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2938U -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 Google Patents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2938U
CN208892938U CN201820299041.9U CN201820299041U CN208892938U CN 208892938 U CN208892938 U CN 208892938U CN 201820299041 U CN201820299041 U CN 201820299041U CN 208892938 U CN208892938 U CN 208892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silica gel
wound
transparent silica
d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90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浩杰
赵文军
邓国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Lightning Hor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Lightning Hor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Lightning Hor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Lightning Hor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90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2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2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2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包括:基体,其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M行N列引流孔;其中,所述基体的材质被配置为采用透明硅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能通过敷料上引流孔的设置,使得其药水、渗液、坏死组织及时通过引流孔与创面分离,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清除坏死组织、减轻水肿及细菌滋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更加安全、可靠,进而降低患者痛苦。

Description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创伤康复情况下使用的敷料。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复杂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创面处理情况下的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背景技术
复杂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是临床外科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情况,创面感染与愈合效果不佳更是会对患者的预后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创面处理通过清除渗液和坏死组织,进行换药处理,以确保局部微循环与水肿现象能够得以有效缓解,达到肉芽组织发育和组织修复的效果。
1.临床治疗常用方法:
①.采用传统创面处理法,在对创面采取彻底性清创处理后将坏死组织完全清除并予以换药处理,以包含有凡士林的纱布或疏水性泡沫材料或海绵类敷料贴合与清洁创面之上,在外部采用敷料进行包扎处理,直至新鲜肉芽创面形成。
②.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多层泡沫敷料:通过敷料与创面接触,并用薄膜将敷料与创面固定,使其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在负压传导层下部设用于与创面或创腔接触的引流保护层,通过药液输入管将药液注入创腔内,通过引流管将创面的药液、渗液及坏死组织排出,直至新鲜肉芽创面形成。
2.由上可见目前的创面治疗中,采用的敷料有以下弊端:
①.使用含有凡士林的纱布作为敷料,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清创换药,换药时含有凡士林的纱布或疏水性泡沫材料或海绵类敷料与新肉芽容易发生粘连,患者痛苦度高,治疗效果欠佳;
②.专利号为CN 103691010 A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多层泡沫敷料虽然解决了纱布与新肉芽粘连和多次清创换药的问题,但此种敷料材料为不透明的多层泡沫材料,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只能通过经验预估创面愈合情况,不能准确观察病情,存在一定治疗风险。且多层泡沫敷料聚氨酯含量高,而皮肤呈弱酸性,聚氨酯在酸性条件下,会使聚氨酯弹性体溶胀和降解,存在一定医疗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能通过敷料上引流孔的设置,使得其药液、渗液、坏死组织及时通过引流孔与创面分离,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清除坏死组织、减轻水肿及细菌滋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更加安全、可靠,进而降低患者痛苦。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包括:
基体,其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M行N列引流孔;
其中,所述基体的材质被配置为采用透明硅胶。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基体在与创面相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K行J列的第一支撑柱,以在创面与基体之间构建注液用创腔空间,进而将创腔空间中的渗液和/或坏死组织通过引流孔流至基体上方,通过负压引流器排出。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基体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的H行G列第二支撑柱,以在基体与固定薄膜之间构建负压引流用负压空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直径被配置为1-5m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2-5m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引流孔的直径被配置为2-5m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直径被配置为1-5mm,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2-5m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基体在与创腔空间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相配合的注液管,在与负压空间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与负压引流器相配合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实用新型整体为透明硅胶,治疗期间可随时观察患者的创面治疗情况,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给出最佳的治疗和用药方案,促使组织修复效果得以提升,且能缩短治疗周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风险。
其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耐热、无毒、耐生物老化、对人体组织的反应极小的透明硅胶材料,避免了多层泡沫敷料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溶胀和降解,降低医疗风险。
其三,本实用新型使用透明硅胶材质的敷料,避免了因使用含有凡士林的纱布或疏水性泡沫材料或海绵类材料作为敷料,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清创换药,产生的敷料与肉芽发生粘连的情况,降低了患者痛苦度。
其四,任意剪裁出较匹配的敷料面积,避免只有一种尺寸,而不适合不同的创面使用。
其五,本实用新型通过敷料上第一支撑柱与引流孔的配合设置,使得其可不用打开敷料就可以注入药液进行创面冲洗清洁,以及创面药物处理,防止炎症并加快创面的愈合。
其六,本实用新型通过引流孔与负压引流器的配合设置,能过到及时将药水、渗液、坏死组织吸走的目的,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清除坏死组织、减轻水肿及细菌滋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其七,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支撑柱与固定用薄膜的作用,构建负压空间,加快药液、渗液、坏死组织的吸走速度,同时防止其空间较小,在引流时对基体作用产生的形变,对创面造成的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敷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透明硅胶敷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透明硅胶敷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的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基体1,其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M行N列引流孔3,其用于便于药液、渗液、坏死组织从创面释出;
其中,所述基体的材质被配置为采用透明硅胶。基体被配置为采用透明硅胶,其可以治疗期间可随时观察患者的创面治疗情况,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给出最佳的治疗和用药方案,促使组织修复效果得以提升,且能缩短治疗周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风险;
同时,基体采用了耐热、无毒、耐生物老化、对人体组织的反应极小的透明硅胶材料,可避免了多层泡沫敷料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溶胀和降解,降低医疗风险。
另外,使用透明硅胶材质的敷料,能避免了因使用含有凡士林的纱布或疏水性泡沫材料或海绵类材料作为敷料,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清创换药,产生的敷料与肉芽发生粘连的情况,降低了患者痛苦度。
故采用这种方案通过硅胶材质的设置,使得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实用性好,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基体在与创面相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K行J列的第一支撑柱5,以在创面与基体之间构建注液用创腔空间,进而将创腔空间中的渗液和/或坏死组织通过引流孔流至基体上方,通过负压引流器排出。采用这种方案中的第一支撑柱减少敷料与创面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创腔空间,使得敷料与创面之间具有药液流动的空间,便于其与引流孔相互配合,使得其可不用打开敷料,就可以注入药液进行创面冲洗清洁,以及创面药物处理,防止炎症并加快创面的愈合,另外,通过引流孔与负压引流器的配合,使得药液、渗液、坏死组织在冲洗过程中及时吸走,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清除坏死组织、减轻水肿及细菌滋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产品性能稳定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基体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的H行G列第二支撑柱6,以在基体与固定薄膜之间构建负压引流用负压空间。采用这种方案通过第二支撑柱与固定用薄膜的作用,构建负压空间,加快药水、渗液、坏死组织的吸走速度,同时防止其空间较小,在引流时对基体作用而产生的基体形变,对创面造成的二次伤害,具有稳定性好,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直径被配置为1-5mm,在无数次的试验中发现,在创腔空间中第一支撑柱直径若小于1mm,容易对创面造成二次创伤,且对于大创面来说,其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若直径大于5mm,容易大面积覆盖创面,导致创面受药面减小,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创面大小的可以选择较佳的数据为3mm,以使其可根据需要,任意剪裁出匹配的敷料面积,适合不同的创面使用,采用这种方案的约束范围,是保证其稳定性、产品性能、疗效较佳的范围值,以使其在不同大小的创面使用,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好等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2-5mm,在无数次的试验中发现,在创腔空间中第一支撑柱高度若低于2mm,中间隔离层即基体容易与创面接触,而高度高于5mm,会造成负压空间增大,影响渗液和坏死组织排出,以适应不同创面大小的一种较佳的数据,将其第一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3mm,以使其可根据需要,在任意剪裁出匹配的敷料面积,适合不同的创面使用,但同时其渗液和坏死组织也能及时的排出,故采用这种方案的约束范围,具有适应性好,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引流孔的直径被配置为2-5mm,在无数次的试验中发现,若负压引流孔3直径小于2mm,会影响坏死组织排出,造成引流堵塞,若直径大于5mm,会影响创腔空间支撑柱和负压空间支撑柱6的整体排列布局,间接影响整体使用功能,故其可采用优选的比值3mm,且采用这种方案的约束范围,以与基体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配合,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并能排布合理,以提升其可利用率,具有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直径被配置为1-5mm,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2-5mm,更改负压空间第二支撑柱直径与高度,对本实用新型的治疗效果无改进,但其可以通过对其负压空间的大小和范围的约束,以使其在冲洗过程中的渗液和坏死组织的吸出更加顺畅,同时也能使得其与负压引流泵的配合更加有效,且不影响创面空间的工作状态,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数据,可以将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直径被配置为3mm,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2mm,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实用性好,适应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基体在与创腔空间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相配合的注液管4,其用于在不打开敷料的同时,可对创面进行冲洗或上药操作,在与负压空间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与负压引流器相配合的引流管2,基于在冲洗过程中与引流孔、负压引流器相配合,对渗液及坏死组织进行吸出。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透明硅胶制作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面的敷料,整体呈透明色。中间隔离层1上部设为负压空间支撑柱6(直径Φ1-5mm,高度2-5mm)、下部设为创腔空间支撑柱5(直径Φ1-5mm,高度2-5mm),并连为一体。
创腔空间支撑柱5与创面接触,中间隔离层1整列排布负压引流孔3(直径Φ2-5mm,上下贯通),药水注入管4与创腔支撑柱5为同一方向,方便药水有效注入到创面上。药水注入后,与创面发生作用,将渗液和坏死组织通过负压引流孔3引流到负压空间支撑柱6,再通过负压引流管2连接负压引流器排出到敷料与创面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外,是一种安全、可靠、降低患者痛苦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其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M行N列引流孔;
其中,所述基体的材质被配置为采用透明硅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在与创面相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K行J列的第一支撑柱,以在创面与基体之间构建注液用创腔空间,进而将创腔空间中的渗液和/或坏死组织通过引流孔流至基体上方,通过负压引流器排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的H行G列第二支撑柱,以在基体与固定薄膜之间构建负压引流用负压空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直径被配置为1-5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2-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的直径被配置为2-5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直径被配置为1-5mm,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被配置为2-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在与创腔空间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相配合的注液管,在与负压空间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与负压引流器相配合的引流管。
CN201820299041.9U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Active CN208892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041.9U CN208892938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041.9U CN208892938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2938U true CN208892938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5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9041.9U Active CN208892938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2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521954A (ja) 医療用真空シール排液装置
CN211326775U (zh) 一种糖尿病足辅助治疗装置
CN206492042U (zh) 一种负压引流系统
CN105919780B (zh) 肢端血液循环障碍治疗机
CN103919671B (zh) 一种痔疮治疗设备
CN107596545A (zh) 带有按摩及敷药功能的乳腺积乳伴炎症患者用治疗装置
CN2790494Y (zh)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CN106137298A (zh) 带有副管的贯通伤口封堵装置
CN209172684U (zh)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敷料
CN2376935Y (zh) 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仪器
CN208876987U (zh)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气泡薄膜敷料
CN203736520U (zh) 膝关节肢段封闭式熏洗仪
CN208892938U (zh)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透明硅胶敷料
CN104605900B (zh) 一种可同时提供生物附加效应的皮肤扩张器
CN202051990U (zh) 一种封闭式泡脚装置
CN108309566B (zh)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冲洗系统
CN105013073B (zh) 黏膜染色系统
CN112007287A (zh) 一种糖尿病足疾病患者康复用辅助治疗仪
CN208851801U (zh)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的冲洗系统
CN206715027U (zh) 一种多功能膀胱水囊扩张导尿管
CN206434569U (zh) 一种眼部持续给药或盥洗装置
CN203852715U (zh) 窦腔冲洗引流管
CN104941058A (zh) 一种肛肠疾病治疗器
CN204910464U (zh) 一种肛肠疾病治疗器
CN201543096U (zh) 扩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