”、“下”、“内”、“外”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人脸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系统,为了方便理解,以电梯为例进行描述,,电梯的控制主板10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12,中央处理器12用于控制电梯的速度、载重以及消防等功能,而电梯的控制主板10在出厂时中央处理器12一般不会设定电梯的速度、载重以及消防等功能,因此,在电梯安装完成后以及在电梯检修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通过按钮122设定中央处理器12控制电梯的速度、载重以及消防等功能,并使相关参数能够显示在显示屏124上,由于电梯属于特种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规定检修电梯的操作人员需考取国家质检总局的《电梯操作证》,并将操作人员的操作号以及照片储存在案,以此降低无证操作人员检修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电梯厂家为了响应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降低无证操作人员检修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将中央处理器12设置为锁码模式,操作人员需要解码器激活中央处理器12才能够通过按钮122进行正常操作,但是,由于解码器可以通过网上购买的方式获得,导致无证操作人员检修电梯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减少无证操作人员检修电梯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检修认证系统,该电梯检修认证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模块14和输入终端20,人脸识别模块14设置于控制主板上与中央处理器12连接,输入终端20上设置有人脸采集模块24,输入终端20能够将人脸采集模块24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14进行认证,当人脸信息通过认证后中央处理器12激活,本实用新型通过人脸识别模块14和人脸采集模块24识别操作人员是否为质检局备案的专业电梯操作人员,从而控制是否激活电梯的控制主板10,以提高电梯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人脸采集模块24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见的人脸动态图像采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14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见的人脸匹配识别模块,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终端20可以在现有电梯解码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例如,可以在现有电梯解码器上设置人脸采集模块24,对应的在电梯的控制主板10上设置人脸识别模块14,以此达到识别操作人员是否为质检局备案的专业电梯操作人员目的。
继续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控制主板10上设置有与人脸识别模块14连接的认证接口15,输入终端20上设置有与认证接口15匹配的数据插头25,输入终端20能够通过数据插头25将人脸采集模块24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14进行认证,输入终端20包括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数据插头25未与所述认证接口15匹配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移动终端连接的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终端20采集操作人员的人脸信息,可以减少采用电梯控制主板10采集人脸信息对电梯控制主板10的改造,降低控制主板10的成本,进一步地,输入终端20可以为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数据插头25与电梯控制主板10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输入终端20能够对多个电梯控制主板10上的中央处理器12进行操作的目的,以降低移动终端的成本。
继续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输入终端20通过认证接口15和数据插头25将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14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输入终端20发送人脸信息方式的限制,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控制主板10上设置有与人脸识别模块14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输入终端20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通讯模块进行通讯的第二通讯模块,输入终端20能够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将人脸采集模块24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14进行认证,输入终端20包括手机等移动终端,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为SD卡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近场通讯模块、红外通讯模块和ZigBee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终端20采集操作人员的人脸信息,可以减少采用电梯控制主板10采集人脸信息对电梯控制主板10的改造,降低控制主板10的成本,进一步地,输入终端20可以为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数据插头25与电梯控制主板10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输入终端20能够对多个电梯控制主板10上的中央处理器12进行操作的目的,以降低移动终端的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体验。
继续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密码识别模块16,输入终端20上设置有密码采集模块26,输入终端20能够将密码采集模块26采集到的密码信息发送至密码识别模块16进行识别,当密码信息识别正确后,输入终端20采集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14识别,人脸识别模块14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密码信息对应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当人脸信息与预存人脸信息匹配成功,解码模块与中央处理器12连接并激活中央处理器12,其中,人脸识别模块14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密码信息对应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不仅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电梯检修认证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人脸识别模块14的匹配工作量,提高人脸识别模块14识别人脸信息的效率。
继续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人脸识别模块14和密码识别模块16分别与远程服务器30通信连接,人脸识别模块14能够将人脸信息与远程服务器30中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密码识别模块16能够将密码信息与远程服务器30中的预存密码信息进行匹配。通过将人脸识别模块14和密码识别模块16分别与远程服务器30通讯连接,人脸识别模块14和密码识别模块16可以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和密码信息与远程服务器30中的预存人脸信息和预存密码信息进行匹配,而且,远程服务器30(如国家质检总局记录取得《电梯操作证》操作人员的远程服务器)中的预存人脸信息和预存密码信息实时更新,可以有效提高人脸识别模块14和密码识别模块16的认证准确性。
继续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输入终端20上还设置有解码模块,当人脸信息与远程服务器30中的预存人脸信息匹配正确,且密码信息与远程服务器30中的预存密码信息匹配正确时,解码模块能够激活中央处理器12。本实用新型的解码模块为电子技术中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负责将二进制代码翻译为特定的对象(如逻辑电平等),能够使中央处理器12恢复能够正常的设定工作,具体地,解码模块可以为现有解码器中用于解码中央处理器的解码模块,在此不进行赘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方法用于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人脸识别系统,为了方便理解,以电梯为例进行描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0:输入终端20采集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14;S12:人脸识别模块14对人脸信息进行认证;S14:当人脸信息认证正确,解码模块与中央处理器12连接并激活中央处理器12;S16:当人脸信息认证错误,解码模块与中央处理器12处于断开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人脸识别模块14和人脸采集模块24识别操作人员是否为质检局备案的专业电梯操作人员,从而控制是否激活电梯的控制主板10,以提高电梯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方法用于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人脸识别系统,为了方便理解,以电梯为例进行描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20:输入终端20采集密码信息并将密码信息发送至密码识别模块16进行识别;S21:密码识别模块16识别采集到的密码信息是否正确;当密码信息识别正确后,执行步骤S22:输入终端20采集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14识别;S24:人脸识别模块14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密码信息对应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S25:人脸识别模块14识别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是否正确;当人脸信息与预存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执行步骤S26:解码模块与中央处理器12连接并激活中央处理器12;其中,当密码信息识别错误或者人脸信息匹配失败,执行步骤S28:解码模块与中央处理器12处于断开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人脸识别模块14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密码信息对应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不仅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电梯检修认证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人脸识别模块14的匹配工作量,提高人脸识别模块14识别人脸信息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人脸识别系统,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输入终端,所述输入终端上设置有人脸采集模块,所述输入终端能够将所述人脸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当所述人脸信息通过认证后所述中央处理器激活,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连接的认证接口,所述输入终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认证接口匹配的数据插头,所述输入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数据插头将所述人脸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人脸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所述输入终端包括手机移动终端或电脑移动终端,所述数据插头未与所述认证接口匹配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接头,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所述输入终端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进行通信的第二通讯模块,所述输入终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将所述人脸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人脸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终端包括手机移动终端或电脑移动终端,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为SD卡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近场通讯模块、红外通讯模块和ZigBee通讯模块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密码识别模块,所述输入终端上设置有密码采集模块,所述输入终端能够将所述密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密码信息发送至所述密码识别模块进行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密码识别模块分别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能够将所述人脸信息与所述远程服务器中的预存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所述密码识别模块能够将所述密码信息与所述远程服务器中的预存密码信息进行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终端上还设置有解码模块,当所述人脸信息与所述远程服务器中的所述预存人脸信息匹配正确,且所述密码信息与所述远程服务器中的所述预存密码信息匹配正确时,所述解码模块能够激活所述中央处理器。
CN201820771886.3U 2018-05-22 2018-05-22 人脸识别系统 Active CN208903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1886.3U CN208903254U (zh) 2018-05-22 2018-05-22 人脸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1886.3U CN208903254U (zh) 2018-05-22 2018-05-22 人脸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3254U true CN208903254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71886.3U Active CN208903254U (zh) 2018-05-22 2018-05-22 人脸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32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1743A (zh) * 2021-05-12 2021-08-27 广州德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爬架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1743A (zh) * 2021-05-12 2021-08-27 广州德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爬架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7932A (zh) 一种智能工作票的安全管理方法
CN106744111A (zh) 基于蓝牙和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电梯维保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035904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运行智能监控系统
CN20610006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
CN104809663B (zh) 电力专业技术服务保障监督系统及其监督方法
CN108107851A (zh) 一种生产线智能远程安灯控制系统
CN103714628A (zh) 一种公共车辆租赁系统及租赁方法
CN101458502A (zh) 电力系统标准化作业智能控制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6204841A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98231U (zh) 基于蓝牙和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电梯维保管理装置
CN102088207A (zh) 一种变电站远程协同操作系统
CN214154147U (zh) 一种倒闸操作智能防误系统
CN109636971A (zh) 一种智能社区安防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8903254U (zh) 人脸识别系统
CN110070660A (zh) 一种门禁及梯控一体化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354909A (zh) 一种智能安检监控信息系统
CN110348545B (zh) 一种基于erp系统的ar智能操作票方法及装置
CN108985026A (zh) 人脸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6650386B (zh) 一种远程授权方法及系统
CN202050444U (zh) 塔机远程身份认证系统
CN110037391A (zh) 一种钥匙扣
CN110034930A (zh) 一种电力终端设备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
CN206563996U (zh) 一种智能网络门禁系统控制板
CN105933351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的系统与方法
CN214151812U (zh)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29 Third Floor of Yansha Shengshi Building, 23 North Third Ring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GUOZ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8 apricot Road, No. 1 West Tower, four floor.

Patentee before: GUOZ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