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5349U -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5349U
CN208855349U CN201821212934.1U CN201821212934U CN208855349U CN 208855349 U CN208855349 U CN 208855349U CN 201821212934 U CN201821212934 U CN 201821212934U CN 208855349 U CN208855349 U CN 208855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arrying
stringer
promotion
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29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辉
姜瑞金
刘丹艳
彭先洪
刘凤伟
李梓铭
吴先年
姚雄
向志英
黄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29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5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5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5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包括车桥组件,所述车桥组件的前端中部安装有一个提升气囊,所述车桥组件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一级承载气囊,两个所述一级承载气囊的顶面分别通过一个支承座安装有一个二级承载气囊。通过在一级承载气囊的顶面上加设二级承载气囊,这样能大大地增加悬挂的行程,这样能为公铁两用车将单轴转向架完全提离铁轨轨面提供条件;同时,加设的支承座一方面能为两个承载气囊提供连接,另一方面还能为两个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车架和上述的悬挂以及单轴转向架,所述单轴转向架和所述悬挂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适用于公铁两用车。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货主对货物送达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铁路不断致力于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努力形成货物送达的速度优势,并逐步形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代表的“门到门”运输。
由于起步比较晚,我国运输物流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国外,实现铁路“门到门”运输装备仅应用于铁路集装箱运输领域。但铁路集装箱运输始终在“门到站、站到门”运输之间徘徊游离,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门到门”运输。这种状况使铁路货运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物流时代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物流链条,无法形成全程物流服务,严重制约了铁路运输优势的发挥,导致铁路运输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明显滞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技术政策明确提出将开行多种形式的货物列车,开展联运延伸服务,推进集中化运输和“门到门”运输。
目前,我国实现“门到门”运输的主要方式是集装箱的公铁联合运输,运输过程为:首先由公路汽车将集装箱由集散地运往铁路集装箱集结站场,然后铁路运输到集装箱分发站场,最后由公路汽车运输到收货场,其中公路运输集装箱一般使用公路集装箱半挂车运输,铁路运输集装箱一般使用集装箱平车或敞车运输。
近年开发的公铁两用车采用三车一组的单元车组编组方式,由3个公路集装箱半挂车、一位牵枕装配、二位牵枕装配、风手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2个独立的转向架组成;当用于铁路运输时,车组两端的公路集装箱半挂车端部分别与一位牵枕装配和二位牵枕装配连接,在牵枕装配端部及下部分别安装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在中部公路集装箱半挂车下部分别安装转向架,并在一位牵枕装配上安装风手制动装置,可以实现公铁两用车的铁路运输;当用于公路运输时,公路集装箱半挂车脱离一位牵枕装配和二位牵枕装配,与公路牵引车连接形成汽车列车,实现公路运输。
这种分体式结构的公铁两用车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公路转铁路运输时,需要增加一位牵枕装配、二位牵枕装配及转向架;铁路转公路运输时,需要卸去一位牵枕装配、二位牵枕装配及转向架,这样大大地增加了转运时间。
2、公铁两用车在公路和铁路运行模式相互转换时需要在专用的场地进行,并配备相应的搬运转向架的叉车,且转换场地必须有适合车长的硬化道床,道床面与轨面同高并能缓和过渡到地面上,再且参与公铁运输转换的铁路车站需设置专用的带转向架的牵枕装配存放场地,这样,能使用公铁转换的铁路车站数量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为此,我们亟需研发出一种公铁两用车以解决上述问题,其中,如何增大悬挂的行程是研发公铁两用车中的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挂,包括车桥组件,所述车桥组件的前端中部安装有一个提升气囊,所述车桥组件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一级承载气囊,两个所述一级承载气囊的顶面分别通过一个支承座安装有一个二级承载气囊。通过在一级承载气囊的顶面上加设二级承载气囊,这样能大大地增加悬挂的行程,这样能为公铁两用车将单轴转向架完全提离铁轨轨面提供条件;同时,加设的支承座一方面能为两个承载气囊提供连接,另一方面还能为两个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承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承座导向部。通过在支承座的两侧分别加设一个支承座导向部,这样能为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作用,能保障承载气囊的纵横向定位并稳定运行。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气囊通过提升气囊安装座安装在车架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包括一块提升气囊安装板和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平行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两根纵梁之间,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安装在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上,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与两根所述纵梁焊接,所述提升气囊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上。加设的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确保了提升气囊安装的稳固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梁的下盖板上对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插装孔,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安装有承载气囊安装座,所述二级承载气囊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包括一块气囊安装板和两块相对布置的气囊隔板,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上端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气囊安装板的相对两侧边焊接,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插装在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与所述纵梁的两腹板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二级承载气囊的承载气囊安装腔体,所述气囊安装板与所述纵梁的上盖板平行布置,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纵梁的下盖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下端还分别与所述纵梁的两腹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与所述支承座导向部相配合,所述纵梁的上盖板上对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安装孔,所述二级承载气囊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所述支承座导向部活动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凹槽内。通过承载气囊安装座将二级承载气囊安装在纵梁内,这样能在增大悬挂的行程的同时,使结构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车架和上述的悬挂以及单轴转向架,所述单轴转向架和所述悬挂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承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承座导向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气囊通过提升气囊安装座安装在车架上,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包括一块提升气囊安装板和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平行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两根纵梁之间,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安装在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上,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与两根所述纵梁焊接,所述提升气囊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梁的下盖板上对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插装孔,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安装有承载气囊安装座,所述二级承载气囊安装在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内;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包括一块气囊安装板和两块相对布置的气囊隔板,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上端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气囊安装板的相对两侧边焊接,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插装在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与所述纵梁的两腹板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二级承载气囊的承载气囊安装腔体,所述气囊安装板与所述纵梁的上盖板平行布置,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纵梁的下盖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下端还分别与所述纵梁的两腹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与所述支承座导向部相配合,所述纵梁的上盖板上对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安装孔,所述二级承载气囊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所述支承座导向部活动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一级承载气囊的顶面上加设二级承载气囊,这样能大大地增加悬挂的行程,这样能为公铁两用车将单轴转向架完全提离铁轨轨面提供条件;
2、加设的支承座一方面能为两个承载气囊提供连接,另一方面还能为两个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
3、通过在支承座的两侧分别加设一个支承座导向部,这样能为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作用,能保障承载气囊的纵横向定位并稳定运行;
4、加设的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确保了提升气囊安装的稳固性;
5、通过承载气囊安装座将二级承载气囊安装在纵梁内,这样能在增大悬挂的行程的同时,使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公铁两用车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带密接式连接车钩和车钩缓冲装置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车架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承力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转向架连接座与转向架限位卡板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心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悬挂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悬挂处于公路承载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悬挂处于提升后铁路吊挂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单轴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制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密接式连接车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密接式连接车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密接式连接车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2是两个密接式连接车钩的对接时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3是两个密接式连接车钩的对接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轴侧图;
图35是钩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1,纵梁1a,纵梁连接板1b,提升气囊安装座1c,提升气囊安装板1c1,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承载气囊安装座1d,气囊安装板1d1,气囊隔板1d2,导向凹槽1d3,承力枕梁1e,承力枕梁上盖板1e1,承力枕梁下盖板1e2,承力枕梁封板1e3,承力枕梁腹板1e4,承力枕梁隔板1e5,转向架连接座1f,转向架连接长孔1f1,转向架限位卡板1g,心盘座1h,心盘座上盖板1h1,心盘座下盖板1h2,心盘座腹板1h3,心盘座隔板1h4,心盘座中心管1h5,心盘销插装孔1h6,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车钩座1j,前从板座1k,后从板座1m,车钩防跳板1n,后端板1p,承力梁1q,连接梁1r,侧梁1s,加强梁1t,悬挂2,车桥组件2a,提升气囊2b,一级承载气囊2c,支承座2d,支承座导向部2d1,二级承载气囊2e,单轴转向架3,构架3a,轴箱3b,轮轴组件3c,一系减振弹簧组件3d,制动组件3e,单元制动器3e1,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车架连接组件3f,车架连接板3f1,车架限位连接座3f2,车架连接长孔3f3,工字连接件3f4,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二系橡胶弹簧3g2,密接式连接车钩4,钩体4a,钩舌4b,钩体内腔4c,钩头连接腔4c1,钩舌旋转腔4c2,操作杆4d,复位弹簧4e,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车钩连接销孔4g,拉手4h,操作杆卡位槽4i,操作杆卡位杆4j,操作杆卡位插销4k,防转动卡块4m,复位弹簧连接销4n,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5,承托前端板5a,托梁5b,托梁安装座5c,承托弹簧5d,车钩缓冲装置6,冲击座组件7,冲击座本体7a,车钩缓冲装置承托梁7b,集装箱锁紧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挂,包括车桥组件2a,所述车桥组件2a的前端中部安装有一个提升气囊2b,所述车桥组件2a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一级承载气囊2c,两个所述一级承载气囊2c的顶面分别通过一个支承座2d安装有一个二级承载气囊2e。通过在一级承载气囊2c的顶面上加设二级承载气囊2e,这样能大大地增加悬挂的行程,这样能为公铁两用车将单轴转向架3完全提离铁轨轨面提供条件;同时,加设的支承座2d一方面能为两个承载气囊提供连接,另一方面还能为两个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
上述支承座2d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承座导向部2d1。通过在支承座2d的两侧分别加设一个支承座导向部2d1,这样能为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作用,能保障承载气囊的纵横向定位并稳定运行。
上述提升气囊2b通过提升气囊安装座1c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包括一块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和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平行安装在所述车架1的两根纵梁1a之间,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安装在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上,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与两根所述纵梁1a焊接,所述提升气囊2b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上。加设的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确保了提升气囊2b安装的稳固性。
上述纵梁1a的下盖板上对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插装孔,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安装有承载气囊安装座1d,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内。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包括一块气囊安装板1d1和两块相对布置的气囊隔板1d2,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上端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气囊安装板1d1的相对两侧边焊接,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插装在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承载气囊安装腔体,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与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平行布置,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还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凹槽1d3,所述导向凹槽1d3与所述支承座导向部2d1相配合,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上对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安装孔,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上,所述支承座导向部2d1活动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凹槽1d3内。通过承载气囊安装座1d将二级承载气囊2e安装在纵梁1a内,这样能在增大悬挂2的行程的同时,使结构更紧凑。
本实施例通过在一级承载气囊2c的顶面上加设二级承载气囊2e,这样能大大地增加悬挂的行程,这样能为公铁两用车将单轴转向架3完全提离铁轨轨面提供条件;加设的支承座2d一方面能为两个承载气囊提供连接,另一方面还能为两个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通过在支承座2d的两侧分别加设一个支承座导向部2d1,这样能为承载气囊的动作提供导向作用,能保障承载气囊的纵横向定位并稳定运行。
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加设的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确保了提升气囊2b安装的稳固性;通过承载气囊安装座1d将二级承载气囊2e安装在纵梁1a内,这样能在增大悬挂2的行程的同时,使结构更紧凑。
实施例2:
如图1~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车架1、悬挂2和单轴转向架3,所述车架1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纵梁1a,两根所述纵梁1a之间通过纵梁连接板1b相连,两根所述纵梁1a之间设有提升气囊安装座1c,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上对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插装孔,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安装有承载气囊安装座1d,所述纵梁1a的外侧安装有承力枕梁1e;
所述悬挂2包括车桥组件2a,所述车桥组件2a的前端中部安装有一个提升气囊2b,所述车桥组件2a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一级承载气囊2c,两个所述一级承载气囊2c的顶面分别通过一个支承座2d安装有一个二级承载气囊2e,所述提升气囊2b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上,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内;
所述单轴转向架3包括构架3a,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轴箱3b,两个所述轴箱3b之间安装有轮轴组件3c,所述轴箱3b与所述构架3a之间设有一系减振弹簧组件3d,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两端对应所述轮轴组件3c的车轮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制动组件3e,所述构架3a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架连接组件3f,所述构架3a通过所述车架连接组件3f安装在所述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
通过车架连接组件3f将单轴转向架3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并通过将悬挂2设计成大行程的两级承载气囊,这样,在铁路运输转公共路运输时,可通过大行程的悬挂2直接将单轴转向架3提离铁轨轨面,无需其他设备协助配合,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转运时间;同时,由于本公铁两用车转运时,无需其他设备协助配合,所以本公铁两用车只需在有适合车长的硬化道床的铁路车站进行公铁转换,道床面与轨面同高并能缓和过渡到地面上即可,从而大大地降低了铁路车站使用公铁转换的门槛;而且,承力枕梁1e不仅起到承载集装箱的作用,而且还起到连接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的作用;最后,通过承载气囊安装座1d将二级承载气囊2e安装在纵梁1a内,这样能在增大悬挂2的行程的同时,使结构更紧凑。
上述承力枕梁1e一共四根,每两根为一组,每一组所述承力枕梁1e对应安装一个所述单轴转向架3,本实施例中一共两个所述单轴转向架3;一个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与两个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为一组,每一组对应安装一个所述悬挂2,本实施例中一共三个所述悬挂2;所述纵梁1a的外侧还安装有承力梁1q,所述承力梁1q与所述承力枕梁1e交替沿纵向安装在所述纵梁1a上,位于所述纵梁1a前端的所述承力梁1q与所述承力枕梁1e之间还安装有连接梁1r,位于所述纵梁1a前端的所述承力梁1q与所述承力枕梁1e的外端和所述连接梁1r的外端处连接有侧梁1s,位于所述纵梁1a前端的所述承力梁1q与所述连接梁1r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梁1r之间设有加强梁1t,所述承力梁1q的顶面上安装有集装箱锁紧装置8;本车架1的其他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201610988706.2公铁两用车,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包括一块气囊安装板1d1和两块相对布置的气囊隔板1d2,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上端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气囊安装板1d1的相对两侧边焊接,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插装在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承载气囊安装腔体,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与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平行布置,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还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凹槽1d3,所述支承座2d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导向凹槽1d3相配合的支承座导向部2d1,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上对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安装孔,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上,所述支承座导向部2d1活动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凹槽1d3内。加设的支承座导向部2d1与导向凹槽1d3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保障承载气囊的纵横向定位并稳定运行。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包括一块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和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平行安装在两根所述纵梁1a之间,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安装在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上,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与两根所述纵梁1a焊接。加设的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确保了提升气囊2b安装的稳固性。
上述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设有U形结构的转向架连接座1f,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的底面沿纵向设有转向架连接长孔1f1,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块转向架限位卡板1g,两根所述纵梁1a之间对应所述承力枕梁1e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单轴转向架3的心盘销的心盘座1h;所述车架连接组件3f包括一个车架连接板3f1,所述车架连接板3f1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车架限位连接座3f2,所述车架限位连接座3f2为方形空腔结构,所述车架限位连接座3f2的顶面沿纵向设有车架连接长孔3f3,所述车架连接长孔3f3内限位插装有工字连接件3f4,所述工字连接件3f4的上连接头限位插装在所述转向架连接长孔1f1内且所述工字连接件3f4的上连接头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固定连接,方形空腔结构的所述车架限位连接座3f2卡装在两块所述转向架限位卡板1g之间,所述构架3a上的心盘销插装在所述心盘座1h内。通过在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加设的U形结构的转向架连接座1f方便了车架连接组件3f的连接;同时,加设的转向架限位卡板1g与车架限位连接座3f2之间的配合,防止转向架转动量过大,进一步地确保了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再且,加设的心盘座1h能保证列车纵向牵引力和纵向制动力的传递,更进一步地确保了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上述车架连接板3f1的纵向两端分别卡装有一个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所述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包括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和二系橡胶弹簧3g2,所述二系橡胶弹簧3g2下端卡装在所述车架连接板3f1上,所述二系橡胶弹簧3g2上端硫化在所述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上。加设的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一方面能起到衰减垂向动作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对应所述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的位置设有U形结构的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所述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的底面与所述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相连。通过在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加设U形结构的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这样方便了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的安装固定。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的顶面和所述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的顶面分别设有加强连接筋,所述加强连接筋还与所述承力枕梁1e的底面焊接,所述转向架限位卡板1g的外侧壁上也设有加强筋。通过在转向架连接座1f的顶面和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的顶面分别加设加强连接筋,且加强连接筋还与承力枕梁1e的底面焊接,再在转向架限位卡板1g的外侧壁上也加设加强筋,保证了结构强度,这样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上述工字连接件3f4与转向架连接座1f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时,转向架被工字连接件3f4提离铁轨轨面;当车辆在铁路上运行时,二系橡胶弹簧被压缩,车架与转向架间距缩短,工字连接件3f4伸入车架限位连接座3f2的空腔中,与转向架不接触,不会影响转向架的转向功能,也避免了磨耗。
上述工字连接件3f4顺着车架限位连接座3f2的空腔开口方向插入车架限位连接座3f2和转向架连接座1f中,再绕垂向转90°与转向架连接座1f用螺栓固定。这样,即时螺栓失效,工字连接件3f4也不会与转向架连接座1f脱开,提升了结构的安全性。
上述制动组件3e包括单元制动器3e1和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所述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的上端安装在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上对应所述轮轴组件3c的车轮的位置,所述单元制动器3e1安装在所述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的下端上,所述单元制动器3e1的闸瓦朝向所述轮轴组件3c的车轮布置。通过采用单元制动器3e1作为制动,这样能有效简化制动管路的布置,且结构更紧凑,安装更方便。
上述承力枕梁1e包括承力枕梁上盖板1e1、承力枕梁下盖板1e2、承力枕梁封板1e3、承力枕梁腹板1e4和承力枕梁隔板1e5,所述承力枕梁上盖板1e1与所述承力枕梁下盖板1e2上下平行布置,所述承力枕梁上盖板1e1与所述承力枕梁下盖板1e2之间通过沿纵向间隔布置的所述承力枕梁腹板1e4相连,相邻两块所述承力枕梁腹板1e4之间通过所述承力枕梁隔板1e5相连,所述承力枕梁上盖板1e1和所述承力枕梁下盖板1e2的内侧边均与所述纵梁1a的外侧腹板相连,所述承力枕梁上盖板1e1的外侧边与所述承力枕梁下盖板1e2的外侧边之间通过所述承力枕梁封板1e3相连。
上述心盘座1h包括心盘座上盖板1h1、心盘座下盖板1h2、心盘座腹板1h3、心盘座隔板1h4和心盘座中心管1h5,所述心盘座上盖板1h1与所述心盘座下盖板1h2上下平行布置,所述心盘座上盖板1h1与所述心盘座下盖板1h2之间通过沿纵向间隔布置的所述心盘座腹板1h3相连,所述心盘座中心管1h5的上端与所述心盘座上盖板1h1的底面中部相连,所述心盘座中心管1h5的下端与所述心盘座下盖板1h2的顶面中部相连,所述心盘座下盖板1h2上对应所述心盘座中心管1h5下端口的位置设有心盘销插装孔1h6,所述心盘座上盖板1h1的两纵侧边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1a的内侧腹板相连,所述心盘座下盖板1h2的两纵侧边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相连,所述心盘座中心管1h5的外壁与所述心盘座腹板1h3之间通过所述心盘座隔板1h4相连,所述心盘座中心管1h5的外壁与两根所述纵梁1a的内侧腹板之间也通过所述心盘座隔板1h4相连。通过在心盘座中心管1h5的外壁与心盘座腹板1h3之间加设心盘座隔板1h4,并在心盘座中心管1h5的外壁与两根纵梁1a的内侧腹板之间也加设心盘座隔板1h4,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心盘座1h的强度。
两根所述纵梁1a的前端之间设有车钩座1j,所述车钩座1j内通过车钩插销安装有密接式连接车钩4。通过在两根纵梁1a的前端之间加设车钩座1j,并通过车钩插销在车钩座1j内安装密接式连接车钩4,这样方便了两个车体之间的连接。所述密接式连接车钩4包括钩体4a和钩舌4b,所述钩体4a内对应所述钩体4a的钩头的位置设有钩体内腔4c,所述钩体内腔4c又包括钩头连接腔4c1和钩舌旋转腔4c2,所述钩舌4b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钩舌旋转腔4c2内,所述密接式连接车钩4还包括操作杆4d、复位弹簧4e和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所述操作杆4d的一端与所述钩舌4b相连,所述操作杆4d的中部与所述复位弹簧4e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4e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安装在所述钩体4a上,所述钩体4a的钩尾处设有与所述车钩插销相配合的车钩连接销孔4g,所述钩尾通过所述车钩连接销孔4g和所述车钩插销安装在所述车钩座1j内。通过采用手动方式操作操作杆4d来实现本密接式连接车钩4的连接和解钩,这样既符合货运车的编组使用要求,又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钩尾直接通过车钩连接销孔4g和车钩插销安装在车钩座1j内,所以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
上述操作杆4d的另一端设有拉手4h。加设的拉手4h方便了操作杆4d的操作。所述操作杆4d的中部设有带操作杆卡位槽4i的操作杆卡位杆4j,所述钩体4a上设有与所述操作杆卡位槽4i相配合的操作杆卡位插销4k。所述操作杆卡位插销4k有两个插装位,即一个卡接位和一个避让位(图34中的两个孔位),当两个密接式连接车钩4连接时,将操作杆卡位插销4k插装在避让位上,以防止操作杆卡位插销4k与操作杆卡位杆4j发生干涉,当两个密接式连接车钩4脱钩时,先将操作杆4d拉到位,然后再将操作杆卡位插销4k插装在卡接位上,使操作杆卡位插销4k卡在操作杆卡位槽4i内即可。通过在操作杆4d的中部加设带操作杆卡位槽4i的操作杆卡位杆4j,并在钩体4a上加设操作杆卡位插销4k,这样在密接式连接车钩4解钩时,操作杆卡位插销4k能限制复位弹簧4e拉动钩舌4b回转,可实现两个车钩直接分离,方便了密接式连接车钩4的脱钩。所述操作杆4d与所述钩舌4b相连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操作杆4d的螺纹端穿过所述钩舌4b并通过螺母与所述钩舌4b相连。所述操作杆4d上对应所述螺纹的位置设有防转动卡块4m,所述钩舌4b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防转动卡块4m相配合的防转动卡槽。加设的防转动卡块4m能有效地防止操作杆4d发生自转,从而进一步地方便了操作。所述操作杆4d的中部设有复位弹簧连接销4n,所述操作杆4d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销4n与所述复位弹簧4e相连。通过采用复位弹簧连接销4n的结构来安装复位弹簧4e,这样方便了组装和维护。
本实施例还包括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5,所述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1a的前端相连,所述密接式连接车钩4承托在所述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5的中部上。加设的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5提高了密接式连接车钩4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所述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5包括一块U形结构的承托前端板5a、一根U形结构的托梁5b、两个托梁安装座5c和两个承托弹簧5d,所述一块承托前端板5a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纵梁1a的前端面上,所述两个托梁安装座5c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一块承托前端板5a的两端上,所述两个承托弹簧5d分别通过承托销安装在所述两个托梁安装座5c内,所述托梁5b两端分别压装在所述两个承托弹簧5d的上端上,所述密接式连接车钩4承托在所述托梁5b上。加设的承托弹簧5d能有效地起到支承调节车钩高度的作用。
上述纵梁1a后端的内侧腹板上分别设有前从板座1k和后从板座1m,两根所述纵梁1a之间对应所述前从板座1k和所述后从板座1m上方的位置设有车钩防跳板1n,所述前从板座1k与所述后从板座1m之间安装有车钩缓冲装置6。加设的车钩缓冲装置6方便了车体之间的连接。两根所述纵梁1a后端面上安装有后端板1p,所述后端板1p上安装有用于承托所述车钩缓冲装置6的冲击座组件7。加设的冲击座组件7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6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上述冲击座组件7包括U形结构的冲击座本体7a和车钩缓冲装置承托梁7b,所述冲击座本体7a安装在所述后端板1p上且所述冲击座本体7a的开口朝下布置,所述车钩缓冲装置承托梁7b安装在所述冲击座本体7a的开口处,所述车钩缓冲装置6搁置在所述车钩缓冲装置承托梁7b上。通过将冲击座本体7a设计成U形结构,并用车钩缓冲装置承托梁7b封口,这样方便了车钩缓冲装置6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通过车架连接组件3f将单轴转向架3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并通过将悬挂2设计成大行程的两级承载气囊,这样,在铁路运输转公共路运输时,可通过大行程的悬挂2直接将单轴转向架3提离铁轨轨面,无需其他设备协助配合,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转运时间;由于本公铁两用车转运时,无需其他设备协助配合,所以本公铁两用车只需在有适合车长的硬化道床的铁路车站进行公铁转换,道床面与轨面同高并能缓和过渡到地面上即可,从而大大地降低了铁路车站使用公铁转换的门槛;承力枕梁1e不仅起到承载集装箱的作用,而且还起到连接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的作用;通过承载气囊安装座1d将二级承载气囊2e安装在纵梁1a内,这样能在增大悬挂2的行程的同时,使结构更紧凑。
同时,加设的支承座导向部2d1与导向凹槽1d3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保障承载气囊的纵横向定位并稳定运行;加设的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确保了提升气囊2b安装的稳固性;在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加设的U形结构的转向架连接座1f方便了车架连接组件3f的连接;加设的转向架限位卡板1g与车架限位连接座3f2之间的配合,防止转向架转动量过大,进一步地确保了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加设的心盘座1h能保证列车纵向牵引力和纵向制动力的传递,更进一步地确保了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加设的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一方面能起到衰减垂向动作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在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加设U形结构的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这样方便了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的安装固定;通过在转向架连接座1f的顶面和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的顶面分别加设加强连接筋,且加强连接筋还与承力枕梁1e的底面焊接,再在转向架限位卡板1g的外侧壁上也加设加强筋,保证了结构强度,这样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车架1与单轴转向架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通过采用单元制动器3e1作为制动,这样能有效简化制动管路的布置,且结构更紧凑,安装更方便;通过在心盘座中心管1h5的外壁与心盘座腹板1h3之间加设心盘座隔板1h4,并在心盘座中心管1h5的外壁与两根纵梁1a的内侧腹板之间也加设心盘座隔板1h4,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心盘座1h的强度。
而且,通过在两根纵梁1a的前端之间加设车钩座1j,并通过车钩插销在车钩座1j内安装密接式连接车钩4,这样方便了两个车体之间的连接;通过采用手动方式操作操作杆4d来实现本密接式连接车钩4的连接和解钩,这样既符合货运车的编组使用要求,又大大地降低了成本;由于钩尾直接通过车钩连接销孔4g和车钩插销安装在车钩座1j内,所以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通过在操作杆4d的中部加设带操作杆卡位槽4i的操作杆卡位杆4j,并在钩体4a上加设操作杆卡位插销4k,这样在密接式连接车钩4解钩时,操作杆卡位插销4k能限制复位弹簧4e拉动钩舌4b回转,可实现两个车钩直接分离,方便了密接式连接车钩4的脱钩;加设的防转动卡块4m能有效地防止操作杆4d发生自转,从而进一步地方便了操作;通过采用复位弹簧连接销4n的结构来安装复位弹簧4e,这样方便了组装和维护;加设的密接式连接车钩承托组件5提高了密接式连接车钩4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加设的承托弹簧5d能有效地起到支承调节车钩高度的作用。
最后,加设的车钩缓冲装置6方便了车体之间的连接;加设的冲击座组件7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6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将冲击座本体7a设计成U形结构,并用车钩缓冲装置承托梁7b封口,这样方便了车钩缓冲装置6的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挂,包括车桥组件(2a),所述车桥组件(2a)的前端中部安装有一个提升气囊(2b),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组件(2a)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一级承载气囊(2c),两个所述一级承载气囊(2c)的顶面分别通过一个支承座(2d)安装有一个二级承载气囊(2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2d)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承座导向部(2d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气囊(2b)通过提升气囊安装座(1c)安装在车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包括一块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和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平行安装在所述车架(1)的两根纵梁(1a)之间,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安装在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上,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与两根所述纵梁(1a)焊接,所述提升气囊(2b)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上对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插装孔,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安装有承载气囊安装座(1d),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安装在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包括一块气囊安装板(1d1)和两块相对布置的气囊隔板(1d2),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上端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气囊安装板(1d1)的相对两侧边焊接,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插装在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承载气囊安装腔体,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与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平行布置,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还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凹槽(1d3),所述导向凹槽(1d3)与所述支承座导向部(2d1)相配合,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上对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安装孔,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上,所述支承座导向部(2d1)活动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凹槽(1d3)内。
7.一种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悬挂以及单轴转向架(3),所述单轴转向架(3)和所述悬挂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2d)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承座导向部(2d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气囊(2b)通过提升气囊安装座(1c)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包括一块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和两块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平行安装在所述车架(1)的两根纵梁(1a)之间,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安装在两块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上,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与两根所述纵梁(1a)焊接,所述提升气囊(2b)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提升气囊安装板(1c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上对应所述提升气囊安装座(1c)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插装孔,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安装有承载气囊安装座(1d),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安装在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内;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包括一块气囊安装板(1d1)和两块相对布置的气囊隔板(1d2),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上端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气囊安装板(1d1)的相对两侧边焊接,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插装在所述承载气囊插装孔内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围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承载气囊安装腔体,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与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平行布置,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下盖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下端还分别与所述纵梁(1a)的两腹板焊接,两块所述气囊隔板(1d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凹槽(1d3),所述导向凹槽(1d3)与所述支承座导向部(2d1)相配合,所述纵梁(1a)的上盖板上对应所述承载气囊安装座(1d)的位置开设有承载气囊安装孔,所述二级承载气囊(2e)的顶面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1d1)上,所述支承座导向部(2d1)活动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凹槽(1d3)内。
CN201821212934.1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Active CN208855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2934.1U CN208855349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2934.1U CN208855349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5349U true CN208855349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3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2934.1U Active CN208855349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5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069A (zh) * 2021-06-11 2021-08-06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轴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069A (zh) * 2021-06-11 2021-08-06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轴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3248A (zh) 一种公铁两用车
CN107187460B (zh) 一种采用转臂式轴箱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
CN108944985A (zh) 一种单轴转向架及公铁两用车
CN101857033B (zh) 一种80km/h速度等级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CN202413832U (zh) 高速铁路货车转向架构架
CN108944981A (zh) 车钩与车架总成及公铁两用车
CN208855349U (zh) 一种悬挂及公铁两用车
CN202879514U (zh) 轨道车辆动车转向架构架
CN208802053U (zh) 一种车架及公铁两用车
CN209208771U (zh) 车钩与车架总成及公铁两用车
CN208855340U (zh) 一种公铁两用车
CN208827838U (zh) 一种单轴转向架及公铁两用车
CN106740955A (zh) 70%低地板轻轨车中间模块用轮对式非动力转向架
CN209208386U (zh) 一种车钩及公铁两用车
CN103770804A (zh) 轨道车辆动车转向架构架
CN203612009U (zh)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及其枕梁
CN209290411U (zh) 一种高速铁路货车轴箱内置式转向架
CN108909841A (zh) 一种车架及公铁两用车
CN204605832U (zh) 新型高速动车组动力转向架
CN107499329A (zh) 一种单轨转向架及具有该单轨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CN103661472B (zh)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及其枕梁
CN110920655A (zh) 一种轴箱交叉连接式快运货车转向架
CN215553196U (zh) 双轴悬挂式转向架系统、悬挂式空铁系统
CN206086744U (zh) 一种单轨转向架及具有该单轨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CN115447627A (zh) 一种转向架及空轨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