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0639U -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0639U
CN208870639U CN201821674992.6U CN201821674992U CN208870639U CN 208870639 U CN208870639 U CN 208870639U CN 201821674992 U CN201821674992 U CN 201821674992U CN 208870639 U CN208870639 U CN 208870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piece
conduit
bolt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49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公科
王慧子
牛利田
梁东
刘宪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ntaike Engineer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ntaike Engineer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ntaike Engineer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ntaike Engineer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49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0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0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0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主要涉及预埋槽道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槽钢,所述槽钢的顶部设有锚杆,两个所述槽钢的底面共面,两个所述槽钢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的下表面与槽钢的底面共面,所述固定垫片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固定垫片的上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降低对模具的损伤,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现场施工的不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埋槽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预埋槽道大都由槽钢和锚杆组成,其在模具上的安装往往采用每根槽道单独安装的方式,安装时,先根据设计图纸在模具上定位打孔,然后再安装槽道,此种安装方式,每段槽道至少需要在模具上打两个孔,采用螺栓在内螺母在外的方式在模具上定位固定槽道,每段槽道定位安装完成后,再进入预埋混凝土浇筑工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以下问题:
1)、现有的预埋槽道在安装时,每段槽道都需在模具上至少打两个孔,且开孔大小尺寸多为22mm×42mm,模具上打孔数量多,对模具损伤较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且开口尺寸较大也更容易发生漏浆的风险;
2)、现有的预埋槽道需要每根槽道单独安装,效率慢,拖慢施工进度;
3)、矿山法中,为便于后期槽道在安装时,使用T型螺栓进行定位固定,需要前期在槽道上打孔,增加了前期槽道的加工工序,增加了工程成本;
4)、现有的预埋槽道在安装时,在模具上打孔数量较多,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效率,增大了出错率;
5)、现有的预埋槽道需要单根槽道单独安装,槽道的承载力及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6)、现有的预埋槽道在施工时,待混凝土凝固完成后,先拧下螺母,再利用其他工具取下T型螺栓,需要两步操作,回收困难,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且在取下T型螺栓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管片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对模具的损伤,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现场施工的不安全性的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开口向下的槽钢,所述槽钢的顶部设有锚杆,两个所述槽钢的底面共面,两个所述槽钢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的下表面与槽钢的底面共面,所述固定垫片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固定垫片的上侧。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所述固定垫片呈L型。
所述固定垫片位于连接杆的中部。
所述螺母为盖形螺母。
所述连接杆位于槽钢的上侧。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将两个槽钢连接在一起,通过固定垫片上的螺栓、螺母固定在模具上,以槽道联结的方式减少槽道安装时对模具的开孔数,相比于现有的预埋槽道而言,在模具上的开孔数量减半,减少了对模具的损伤,保证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能够在模具上一次固定两个槽道,不需每根槽道单独安装固定,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由于在模具上的打孔的数量减少,出现打孔位置出错的次数也随之减少,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率;以槽道联结的方式组成双拼槽道组,同时也提高了槽道的承载力和对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混凝土凝固完成后,只需拧下螺栓一步操作,即完成模具的拆除、螺栓的回收,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螺栓可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且在螺栓回收利用后,没有长余的工件部分,管片表面干净整洁,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不安全性;使用在矿山法中,不需在槽道上打孔,减少了槽道前期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槽道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中标号:1、槽钢;2、锚杆;3、连接杆;4、固定垫片;5、螺栓;6、螺母;7、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开口向下的槽钢1,所述槽钢1的顶部设有锚杆2,两个所述槽钢1的底面共面,两个所述槽钢1之间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将两个槽钢1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3上设有固定垫片4,所述固定垫片4的下表面与槽钢1的底面共面,所述固定垫片4上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上设有螺母6,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垫片4上的螺栓5、螺母6固定在模具7上。所述螺母6位于固定垫片4的上侧,待混凝土凝固完成后,只需拧下螺栓5一步操作,即完成模具7的拆除、螺栓5的回收,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螺栓5可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且在螺栓5回收利用后,没有长余的工件部分,管片表面干净整洁,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不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以槽道联结的方式减少槽道安装时对模具7的开孔数,相比于现有的预埋槽道而言,在模具7上的开孔数量减半,减少了对模具的损伤,保证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相应的也降低了漏浆的风险;能够在模具7上一次固定两个槽道,不需每根槽道单独安装固定,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由于在模具上的打孔的数量减少,出现打孔位置出错的次数也随之减少,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率;以槽道联结的方式组成双拼槽道组,同时也提高了槽道的承载力和对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在矿山法中,不需在槽道上打孔,减少了槽道前期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槽道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按照设计图纸在模具7上开槽道安装定位孔;螺栓5穿过模具7上的定位孔,再穿过固定垫片4上的安装孔,用螺母6拧紧固定,完成本实用新型在模具7上的固定(如附图3所示),然后浇筑混凝土,待待混凝土凝固完成,将螺栓5拧下回收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力,所述连接杆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连接杆3沿槽钢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可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力。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固定垫片4的牢固性,所述固定垫片4呈L型,固定垫片4的一个直角边焊接在连接杆3上,另一个直角边用于安装螺栓5,能够保证固定垫片4自身与焊接的牢固性,且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力。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在模具上的定位固定,所述固定垫片4位于连接杆3的中部,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在模具上的定位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螺栓处漏浆,保证螺栓的顺利回收,所述螺母6为盖形螺母,盖形螺母能够保护螺栓5处不会发生漏浆,便于螺栓5的顺利回收利用。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锚固的牢固性,所述连接杆3位于槽钢1的上侧,能够加大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锚固的牢固性,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力。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开口向下的槽钢1,所述槽钢1的顶部设有锚杆2,槽钢1与锚杆2之间可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组成单根槽道。两个所述槽钢1的底面共面,两个所述槽钢1之间焊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将两个槽钢1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连接杆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连接杆3沿槽钢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可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力。连接杆3的端部可焊接在槽钢1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焊接于槽钢1的上侧,能够加大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锚固的牢固性,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力。所述连接杆3上焊接有固定垫片4,每个所述连接杆3上的固定垫片4的数量为一个,且固定垫片4的位置优选为连接杆3的中部,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在模具7上的定位固定。固定垫片4可采用与槽钢1的底面平行的板材,优选的,所述固定垫片4采用L型钣金件,固定垫片4的一个直角边焊接在连接杆3上,另一个直角边用于安装螺栓5,用于安装螺栓5的安装孔与焊接点分离,能够保证固定垫片4自身与焊接的牢固性,且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力。固定垫片4的下表面与槽钢1的底面共面,所述固定垫片4上设有螺栓5、与螺栓5相适应的安装孔,螺栓5可采用内六角螺栓,拆装方便,所述螺栓5上安装有螺母6,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垫片4上的螺栓5、螺母6固定在模具7上。所述螺母6位于固定垫片4的上侧,待混凝土凝固完成后,只需拧下螺栓5一步操作,即完成模具7的拆除、螺栓5的回收,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螺栓5可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且在螺栓5回收利用后,没有长余的工件部分,管片表面干净整洁,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不安全性。优选的,所述螺母6为盖形螺母,盖形螺母能够保护螺栓5处不会发生漏浆,便于螺栓5的顺利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以槽道联结的方式减少槽道安装时对模具7的开孔数,相比于现有的预埋槽道而言,在模具7上的开孔数量减半,减少了对模具的损伤,保证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相应的也降低了漏浆的风险;能够在模具7上一次固定两个槽道,不需每根槽道单独安装固定,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由于在模具上的打孔的数量减少,出现打孔位置出错的次数也随之减少,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率;以槽道联结的方式组成双拼槽道组,同时也提高了槽道的承载力和对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在矿山法中,不需在槽道上打孔,减少了槽道前期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槽道加工成本。

Claims (6)

1.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开口向下的槽钢(1),所述槽钢(1)的顶部设有锚杆(2),两个所述槽钢(1)的底面共面,两个所述槽钢(1)之间设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上设有固定垫片(4),所述固定垫片(4)的下表面与槽钢(1)的底面共面,所述固定垫片(4)上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上设有螺母(6),所述螺母(6)位于固定垫片(4)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片(4)呈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片(4)位于连接杆(3)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为盖形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位于槽钢(1)的上侧。
CN201821674992.6U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Active CN208870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4992.6U CN208870639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4992.6U CN208870639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0639U true CN208870639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7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4992.6U Active CN208870639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06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3408A (zh) * 2022-09-27 2022-11-01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平台支架与环网支架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3408A (zh) * 2022-09-27 2022-11-01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平台支架与环网支架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92665Y (zh) 混凝土楼板预留洞装置
CN208870639U (zh) 一种双拼槽道及固定装置
CN203919350U (zh) 安装有预埋槽道的管片模具
CN207470916U (zh) 管廊预埋槽道安装结构
CN202706551U (zh) 建筑模板一体式连接销
CN110984561A (zh) 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模板端头加固装置
CN202324626U (zh) 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
CN205224599U (zh) 一种模板紧固卡具
CN208430636U (zh)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预埋装置
CN215928650U (zh) 一种u型卡槽穿梁套管固定模具
CN208643885U (zh) 铜制排气阀压铆工装
CN203285057U (zh) 一种模板混凝土剪力键
CN219509000U (zh) 一种控制钢筋并筋间距的装置
CN111734151A (zh) 一种地脚螺栓直埋安装定位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6066280U (zh) 一种深井泵拆装卡具
CN204326495U (zh) 一种悬挑外脚手架型钢梁的工具式锚固端的构造
CN211037416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灌浆密封装置
CN215036886U (zh) 一种钢筋笼加工工装
CN211690800U (zh) 一种竖向电力支架连接结构
CN215859117U (zh) 模板支架钢管固定模型
CN216974166U (zh) 一种用于房建混凝土浇筑模板间的固定连接结构
CN216999374U (zh) 一种用于砼预埋拉杆的快速接头
CN202492805U (zh) 一种桥墩支承垫石预留锚栓孔定位胎具
CN211888644U (zh) 一种风管安装辅助装置
CN209755572U (zh) 一种外模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