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4900U -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64900U CN208864900U CN201820823981.3U CN201820823981U CN208864900U CN 208864900 U CN208864900 U CN 208864900U CN 201820823981 U CN201820823981 U CN 201820823981U CN 208864900 U CN208864900 U CN 2088649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tube
- abdominal cavity
- tube body
- rotating seat
- fix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683 abdominal cavity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65 Duroplas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843 Hemorrha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7268 Post procedur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1926 Purul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38 in vitr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0 peritone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包括:穿刺针和与所述穿刺针相连通的引流管本体,其中,还包括引流管固定组件,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座和不干胶贴纸,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不干胶贴纸上,所述旋转座的垂直段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具有从外周延伸至中心的过管孔,所述旋转座具有容纳所述引流管本体通过的直角空腔,所述旋转座的垂直段底面设有一侧孔,用于穿设所述引流管本体,所述过管孔与所述侧孔旋转形成组合孔来配合固定所述引流管本体。本申请提供的新型腹腔引流管,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创伤、易装卸、成本低且易于调整引流管摆放朝向的新型腹腔引流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手术后,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放置引流管,一般留置二到十天,有时长达一至数月,在引流管留置期间,保证引流管顺畅和妥善固定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同时有利于术后观察手术区内有无活动性出血或缝(吻)合处漏出,检查检测各种引流液的性状、数量和成分的变化。
现有技术中的中国201120552723.4公开了一种引流导管固定器包括锥形螺帽、双头螺管、弯头底座、不干胶贴纸、吸水棉片组成,其中,不干胶贴纸粘贴在患者皮肤上,通过锥形螺帽的旋转与双头螺管一头的三个固定爪结合并连接弯头底座起到固定引流导管的作用,该现有技术解决了患者无缝线或拆线痛苦。虽然这种固定装置可以不用线缝固定,但一旦固定在皮肤上就不能旋转,对医生要求比较高,必须一次准确的固定在相应位置,如果没有放置好就需要揭掉重新放置;如果固定好了,以后就能不能再活动,黏贴在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易装卸、成本低且易于调整引流管摆放朝向的腹腔引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创伤、易装卸、成本低且易于调整引流管摆放朝向的新型腹腔引流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包括:穿刺针和与所述穿刺针相连通的引流管本体,其中,还包括引流管固定组件,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座和不干胶贴纸,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不干胶贴纸上,所述旋转座的垂直段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具有从外周延伸至中心的过管孔,所述旋转座具有容纳所述引流管本体通过的直角空腔,所述旋转座的垂直段底面设有一侧孔,用于穿设所述引流管本体,所述过管孔与所述侧孔旋转形成组合孔来配合固定所述引流管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中心孔内水平设有一C型环槽,所述旋转座的垂直段下端具有一C型凸缘,所述C型环槽和C型凸缘适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过管孔与所述侧孔交叉形成的组合孔的截面积小于引流管本体的最大截面积,以夹紧引流管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侧孔与所述直角空腔相贯通,所述侧孔内可拆卸设置有保护盖。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呈L形。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的前端设置有双头螺管,所述双头螺管的前端具有固定爪。
更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螺管的前端套设有锥形螺帽,所述固定爪延伸到所述锥形螺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不干胶贴纸的中心具有供所述引流管本体穿过的通孔,所述不干胶贴纸的一侧具有贯通所述通孔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腹腔引流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引流管本体一端的引流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得所述旋转座可带动所述引流管本体绕所述固定座的中心轴线旋转,进行摆放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固定方向,方便病人进行调节使用,提高使用舒适度;
2.由于所述旋转座设有一侧孔,因而所述引流管本体拆装非常方便,当所述侧孔开口方向与所述过管孔开口方向一致时,方便安装拆卸所述引流管本体,大大简化了引流管本体的安装过程,节省安装时间。
3.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腹腔引流管,采用的材料成本较低,便于及时更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孔开口方向旋转到与所述过管孔的开口方向一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穿刺针-10、引流管本体-20、引流管固定组件-30、固定座-31、过管孔-311、C型环槽-312、旋转座-32、直角空腔-321、侧孔-322、垂直段-323、C型凸缘-324、不干胶贴纸-33、开口-331、双头螺管-34、锥形螺帽-35、保护盖-36、引流袋-40、组合孔-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参考图1至图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包括:穿刺针10和与所述穿刺针10相连通的引流管本体20,还包括引流管固定组件30,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座31、旋转座32和不干胶贴纸33,所述固定座31固定在所述不干胶贴纸33上,所述旋转座32的垂直段323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上,所述固定座31的一侧具有从外周延伸至中心的过管孔311,所述旋转座32具有容纳所述引流管本体20通过的直角空腔321,所述旋转座32的垂直段323底面设有一侧孔322,用于穿设所述引流管本体20,所述过管孔311与所述侧孔322旋转形成组合孔50来配合固定所述引流管本体20,本实用新型使得所述旋转座32可带动所述引流管本体20绕所述固定座31的中心轴线旋转,进行摆放所述引流管本体20的固定方向,方便病人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避免了缝线固定引流管本体20的痛苦,无创伤,患者局于接受,有益于提高医治效果。
具体的,所述侧孔322呈L形,方便安装所述引流管本体20的安装。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固定座31的中心孔内水平设有一C型环槽312,所述旋转座32的垂直段323下端具有一C型凸缘324,所述C型环槽312和C型凸缘324适配安装。具体的,所述旋转座32的垂直段323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的中心孔内,所述C型环槽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径,所述C型凸缘324在所述C型环槽312内活动,且所述C型环槽312抵挡在所述C型凸缘324的上端,防止所述旋转座32在旋转的过程中从所述固定座31内脱出。
如图3所示,所述过管孔311与所述侧孔322交叉形成的组合孔50的截面积小于引流管本体20的最大截面积,以夹紧引流管本体20,所述引流管本体20从所述组合孔50内通过,有利于将所述引流管本体20稳定的固定在所述组合孔50内,防止所述引流管本体20发生松动。
如图2所示,所述侧孔322与所述直角空腔321相贯通,所述侧孔322内可拆卸设置有保护盖36,所述保护盖36用于保护所述直角空腔321内的引流管本体20,所述保护盖36与所述侧孔322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旋转座32的前端设置有双头螺管34,所述双头螺管34的前端具有固定爪。
所述双头螺管34的前端套设有锥形螺帽35,所述固定爪延伸到所述锥形螺帽35内,通过拧紧所述锥形螺帽35可将所述引流管本体20固定在所述流管固定组件30内,所述引流管本体20不会沿所述直角空腔321滑动。
如图3所示,所述不干胶贴纸33的中心具有供所述引流管本体20穿过的通孔,所述不干胶贴纸33的一侧具有贯通所述通孔的开口331。
所述不干胶贴纸33上设有30-50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根据人体皮肤毛孔分布所设计,更利于透气,保持粘贴部位干燥,防止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0脱落。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31和所述旋转座32可采用硬塑料材质,成本较低。
如图1所示,所述新型腹腔引流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引流管本体20一端的引流袋40。
安装所述引流管本体20时,旋转所述旋转座32,使得所述旋转座32在所述固定座31内转动,如图4所示,当所述旋转座32的侧孔322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座31的过管孔311开口方向一致时,方便安装所述引流管本体20,安装好所述引流管本体20后,旋转所述旋转座32,调节好所述旋转座32的朝向,进行固定,使得病人舒适度提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包括:穿刺针(10)和与所述穿刺针(10)相连通的引流管本体(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管固定组件(30),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座(31)、旋转座(32)和不干胶贴纸(33),所述固定座(31)固定在所述不干胶贴纸(33)上,所述旋转座(32)的垂直段(323)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上,所述固定座(31)的一侧具有从外周延伸至中心的过管孔(311),所述旋转座(32)具有容纳所述引流管本体(20)通过的直角空腔(321),所述旋转座(32)的垂直段(323)底面设有一侧孔(322),用于穿设所述引流管本体(20),所述过管孔(311)与所述侧孔(322)旋转形成组合孔(50)来配合固定所述引流管本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1)的中心孔内水平设有一C型环槽(312),所述旋转座(32)的垂直段(323)下端具有一C型凸缘(324),所述C型环槽(312)和C型凸缘(324)适配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管孔(311)与所述侧孔(322)交叉形成的组合孔(50)的截面积小于引流管本体(20)的最大截面积,以夹紧引流管本体(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322)与所述直角空腔(321)相贯通,所述侧孔(322)内可拆卸设置有保护盖(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36)呈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32)的前端设置有双头螺管(34),所述双头螺管(34)的前端具有固定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管(34)的前端套设有锥形螺帽(35),所述固定爪延伸到所述锥形螺帽(3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干胶贴纸(33)的中心具有供所述引流管本体(20)穿过的通孔,所述不干胶贴纸(33)的一侧具有贯通所述通孔的开口(3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引流管本体(20)一端的引流袋(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23981.3U CN208864900U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23981.3U CN208864900U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64900U true CN208864900U (zh) | 2019-05-17 |
Family
ID=6646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23981.3U Active CN208864900U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6490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14746A (zh) * | 2020-01-22 | 2020-06-02 | 赵龙军 | 一种妇产科及外科术后用腹腔引流管 |
TWI728793B (zh) * | 2020-04-30 | 2021-05-21 |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 | 多功能管路固定裝置 |
-
2018
- 2018-05-30 CN CN201820823981.3U patent/CN2088649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14746A (zh) * | 2020-01-22 | 2020-06-02 | 赵龙军 | 一种妇产科及外科术后用腹腔引流管 |
CN111214746B (zh) * | 2020-01-22 | 2022-03-22 | 烟台赛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妇产科及外科术后用腹腔引流管 |
TWI728793B (zh) * | 2020-04-30 | 2021-05-21 |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 | 多功能管路固定裝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864900U (zh) | 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 | |
WO2011147293A1 (zh) |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 |
CN207545169U (zh) | 一种可在穿刺过程中分离出穿刺针的腔内穿刺架 | |
CN107961403A (zh) | 一种手术后免缝合固定式负压引流装置 | |
CN208389053U (zh) | 引流、渗液收集器 | |
CN209575352U (zh) | 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 | |
CN209916145U (zh) | 一种医疗腹腔镜穿刺引流器 | |
CN208756755U (zh) | 一种可固定的肠道造瘘管装置 | |
CN203915740U (zh) | 防止堵塞的腹腔引流管 | |
CN201959304U (zh) |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 |
CN206183414U (zh) | 口腔科专用引流器 | |
CN109199553A (zh) | 一种底端固定的穿刺针及其加工工艺 | |
CN215306516U (zh) | 可调长度防脱腹腔穿刺针 | |
CN206762010U (zh) | 一种可调节气管导管封堵器 | |
CN211381645U (zh) |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装置 | |
CN209713007U (zh) | 便于固定的导引鞘 | |
CN207221063U (zh) | 一种引流管 | |
CN206434658U (zh) | 留置针保护套 | |
CN206852899U (zh) | 一种引流管固定器 | |
CN205683331U (zh) | 防外渗透装置 | |
CN221450587U (zh) | 一种伤口探测镜 | |
CN209611950U (zh) | 一种能够防脱且增流的腹腔引流管 | |
CN202859877U (zh) | 引流导管固定器 | |
CN209347730U (zh) |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 |
CN215458194U (zh) | 尿液培养标本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