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5209U - 柔版印刷机组 - Google Patents

柔版印刷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5209U
CN208855209U CN201821327014.4U CN201821327014U CN208855209U CN 208855209 U CN208855209 U CN 208855209U CN 201821327014 U CN201821327014 U CN 201821327014U CN 208855209 U CN208855209 U CN 208855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 cartridge
printing unit
flexographic printing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70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勇
王尔亦
王嘉珏
宋忠云
虞诗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uang Jia Printing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uang Jia Printing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uang Jia Printing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uang Jia Printing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70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5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5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52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版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版印刷机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墨盒,墨盒上设有刮墨刀,机架上还设有墨辊、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冷却辊筒、红外线干燥器和紫外线干燥器,墨盒上连接有进液管和回液管,进液管与第一隔膜泵相连接,第一隔膜泵与储墨箱相连接,回液管与储墨箱相连接,刮墨刀中开设有吸墨腔,刮墨刀上还开设有与吸墨腔相连通的吸墨口,刮墨刀通过回墨管路与第二隔膜泵相连接,第二隔膜泵与墨盒相连接,机架上还设置有喷气加湿装置。优点在于:使得水溶性墨能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墨盒中的水性墨不容易出现沉淀,能够自动加墨,避免流体油墨累积在刮墨刀上。

Description

柔版印刷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版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版印刷机组。
背景技术
柔版印刷机使用流动性较强的流体油墨,油墨由墨斗胶辊和网纹传墨辊传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并使其着墨,然后由压滚筒施以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最后经干燥面完成印刷过程。
当流体油墨采用水溶性墨时,因为水溶性墨在印刷过程容易失水,造成水溶性墨附着在墨辊上,而不能很好地印刷到需要印刷的载体上。
此外,水溶性墨容易出现沉淀的问题,需要隔一段时间搅拌一下,在印刷一定时间后,需要对墨盒重新加墨,使得墨盒中的水溶性墨维持一定的高度,就需要人工时时加墨,较为麻烦。
再者,在印刷过程中,刮墨刀需要将墨辊上的流体油墨刮下,流体油墨往往顺着刮墨刀重新滴落到墨盒中,日积月累,流体油墨粘附在刮墨刀,导致刮墨刀不能将墨辊上的流体油墨均匀刮下,从而影响印刷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得水溶性墨能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墨盒中的水性墨不容易出现沉淀,能够自动加墨,避免流体油墨累积在刮墨刀上的柔版印刷机的柔版印刷机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柔版印刷机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墨盒,墨盒上设有刮墨刀,机架上还设有墨辊、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冷却辊筒、红外线干燥器和紫外线干燥器,墨盒上连接有进液管和回液管,进液管与第一隔膜泵相连接,第一隔膜泵与储墨箱相连接,回液管与储墨箱相连接,刮墨刀中开设有吸墨腔,刮墨刀上还开设有与吸墨腔相连通的吸墨口,刮墨刀通过回墨管路与第二隔膜泵相连接,第二隔膜泵与墨盒相连接,机架上还设置有喷气加湿装置。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墨盒和所述回液管之间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口,下阀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口,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纵向滑动连接,上阀体和墨盒外壁之间设有定位结构,第二通口和第二通口叠合时形成流出口。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之间周向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柄,定位柄与上阀体固定连接,墨盒外壁上开设滑动槽和定位槽,定位槽位于滑动槽的两侧且与滑动槽相通。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墨盒外壁上设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刻度表。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吸墨口为若干个,所述回墨管路包括吸墨分管和吸墨总管,吸墨分管为若干个,吸墨分管与所述吸墨口一一对应,吸墨分管均与吸墨总管相连接。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喷气加湿装置包括湿气发生器、输气总管和输气管,输气管通过接头与输气总管相连接,输气管的出气口端连接有出气头,输气总管与湿气发生器相连接。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输气管为弯曲定型管,输气管包括金属条和若干相互连接的管段,管段的内壁与金属条相连接。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出气头包括转动接头和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膨大,且该膨大部上设有若干切口,转动接头的一端为与该膨大部内腔相配合的转动头,转动头插于膨大部内腔与膨大部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出气头还包括松紧调节螺母,松紧调节螺母套于膨大部外,松紧调节螺母与膨大部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柔版印刷机组中,所述转动接头包括管体和转动头,转动头为中空,转动头上开口形成出气口,管体套在输气管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柔版印刷机组的优点在于:
第一,喷气加湿装置对印版滚筒上的水溶性墨进行加湿,避免水溶性墨在印刷过程中变干,影响印刷,水溶性墨更容易印刷到载体上,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果。
第二,输气管能够弯曲或者拉直,从而在大区域范围调整湿气喷出的方向,使用方便;通过转动头和膨大部,即可实现湿气喷出方向在小区域范围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第三,在刮墨刀上开设吸墨口和吸墨腔,流体油墨会直接被吸入到吸墨腔中,而不是流到刀锋部位再滴落,从而解决了流体油墨累积在刀锋部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版印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版印刷机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墨刀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阀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外壁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气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气头和转动接头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气头和转动接头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动接头的剖视图。
图中,机架1、墨盒2、刮墨刀3、墨辊4、印版滚筒5、压印滚筒6、吸墨腔7、吸墨口8、隔膜泵9、喷气加湿装置10、吸墨分管11、吸墨总管12、输气总管14、输气管15、出气头16、弯曲定型管17、管段18、转动接头20、出气管21、切口22、转动头23、膨大部24、松紧调节螺母25、管体26、出气口2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本柔版印刷机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墨盒2,墨盒2上设有刮墨刀3,机架1上还设有墨辊4、印版滚筒5、压印滚筒6、冷却辊筒7、红外线干燥器8和紫外线干燥器9,墨盒2上连接有进液管10和回液管11,进液管10与第一隔膜泵12相连接,第一隔膜泵12与储墨箱13相连接,回液管11与储墨箱13相连接,刮墨刀3中开设有吸墨腔14,刮墨刀3上还开设有与吸墨腔14相连通的吸墨口15,刮墨刀3通过回墨管路与第二隔膜泵16相连接,第二隔膜泵16与墨盒2相连接,机架1上还设置有喷气加湿装置17。
墨盒2中的水溶性墨并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一直处于流动状态,而在流动过程中维持平衡。因为处于流动状态,所以水溶性墨不容易出现沉淀的问题,不需要人工隔一段时间搅拌一下,节约了人力,一直处于循环式自动加墨状态,不需要时时查看是否没有墨了,节约了人力。
现有的刮墨刀3和墨辊4一般为逆向设置,刮墨刀3将墨辊上的流体油墨刮下,流体油墨先是被甩到刮墨刀3的后端,然后顺着刮墨刀3表面重新流到刮墨刀3的刀锋部位,最后才滴落到墨盒2中,该过程中,流体油墨容易在刀锋部位累积,从而影响刮墨效果,进而影响印刷效果。当在刮墨刀3上开设吸墨口15和吸墨腔14时,流体油墨会直接被吸入到吸墨腔14中,在第二隔膜泵16的作用下,经回墨管路被吸入到墨盒2中,而不是流到刀锋部位再滴落,从而解决了流体油墨累积在刀锋部位的问题。
喷气加湿装置17对印版滚筒5上的水溶性墨进行加湿,避免水溶性墨在印刷过程中变干,影响印刷,水溶性墨更容易印刷到载体上,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果。
墨盒2和回液管11之间设有控制阀18,控制阀18包括上阀体19和下阀体20,上阀体19上开设有第一通口21,下阀体20上开设有第二通口22,上阀体19和下阀体20之间纵向滑动连接,上阀体19和墨盒2外壁之间设有定位结构,第二通口22和第二通口22叠合时形成流出口23。通过控制阀18对墨盒2中墨的流出进行控制。当需要升高墨盒2中水溶性墨的液面高度时,将上阀体19向上拉起,流出口23减小,水溶性墨流出减慢,水溶性墨的高度变大;反之,当需要降低墨盒2中水溶性墨的液面高度时,将上阀体19下压,流出口23变大,水溶性墨流出加快,水溶性墨的高度变小。
上阀体19和下阀体20之间周向转动连接,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柄24,定位柄24与上阀体19固定连接,墨盒2外壁上开设滑动槽25和定位槽26,定位槽26位于滑动槽25的两侧且与滑动槽25相通。纵向移动上阀体19,定位柄24顺着滑动槽25移动,当需要定位时,将定位柄24插入定位槽26即可。进一步,墨盒2外壁上设有与定位槽26相对应的刻度表27。当需要将水溶性墨的液面高度设置到一定高度,只需要将上阀体19的定位柄24移动到相对应的刻度即可,方便使用。
吸墨口15为若干个,回墨管路包括吸墨分管28和吸墨总管29,吸墨分管28为若干个,吸墨分管28与吸墨口15一一对应,吸墨分管28均与吸墨总管29相连接。刮墨刀3的各个部位能够均匀吸墨,避免吸墨不均。
更具体地说,喷气加湿装置17包括湿气发生器30、输气总管31和输气管32,输气管32通过接头与输气总管31相连接,输气管32的出气口端连接有出气头33,输气总管31与湿气发生器30相连接。湿气发生器30产生湿气,湿气通过输气总管31传输到各个输气管32,再通过出气头33喷出。进一步,输气管32为弯曲定型管,输气管32包括金属条和若干相互连接的管段34,管段34的内壁与金属条相连接。输气管32能够弯曲或者拉直,从而调整湿气喷出的方向。
出气头33包括转动接头35和出气管36,出气管36的一端膨大,且该膨大部42上设有若干切口37,转动接头35的一端为与该膨大部42内腔相配合的转动头38,转动头38插于膨大部42内腔与膨大部42活动连接。即转动头38可在膨大部42中转动,出气管36可转动,从而调整湿气喷出的方向。因为弯曲调节输气管32时,出气头33移动的范围较大,对于只需要小区域调节湿气喷出方向时,则较为困难,通过转动头38和膨大部42,即可实现湿气喷出方向在小区域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出气头33还包括松紧调节螺母39,松紧调节螺母39套于膨大部42外,松紧调节螺母39与膨大部42螺纹连接。为了转动头38和膨大部42在转动后能够定位,也为了避免转动头38从膨大部42中滑脱,在膨大部42外套设松紧调节螺母39,当松紧调节螺母39旋得越紧时,膨大部42内腔越小,膨大部42与转动头38贴合越紧密,转动后定位更牢固。
转动接头35包括管体40和转动头38,转动头38为中空,转动头38上开口形成出气口41,管体40套在输气管32上。出气管36通过转动接头35与输气管32相连接,湿气通过转动头38的出气口41进入到出气管36中,最后喷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柔版印刷机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墨盒(2),墨盒(2)上设有刮墨刀(3),机架(1)上还设有墨辊(4)、印版滚筒(5)、压印滚筒(6)、冷却辊筒(7)、红外线干燥器(8)和紫外线干燥器(9),其特征在于,墨盒(2)上连接有进液管(10)和回液管(11),进液管(10)与第一隔膜泵(12)相连接,第一隔膜泵(12)与储墨箱(13)相连接,回液管(11)与储墨箱(13)相连接,刮墨刀(3)中开设有吸墨腔(14),刮墨刀(3)上还开设有与吸墨腔(14)相连通的吸墨口(15),刮墨刀(3)通过回墨管路与第二隔膜泵(16)相连接,第二隔膜泵(16)与墨盒(2)相连接,机架(1)上还设置有喷气加湿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2)和所述回液管(11)之间设有控制阀(18),控制阀(18)包括上阀体(19)和下阀体(20),上阀体(19)上开设有第一通口(21),下阀体(20)上开设有第二通口(22),上阀体(19)和下阀体(20)之间纵向滑动连接,上阀体(19)和墨盒(2)外壁之间设有定位结构,第二通口(22)和第二通口(22)叠合时形成流出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9)和所述下阀体(20)之间周向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柄(24),定位柄(24)与上阀体(19)固定连接,墨盒(2)外壁上开设滑动槽(25)和定位槽(26),定位槽(26)位于滑动槽(25)的两侧且与滑动槽(25)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2)外壁上设有与定位槽(26)相对应的刻度表(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墨口(15)为若干个,所述回墨管路包括吸墨分管(28)和吸墨总管(29),吸墨分管(28)为若干个,吸墨分管(28)与所述吸墨口(15)一一对应,吸墨分管(28)均与吸墨总管(29)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加湿装置(17)包括湿气发生器(30)、输气总管(31)和输气管(32),输气管(32)通过接头与输气总管(31)相连接,输气管(32)的出气口端连接有出气头(33),输气总管(31)与湿气发生器(3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32)为弯曲定型管,输气管(32)包括金属条和若干相互连接的管段(34),管段(34)的内壁与金属条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头(33)包括转动接头(35)和出气管(36),出气管(36)的一端膨大,且该膨大部(42)上设有若干切口(37),转动接头(35)的一端为与该膨大部(42)内腔相配合的转动头(38),转动头(38)插于膨大部(42)内腔与膨大部(42)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头(33)还包括松紧调节螺母(39),松紧调节螺母(39)套于膨大部(42)外,松紧调节螺母(39)与膨大部(42)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版印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接头(35)包括管体(40)和转动头(38),转动头(38)为中空,转动头(38)上开口形成出气口(41),管体(40)套在输气管(32)上。
CN201821327014.4U 2018-08-16 2018-08-16 柔版印刷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55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7014.4U CN208855209U (zh) 2018-08-16 2018-08-16 柔版印刷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7014.4U CN208855209U (zh) 2018-08-16 2018-08-16 柔版印刷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5209U true CN208855209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4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701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55209U (zh) 2018-08-16 2018-08-16 柔版印刷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5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2391A (en) Ink/cleaning fluid delivery system for a chambered doctor blade
EP1932669B1 (en) Print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energy-curable inks for a flexographic printer
CN108790415B (zh) 一种复印机用墨盒
CN209079427U (zh) 柔版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CN208855209U (zh) 柔版印刷机组
CN209008182U (zh) 一种塑料印刷机的油墨清洗及回收装置
EP1561581A3 (en) Printer ink supply system with viscosity control
US5520110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filling depressions, such as cups or channels, on the cylindrical surface of a rotating cylindrical body
CN209079426U (zh) 柔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CN108327396A (zh) 一种用于塑料包装袋的快速印刷装置
CN211730679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凹版印刷设备
CN209920758U (zh) 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
CN104441959A (zh) 封闭式给墨装置
CN209079429U (zh) 具有喷气加湿装置的柔版印刷机
CN110281650A (zh) 印刷机的刮墨板结构
CN209079428U (zh) 开放式单刮刀墨盒
CN207630706U (zh) 一种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
CN206579258U (zh) 一种印刷机的刷辊式润湿装置
CN208664629U (zh) 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
CN208232596U (zh) 一种印刷机的供墨装置
CN209079430U (zh) 具有水性墨循环式加注系统的柔版印刷机
CN206446272U (zh) 一种印刷机刮刀装置
EP1389523B1 (de) Druck- oder Beschichtungsmachine
CN106808805A (zh) 打印机墨盒自动清洗系统
CN220314515U (zh) 一种包装盖膜胶印用的供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