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9851U -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9851U
CN208859851U CN201821428409.3U CN201821428409U CN208859851U CN 208859851 U CN208859851 U CN 208859851U CN 201821428409 U CN201821428409 U CN 201821428409U CN 208859851 U CN208859851 U CN 208859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tube
accommodating cavity
bring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84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亚光
申勇兵
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84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9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9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9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该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具有容置腔;加热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的功率大于第二加热管的功率,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连接于容置腔的侧壁,且第一加热管位于第二加热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加热容器通过将相对小功率的第二加热管设置于相对大功率的第一加热管的下方,使得加热组件整体在容置腔内的加热重心降低,由于水在受热后温度较高的部分会朝上流动,热水在流动过程中能更快更充分地将热量传递至冷水,使得容置腔内水的整体加热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了对水的整体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热水器成为一种主流或普及的家用热水器,传统的电热水器通过在内胆内设置功率不同的两个加热器来对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且大功率的加热器位于小功率加热器的下方,但这种结构会导致两个加热器整体在内胆内的加热重心偏高,从而导致加热过程中内胆内水的温度不均匀,降低了对水的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热容器,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容置腔;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功率,所述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管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管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中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加热管邻近所述第一加热管。
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加热容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口的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具有上下设置的上安装位及下安装位,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上安装位,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下安装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并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加热段、自所述第一加热段的末端朝下倾斜延伸的第二加热段、以及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末端朝远离所述第一加热段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三加热段。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管包括第四加热段及第五加热段,所述第四加热段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加热段,所述第五加热段连接于所述第四加热段的末端且平行于所述第二加热段。
优选地,所述加热容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腔侧壁的感温盲管,所述感温盲管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包括导热管、引出棒、发热丝及导热介质;所述引出棒及发热丝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内腔,所述引出棒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述发热丝连接于所述引出棒的自由端,所述导热介质填充于所述发热丝与所述导热管的内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的等效直径φ为d毫米,所述第一加热管底部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1为a毫米,a和d的数值满足以下关系式:0<a≤0.1d;和/或,所述容器本体的等效直径φ为d毫米,所述第二加热管底部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2为b毫米,b和d的数值满足以下关系式:0<b≤0.1d。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包括一种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容置腔;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功率,所述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插接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容器本体,所述进水管的内端邻近所述加热容器的容置腔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内端邻近所述加热容器的容置腔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加热容器通过将相对小功率的第二加热管设置于相对大功率的第一加热管的下方,使得加热组件整体在容置腔内的加热重心降低,由于水在受热后温度较高的部分会朝上流动,热水在流动过程中能更快更充分地将热量传递至冷水,使得容置腔内水的整体加热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了对水的整体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容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容器本体 11 容置腔 21 第一加热管
22 第二加热管 12 安装口 30 固定法兰
211 第一加热段 212 第二加热段 213 第三加热段
221 第四加热段 222 第五加热段 40 感温盲管
214 导热管 215 引出棒 216 发热丝
50 进水管 60 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可为热水壶、热水杯或电热水器的内胆等,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现有技术水加热电器对水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10,所述容腔本体具有容置腔11;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所述第一加热管21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管22的功率,所述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连接于所述容置腔11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加热管21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管22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1用于容纳待加热的水,加热组件为电热件,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加热容置腔11内的水。加热组件可直接连接于容置腔11的侧壁,也可先连接于固定件,再将固定件整体安装于容置腔11的侧壁,只需满足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11内且能与容置腔11外的电源有效导通即可。可以理解,加热组件可直接与水接触。第一加热管21的功率大于第二加热管22的功率,因此第一加热管21的体积也相应大于第二加热管22的体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热管21位于第二加热管22的上方指的是第一加热管21的主要加热部分位于第二加热管22主要加热部分的上方,即第一加热管21的连接端与第二加热管22的连接端可呈平齐设置。此外,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的主要加热部分应避免与容置腔11的侧壁接触,以防止互相磕碰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加热容器通过将相对小功率的第二加热管22设置于相对大功率的第一加热管21的下方,使得加热组件整体在容置腔11内的加热重心降低,由于水在受热后温度较高的部分会朝上流动,热水在流动过程中能更快更充分地将热量传递至冷水,使得容置腔11内水的整体加热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了对水的整体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管21位于所述容置腔11的中下部。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的中下部不做具体限制,只需满足第一加热管整体与容置腔的底部的距离小于与容置腔的顶部的距离即可。第一加热管21可沿横向延伸,也可呈倾斜延伸,只需满足位于容置腔11的中下部即可,在此不做限制。由于第二加热管22位于第一加热管21的下方,因此第二加热管22也相应地位于容置腔11的中下部。将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设置于容置腔11的中下部,可有效降低加热组件整体的加热重心,使得对容置腔11内的水的加热更加均匀,从而有效提高容置腔11内水的整体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管21连接于所述容置腔11的侧壁中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加热管22邻近所述第一加热管21。在本实施例中,可降容置腔的侧壁沿高度方向平均划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区域(图未示),第一加热管只需满足连接于中部区域即可。为提高加热组件对水的加热效率,第一加热管21在容置腔11内优选沿多个方向延伸,以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为避免多方向延伸的第一加热管21触碰容器本体10的底壁,将第一加热管21连接于容置腔11的侧壁中部的位置,以使第一加热管21的连接端与容器本体10的底壁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使得位于容置腔11中下部的第一加热管21与容器本体10的底壁之间形成足够的间距,从而避免第一加热管21的加热部分接触容器本体10的底壁,提高加热容器的稳定性。第二加热管22的连接端优选位于第一加热管21的连接端下方,以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容器本体10开设有安装口12,所述加热容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口12的固定法兰30,所述固定法兰30具有上下设置的上安装位及下安装位,所述第一加热管21安装于所述上安装位,所述第二加热管22安装于所述下安装位。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法兰30与安装口12密封配合,外部电源可通过固定法兰30为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通电。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可先安装在固定法兰30上,再将固定法兰30整体安装于安装口12,由此,方便了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的安装及检修更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管21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腔11的侧壁并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加热段211、自所述第一加热段211的末端朝下倾斜延伸的第二加热段212、以及自所述第二加热段212的末端朝远离所述第一加热段211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三加热段2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管21优选连接于容器本体10长度方向一端的侧壁,且第一加热段211及第三加热段213优选沿容器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既简化了第一加热管21的形状,又使第一加热管21有足够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第一加热管21与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使水的加热升温更加均匀,提高了对水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加热管22包括第四加热段221及第五加热段222,所述第四加热段221连接于所述容置腔11的侧壁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加热段211,所述第五加热段222连接于所述第四加热段221的末端且平行于所述第二加热段2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管22的形状优选与第一加热管21相似并平行,以使第二加热管22邻近第一加热管21且能够形成一定间距,由此,有效增加加热组件整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水的升温温度更加均匀,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加热容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腔11侧壁的感温盲管40,所述感温盲管40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管21及第二加热管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感温盲管40优选连接于固定法兰30上,用以检测容置腔11内水的温度。由于容置腔11内的加热重心偏低,而升温后的水又会向上流动,因此感温盲管40应优选设置于容置腔11的中部,以使检测到的水温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管21包括导热管214、引出棒215、发热丝216及导热介质;所述引出棒215及发热丝216位于所述导热管214的内腔,所述引出棒215连接于所述容置腔11的侧壁,所述发热丝216连接于所述引出棒215的自由端,所述导热介质填充于所述发热丝216与所述导热管214的内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引出棒215用于固定第一加热管21并使发热丝21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导热管214用于保护发热丝216及引出棒215,并将发热丝216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容置腔11中的水。导热介质用于将发热丝216产生的热量更充分地传递至导热管214,以提高热传递效率;导热介质采用绝缘材料,以防止第一加热管21漏电。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10的等效直径φ为d毫米,所述第一加热管21底部与所述容置腔11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1为a毫米,a和d的数值满足以下关系式:0<a≤0.1d;和/或,所述容器本体10的等效直径φ为d毫米,所述第二加热管22底部与所述容置腔11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2为b毫米,b和d的数值满足以下关系式:0<b≤0.1d。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制第一加热管21和第二加热管22与容置腔11底壁的间距,可使得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尽量靠近容置腔11的底壁,从而保证储水加热过程中加热效果的均匀性。在实际应用中,容腔本体10的等效直径φ的数值范围优选为300毫米~410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热水器,该电热水器包括一种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热水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进水管50及出水管60,所述进水管50及出水管60插接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容器本体10,所述进水管50的内端邻近所述加热容器的容置腔11的底部,所述出水管60的内端邻近所述加热容器的容置腔1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11的中下部,容置腔11中下部的水优先受热后向上流动,由此,使得容置腔11内的水温整体上升,因此,将出水管60的内端靠近容置腔11的顶部,能使出水温度更加均匀稳定,防止热水出水过快导致出水温度不稳定,提高了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的稳定性。而将进水管50的内端邻近容置腔11的底部,一方面是为了使进水更快接触加热组件被加热,另一方面是使进水管50的内端远离出水管60的内端,防止刚进入容置腔11的冷水直接从出水管60流出造成水温不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容置腔;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功率,所述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中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加热管邻近所述第一加热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加热容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口的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具有上下设置的上安装位及下安装位,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上安装位,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下安装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并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加热段、自所述第一加热段的末端朝下倾斜延伸的第二加热段、以及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末端朝远离所述第一加热段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三加热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管包括第四加热段及第五加热段,所述第四加热段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加热段,所述第五加热段连接于所述第四加热段的末端且平行于所述第二加热段。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腔侧壁的感温盲管,所述感温盲管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包括导热管、引出棒、发热丝及导热介质;所述引出棒及发热丝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内腔,所述引出棒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述发热丝连接于所述引出棒的自由端,所述导热介质填充于所述发热丝与所述导热管的内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等效直径φ为d毫米,所述第一加热管底部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1为a毫米,a和d的数值满足以下关系式:0<a≤0.1d;
和/或,所述容器本体的等效直径φ为d毫米,所述第二加热管底部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2为b毫米,b和d的数值满足以下关系式:0<b≤0.1d。
10.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容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插接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容器本体,所述进水管的内端邻近所述加热容器的容置腔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内端邻近所述加热容器的容置腔的顶部。
CN201821428409.3U 2018-08-31 2018-08-31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Active CN208859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409.3U CN208859851U (zh) 2018-08-31 2018-08-31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409.3U CN208859851U (zh) 2018-08-31 2018-08-31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9851U true CN208859851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8409.3U Active CN208859851U (zh) 2018-08-31 2018-08-31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98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7590A (zh) * 2019-06-06 2020-08-21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7590A (zh) * 2019-06-06 2020-08-21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器
CN111557590B (zh) * 2019-06-06 2023-12-01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5264U (zh) 循环加热式电热水器
CN208859851U (zh) 加热容器及电热水器
CN207428944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105928020B (zh) 一种可定位加热的电磁炉
CN207778845U (zh) 一种恒温加热装置
CN207898372U (zh) 一种饮水装置
CN102809218A (zh) 一种节能热水水箱装置
CN202581774U (zh) 一种家用热水器
CN202020016U (zh) 一种超导液节能电暖桌
CN206274203U (zh) 加热装置
CN205957488U (zh) 水箱换热结构及热水器
CN204535059U (zh) 电磁热水器
CN2901152Y (zh)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加热装置
CN202813736U (zh) 立式节能热水水箱
CN207540133U (zh) 热水器
CN203824044U (zh) 双核双模电磁感应热水器
CN207898370U (zh) 一种饮水装置
CN201289214Y (zh) 一种锅炉
CN202813778U (zh) 卧式节能热水水箱
CN109539842A (zh) 一种热量提取器及电蓄热装置和太阳能蓄热装置
CN207949640U (zh) 一种饮水装置
CN202769793U (zh) 家用取暖器
CN210718052U (zh) 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
CN204665455U (zh) 一种水循环式散热管电暖器
CN207898371U (zh) 一种饮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Wan Chun East Road, East District,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F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