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0296U -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0296U
CN209170296U CN201821635003.2U CN201821635003U CN209170296U CN 209170296 U CN209170296 U CN 209170296U CN 201821635003 U CN201821635003 U CN 201821635003U CN 209170296 U CN209170296 U CN 209170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lumen
photovoltaic plant
upper cover
component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50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申衡
陶思饱
周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he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50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0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0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0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包括呈方状的底座和设置于底座正面的上盖,底座的上端设置连接凸部,连接凸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条;底座的中部设置中腔,中腔内平置有PCB集成板,所述的连接凸部上垂直其上端面设置有电管,电管的电连接端延伸至中腔内的PCB集成板上;中腔的一侧设置有电缆接头,自电缆接头至邻近的底座侧壁穿置有电缆线A,底座内位于电缆接头的上方设置有散热腔,中腔内位于正中间的电管的电连接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灌胶腔,灌胶腔内的灌胶连接上盖与底座;底座的下端沿其座长方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连接凹槽,下连接凹槽的外侧设置向内倾斜的下转动倒角。

Description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系统的发展,光伏管理系统的智能化运维管理越来越推行,其主要通过智能化进行电站优化,实现电站监控、统计分析、故障诊断等,最大限度提高电站的运维水平。
而现有的光伏管理系统中,位于太阳能组件面板上设置的前端信号采集盒,其采用整盒装配的结构直接置于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上。技术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通过对太阳能组件定期检测,当发现某一段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出现故障,再由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拆开整个前端信号采集盒进行检测,检修麻烦、运维效率低,且检测完毕后再装配也是十分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智能接线盒,但是对于没有受到遮挡的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信息采集,由于太阳能以及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长时工作,减少工作热量及提高工作稳定性成为设计要点。特别是对于小于等于20kW的光伏电站,通常即为户用型光伏电站,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布置简单、可靠稳定的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布置连接方便,且保证了组件节点采集盒的长时、稳定有效的工作运行,适用于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有线连接的户用型光伏电站。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包括呈方状的底座和设置于底座正面的上盖,底座的上端设置连接凸部,连接凸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条;底座的中部设置中腔,中腔内平置有PCB集成板,所述的连接凸部上垂直其上端面设置有电管,电管的电连接端延伸至中腔内的PCB集成板上;中腔的一侧设置有电缆接头,自电缆接头至邻近的底座侧壁穿置有电缆线A,底座内位于电缆接头的上方设置有散热腔,中腔内位于正中间的电管的电连接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灌胶腔,灌胶腔内的灌胶连接上盖与底座;
底座的下端沿其座长方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连接凹槽,下连接凹槽的外侧设置向内倾斜的下转动倒角;上盖的下端设置有与下连接凹槽外侧的下转动倒角匹配的上连接凹槽,上连接凹槽的内侧设置向外倾斜的上转动倒角。
进一步的,底座的上部位于连接凸部的下方设置卡块,上盖的上端设置向内弯折的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卡块匹配的卡槽。
再进一步的,底座内除电缆接头所在角部的其它角部均设置有散热腔。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腔内布置有泡沫镍或者泡沫铜。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PCB集成板上布置有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发电量采集模块,所述的电缆线A与PCB集成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处理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信息的PCB集成板置于底座的中腔内,中腔供PCB集成板布置,并位于中腔上部设置连接凸部,利用连接凸部与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B 配合,形成辅助定位。电管沿向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B、插入基础接线盒B内,形成两者的电连接,并由卡条卡于基础接线盒B上形成组件节点采集盒对基础接线盒B的定位、稳定连接。组件节点采集盒内电缆线A 与PCB集成板电连接,其电连接头部通过电缆接头固定,保证两者电连的稳定性。组件节点采集盒自身的稳定连接其一是通过设置灌胶腔,灌胶腔内灌胶供上盖与底座连接,其二是通过位于底座的下端设置下连接凹槽和下转动倒角,通过上盖的下端设置的上转动倒角和上连接凹槽对底座的下连接凹槽和下转动倒角转动,形成卡置配合,且这样布置连接也很方便。且为了保证组件节点采集盒的长时、稳定有效的工作运行,位于电缆接头的上方设置散热腔,这样散热腔是位于电缆接头与电管的旁侧的,组件节点采集盒的工作热量不断由散热腔散去,保证了组件节点采集盒的长时、稳定有效的工作运行。本实用新型配合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B,适用于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有线连接的户用型光伏电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状态图(图中箭头方向指上盖的施力方向);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装配完成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包括呈方状的底座10 和设置于底座10正面的上盖20,底座10的上端设置连接凸部11,连接凸部11 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条12;底座10的中部设置中腔13,中腔13内平置有PCB 集成板30,所述的连接凸部11上垂直其上端面设置有电管40,电管40的电连接端延伸至中腔13内的PCB集成板30上;中腔13的一侧设置有电缆接头16,自电缆接头16至邻近的底座10侧壁穿置有电缆线A,底座10内位于电缆接头 16的上方设置有散热腔14,中腔13内位于正中间的电管40的电连接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灌胶腔15,灌胶腔15内的灌胶连接上盖20与底座10;
底座10的下端沿其座长方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连接凹槽17,下连接凹槽 17的外侧设置向内倾斜的下转动倒角;上盖20的下端设置有与下连接凹槽17 外侧的下转动倒角匹配的上连接凹槽27,上连接凹槽27的内侧设置向外倾斜的上转动倒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处理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信息的PCB集成板30置于底座 10的中腔13内,中腔13供PCB集成板30布置,并位于中腔13上部设置连接凸部11,利用连接凸部11与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B配合,形成辅助定位。电管40沿向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B、插入基础接线盒B内,形成两者的电连接,并由卡条12卡于基础接线盒B上形成组件节点采集盒对基础接线盒B的定位、稳定连接。组件节点采集盒内电缆线A 与PCB集成板30电连接,其电连接头部通过电缆接头16固定,保证两者电连的稳定性。组件节点采集盒自身的稳定连接其一是通过设置灌胶腔15,灌胶腔 15内灌胶供上盖20与底座10连接,其二是通过位于底座10的下端设置下连接凹槽17和下转动倒角,通过上盖20的下端设置的上转动倒角和上连接凹槽27 对底座10的下连接凹槽17和下转动倒角转动,形成卡置配合,且这样布置连接也很方便。且为了保证组件节点采集盒的长时、稳定有效的工作运行,位于电缆接头16的上方设置散热腔14,这样散热腔14是位于电缆接头16与电管 40的旁侧的,组件节点采集盒的工作热量不断由散热腔14散去,保证了组件节点采集盒的长时、稳定有效的工作运行。本实用新型配合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B,适用于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有线连接的户用型光伏电站。
进一步的,底座10的上部位于连接凸部11的下方设置卡块,上盖20的上端设置向内弯折的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卡块匹配的卡槽。
这样底座10与上盖20连接时,通过上盖20的下端设置的上转动倒角和上连接凹槽27对底座10的下连接凹槽17和下转动倒角转动,至上盖20上端的连接板的凹槽卡置于底座10上部的卡块上,这样组件节点采集盒在灌胶连接上盖20与底座1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底座10与上盖20连接的稳固性。
再进一步的,底座10内除电缆接头16所在角部的其它角部均设置有散热腔14。
这样,位于底座10内设置多组散热腔14,多组散热腔14形成对底座10的多方位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腔14内布置有泡沫镍或者泡沫铜。
设置的泡沫镍或者泡沫铜主要起到消音吸振、散热保护的作用,且质量很轻,不会增加组件节点采集盒的负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的使用效果。泡沫镍是泡沫海绵状金属镍,具有三维全贯通网孔结构,进一步的,设置的泡沫镍可以采用镍骨架中空并以冶金状态彼此交连,其具有消音、吸振、缓冲电磁效应、阻燃、绝热散热的作用;同样的泡沫铜作为消音散热材料,其自身网眼可以让气流自由穿过,实现热量的排散效果,同时,由于其网眼结构还可以解决消减组件节点采集盒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问题,且质量很轻,不会增加组件节点采集盒的负载。这样,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解决了组件节点采集盒的消音吸振问题。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PCB集成板30上布置有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发电量采集模块,所述的电缆线A与PCB集成板30电连接。
通过在组件节点采集盒底座10内设置的PCB集成板30由电管40的电连接作用,监测每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信息,通过PCB集成板30监测每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的电流、电压、温度等信息判定光伏管理系统中哪一块出现旁路作用,并由电缆线A有线传输至户用数据采集器整合,运维人员根据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故障检修,有效解决由于旁路作用导致的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遇到遮挡发热、高烧的问题。(这里解释下旁路作用,由于太阳能组件是多块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串联在一起,这样就存在对于没有受到遮挡的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其发电,而受到遮挡的太阳能采集单块组件就存在消耗电能,这样就存在旁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的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底座10的灌胶:将灌胶置于底座10的灌胶腔15内,使得灌胶与灌胶腔15的腔口面齐平;
2)、将上盖20下端的上连接凹槽27对准底座10下端的下转动倒角、并置于底座10下端的下转动倒角上,然后对上盖20以底座10的下转动倒角为转动轴心、上盖20上端的连接板转向底座10上部的连接凸部11下方的卡块处,将上盖20上端连接板的卡槽卡于底座10连接凸部11下方的卡块上;按压上盖 20,使上盖20连接于底座10上;
3)将连接凸部11对准户用型光伏电站用智能接线盒的基础接线盒B的连接凹槽,将电管40对准连接凹槽的电管插孔,进行对插,使连接凸部11与连接凹槽贴合。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上盖20以30°~60°插入底座10的下端,然后对上盖20分别施加一个指向底座10下端的下转动倒角的力和一个指向底座10上部的卡块的力,将上盖20扣入底座10。
此外,组件节点采集盒安装表面需干燥,透明,坚硬,不得残留模具剂。
通过本实用新型装配工艺,装配效率高,装配后产品质量稳定,且后期只需沿基础接线盒B的连接凹槽的槽口方向扣下电管40,对产品检修方便,提高户用型光伏电站的运维效率。

Claims (5)

1.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状的底座(10)和设置于底座(10)正面的上盖(20),底座(10)的上端设置连接凸部(11),连接凸部(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条(12);底座(10)的中部设置中腔(13),中腔(13)内平置有PCB集成板(30),所述的连接凸部(11)上垂直其上端面设置有电管(40),电管(40)的电连接端延伸至中腔(13)内的PCB集成板(30)上;中腔(13)的一侧设置有电缆接头(16),自电缆接头(16)至邻近的底座(10)侧壁穿置有电缆线(A),底座(10)内位于电缆接头(16)的上方设置有散热腔(14),中腔(13)内位于正中间的电管(40)的电连接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灌胶腔(15),灌胶腔(15)内的灌胶连接上盖(20)与底座(10);
底座(10)的下端沿其座长方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连接凹槽(17),下连接凹槽(17)的外侧设置向内倾斜的下转动倒角;上盖(20)的下端设置有与下连接凹槽(17)外侧的下转动倒角匹配的上连接凹槽(27),上连接凹槽(27)的内侧设置向外倾斜的上转动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其特征在于:底座(10)的上部位于连接凸部(11)的下方设置卡块,上盖(20)的上端设置向内弯折的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卡块匹配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其特征在于:底座(10)内除电缆接头(16)所在角部的其它角部均设置有散热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腔(14)内布置有泡沫镍或者泡沫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集成板(30)上布置有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发电量采集模块,所述的电缆线(A)与PCB集成板(30)电连接。
CN201821635003.2U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Active CN209170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5003.2U CN209170296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5003.2U CN209170296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0296U true CN209170296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3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5003.2U Active CN209170296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02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3998A (zh) * 2018-10-09 2019-05-03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3998A (zh) * 2018-10-09 2019-05-03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5217B (zh) 包括发电装置的集群的电站的构造
US20150103496A1 (en) Power conversion and connection for photovoltaic (pv) panel arrays
JP5931923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9170296U (zh)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CN210534007U (zh) 一种桥梁健康监测设备
CN201750363U (zh) 交流型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9913778U (zh) 一种太阳能板线路结构
CN109713998A (zh)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CN220234606U (zh) 一种光伏储能电源供热装置
CN109450369A (zh) 一种户用型光伏电站用组件节点采集盒的装配工艺
CN209170303U (zh)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CN208874529U (zh)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基础接线盒
CN109379043A (zh)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组件节点采集盒
CN215645809U (zh) 一种户外改进型抽出式电容柜
CN109309477A (zh) 一种光伏管理系统用组件节点采集盒的装配工艺
CN205637718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安全工器具库房
CN208874530U (zh) 一种商用型光伏电站用数据集中盒
CN207782468U (zh) 一种风光互补控制器
CN202495775U (zh)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N210380752U (zh) 一种智慧型新能源设备管理系统
CN221806912U (zh) 一种便于接入的光伏发电数据采集设备
CN102270942B (zh) 一种模块化光伏汇流采集装置
CN215870276U (zh) 一种内部热量监控的室外配电柜
CN219458577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快速安装底座
CN219554864U (zh) 一种嵌入式太阳能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000 No.1 Yaoyuan Road, Luyang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he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3, no.6a, Xingl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ongtou, intersection of Shiyu road and Lingxi Road, Luyang Industrial Park,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DA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