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4528U -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4528U
CN208874528U CN201821634197.4U CN201821634197U CN208874528U CN 208874528 U CN208874528 U CN 208874528U CN 201821634197 U CN201821634197 U CN 201821634197U CN 208874528 U CN208874528 U CN 208874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x
basic terminal
fulgurite
management system
connec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41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申衡
陶思饱
周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heng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41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4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4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4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包括基础接线盒,基础接线盒内设置有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汇流带电连接的铜排,基础接线盒的背面设置平背板,所述的平背板的下缘延伸至基础接线盒的下侧,基础接线盒的下端设置连接凹槽,连接凹槽上沿其槽长方向依次布置有电管插孔,电管插孔之间设置限位安装条,连接凹槽的两端设置卡口,基础接线盒的正面沿向卡口的卡腔开设有方口;基础接线盒的下端的下方设置组件节点采集盒,组件节点采集盒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凹槽相匹配的连接凸块,连接凸块的上端设置限位安装孔和电管,位于连接凸块的两端设置卡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检修方便,提高光伏管理系统的运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系统的发展,光伏管理系统的智能化运维管理越来越推行,其主要通过智能化进行电站优化,实现电站监控、统计分析、故障诊断等,最大限度提高电站的运维水平。
而现有的光伏管理系统中,位于太阳能组件面板上设置的前端信号采集盒,其采用整盒装配的结构直接置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上。技术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通过对太阳能组件定期检测,当发现某一段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出现故障,再由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拆开整个前端信号采集盒进行检测,检修麻烦、运维效率低,且检测完毕后再装配也是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结构简单,检修方便,提高光伏管理系统的运维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包括基础接线盒,基础接线盒内设置有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汇流带电连接的铜排,基础接线盒的背面设置平背板,所述的平背板的下缘延伸至基础接线盒的下侧,基础接线盒的下端设置连接凹槽,连接凹槽上沿其槽长方向依次布置有电管插孔,电管插孔之间设置限位安装条,连接凹槽的两端设置卡口,基础接线盒的正面沿向卡口的卡腔开设有方口;
基础接线盒的下端的下方设置组件节点采集盒,组件节点采集盒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凹槽相匹配的连接凸块,连接凸块的上端设置限位安装孔和电管,位于连接凸块的两端设置卡扣;
所述的卡扣扣于所述的卡口的卡腔内,所述的限位安装孔与所述的限位安装条位置对应、所述的电管与所述的电管插孔位置对应,且组件节点采集盒的下端位于平背板的下缘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节点采集盒内设置有PCB集成板,所述的电管与所述的PCB集成板连接,PCB集成板上布置有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发电量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
再进一步的,基础接线盒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平背板上位于通孔位置设置限位座,基础接线盒内的电缆线由通孔穿过限位座布置。
再进一步的,位于限位座的侧面开设限位口,所述的限位口通向通孔,限位口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沿限位口来回可移,限位块的内端抵靠在电缆线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通过基础接线盒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电连,将检测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元件装置于组件节点采集盒内,由组件节点采集盒与基础接线盒电连,检修时,技术人员只需沿着基础接线盒平背板扣下组件节点采集盒检查组件节点采集盒,结构简单,检修方便,提高光伏管理系统的运维效率。
具体的:通过基础接线盒内的铜排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汇流带电连,通过基础接线盒下端设置的连接凹槽与组件节点采集盒上端设置的连接凸块匹配预定位,由连接凹槽上的限位安装条与连接凸块上的限位安装孔对应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在拆或装过程中的定位,这样连接凸块上的电管精准的由连接凹槽上的电管插孔插置于基础接线盒内,形成与基础接线盒之间的电连。插置完毕后。装时,组件节点采集盒顺着的限位及隔挡作用的平背板,通过连接凸块两端的卡扣扣于连接凹槽两端的卡口内,拆时,通过技术人员直接或者通过辅具由方口伸入卡口的卡腔内弹出卡扣,再沿平背板顺利拆下组件节点采集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接线盒与组件节点采集盒拆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接线盒与组件节点采集盒装配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节点采集盒去除上盖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接线盒去除上盖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组件节点采集盒上盖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包括基础接线盒10,基础接线盒10内设置有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汇流带电连接的铜排,基础接线盒10的背面设置平背板11,所述的平背板11的下缘延伸至基础接线盒10的下侧,基础接线盒10的下端设置连接凹槽12,连接凹槽12上沿其槽长方向依次布置有电管插孔12b,电管插孔12b之间设置限位安装条12a,连接凹槽12的两端设置卡口13,基础接线盒10的正面沿向卡口13的卡腔开设有方口13a;
基础接线盒10的下端的下方设置组件节点采集盒20,组件节点采集盒20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凹槽12相匹配的连接凸块22,连接凸块22的上端设置限位安装孔和电管22b,位于连接凸块22的两端设置卡扣23;
所述的卡扣23扣于所述的卡口13的卡腔内,所述的限位安装孔与所述的限位安装条12a位置对应、所述的电管22b与所述的电管插孔12b位置对应,且组件节点采集盒20的下端位于平背板11的下缘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通过基础接线盒10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电连,将检测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元件装置于组件节点采集盒20内,由组件节点采集盒20与基础接线盒10电连,检修时,技术人员只需沿着基础接线盒10平背板11扣下组件节点采集盒20检查组件节点采集盒20,结构简单,检修方便,提高光伏管理系统的运维效率。
具体的:通过基础接线盒10内的铜排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汇流带电连,通过基础接线盒10下端设置的连接凹槽12与组件节点采集盒20上端设置的连接凸块22匹配预定位,由连接凹槽12上的限位安装条12a与连接凸块22上的限位安装孔对应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在拆或装过程中的定位,这样连接凸块22上的电管22b精准的由连接凹槽12上的电管插孔12b插置于基础接线盒10内,形成与基础接线盒10之间的电连。插置完毕后。装时,组件节点采集盒20顺着的限位及隔挡作用的平背板11,通过连接凸块22两端的卡扣23扣于连接凹槽12两端的卡口13内,拆时,通过技术人员直接或者通过辅具由方口13a伸入卡口13的卡腔内弹出卡扣23,再沿平背板11顺利拆下组件节点采集盒20。
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节点采集盒20内设置有PCB集成板21,所述的电管22b与所述的PCB集成板21连接,PCB集成板21上布置有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发电量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组件节点采集盒20内设置的PCB集成板21监测每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信息,通过监测每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电流、电压、温度等信息判定光伏管理系统中哪一块出现旁路作用,运维人员根据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故障检修,有效解决由于旁路作用导致的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遇到遮挡发热、高烧的问题。(这里解释下旁路作用,由于太阳能组件是多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串联在一起,这样就存在对于没有受到遮挡的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其发电,而受到遮挡的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就存在消耗电能,这样就存在旁路作用。)
再进一步的,基础接线盒10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4,平背板11上位于通孔14位置设置限位座15,基础接线盒10内的电缆线30由通孔14穿过限位座15布置。
再进一步的,位于限位座15的侧面开设限位口,所述的限位口通向通孔14,限位口上设置有限位块15a,所述的限位块15a沿限位口来回可移,限位块15a的内端抵靠在电缆线30的外壁上。
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通过电缆线30彼此电连,形成接线盒之间的相互电连供电,保证各接线盒的正常工作。且通过限位座15给予电缆线30于基础接线盒10接口处的固定限制作用,保证电缆线30间的稳定布置,从而保证接线盒间彼此稳定电连。且在限位座15的侧面设置限位块15a,通过限位块15a伸缩抵靠电缆线30,实现电缆线30松紧作用来控制电缆线30沿通孔14的伸出长度,进而适配不同间距的接线盒。
再进一步的,基础接线盒10的背面开设打胶轨迹槽,基础接线盒10的背面上设置阴影面积,所述的阴影面积为硅胶覆盖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解决光伏电站对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精准监控。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组件节点采集盒20对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电流、电压以及温度、发电量等关键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服务器进行处理,由云平台服务器反馈至管控中心或者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的手机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是光伏智能电站的前端部件。其可用在不同规模的并网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中,实时监测每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电压、电流、温度、功率和总累计发量,是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具有监测,报警,定位,辅助安全运维的作用。
具体的,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
1、实时监控每一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运行状况,针对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发生的异常情况,被及时发现,及时报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实现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级数据监控,任何一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出现问题,精准定位问题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提高运维效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组件虽然新颖,但造价低成本,高性能,有效降低光伏电站运维成本,实现光伏电站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增加经济收益。
本实用新型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的装配工艺:
1)、将密封胶沿基础接线盒10底座的背面打胶轨迹槽均匀连续打胶,阴影面积为硅胶覆盖面;
2)、将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汇流带剪切到所需长度,插入基础接线盒10底座的导引孔,然后弯曲,使用电烙铁与基础接线盒10底座内的铜排焊接牢固;
3)、对基础接线盒10底座的灌胶:基础接线盒10灌胶面与基础接线盒10底座上部的栅格区域齐平;
4)、安装基础接线盒10上盖:将基础接线盒10上盖与基础接线盒10底座平齐,对基础接线盒10上盖施加压力,将基础接线盒10上盖扣入基础接线盒10底座;
5)、组件节点采集盒20底座的灌胶:组件节点采集盒20灌胶面与组件节点采集盒20底座的栅格区域齐平;
6)、将组件节点采集盒20上盖上端插入组件节点采集盒20底座的上端,然后对组件节点采集盒20上盖以组件节点采集盒20底座的上端为转动轴心、转向组件节点采集盒20底座的下端,将组件节点采集盒20上盖扣入组件节点采集盒20底座;按压组件节点采集盒20上盖,使组件节点采集盒20上盖完全卡入组件节点采集盒20底座;
7)将组件节点采集盒20的电管22b对准背面装配完毕的基础接线盒10的电管插孔12b,进行对插,使两者贴合;
8)对基础接线盒10上的电缆线30进行电缆接线。
进一步的,第3)中灌胶量为83mL。
进一步的,第5)中灌胶量为41ml。
此外,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粘接完本实用新型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间留有大于2cm的间隙;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在通风处静置12小时以上或至硅胶完全凝固后装箱。这是因为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边框粘胶和接线盒粘胶在凝固时可能会释放一些腐蚀性气体,这些气体存在对塑料或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及会导致接线盒产生开裂问题,这样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Claims (4)

1.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包括基础接线盒(10),基础接线盒(10)内设置有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汇流带电连接的铜排,其特征在于:基础接线盒(10)的背面设置平背板(11),所述的平背板(11)的下缘延伸至基础接线盒(10)的下侧,基础接线盒(10)的下端设置连接凹槽(12),连接凹槽(12)上沿其槽长方向依次布置有电管插孔(12b),电管插孔(12b)之间设置限位安装条(12a),连接凹槽(12)的两端设置卡口(13),基础接线盒(10)的正面沿向卡口(13)的卡腔开设有方口(13a);
基础接线盒(10)的下端的下方设置组件节点采集盒(20),组件节点采集盒(20)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凹槽(12)相匹配的连接凸块(22),连接凸块(22)的上端设置限位安装孔和电管(22b),位于连接凸块(22)的两端设置卡扣(23);
所述的卡扣(23)扣于所述的卡口(13)的卡腔内,所述的限位安装孔与所述的限位安装条(12a)位置对应、所述的电管(22b)与所述的电管插孔(12b)位置对应,且组件节点采集盒(20)的下端位于平背板(11)的下缘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节点采集盒(20)内设置有PCB集成板(21),所述的电管(22b)与所述的PCB集成板(21)连接,PCB集成板(21)上布置有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发电量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基础接线盒(10)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4),平背板(11)上位于通孔(14)位置设置限位座(15),基础接线盒(10)内的电缆线(30)由通孔(14)穿过限位座(15)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位于限位座(15)的侧面开设限位口,所述的限位口通向通孔(14),限位口上设置有限位块(15a),所述的限位块(15a)沿限位口来回可移,限位块(15a)的内端抵靠在电缆线(30)的外壁上。
CN201821634197.4U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Active CN208874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4197.4U CN208874528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4197.4U CN208874528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4528U true CN208874528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4197.4U Active CN208874528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4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095A (zh) * 2018-10-09 2019-01-04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095A (zh) * 2018-10-09 2019-01-04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1069B1 (ko) 태양광 발전용 접속반
WO2015143885A1 (zh) 电力电缆智能接地箱
CN208874528U (zh)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CN109150095A (zh)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
CN107085162B (zh) 基于外设辅助触点的保护出口压板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03932723U (zh) 一种具有计量功能的配电箱
CN206546968U (zh) 一种重要电器元件用实时检测配电箱
CN205986768U (zh) 一种光伏发电智能防雷汇流箱
CN109379041A (zh)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的装配工艺
CN206564572U (zh) 一种光伏发电汇流箱
CN207124607U (zh) 一种光伏汇流盒
CN202472005U (zh) 太阳能电站气象环境监测装置
CN203445597U (zh) 一种零功率保护装置
CN202309564U (zh) 一种光伏直流汇流装置
CN206402185U (zh) 智能汇流箱
CN208106366U (zh) 一种地热回灌专用井口设备
CN210926642U (zh) 一种控制柜智能漏电故障检测装置
CN209170296U (zh)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CN205790972U (zh) 一种基于plc的智能交流汇流箱
CN205986135U (zh) 一种可壁挂式电源防雷器
CN209119641U (zh) 一种带保护电气控制柜
CN214706998U (zh) 一种带放电计数器的智能保护接地箱
CN206340865U (zh) 一种光伏一体化配电箱
CN212254238U (zh) 机组检修尾水位监视装置
CN208904467U (zh) 一种带控制器的预付费计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000 No.1 Yaoyuan Road, Luyang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he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3, no.6a, Xingl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ongtou, intersection of Shiyu road and Lingxi Road, Luyang Industrial Park,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