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8823U -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8823U
CN208888823U CN201821597008.0U CN201821597008U CN208888823U CN 208888823 U CN208888823 U CN 208888823U CN 201821597008 U CN201821597008 U CN 201821597008U CN 208888823 U CN208888823 U CN 208888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code scanning
code reader
walking robot
mode
device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70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钦
万琪
郭伟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ri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yri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ri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yri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70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88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8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8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扫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中,通过设置扫码器挂在机器人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以随机器人移动,再于扫码器的外壳上设置扫码按钮,以使协作员按压触发扫码器扫码,再于扫码器的外壳内集成模式切换器,用于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扫码器就能完成对一个行走机器人所负责的所有搬运工位的商品的扫码标签的扫码识别,不仅提高扫码器的利用率,而且在不同搬运工位的协作员可以根据需要扫码识别的扫码标签的大小切换选择适合的扫码模式,从而到达避免遗漏和提高扫码效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的扫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物流的仓库管理为仓库管理员全程管理模式,整个仓库的货物进出和调度管理和清单管理都依赖于人工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仓库管理日益取代传统人工管理。在智能仓库管理中,行走机器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行走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在行走机器人技术中,涉及到一种机器人的扫码技术,该扫码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需要识别的对象进行扫码识别,从而到达数字化管理识别对象的目的。其中,现有扫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自动扫码技术和手动扫码技术。自动扫码技术使用到的扫码器外壳没有设置扫码按钮,需要人工移动识别对象上的扫码标签(例如,二维码)进入扫码器的镜头扫码范围才能实现扫码识别。手动扫码技术使用到的扫码器外壳上设置扫码按钮,需要协作员移动扫码器的镜头对准识别对象上的扫码标签,然后触按扫码按钮,扫码器才对扫码标签进行扫码识别。
发明内容
虽然,现有扫码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对识别对象上的扫码标签进行扫码识别,然而,在复杂的物流仓库中,行走机器人需要到很多不同的工位去搬运不同类型的商品,如果使用现有扫码识别技术,即意味着在不同的搬运工位都要设置一个扫码器。另外,由于有的工位的商品的扫码标签比较小,需要设置手动扫码器对其进行扫码,从而防止扫码遗漏,而有的工位的商品的扫码标签比较大,需要设置自动扫码器对其进行扫码,从而提高扫码效率。显然,在复杂的物流仓库中使用现有的扫码技术,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每个搬运工位的扫码器也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扫码识别技术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以控制扫码成本,提高扫码器的利用率,同时节约扫码器设置空间,避免资源浪费。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包括:
扫码器,挂在机器人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以随机器人移动;
扫码按钮,设置在扫码器的外壳上,根据协作员的按压触发所述扫码器扫码;
模式切换器,集成在所述扫码器的外壳内,用于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优选地,所述模式切换器包括传感器和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传感器感测的所述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
所述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扫码器的外壳的手持部,用于感测热信号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采集所述热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扫码器的外壳的手持部,用于感测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采集所述压力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便于协作员握持。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还包括一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器人上,另一端与所述扫码器的外壳的尾端固定。
优选地,所述绳索由弹性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绳索呈波纹折叠状。
优选地,所述扫码器的默认扫码模式为自动扫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通过设置扫码器挂在机器人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以随机器人移动,再通过在扫码器的外壳上设置扫码按钮,使扫码按钮可根据协作员的按压触发扫码器扫码,再通过在扫码器的外壳内集成模式切换器,用于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扫码器就能完成对一个行走机器人所负责的所有搬运工位的商品的扫码标签的扫码识别,不仅避免在每个搬运工位都设置扫码器造成的成本增加、扫码器资源浪费和扫码器设置空间占用大等问题,提高了扫码器的利用率,而且在不同搬运工位的协作员可以根据需要扫码识别的扫码标签的大小切换选择适合的扫码模式,从而到达避免遗漏和提高扫码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扫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以控制扫码成本,提高扫码器的利用率,同时节约扫码器设置空间,避免资源浪费。
参见图1,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包括:
扫码器1,挂在机器人M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以随机器人M移动。
扫码按钮2,设置在扫码器1的外壳上,根据协作员的按压触发扫码器1扫码。
模式切换器3,集成在扫码器1的外壳内,用于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
优选地,扫码器1的默认扫码模式可以设置为自动扫码。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扫码器1挂在机器人M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以随机器人M移动,再通过在扫码器1的外壳上设置扫码按钮2,使扫码按钮2可根据协作员的按压触发扫码器1扫码,再通过在扫码器1的外壳内集成模式切换器3,用于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扫码器1就能完成对一个行走机器人M所负责的所有搬运工位的商品的扫码标签的扫码识别,不仅避免在每个搬运工位都设置扫码器造成的成本增加、扫码器资源浪费和扫码器设置空间占用大等问题,提高了扫码器的利用率,而且在不同搬运工位的协作员可以根据需要扫码识别的扫码标签的大小切换选择适合的扫码模式,从而到达避免遗漏和提高扫码效率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扫码识别技术在复杂的物流仓库中使用,需要在不同的工位设置不同扫码模式的扫码器,以满足不同的扫码需求。例如,对扫码标签比较小的商品进行扫码识别,需要设置手动扫码器对其进行扫码,从而防止扫码遗漏。
又如,对扫码标签比较大的商品进行扫码识别,需要设置自动扫码器对其进行扫码,从而提高扫码效率。显然,在复杂的物流仓库中使用现有的扫码技术,存在着成本过高和扫码器设置空间占用大的问题,同时每个搬运工位的扫码器也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扫码标签的尺寸大小并非不大就小两种规格,很多扫码标签的尺寸通过自动扫码也能有效避免遗漏,如果针对这类扫码标签机械地设置自动扫码器,无疑会极大降低扫码效率(因为自动扫码器按一下扫码按钮,才进行一次扫码,即一按一扫)。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扫码器1挂在机器人M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可以随机器人M移动,因此,机器人M行走到每一个需要扫码识别的搬运工位时,都带上了扫码器1,协作员通过机器人M随身携带的扫码器1就能实现扫码,从而避免在不同的搬运工位都需要要设置扫码器。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扫码器1的外壳内集成了模式切换器3,模式切换器3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就能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因此,不仅能够避免在不同的搬运工位上设置不同扫码模式的扫码器,而且在不同搬运工位的协作员可以根据需要扫码识别的扫码标签的大小切换选择适合的扫码模式,从而到达避免遗漏和提高扫码效率的技术效果。
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器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中的模式切换器。
参见图1-2,模式切换器3包括传感器30和微处理器31。
微处理器31与传感器30信号连接,用于采集传感器30感测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
优选地,传感器30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于扫码器1的外壳的手持部,用于感测热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31。微处理器31采集热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
优选地,传感器30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扫码器1的外壳的手持部,用于感测压力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31;微处理器31采集压力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
本实施例中,由于微处理器31与传感器30信号连接,用于采集传感器30感测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因此,可以实现模式切换器3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红外传感器设于扫码器1的外壳的手持部,因此红外传感器可以感测协作员握持扫码器1的热信号,进而传输热信号至微处理器31,进而微处理器31采集热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此时,可以是将扫码器1默认的自动扫码模式切换为手动扫码模式,以满足具体的扫码需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压力传感器设于扫码器1的外壳的手持部,因此,压力传感器可以感测协作员握持扫码器1的压力信号,进而传输压力信号至微处理器31,进而微处理器31采集压力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此时,可以是将扫码器1默认的自动扫码模式切换为手动扫码模式,以满足具体的扫码需求。
图3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扫码器1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中的扫码器1。
参见图1和图3,扫码器1的手持部设有一凹槽10,凹槽10便于协作员握持。扫码器1的外壳的尾端固定一绳索4的一端,绳索4的另一端固定在机器人M上。优选地,绳索4可以由弹性材料制备而成。绳索4可以设置成波纹折叠状。
本实施例中,由于扫码器1的手持部设有一凹槽10,凹槽10的形状与协作员的手掌适配,因此便于协作员握持,从而提高手动扫码的效率。
另外,由于扫码器1的外壳的尾端固定一绳索4的一端,绳索4的另一端固定在机器人M上,因此,可以避免协作员忘记将扫码器1放回机器人M上挂接,而放置到物流仓库中造成丢失。
另外,由于绳索4由弹性材料制备而成,因此方便协作员拉伸移动扫码器1到适合位置进行扫码。同时扫码器1放回机器人M挂接时也不会留有过长绳索4。
另外,由于绳索4设置成波纹折叠状,因此方便协作员拉伸移动扫码器1到适合位置进行扫码。同时扫码器1放回机器人M挂接时也不会留有过长绳索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通过设置扫码器1挂在机器人M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以随机器人M移动,再通过在扫码器1的外壳上设置扫码按钮2,使扫码按钮2可根据协作员的按压触发扫码器1扫码,再通过在扫码器1的外壳内集成模式切换器3,用于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扫码器1切换扫码模式,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扫码器1就能完成对一个行走机器人M所负责的所有搬运工位的商品的扫码标签的扫码识别,不仅避免在每个搬运工位都设置扫码器造成的成本增加、扫码器资源浪费和扫码器设置空间占用大等问题,提高了扫码器的利用率,而且在不同搬运工位的协作员可以根据需要扫码识别的扫码标签的大小切换选择适合的扫码模式,从而到达避免遗漏和提高扫码效率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码器,挂在机器人上适于自动扫码的位置,以随机器人移动;
扫码按钮,设置在扫码器的外壳上,根据协作员的按压触发所述扫码器扫码;
模式切换器,集成在所述扫码器的外壳内,用于获取扫码的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器包括传感器和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传感器感测的所述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
所述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扫码器的外壳的手持部,用于感测热信号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采集所述热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扫码器的外壳的手持部,用于感测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采集所述压力信号,以控制所述扫码器切换扫码模式。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便于协作员握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器人上,另一端与所述扫码器的外壳的尾端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由弹性材料制备而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呈波纹折叠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器的默认扫码模式为自动扫码。
CN201821597008.0U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Active CN208888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7008.0U CN208888823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7008.0U CN208888823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8823U true CN208888823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1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7008.0U Active CN208888823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88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0430A (zh) * 2018-09-29 2019-01-11 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0430A (zh) * 2018-09-29 2019-01-11 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7159U (zh) 一种多感知便捷式智能笔
CN101599209B (zh) 嵌入式智能安全监控设备
CN208888823U (zh)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
US20040267545A1 (en) Mobile transponder reader
CN103873539A (zh) 一种自主式物品云管理系统
CN207846040U (zh) 一种自动晾衣提醒系统
CN109468807A (zh) 一种洗衣机洗涤剂投放系统及该系统的洗涤剂投放方法
CN209103372U (zh) 一种电力资产管理巡更系统
CN207216622U (zh) 无线扫描指环
CN106936669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家电的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2708442A (zh) 智能物料匹配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CN109190430A (zh)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扫码装置及方法
CN202094982U (zh) 一种在智能手机上配套使用的移动数据采集设备
CN106788617A (zh) 智能蓝牙信标插座
CN206193827U (zh) 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智能物流系统
CN205751386U (zh) 一种无线led电子席卡系统
CN204270330U (zh) 一种船用被装洗涤收发管理系统
CN206822475U (zh) 一种鞋套自动穿戴装置
CN206162618U (zh) 一种基于rfid的物流扫描存储终端
CN109426844A (zh) 无线通信报知器
CN204087219U (zh) 一种超高频阅读器
WO2017185587A1 (zh) 可穿戴式rfid读写器
CN104937609A (zh) 无线条形码装置
CN214547597U (zh) 一种带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扫描头盔
CN217064018U (zh) 一种无线网络资源分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5 Room 401, block D, building 7,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ux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305, block B, building 11,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Gaoxin Nanshi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ux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