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3640U - 一种木偶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偶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3640U
CN208893640U CN201821056761.9U CN201821056761U CN208893640U CN 208893640 U CN208893640 U CN 208893640U CN 201821056761 U CN201821056761 U CN 201821056761U CN 208893640 U CN208893640 U CN 208893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ntrol piece
housing portion
line
pupp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67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绍兰
黄海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F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F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0567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3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3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3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偶控制器,涉及木偶操控领域。这种木偶控制器可以控制木偶的头部、肢部和尾部的动作。其中,木偶控制器包含机体。头部控制件,可左右摆动地配置于机体上侧。第一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上,连接于头部后可以将头部控制件的摆动动作变换成头部的摆动动作。肢部控制件,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上侧。第二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上,连接于肢部后可以将肢部控制件的滑动动作变换成肢部的抬起或放下动作。尾部控制件,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上侧。第三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上,连接于尾部后可以将尾部控制件的滑动动作变换成尾部的摆动动作。使用该木偶控制器,可以使操控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木偶的多种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木偶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偶操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木偶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或者开发幼儿智力的方式,各种玩具不断出现,并开始提升其益智性和趣味性。木偶是一种有趣并且可操作的玩具,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喜爱。通过操控木偶可以提高操控者的动手能力并且愉悦心情,因此木偶的简单操作是木偶被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
鉴于此,发明人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偶控制器,旨在使操控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木偶的多种动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木偶控制器,用以控制木偶的头部、肢部和尾部的动作。木偶控制器包含机体,机体为圆盘状,机体的侧表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头部控制件,可左右摆动地配置于机体上侧;第一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上且连接头部控制件,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头部后可以将头部控制件的摆动动作变换成头部的摆动动作;肢部控制件,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上侧;第二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上且连接于肢部控制件,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于肢部后可以将肢部控制件的滑动动作变换成肢部的抬起或放下动作;尾部控制件,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上侧;第三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上且连接尾部控制件,第三传动机构连接于尾部后可以将尾部控制件的滑动动作变换成尾部的摆动动作。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机构包含:上端固定于机体且下端连接于头部的第一提线、分设于第一提线两侧的一对摆杆、连接一对摆杆和头部控制件的齿轮传动组件;头部控制件摆动时通过齿轮传动组件带动一对摆杆相对第一提线摆动,一对摆杆摆动时可带动第一提线活动。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机构包含:上端连接于肢部控制件且下端连接于肢部的第二提线、配置于机体上的滑轮;第二提线滑接于滑轮上,且肢部控制件相对机体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提线的下端上下活动。
进一步地,第三传动机构包含:上端连接于尾部控制件且下端连接于尾部的第三提线;机体具有供第三提线沿水平面滑动的第一弧形槽,尾部控制件相对机体滑动能够带动第三提线沿第一弧形槽摆动。
进一步地,肢部控制件为两组,第二传动机构对应配置有两组。
进一步地,机体包含:第一机体部、配置于第一机体部上的第二机体部;第一机体部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二机体部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二通孔。第一提线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机体部上,齿轮传动组件配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头部控制件的下侧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且上侧自第二通孔伸出。
进一步地,机体包含:第一机体部、配置于第一机体部上的第二机体部、配置于第二机体部上的第三机体部;第一机体部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二机体部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二通孔。第二机体部开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滑轮配置于第三通孔内。第三机体部开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二弧形槽,肢部控制件滑接于第二弧形槽。第二提线的下端经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穿出。
进一步地,机体包含:第一机体部、配置于第一机体部上的第二机体部;第一机体部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二机体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尾部控制件滑接于第一弧形槽,第三提线的下端经第一通孔穿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控者通过对头部控制件,肢部控制件和尾部控制件的简单操作,可以相应地控制木偶的头部,肢部和尾部进行不同的动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各动作之间互相独立,可以单独动作或者协作动作,提升操作者的兴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第一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第三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
机体1、第一机体部11、第二机体部12、第三机体部13、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21、第三通孔122、第一弧形槽123、第二弧形槽131、头部控制件2、第一提线21、摆杆22、齿轮传动组件23、肢部控制件3、第二提线31、滑轮32、尾部控制件4、第三提线41、木偶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木偶控制器,用以控制木偶5的头部、肢部和尾部的动作。所述木偶控制器包含机体1、头部控制件2、肢部控制件3、尾部控制件4以及与头部控制件2配合的第一传动机构、与肢部控制件3配合的第二传动机构、与尾部控制件4配合的第三传动机构。
其中第一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1上且连接头部控制件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头部连接后可以将头部控制件2的摆动动作变换成所述头部的摆动动作。采用该结构后,操控者只需要摆动头部控制件2即可使木偶5的首部跟随摆动。
第二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1上且连接于肢部控制件3,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肢部连接后可以将肢部控制件3的滑动动作变换成所述肢部的抬起或放下动作。采用该结构后,操控者只需要滑动肢部控制件3即可使木偶5的肢部做抬起或者放下的动作。
第三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1上且连接尾部控制件4,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尾部后可以将尾部控制件4的滑动动作变换成所述尾部的摆动动作。采用该结构后,操控者只需要滑动尾部控制件4即可使木偶5的尾部跟随摆动。
本实施例的机体1呈圆盘状,机体1的侧表面上还设有环形的凹槽。使用时操控者可以双手握住机体1进行操作,也可以单手握住机体1,单手把持时凹槽可以作为手指夹持部位,呈握住高脚酒杯的姿势。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操控者使用所述木偶控制器。
头部控制件2可左右摆动地配置于机体1上侧。本实施例中的头部控制件2为一摆杆,可在一个平面内左右摆动一定角度。可以理解,其他可做摆动运动的构件也能够作为头部控制件2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肢部控制件3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1上侧。本实施例的肢部控制件3为一滑块,可以在机体1的上表面上滑动。
尾部控制件4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1上侧。本实施例中的尾部控制件4为一个套设在机体1上的环形转盘,环形转盘可绕机体1的中心轴线在机体1的上表面上转动。可以理解,尾部控制件4的环形转盘结构的功能与滑块功能一致,因此类似的可以实现滑动的其他构件也可用于本实用新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操控者通过对头部控制件2,肢部控制件3和尾部控制件4的简单操作,可以相应地控制木偶5的头部,肢部和尾部进行不同的动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各动作之间互相独立,可以单独动作或者协作动作,提升操作者的兴趣。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以猫形木偶为例,将头部控制件2设为猫首图案,肢部控制件3设为猫爪图案,将尾部控制件4设为猫尾图案,图案生动有趣,不仅激发操控者尤其是幼儿的兴趣,而且便于操控者识别各控制件所控制的部分,使操作更加清晰。可以理解,当木偶5采用其他种类如人偶或其他动物木偶时,需要将头部控制件2,肢部控制件3和尾部控制件4的图案与木偶5的种类相对应。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含上端固定于机体1且下端连接于所述头部的第一提线21、分设于第一提线21两侧的一对摆杆22、连接所述一对摆杆22和头部控制件2的齿轮传动组件23。上述各部件相互连接,将操控者对头部控制件2的动作传递至木偶5的头部。
所述头部控制件2摆动时通过所述齿轮传动组件23带动所述一对摆杆22相对第一提线21摆动,所述一对摆杆22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一提线21活动。
本实施例的齿轮传动组件23由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上轮作为主动轮与头部控制件2相连接,下轮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所述一对摆杆22的一端,且所述一对摆杆22平行并列地连接在下轮上。其中所述一对摆杆22都呈折角状,摆杆22的一个折角边紧贴下轮的端面,使另一折角凸出于下轮端面形成一对平行并列凸出的折角。第一提线21就设置于所述平行并列凸出的一对折角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当头部控制件2带动上轮转动时,所述一对摆杆22随下轮转动一个角度,第一提线21会绕于其中一边的摆杆22上被带动运动,相应地第一提线21下端连接的木偶5的头部也会摆动。
可以理解,根据木偶5的头部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度的不同,所述齿轮传动组件23可以有多种方案,或者改变上轮和下轮的尺寸,或者改变齿轮组的数量。同时其他可以满足传动要求的摆杆22的结构也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如摆杆22的形状采用钩形。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含上端连接于肢部控制件3且下端连接于所述肢部的第二提线31、配置于机体1上的滑轮32。上述各部件相互连接,将操控者对肢部控制件3的动作传递至木偶5的肢部。
所述第二提线31滑接于所述滑轮32上,且所述肢部控制件3相对所述机体1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提线31的下端上下活动。实施例中第二提线31依次连接肢部控制件3、滑轮32以及木偶5的肢部,所述第二提线31以固定的滑轮32为支撑点,当肢部控制件3滑动时,肢部控制件3拖动第二提线31使其沿着滑轮32滑动,从而使第二提线31的下端上升、下降。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含上端连接于尾部控制件4且下端连接于所述尾部的第三提线41。通过第三提线41直接将将操控者对尾部控制件4的动作传递至木偶5的尾部。
所述机体1具有供第三提线41沿水平面滑动的第一弧形槽123,所述尾部控制件4相对所述机体1滑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三提线41沿所述第一弧形槽123摆动,这样所述第三提线41下端连接的木偶5的尾部也会随着第三提线41做弧形摆动。
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槽123的角度为180°,这样可以让第三提线41的摆动角度更大,相应的木偶5的尾部摆动范围也会更大。同时第一弧形槽123的槽宽设置的较小,避免尾部控制件4的滑动转变为第三提线41在径向上的晃动而不是沿第一弧形槽123的滑动,小的槽宽可以使第三传动机构的传动更加准确灵敏。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肢部控制件3为两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对应配置有两组。采用该结构可以使操控者分别控制所述木偶5的两侧肢部,两侧肢部的动作可以相互独立,使木偶5的动作更加丰富。
上述各传动机构都设于机体1上,为了满足所述木偶控制器的结构需要以及操控者的操作便利需要,本实施例采用的机体1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机体1包含第一机体部11、配置于第一机体部11上的第二机体部12、配置于第二机体部12上的第三机体部13。前述机体1呈盘状,所以在此将第一机体部11和第二机体部12也设为盘状,而第三机体13为半圆弧形块。
所述第一提线21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机体部11上,所述头部控制件2的下侧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23且上侧自第二通孔121伸出。如前述头部控制件2呈摆杆状,摆杆的下端固定于齿轮传动组件23中上轮的中心,且摆杆的杆部紧贴上轮的端面。同时头部控制件2的带有图案的上端伸出机体1的上表面,便于操控者进行摆动操作。
所述第一提线21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机体部11上,所述头部控制件2的下侧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23且上侧自第二通孔121伸出。如前述头部控制件2呈摆杆状,摆杆的下端固定于齿轮传动组件23中上轮的中心,且摆杆的杆部紧贴上轮的端面。同时头部控制件2的带有图案的上端伸出机体1的上表面,便于操控者进行摆动操作。
第二机体部12开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122,所述滑轮32配置于所述第三通孔122内。滑轮32的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三通孔122的内壁上,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可以在滑轮32上设一根轴,通过所述轴连接于所述第三通孔122上。可以理解,其他的固定手段只要能够使第二提线31可滑动地连接于滑轮32上,即可用于本实用新型。
所述第三通孔122的主要作用就是安装所述滑轮32,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三通孔122设置在第二机体部12的第二通孔121边缘位置,为了减少开设的第三通孔122面积,避免第二机体部12的强度过低使滑轮32的安装不稳定,这里将第三通孔122设为细窄形的槽状通孔,同时由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两组,因此所述第三通孔122也对称设置两个。
所述第三机体部13开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二弧形槽131,所述肢部控制件3滑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131。所述第二提线31的下端经第三通孔122和第一通孔111穿出,并且将第二提线3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木偶5的肢部。
其中第三机体13分为左右两块,分别作为左右两组肢部控制件3的安装件,左右两块第三机体13安装后中间形成一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上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相对,可以使所述肢部控制件3上端从中伸出。
所述第二弧形槽131的角度为160°-170°,使左右的第二弧形槽131相互分离,避免滑动肢部控制件3滑入错误的弧道。本实施例中肢部控制件3的下部设有一个凸出的细长块,该细长块可以与所述第二弧形槽131相配合并且可以在所述第二弧形槽131内滑动,通过采用该结构来将肢部控制件3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131上。
第二机体部12开设有所述第一弧形槽123,根据前述可知所述第一弧形槽123用于作为第三提线41的滑动轨道。
尾部控制件4滑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槽123,所述第三提线41的下端经第一通孔111穿出,并且将所述第三提线4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木偶5的尾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部控制件4的下部设有一个凸出的细长块,该细长块可以与所述第一弧形槽123相配合并且可以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23内滑动,通过采用该结构来将尾部控制件4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131上。
本实施例中的机体1的表面部分需要进行去毛刺的工艺处理,避免操控者在操作时被控制器表面的缺口等划伤。同时所述木偶控制器部件的表面进行颜色涂刷时采用VOC(涂料总有机挥发量)低的无溶剂涂料,这样可以防止涂料挥发损害操控者尤其是幼儿的身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木偶控制器,用以控制木偶(5)的头部、肢部和尾部的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偶控制器包含:
机体(1),所述机体(1)为圆盘状,所述机体(1)的侧表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14);
头部控制件(2),可左右摆动地配置于机体(1)上侧;
第一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1)上且连接头部控制件(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头部后可以将头部控制件(2)的摆动动作变换成所述头部的摆动动作;
肢部控制件(3),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1)上侧;
第二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1)上且连接于肢部控制件(3),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肢部后可以将肢部控制件(3)的滑动动作变换成所述肢部的抬起或放下动作;
尾部控制件(4),可水平滑动地配置于机体(1)上侧;
第三传动机构,配置于机体(1)上且连接尾部控制件(4),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尾部后可以将尾部控制件(4)的滑动动作变换成所述尾部的摆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含:上端固定于机体(1)且下端连接于所述头部的第一提线(21)、分设于第一提线(21)两侧的一对摆杆(22)、连接所述一对摆杆(22)和头部控制件(2)的齿轮传动组件(23);
所述头部控制件(2)摆动时通过所述齿轮传动组件(23)带动所述一对摆杆(22)相对第一提线(21)摆动,所述一对摆杆(22)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一提线(21)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含:上端连接于肢部控制件(3)且下端连接于所述肢部的第二提线(31)、配置于机体(1)上的滑轮(32);
所述第二提线(31)滑接于所述滑轮(32)上,且所述肢部控制件(3)相对所述机体(1)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提线(31)的下端上下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含:上端连接于尾部控制件(4)且下端连接于所述尾部的第三提线(41);
所述机体(1)具有供第三提线(41)沿水平面滑动的第一弧形槽(123),所述尾部控制件(4)相对所述机体(1)滑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三提线(41)沿所述第一弧形槽(123)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肢部控制件(3)为两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对应配置有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含:第一机体部(11)、配置于第一机体部(11)上的第二机体部(12);
第一机体部(11)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1),第二机体部(12)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121),第一通孔(111)连通第二通孔(121);所述第一提线(21)的上端固定于第一机体部(11)上,所述齿轮传动组件(23)配置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内,所述头部控制件(2)的下侧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23)且上侧自第二通孔(121)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含:第一机体部(11)、配置于第一机体部(11)上的第二机体部(12)、配置于第二机体部(12)上的第三机体部(13);
第一机体部(11)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1),第二机体部(12)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121),第一通孔(111)连通第二通孔(121);第二机体部(12)开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122),所述滑轮(32)配置于所述第三通孔(122)内;所述第三机体部(13)开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二弧形槽(131),所述肢部控制件(3)滑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131);所述第二提线(31)的下端经第三通孔(122)和第一通孔(111)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含:第一机体部(11)、配置于第一机体部(11)上的第二机体部(12);
第一机体部(11)具有贯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1),第二机体部(12)开设有所述第一弧形槽(123);尾部控制件(4)滑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槽(123),所述第三提线(41)的下端经第一通孔(111)穿出。
CN201821056761.9U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木偶控制器 Active CN208893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6761.9U CN208893640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木偶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6761.9U CN208893640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木偶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3640U true CN208893640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7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6761.9U Active CN208893640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木偶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3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6153A (zh) * 2018-07-04 2018-11-13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一种木偶控制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6153A (zh) * 2018-07-04 2018-11-13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一种木偶控制器
CN108786153B (zh) * 2018-07-04 2023-12-05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一种木偶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4350B2 (en) Figure with controlled motorized movements
WO2002036228A1 (en) A motion expressible toy
JP6596714B1 (ja) 猫用玩具
CN208893640U (zh) 一种木偶控制器
US4901459A (en) Swing device for dolls in groups
CN107185248B (zh) 一种可变形的陀螺玩具
US9586156B2 (en) Bidirectional gear assembly for electromechanical toys
US10695686B2 (en) Mechanical spinning robot toy
CN108786153A (zh) 一种木偶控制器
CN205950740U (zh) 一种用于实现机器人摇头点头的双驱动机构
CN205434968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玩具
CN204619373U (zh) 一种驱动装置
CN201353427Y (zh) 多头怪物打鼓游艺机
CN201192578Y (zh) 一种无臂手电动玩具
CN218833557U (zh) 可动玩偶
WO2019033506A1 (zh) 一种多动作的手动玩具
CN204428811U (zh) 一种可拼装电动玩具机器人
CN204093030U (zh) 对战玩具
CN215916464U (zh) 一种教学玩具结构
CN203886185U (zh) 能摆臂摇头及转身的电动玩具
JP6620341B1 (ja) バイオニック毛虫もちゃ
CN209612218U (zh) 一种可用于磁力推动的玩具车
CN201200807Y (zh) 一种电动玩具动物驱动机构
CN203710680U (zh) 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
CN209500771U (zh) 一种肢体可动的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