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1616U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1616U
CN208861616U CN201821716324.5U CN201821716324U CN208861616U CN 208861616 U CN208861616 U CN 208861616U CN 201821716324 U CN201821716324 U CN 201821716324U CN 208861616 U CN208861616 U CN 208861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cord
light emitting
circuit
organic ligh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63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63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1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1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1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转接线;非显示区包括:两个第一电路,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任一第一电路通过转接线与所有第一信号线电连接;两个第二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任一第二电路与所有第二信号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各边框的宽度均衡,降低左右边框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主动发光器件。与传统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显示方式相比,OLED显示技术无需背光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OLED采用较薄的有机材料膜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因此OLED显示器能够显著节省电能,可以做得更轻更薄,比LCD显示器耐受更宽范围的温度变化,而且可视角度更大。OLED显示器有望成为继LCD之后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之一。
OLED显示器大致可分为被动式矩阵(passive matrix)OLED显示器与主动式矩阵(active matrix)OLED显示器。主动式矩阵OLED显示器的主要驱动方式为用薄膜晶体管(TFT)元件,并且搭配电容来储存不同的数据电压,藉以控制面板上的各个像素的灰阶(grayscale)。换言之,主动式矩阵OLED显示器的驱动电路会提供多个扫描信号,以控制各个像素的电容储存对应的数据电压,以及提供多个发光信号控制各个像素依据对应的数据电压进行发光。当主动式矩阵OLED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提供越多的控制电压时,其电路面积会越大,以致于影响了显示面板的边框幅度。因此,主动式矩阵OLED显示器的驱动电路的设计大大的影响了显示面板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通过将扫描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分离,分别设置于相邻的边框区域,以降低布线的复杂程度,均衡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各边框的宽度,降低左右边框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信号线、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转接线;
非显示区包括两个第一电路和两个第二电路,
两个第一电路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任一第一电路通过转接线与所有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两个第二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任一第二电路与所有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中间位置的转接线的长度最短;
转接线距离中间位置的距离越远,转接线的长度越长。
进一步地,位于中间位置的转接线的长度最长;
转接线距离中间位置的距离越远,转接线的长度越短。
进一步地,转接线的至少部分与第一信号线异层绝缘设置,转接线的至少部分通过过孔与转接线的其余部分和/或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同层绝缘设置,转接线与第二信号线沿垂直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向正对的部分异层绝缘设置。
进一步地,转接线与第一信号线异层绝缘设置,转接线通过过孔与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显示区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非显示区还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电连接,数据驱动电路与第一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
进一步地,转接线与数据线同层绝缘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信号线为扫描线,第二信号线为发光控制线,第一电路为扫描驱动电路,第二电路为发光控制电路;
任一扫描驱动电路通过转接线与所有扫描线电连接;
任一发光控制电路与所有发光控制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信号线为发光控制线,第二信号线为扫描线,第一电路为发光控制电路,第二电路为扫描驱动电路;
任一发光控制电路通过转接线与所有发光控制线电连接;
任一扫描驱动电路与所有扫描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显示区设置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信号线、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转接线;在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设置两个第一电路和两个第二电路,其中,两个第一电路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任一第一电路通过转接线与所有第一信号线电连接;两个第二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任一第二电路与所有第二信号线电连接;以使扫描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边框区域,以解决扫描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同时设置于两相对的边框区域,电路占用左右边框的面积大,布线复杂,造成的该两侧边框过宽的问题,以减小电路占用面积,降低布线复杂程度,均衡各边框的宽度,大大降低驱动电路占用的左右边框的空间,并充分利用上边框(通常为了美观,会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上边框具有一定的宽度,例如可以是与左右边框的宽度相等,但是现有技术中上边框设置的电路很少)闲置的空间,进而提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设置于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显示装置中,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尺寸较大。如图1所示,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00和围绕显示区100的非显示区200,显示区100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信号线110、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信号线120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转接线130;非显示区200包括两个第一电路210和两个第二电路220。
其中,两个第一电路210位于显示区100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任一第一电路210通过转接线130与所有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两个第二电路220分别位于显示区100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任一第二电路220与所有第二信号线120电连接。
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与X轴平行,第二方向可以与Y轴方向平行。第一方向可垂直于第二方向。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为矩形。可选的,显示区100可为矩形。图1示例性的画出两个第一电路210位于显示区100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上边框(可选的,还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下边框),第二电路220位于显示区100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两个第一电路210位于显示区100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例如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左边框或右边框,第二电路220位于显示区100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例如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可选的,第一信号线110为扫描线,第二信号线120为发光控制线,第一电路210为扫描驱动电路,第二电路220为发光控制电路;任一扫描驱动电路通过转接线130与所有扫描线电连接;任一发光控制电路与所有发光控制线电连接。可选的,第一信号线110为发光控制线,第二信号线120为扫描线,第一电路210为发光控制电路,第二电路220为扫描驱动电路;任一发光控制电路通过转接线130与所有发光控制线电连接;任一扫描驱动电路与所有扫描线电连接。扫描驱动电路可逐级向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发光控制电路可向发光控制线输入发光控制信号,以控制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所需画面。扫描方式可以是正向扫描(例如可以是由上至下进行逐级扫描)或反向扫描(例如可以是由下至上进行逐级扫描)。任一扫描驱动电路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与多条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与同一扫描线连接的两个移位寄存器为同一级。扫描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也即扫描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连接。任一发光控制电路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与多条发光控制线一一对应电连接。发光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也即发光控制电路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连接。与同一发光控制线连接的两个移位寄存器为同一级。两个第一电路210沿第一方向排列。两个第一电路210所占区域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显示区100沿第一方向的延伸的长度。第二电路220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显示区100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任一条第一信号线110可被两个第一电路210同时驱动,即实现双边驱动,以解决大尺寸产品信号线路走线比较长,负载较重,双向驱动可有效减小负载带来的负面显示影响,以提高显示效果。任一条第二信号线120可被两个第二电路220同时驱动,即实现双边驱动,以解决大尺寸产品信号线路走线比较长,负载较重,双向驱动可有效减小负载带来的负面显示影响,以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的,转接线130的至少部分(至少包括转接线130的与第一信号线110沿垂直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向正对的部分,其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X轴平行,且与Y轴平行)与第一信号线110异层绝缘设置(即转接线130的至少部分和第一信号线110形成在不同的层间绝缘层上,层间绝缘层可以由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或者它们的组合形成),转接线130的至少部分通过过孔与转接线130的其余部分和/或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同一条转接线130的异层设置的两部分通过过孔电连接。可选的,转接线130与第一信号线110异层绝缘设置,转接线130通过过孔与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可选的,转接线130的至少部分(至少包括转接线130的与第二信号线120沿垂直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向正对的部分)与第二信号线120异层绝缘设置(即转接线130的至少部分和第二信号线120形成在不同的层间绝缘层上),转接线130的至少部分通过过孔与转接线130的其余部分电连接。可选的,第一信号线110与第二信号线120同层绝缘设置(即第一信号线110与第二信号线120形成在同一层间绝缘层上)。第一信号线110、第二信号线120和转接线130的材料可以是钼(Mo)、铬(Cr)、钨(W)、钼-钨(MoW)、铝(Al)、铝-钕(Al-Nd)、钛(Ti)、氮化钛(TiN)、铜(Cu)、Mo合金、Al合金和Cu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显示区设置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信号线、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转接线;在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设置两个第一电路和两个第二电路,其中,两个第一电路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任一第一电路通过转接线与所有第一信号线电连接;两个第二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任一第二电路与所有第二信号线电连接;以使扫描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边框区域,以解决扫描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同时设置于两相对的边框区域,电路占用左右边框的面积大,布线复杂,造成的该两对侧边框过宽的问题,以减小电路占用面积,降低布线复杂程度,均衡各边框的宽度,大大降低驱动电路占用的左右边框的空间,并充分利用上边框(通常为了美观,会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上边框具有一定的宽度,例如可以是与左右边框的宽度相等,但是现有技术中上边框设置的电路很少)闲置的空间,进而提高屏占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位于中间位置的转接线130的长度最短;转接线130距离中间位置的距离越远,转接线130的长度越长,以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关于两个第一电路之间的中间位置是对称的,以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时序控制器(位于两个第一电路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电连接的两根信号走线(位于两个第一电路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的长度尽量保证一致,例如可以是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第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即与最先扫描的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可以是与位于最上端或最下端的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也即与长度最短或最长的转接线13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远离的一端,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即与最后扫描的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靠近的一端;或者,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第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靠近的一端,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远离的一端,以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负载(与时序控制器电连接的信号线的长度相关,信号线越长,输入负载越大)大小一致,且输出负载(与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转接线长度相关,转接线越长,输出负载越大)的大小一致,使与该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的同一行像素的驱动电路的波形相差不大,驱动效果好,可以解决图1中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与时序控制器的距离差别较大,故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负载相差较大,两个有差异的波形输入到同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上,会影响像素驱动电路的正常工作,故而会产生显示效果变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位于中间位置的转接线130的长度最长;转接线130距离中间位置的距离越远,转接线130的长度越短,以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关于两个第一电路之间的中间位置是对称的,以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时序控制器(位于两个第一电路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电连接的两根信号走线(位于两个第一电路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的长度尽量保证一致,例如可以是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第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即与最先扫描的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可以是与位于最上端或最下端的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也即与长度最短或最长的转接线13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远离的一端,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即与最后扫描的第一信号线110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靠近的一端;或者,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第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靠近的一端,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均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彼此远离的一端,以使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负载(与时序控制器电连接的信号线的长度相关,信号线越长,输入负载越大)大小一致,且输出负载(与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转接线长度相关,转接线越长,输出负载越大)的大小一致,使与该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的同一行像素的驱动电路的波形相差不大,驱动效果好,可以解决图1中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与时序控制器的距离差别较大,故两个第一电路中的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负载相差较大,两个有差异的波形输入到同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上,会影响像素驱动电路的正常工作,故而会产生显示效果变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显示区100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140;非显示区200还包括数据驱动电路230,数据驱动电路230与数据线140电连接,数据驱动电路230与第一电路210分别位于显示区100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例如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可选的,两个第一电路210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上边框,数据驱动电路230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下边框)。
其中,数据驱动电路230可向数据线140输入数据信号(即数据电压)。可选的,数据线140的至少部分(至少包括数据线140的与第一信号线110沿垂直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向正对的部分)与第一信号线110异层绝缘设置(即数据线140的至少部分和第一信号线110形成在不同的层间绝缘层上)。可选的,数据线140的至少部分(至少包括转接线130的与第二信号线120沿垂直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向正对的部分)与第二信号线120异层绝缘设置(即数据线140的至少部分和第二信号线120形成在不同的层间绝缘层上)。可选的,转接线130与数据线140可同层绝缘设置(即转接线130与数据线140形成在同一层间绝缘层上)。同一条数据线140的异层设置的两部分通过过孔电连接。数据线140的材料可以是钼(Mo)、铬(Cr)、钨(W)、钼-钨(MoW)、铝(Al)、铝-钕(Al-Nd)、钛(Ti)、氮化钛(TiN)、铜(Cu)、Mo合金、Al合金和Cu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4,显示区100还可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其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同时电连接至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110,位于不同行的多个像素单元101电连接至不同的第一信号线110;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同时电连接至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120,位于不同行的多个像素单元101电连接至不同的第二信号线120,其中,位于同一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同时电连接至一条数据线140,位于不同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电连接至不同的数据线140,行的延伸方向可与第一方向平行,列的延伸方向可与第二方向平行。
其中,图4示例性的画出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同时电连接至一条第一信号线110,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像素单元101同时电连接至一条第二信号线120。任一像素单元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电连接,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有机发光器件电连接。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多个开关晶体管和存储电容。驱动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薄膜晶体管可包括有源层(包括沟道区、源极区和漏极区)、栅电极以及设置于有源层和栅电极之间的栅极绝缘层。栅极绝缘层可以由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或者它们的组合形成。源极区、漏极区和栅电极的材料可以是钼(Mo)、铬(Cr)、钨(W)、钼-钨(MoW)、铝(Al)、铝-钕(Al-Nd)、钛(Ti)、氮化钛(TiN)、铜(Cu)、Mo合金、Al合金和Cu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存储电容可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层间介质层。电容层间介质层可以由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或者它们的组合形成。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可以是钼(Mo)、铬(Cr)、钨(W)、钼-钨(MoW)、铝(Al)、铝-钕(Al-Nd)、钛(Ti)、氮化钛(TiN)、铜(Cu)、Mo合金、Al合金和Cu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选的,扫描线可以与栅电极为同层设置。数据线可以与源极区、漏极区为同层设置。转接线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是与数据线设置在同一层,还可以是与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设置在同一层。
需要说明的是,像素单元在接收的扫描信号的控制下,进入数据电压写入状态,在此过程中像素驱动电路接收来自数据线的数据电压,并且将数据电压存储于存储电容中,以稳定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以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进而在发光控制线接收到发光控制信号时,可使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信号线、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信号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转接线;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两个第一电路和两个第二电路,
所述两个第一电路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中的一侧区域,任一所述第一电路通过所述转接线与所有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两个第二电路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任一所述第二电路与所有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位于中间位置的转接线的长度最短;
所述转接线距离中间位置的距离越远,所述转接线的长度越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位于中间位置的转接线的长度最长;
所述转接线距离中间位置的距离越远,所述转接线的长度越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异层绝缘设置,所述转接线的至少部分通过过孔与所述转接线的其余部分和/或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同层绝缘设置,所述转接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沿垂直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向正对的部分异层绝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异层绝缘设置,所述转接线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所述数据驱动电路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数据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对侧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绝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扫描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为发光控制线,所述第一电路为扫描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电路为发光控制电路;
任一所述扫描驱动电路通过所述转接线与所有扫描线电连接;
任一所述发光控制电路与所有发光控制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为发光控制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为扫描线,所述第一电路为发光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路为扫描驱动电路;
任一所述发光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转接线与所有发光控制线电连接;
任一所述扫描驱动电路与所有扫描线电连接。
CN201821716324.5U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Active CN208861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6324.5U CN208861616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6324.5U CN208861616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1616U true CN208861616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21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6324.5U Active CN208861616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16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8859A (zh) * 2019-05-17 2020-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5346442A (zh) * 2022-08-29 2022-1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8859A (zh) * 2019-05-17 2020-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948859B (zh) * 2019-05-17 2023-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5346442A (zh) * 2022-08-29 2022-1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0918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10976B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064256A1 (en) Test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969179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9214479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US739139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97109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60068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a varying width power supply wi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0007535B (zh) 显示装置
CN208861616U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1351732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US11765959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35886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8472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5769296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0401339C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机器
US2023018959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39420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33654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03723A (zh) 异形显示装置
CN208861646U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218004858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11963418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16416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2004393B2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506 No. nine, No. 1568 engineering road,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ehui opto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506 No. nine, No. 1568 engineering road,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