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2228U -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2228U
CN208862228U CN201820763020.8U CN201820763020U CN208862228U CN 208862228 U CN208862228 U CN 208862228U CN 201820763020 U CN201820763020 U CN 201820763020U CN 208862228 U CN208862228 U CN 208862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pcb board
interconnecting piece
linkage sectio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30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
刘秀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tai Weixi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tai Weixi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tai Weixi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tai Weixi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630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2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2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2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用于与PCB板连接,连接器包括:本体,包括固定部及固定连接于固定部一侧的连接部;固定部具有一内腔及与内腔连通的多个连接孔,连接孔开设于固定部的与连接部相邻的一侧;固定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另一端穿设于PCB板;多个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第一连接段呈角度设置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连接孔并伸入内腔,第二连接段远离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PCB板。固定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另一端穿过PCB板,采取焊接的方式将固定件与PCB板固定在一起,取代了传统的螺丝锁紧的方式,同时,焊接固定件的方式可以和在PCB板上焊接连接端子的方式相同,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是电气连接,一般的电气连接是采用导线连接,但是在某些领域,需要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此时采用导线连接的话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会增加安装的工作量,因此,在这些领域,实现电气连接需要使用连接器。
连接器是用于连接被阻断或者是孤立不通的电路,以使电流流通,实现电路预定的功能。而在连接器的应用领域中,汽车连接器市场是最大的连接器细分市场,而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连接器是使用锁紧螺丝将连接器与PCB板固定在一起,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连接器与PCB板固定方式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连接器与PCB板固定方式的难度的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一种连接器,用于与PCB板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
本体,包括固定部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一侧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内腔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连接部相邻的一侧;
至少两个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PCB板,以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
多个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呈角度设置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伸入所述内腔,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PCB板。
通过设置上述的连接器,固定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另一端连接于PCB板,采取焊接的方式将固定件与PCB板固定在一起,取代了传统的采用锁紧螺丝的方式,同时,焊接固定件的方式可以和在PCB板上焊接连接端子的方式相同,如此,有效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呈角度设置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于所述PCB板,且从所述PCB板的另一侧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开设有容置孔,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容置孔,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卡接于所述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卡口,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多个与所述卡口对应的卡脚,所述卡脚卡接于所述卡口,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卡接于所述容置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穿设于所述PCB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还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接于所述连接孔处,以防止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连接孔中发生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孔包括两组,两组所述连接孔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每一组的多个所述连接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设;
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所述PCB板及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连接器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与PCB板的配合关系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与PCB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10,用于与PCB板20连接,连接器10包括本体12、至少两个固定件14及多个连接端子16。
本体12包括固定部122及固定连接于固定部122一侧的连接部124,固定部122具有一内腔(图未标)及与内腔连通的多个连接孔1222,连接孔1222开设于固定部122的与连接部124相邻的一侧。
固定件14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24,另一端连接于PCB板20,以将连接部124与PCB板20固定连接。连接端子16包括第一连接段162及与第一连接段162呈角度设置的第二连接段164,第一连接段162的一端穿设于连接孔1222并伸入内腔,第二连接段164的远离第一连接段162的一端穿设于PCB板20。
通过设置上述的连接器10,固定件14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24,另一端连接于于PCB板20,可采取焊接的方式将固定件14与PCB板20固定,取代了传统的采用锁紧螺丝的方式,同时,焊接固定件114的方式可以和在PCB板20上焊接连接端子16的方式相同,如此,有效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14包括第一固定部142及与第一固定部142呈角度设置的第二固定部144,第一固定部142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24的靠近PCB板20的一侧,第二固定部144穿设于PCB板20,且从PCB板20的另一侧伸出。进一步地,连接部124开设有容置孔1242,第一固定部142穿设于容置孔1242,形成卡位,以使第一固定部142卡接于连接部124。具体地,请参阅图3,容置孔124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卡口(图未示),第一固定部142设有多个与卡口对应的卡脚1422,卡脚1422卡接于卡口,以使第一固定部142卡接于容置孔1242,形成卡位。
需要说明的是,卡口及卡脚的设置是相对的,上述实施例中卡脚设置于固定件1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卡脚也可设置在容置孔1242中,而对应在第一固定部142上设施对应的卡口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14的数量为两个,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24的相对的两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固定件14整体大致呈L形,第一固定部14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部144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部142与第二固定部144垂直连接。如此,进一步地提高了固定件14的固定作用。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124还包括定位柱1244,定位柱1244设置于连接部124的远离固定部122的一侧。进一步地,定位柱1244穿设于PCB板20,以对PCB板20进行限位,使得PCB板20相对连接器10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具体地,定位柱1244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于连接部124相对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孔1222包括两组,两组连接孔1222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每一组的多个连接孔122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设,且两组连接孔1222对应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需要解释的是,第一方向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前后方向。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连接端子16大致呈L形,由于第一连接段162穿设于连接孔1222,且连接孔1222分成两组设置,因此第二连接段164也对应分成两组穿设PCB板20。
可以理解的是,将更靠近连接部124的一组连接孔1222命名为第一组,另一组为第二组,因为穿设于第一组连接孔1222的连接端子16的第一连接段162更靠近连接部124,说明其同时也更靠近PCB板20,而第二连接段164穿设于PCB板20,因此,穿设于第一组连接孔的连接端子16的第二连接段164更靠近固定部122,同时也说明穿设于第一组连接孔1222的连接端子16的总长度比穿设于第二组连接孔1222的连接端子16短。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162还设有凸起部(图未标),凸起部抵接于连接孔1222处,以防止连接端子16在连接孔1222中发生滑动,同时也可以确定第一连接段162伸入到内腔中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22还开设有一开口(图未示),开口与内腔连通,且位于与连接孔1222相对的一测,第一连接段162从连接孔1222伸入内腔,且第一连接段162的远离第二连接段164的一端靠近开口,以便于与其他元件的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10还包括限位件18,限位件18包括限位部182及与限位部182呈角度设置的卡接部184。限位部182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24,PCB板20位于限位部182远离连接部124的一侧,限位部182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822。第二连接段164远离第一连接段162的一端穿设于限位孔1822之后再穿设于PCB板20。如此,使得连接端子16经过限位孔1822的定位后在穿设于PCB板20,保证了稳定性及精度,以满足通孔回流焊的焊接要求,进而使得连接器10和PCB板20可采用表面贴装技术进行自动贴装。
进一步地,固定部122还开设有第一卡槽1224,卡接部184卡接于第一卡槽1224。如此,可有效地防止限位件18相对于本体12发生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182还开设有第二卡槽1824。进一步地,连接部124还设有与第二卡槽1824对应的卡接凸起(图未标),卡接凸起卡接于第二卡槽1824,以使限位部182卡接于连接部124。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182还设有支撑脚1826,支撑脚1826设置于限位部182远离连接部124的一侧,且朝向PCB板20设置,以支撑于PCB板20一侧。如此,使得连接器10与PCB板20在加工的时候PCB板20保持稳定,提高了焊接时的可靠性。
一种终端设备(图未示),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10及PCB板20。进一步地,终端设备还包括一有源器件(图未示),连接器10用于使的PCB板20与该有源器件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PCB板20开设有多个引脚焊盘孔(图未标),第二连接段164远离第一连接段162的一端穿设于引脚焊盘孔。可以理解的是,引脚焊盘孔也是阵列分布,即两排引脚焊盘孔对应设置。具体地,PCB板20设置有多个焊盘22,引脚焊盘孔设置于焊盘22处,且焊盘22呈椭圆形,以便于引脚焊盘孔上锡。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上锡是将锡膏呈45度角用刮刀漏印到PCB板20的焊盘22上,为焊接做准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及终端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固定件的设置取代了传统的螺丝锁紧的方式,省时省力;
2)可使用表面贴装技术进行自动贴装,提高了精度,降低了成本;
3)PCB板的焊盘呈椭圆形,便于引脚焊盘孔的上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用于与PCB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本体,包括固定部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一侧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内腔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连接部相邻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开设有容置孔;
至少两个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PCB板,以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
多个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呈角度设置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伸入所述内腔,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PCB板;
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容置孔,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卡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于所述PCB板,且从所述PCB板的另一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呈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卡口,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多个与所述卡口对应的卡脚,所述卡脚卡接于所述卡口,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卡接于所述容置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穿设于所述PCB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还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接于所述连接孔处,以防止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连接孔中发生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孔包括两组,两组所述连接孔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每一组的多个所述连接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设;
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连接器的一侧。
CN201820763020.8U 2018-05-22 2018-05-22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08862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3020.8U CN208862228U (zh) 2018-05-22 2018-05-22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3020.8U CN208862228U (zh) 2018-05-22 2018-05-22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2228U true CN208862228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1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3020.8U Active CN208862228U (zh) 2018-05-22 2018-05-22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2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2122362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масштабирования
CN208862228U (zh)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CN208580865U (zh)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CN206559727U (zh) 电路板
CN108767521A (zh) 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CN210720538U (zh) 一种端钮盒及电表
CN207235206U (zh) 一种防雷印制板组件及板载式插拔模块
CN208433174U (zh) 带一体式hub板的led显示屏
CN207800954U (zh) 显示屏的信号电源盒及接插件
CN207625020U (zh) 插座
CN207542426U (zh) 一种连接器母座组件
CN209071762U (zh) 一种交直流输入可切换插板
CN215420594U (zh) 电子配线架
CN206628644U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插座
CN207118070U (zh) 线路板、电气连接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4190124U (zh) 一种牛角转接头
CN204877440U (zh) 测井仪的骨架和测井仪
CN215497085U (zh) 天线滤波器装置
CN217427224U (zh) 一种锁扣式电子连接器
CN206272012U (zh) Usb连接座及终端设备
CN209516201U (zh) 插座
CN210137399U (zh) 网桥电源及通信设备
CN205159631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idc插座
CN218215847U (zh) 一种插座导轨安装组件
CN210665802U (zh) 一种通用双列直插器件测试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