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8185U -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8185U
CN208878185U CN201821489634.8U CN201821489634U CN208878185U CN 208878185 U CN208878185 U CN 208878185U CN 201821489634 U CN201821489634 U CN 201821489634U CN 208878185 U CN208878185 U CN 208878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ng part
suction fan
outdoor
net
cond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896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海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4896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8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8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81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壳体的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凝结部、吸附部、反应部,吸气扇与室内连通,反应部与室外连通;吸气扇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传感部和报警部;凝结部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冷却室中填充有冷却剂;反应部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臭氧发生部与反应部连通,反应部与室外之间安装有抽气扇;吸气扇、臭氧发生部、抽气扇均与控制模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报警及时、智能监测室内火灾、智能定位、有效排出烟雾、有效保障人身安全、同时不对外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居形式也在快速地朝向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智能家居方向发展。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频视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化集成化应用,从而实现家居相关设置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的功能,有效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特别是智能家居的安全性领域越来越受到住宅居民的重视,在传统的住宅家居中,最容易发生的安全性危害之一就是火灾,因为住宅家居的火灾的迅猛性和突发性,导致家居火灾的发生时常伴随着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伴随着对居民生命的严重威胁。在家居火灾中,导致居民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一般不是火灾产生的高温,而是火灾产生的大量的烟雾,烟雾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和有毒气体,会造成人体发生窒息、中毒等严重的情况,因此,针对传统家居中火灾的严重危害性,本使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在家居室内发生火灾时,实现智能判断火情、及时报警、及时排出室内烟雾的功能,具有报警及时、有效排出烟雾、有效保障人身安全、同时不对外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凝结部、吸附部、反应部,所述吸气扇与室内连通,所述反应部与室外连通;所述吸气扇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传感部和报警部,所述传感部和报警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凝结部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中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反应部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所述臭氧发生部与反应部连通,所述反应部靠近室外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抽气扇;所述吸气扇、抽气扇、臭氧发生部均与控制模组连接。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壳体安装于墙面上部,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绝大多数丧生于室内火灾中的人员都是被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呛咳窒息死亡或受到烟雾中的一氧化碳、HCN、氮化物等有毒气体的侵害而死亡,火灾产生的高温和烟雾被报警系统的传感部检测发现,此时传感部及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模组,控制模组控制报警部发出警报,提醒室内人员及时撤离;同时,在室内人员撤离的过程中,控制模块同时控制吸气扇进行吸气作业,将室内物品燃烧产生的烟雾抽吸至室外,被抽吸的烟雾首先经过凝结部,凝结部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随着吸气扇共同转动,烟雾中的液相成分在凝结部进行凝结液化,使烟雾中的液相成分分离,在烟雾经过凝结部时,凝结部两侧的冷却室对高温的烟雾进行冷却降温,同时辅助烟雾中的液相成分充分液化;然后烟雾经过吸附部,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及如HCN等物质被吸附部吸附,进一步去除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及一些特殊有害气体;之后烟雾进入反应部中,此时控制模块控制位于反应部两侧的臭氧发生部工作,臭氧发生部产生臭氧,臭氧与反应部中的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反应,将有毒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然后烟雾经过反应部和室外之间的抽气扇的抽吸被排放至室外,在有效抽吸室内烟雾,保证室内人员安全的同时,避免了对室外环境的污染。
所述控制模组采用单片机编程进行控制,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现有技术,故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凝结部包括从上至下交错布置在立轴上的若干层的半圆状的凝结网,所述立轴的一端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所述凝结网为锥形,且凝结网的尖端为迎风面;所述凝结网由吸水材料制备,凝结网的网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吸气扇转动时,带动立轴及凝结网易通转动,在凝结烟雾的同时,也起到疏导烟雾,防止烟雾积存堵塞的作用;将凝结部设置为交错布置在立轴上的若干层的半圆状的凝结网,是为了在进行烟雾凝结的同时,半圆状的凝结网留出另一半圆的通道,使烟雾能顺利经过;同时,凝结网上开设的果敢通孔也能避免烟雾受阻。
将凝结网设置为尖端迎风的圆锥状,有效增加了凝结网和烟雾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凝结网对烟雾中液相成分的凝结功能。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吸附部为蜂窝状的若干空腔和通道,所述空腔中按照烟雾排出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的粗滤网层、细滤网层、活性炭层,所述粗滤网层、细滤网层、活性炭层上均设置有若干对应贯通的通孔;所述通道直接连通凝结部和反应部。
吸附部为若干空腔和若干通道组成的蜂窝状结构,烟雾经过通道从凝结部流向反应部,部分烟雾经过空腔中的粗滤网层、细滤网层、活性炭层进行无害化处理,粗滤网层和细滤网层对烟雾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活性炭层对烟雾中的如HCN等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吸附,有效避免室内人员窒息或中毒,同时避免污染室外的环境。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发生部包括带孔隔板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安装于反应部的两侧,且臭氧发生器和反应部之间设置有带孔隔板;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
室内发生火灾时,控制模块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臭氧经过带孔隔板进入反应部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反应,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一氧化碳的排放。
所述臭氧发生器已经在专利号为“CN200920132185.6一种高频陶瓷臭氧发生器”中公开,器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的液化网,所述液化网位于冷却剂的上方。
冷却室内的冷却剂受热气化并经过液化网时,气体装的冷却剂在液化网上重新凝结,可进行重复的气化吸热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传感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报警部为声光报警器。
温度传感器对室内温度进行监测,烟雾传感器对室内的烟雾浓度进行监测,当发生火灾时,温度传感器可检测火灾产生的高温,烟雾传感器可检测火灾产生的烟雾,然后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其余部件的同时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CWDZ19;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MQ-5;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型号为:SGBG-01;上述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故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信号部,还包括管理端,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管理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GPS定位模块连接。
火灾发生时,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向管理端发送信号,提示物业有火灾发生,同时GPS定位模块也发送信号至管理端,在管理端上显示发生火灾的住宅的具体位置,便于之后的火灾救援。
所述GPS定位模块的型号为:T802-12000-1,GPS定位模块为现有技术,故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家居的腔体上安装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在壳体的内部沿室内至室外的方向设置依次连通的吸气扇、凝结部、吸附部、反应部,对火灾产生的烟雾依次进行烟雾抽吸、液相成分凝结、固体颗粒及有害气体吸附、一氧化碳消除,实现了在有效抽吸室内的烟雾,保证室内人员的安全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烟雾对室外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抽吸室内烟雾、有效保障室内人员安全、有效降低烟雾对室外环境的污染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气扇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传感部和报警部,同时传感部和报警部与控制模组连接,实现通过传感部对室内火灾灾情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控制模组控制其余部件及时进行火灾处理工作,控制报警部及时报警,提示室内人员及时撤离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报警及时、智能监测室内火灾、智能进行室内火灾处理的有益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设置与控制模组连接的通信模块,在物业处设置管理端,实现了室内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模组控制通信模块及时向管理端发送信号,及时通知物业处发生火灾灾情,同时通过GPS定位模块向管理端发送信号,进行火灾发生住宅定位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及时智能反馈火灾灾情、有效定位、辅助火灾灾情救援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凝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臭氧发生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液化网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吸气扇;3-凝结部;4-吸附部;5-反应部;6-传感部;7-报警部;8-冷却室;9-臭氧发生部;10-抽气扇;91-带孔隔板;92-臭氧发生器;01-粗滤网层;02-细滤网层;03-活性炭层;04-液化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2、凝结部3、吸附部4、反应部5,所述吸气扇2与室内连通,所述反应部5与室外连通;所述吸气扇2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传感部6和报警部7,所述传感部6和报警部7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凝结部3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3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8,所述冷却室8中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反应部5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9,所述臭氧发生部9与反应部5连通,所述反应部5与室外之间安装有抽气扇10;所述吸气扇2、臭氧发生部9、抽气扇10均与控制模组连接。
本报警系统主要功能是在室内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并将室内因火灾产生的烟雾及时抽取到室外,保障室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壳体1安装于室内的腔体上,壳体1的一端位于室内,另一端位于室外;当火灾发生时,壳体1位于室内一端的端部安装的传感部6对火灾产生的高温和烟雾进行检测,然后发送信号至控制模组,控制模组控制报警部7立刻报警,提示室内人员撤离;同时控制模组控制吸气扇2工作,吸气扇2对室内的烟雾进行抽吸,烟雾经过吸气扇2首先经过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的凝结部3,烟雾中的呈气化状态的液相成分在凝结部3处重新凝结成液态,在烟雾经过凝集部3的同时,位于凝结部3两侧的冷却室8内的冷却剂受热气化,有效吸收烟雾的热量,辅助烟雾中的液相成分在凝结部3的液化;然后烟雾经过吸附部4,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和如HCN等有毒气体在吸附部4处被吸附;之后烟雾进入反应部5,控制模块控制位于反应部5的两侧的臭氧发生部9工作,臭氧发生部9产生臭氧,臭氧进入反应部5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反应,将一氧化碳除去;经过上述处理的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和有害气体含量大幅降低,然后再经过抽气扇10的抽吸排放至室外,在保证室内人员的安全的同时,避免对室外环境进行污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所述凝结部3包括交错布置在立轴上的若干层的半圆状的凝结网,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所述凝结网为锥形,且凝结网的尖端为迎风面;所述凝结网由吸水材料制备,凝结网的网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当吸气扇2转动时,吸气扇2的转轴带动立轴一同转动,即带动凝结网转动,使凝结网在进行烟雾凝结时,同时旋转形成吸力,辅助疏导烟雾的流动,避免烟雾在凝结部3堵塞;同时将凝结网设置半圆状且交错设置,也是为了给烟雾留出足够的流动通道;在凝结网上设置通孔,使烟雾中的气体成分能够更好通过凝结网。
所述凝结网的数量大于等于3层,所述凝结网采用吸水树脂材料制备,吸水树脂具有高效的吸水能力,能有效吸收烟雾中的液相成分,使液相成分快速凝结。
而且为了增加烟雾与凝结网的接触面积,使烟雾中的液相成分的凝结效果更加,将凝结网设置为尖端迎风的圆锥状。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吸附部4为蜂窝状的若干空腔和通道,所述空腔中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的粗滤网层01、细滤网层02、活性炭层03,所述粗滤网层01、细滤网层02、活性炭层03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道直接连通凝结部3和反应部5。
部分烟雾直接经过通道从凝结部3流至反应部5,另一部分烟雾经过空腔中的粗滤网层01、细滤网层02、活性炭层03,粗滤网层01、细滤网层02对烟雾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有效吸附,所述活性炭层03对烟雾中的如HCN等有毒气体进行有效吸附,避免对外界环境污染。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4所示,所述臭氧发生部9包括带孔隔板91和臭氧发生器92,所述臭氧发生器92安装于反应部5的两侧,且臭氧发生器92和反应部5之间设置有带孔隔板91;所述臭氧发生器92与控制模块连接。
臭氧发生器92采用片状陶瓷臭氧发生器,片状陶瓷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生率高且体积小巧,便于安装;
烟雾进入反应部5后,控制模组控制臭氧发生器92工作产生臭氧,臭氧经过带孔隔板91进入反应部5与烟雾中残留的一氧化碳反应,有效去除一氧化碳。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5所示,所述冷却室8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的液化网04,所述液化网04位于冷却剂的上方。
冷却室8中的冷却剂受热气化后,气体状的冷却剂经过液化网04时,在液化网04上重新液化,使冷却剂可重新进行吸热工作。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传感部6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报警部7为声光报警器;本报警系统还包括管理端,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管理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GPS定位模块连接。
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对室内的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监测,火灾发生时,一旦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和烟雾浓度超标,则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立即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控制其余部件进行后续抽吸烟雾及报警的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向管理端发送信号,提示物业处的工作人员有火灾发生,同时GPS定位模块向管理端发送信号,显示火灾发生的住宅的位置,如单元号、所在楼层、门牌号、户主信息等,便于进行之后的火灾救援工作。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2)、凝结部(3)、吸附部(4)、反应部(5),所述吸气扇(2)与室内连通,所述反应部(5)与室外连通;所述吸气扇(2)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传感部(6)和报警部(7),所述传感部(6)和报警部(7)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凝结部(3)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3)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8),所述冷却室(8)中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反应部(5)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9),所述臭氧发生部(9)与反应部(5)连通,所述反应部(5)靠近室外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抽气扇(10);所述吸气扇(2)、臭氧发生部(9)、抽气扇(10)均与控制模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部(3)包括从上至下交错布置在立轴上的若干层的半圆状的凝结网,所述立轴的一端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所述凝结网为锥形,且凝结网的尖端为迎风面;所述凝结网由吸水材料制备,凝结网的网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4)为蜂窝状的若干空腔和通道,所述空腔中按照烟雾排出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的粗滤网层(01)、细滤网层(02)、活性炭层(03),所述粗滤网层(01)、细滤网层(02)、活性炭层(03)上均设置有若干对应贯通的通孔;所述通道直接连通凝结部(3)和反应部(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部(9)包括带孔隔板(91)和臭氧发生器(92),所述臭氧发生器(92)安装于反应部(5)的两侧,且臭氧发生器(92)和反应部(5)之间设置有带孔隔板(91);所述臭氧发生器(92)与控制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8)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液化网(04),所述液化网(04)位于冷却剂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部(6)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报警部(7)为声光报警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理端,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管理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GPS定位模块连接。
CN201821489634.8U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78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9634.8U CN208878185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9634.8U CN208878185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8185U true CN208878185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1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8963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78185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81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0227A (zh) * 2020-12-24 2021-03-19 江苏新智合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安全培训实体仿真系统
CN112562251A (zh) * 2021-02-20 2021-03-26 南京擅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烟雾监测报警装置
CN112925189A (zh) * 2021-02-04 2021-06-08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一种家庭安全智能检测时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0227A (zh) * 2020-12-24 2021-03-19 江苏新智合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安全培训实体仿真系统
CN112925189A (zh) * 2021-02-04 2021-06-08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一种家庭安全智能检测时钟
CN112562251A (zh) * 2021-02-20 2021-03-26 南京擅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烟雾监测报警装置
CN112562251B (zh) * 2021-02-20 2021-12-14 莆田市荔城区任西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烟雾监测报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78185U (zh)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CN105333528B (zh) 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1599882U (zh) 空气净化新风机
AU2011235604B2 (en) Super integrated security and air cleansing systems (SISACS)
CN204254766U (zh) 吸顶式纳米空气循环净化机
CN105107103B (zh) 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装置
CN112412285B (zh) 一种隔烟净化防火门
CN209893541U (zh) 一种多功能空调机
CN106705255A (zh) 智能净化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85464U (zh) 一种室内空气检测仪
CN207599944U (zh) 基于nb-iot的空气净化器
CN206849213U (zh) 一种公共实验室消防监控装置
CN107842972A (zh) 基于nb‑iot的空气净化器
CN107270414A (zh)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
JP2002219324A (ja) 炭素性物質処理または加熱法と装置
CN210544076U (zh) 一种塑料造粒机的去味净化装置
CN208765123U (zh) 一种负离子除霾增氧装置
JP2002048367A (ja) 空気または排気浄化の方法と装置
CN206705677U (zh) 移动式制氧装置
CN206131260U (zh) 可防火自动报警且净化油烟的厨房空调机
CN207279812U (zh) 基于医疗卫生用空调设备
CN211513951U (zh) 一种轮毂锻压过程废气净化系统
CN207962931U (zh) 一种地下室空气循环装置
CN207741246U (zh)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窗帘
CN214406356U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的室内消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