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1220U - 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41220U
CN208841220U CN201821163617.5U CN201821163617U CN208841220U CN 208841220 U CN208841220 U CN 208841220U CN 201821163617 U CN201821163617 U CN 201821163617U CN 208841220 U CN208841220 U CN 208841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hole
installation part
piston
cylinder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36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文科
阳世超
孔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36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41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41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412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及固定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输出轴及端盖,第一缸体上开设有收容孔、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及第四通气孔,第二缸体上开设有收容腔、第五通气孔及第六通气孔,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件、推动件及多个固定组件,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及多个穿设孔,推动件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收容槽,每个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及至少两个连接件,第一活塞能够带动第二缸体移动以带动安装件移动,第二活塞能够带动输出轴移动以带动推动件相对安装件移动,推动件能够推动连接件转动以使固定件远离或者靠近安装件从而抵持固定管件或者释放管件。上述固定装置操作便利。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便于对管件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管件的固定一般利用多个夹爪抵持管件的内壁而对管件进行固定,如一种弯管机(TW申请案号第95113271号),是在一支转管轴前侧接设数个杆部,且利用所述杆部连接有一个内爪夹模,该转管轴外侧套设一支滑动套筒,该滑动套筒前端利用一个多孔盖连接一支套管蕊,该多孔盖设有多个供所述杆部穿过的孔,该套管蕊则穿设在该内爪夹模中。当利用一个油压缸驱动该滑动套筒移动时,利用该多孔盖相对于所述杆部相对滑动,能连动该套管蕊相对于该内爪夹模产生扩撑,而达到固定管件目的。然而,上述弯管机整体结构复杂、组装繁琐。同时,上述弯管机需另外设置驱动机构以带动转管轴和滑动套筒插入管件内,操作复杂,降低了固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对管件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对管件进行固定及释放,该固定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固定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输出轴及端盖,该第一缸体上开设有收容孔、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及第四通气孔,该第二缸体滑动地收容于该收容孔内,该第二缸体上开设有收容腔、第五通气孔及第六通气孔,该第五通气孔能够与该第三通气孔相通,该第六通气孔能够与该第四通气孔相通,该第一活塞设置于该第二缸体的一端且滑动地收容于该收容孔内,该第一活塞将该收容孔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该第一通气孔与该第一气室相通,该第二通气孔与该第二气室相通,该第二活塞滑动地设置于该收容腔内且将该收容腔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该第五通气孔与该第三气室相通,该第六通气孔与该第四气室相通,该输出轴的一端与该第二活塞相连接,该端盖封盖于该收容孔的开口上,该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件、推动件及多个固定组件,该安装件的一端固定收容于该收容腔内,该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及多个穿设孔,该安装孔贯穿该安装件的两端,该输出轴的另一端滑动地穿设于该安装孔内,多个该穿设孔开设于该安装孔的周壁上,该推动件滑动地设置于该安装孔内且与该输出轴相连接,该推动件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该收容槽能够与多个该穿设孔一一对应,每个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及至少两个连接件,每个该连接件转动地枢接于相应的该穿设孔内,每个该连接件的一端活动地收容于相应的该收容槽内,每个该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固定件上,该第一活塞能够带动该第二缸体移动以带动该安装件移动,该第二活塞能够带动该输出轴移动以带动该推动件相对该安装件移动,该推动件能够推动该连接件转动以使该固定件远离或者靠近该安装件从而抵持固定该管件或者释放该管件。
进一步地,该收容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容孔部和第二收容孔部,该第一收容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二收容孔部的孔径,该第一通气孔和该第二通气孔分别与第一收容孔部相通,该第三通气孔和该第四通气孔分别与该第二收容孔部相通,该第一活塞滑动地收容于该第一收容孔部内,该第二缸体滑动地收容于该第二收容孔部内,该端盖封盖于该第一收容孔部的开口上。
进一步地,该收容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容腔部和第二收容腔部,该第一收容腔部的孔径小于该第二收容腔部的孔径,该第二收容腔部靠近该第二缸体的端面,该第五通气孔及该第六通气孔与该第一收容腔部相通,该第二活塞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收容腔部内,该安装件的一端固定收容于该第二收容腔部内。
进一步地,该第一活塞和该第二活塞上分别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该安装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安装孔部和第二安装孔部,该第一安装孔部开设于该安装件的一端以使该输出轴远离该第二活塞的一端滑动地穿过,该第二安装孔部开设于该安装件的另一端,该第二安装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安装孔部的孔径,多个该穿设孔贯穿开设于该第二安装孔部的周壁上,该推动件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安装孔部内。
进一步地,每个该收容槽内设有推动销,每个该连接件伸入该第二安装孔部的一端上开设有卡槽,该卡槽活动地卡合于相应的该推动销上以使该推动销抵推该卡槽的周壁而使该连接件转动,该固定件呈长条状,每个该固定件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两个枢接孔,每个该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相应的该枢接孔内。
进一步地,每个该穿设孔为条形孔,多个该穿设孔呈阵列分布,其中,每至少两个该穿设孔沿平行该安装件的中心轴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每个该收容槽为条形槽,多个该收容槽呈阵列分布,其中,每至少两个该收容槽沿平行该推动件的中心轴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该固定机构还包括感应器,该感应器设置于该安装件上以对该安装件的移动进行感测。
进一步地,该推动件上套设有滚珠轴承。
上述固定装置通过在第一缸体的收容孔内滑动地设置第二缸体,并将固定机构的安装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缸体的收容腔内,从而使第一活塞带动该第二缸体移动以带动安装件移动,进而使固定机构的部分能够自动插入管件内。同时,设置于第二缸体的收容腔内的第二活塞通过输出轴带动推动件相对该安装件移动,从而使推动件推动连接件转动以使固定件远离或者靠近安装件从而抵持固定管件或者释放管件,操作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固定装置的第一缸体的立体剖示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沿V-V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对管件(图未示)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100。固定装置100包括驱动机构10及固定机构20。驱动机构10用于外接一加工设备(图未示)。固定机构20设置于驱动机构10上。驱动机构10能够驱动固定机构20移动以使固定机构20的部分插入管件内及驱动固定机构20对管件进行固定。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4,驱动机构10包括第一缸体11、第二缸体12、第一活塞13、第二活塞14、输出轴15及端盖16。第一缸体11上开设有收容孔111、第一通气孔112、第二通气孔113、第三通气孔114及第四通气孔115。收容孔111贯通开设于第一缸体11的两端。收容孔111大致呈圆柱状。收容孔1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容孔部1111和第二收容孔部1112。第一收容孔部1111的孔径大于第二收容孔部1112的孔径。第一通气孔112和第二通气孔113分别与第一收容孔部1111相通。第三通气孔114和第四通气孔115分别与第二收容孔部1112相通。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及图5,第二缸体12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111的第二收容孔部1112内。第二缸体12大致呈圆柱状。第二缸体12上开设有收容腔121、第五通气孔122及第六通气孔123。收容腔121开设于第二缸体12的一端面上。收容腔121大致呈圆柱状。收容腔12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容腔部1211和第二收容腔部1212。第一收容腔部1211的孔径小于第二收容腔部1212的孔径。第二收容腔部1212靠近第二缸体12的端面。第五通气孔122及第六通气孔123分别与第一收容腔部1211相通。第五通气孔122能够与第三通气孔114相通,第六通气孔123能够与第四通气孔115相通。
第一活塞13设置于第二缸体12的一端且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111的第一收容孔部1111内。第一活塞13将第一收容孔部1111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1113和第二气室1114。第一通气孔112与第一气室1113相通。第二通气孔113与第二气室1114相通。
第二活塞14滑动地设置于收容腔121的第一收容腔部1211内。第二活塞14将第一收容腔部1211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三气室1213和第四气室1214。第五通气孔122与第三气室1213相通。第六通气孔123与第四气室1214相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13和第二活塞14上分别套设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用于使第一活塞13和第二活塞14分别与收容孔111的第一收容孔部1111和收容腔121的第一收容腔部1211的内壁(未标示)密封接触。
输出轴15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活塞14上并能够在第二活塞14的驱动下移动。端盖16封盖于收容孔111的第一收容孔部1111的开口(未标示)上。
固定机构20包括安装件21、推动件22及多个固定组件23。安装件21大致呈中空的圆柱状。安装件21的一端固定收容于收容腔121的第二收容腔部1212内。安装件21上开设有安装孔211及多个穿设孔212。安装孔211贯穿安装件21的两端。安装孔2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安装孔部2111和第二安装孔部2112。第一安装孔部2111开设于安装件21的一端以使输出轴15远离第二活塞14的一端滑动地穿过。第二安装孔部2112开设于安装件21的另一端。第二安装孔部2112的孔径大于第一安装孔部2111的孔径。多个穿设孔212贯穿开设于安装孔211的第二安装孔部2112的周壁(未标示)上。本实施例中,每个穿设孔212大致为条形孔,其中,每至少两个穿设孔212沿平行安装件21的中心轴方向间隔排列。
推动件22大致呈圆柱状。推动件22滑动地设置于安装孔211的第二安装孔部2112内且与输出轴15相连接。推动件22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收容槽221。多个收容槽221能够与多个穿设孔212一一对应。每个收容槽221内设有推动销222。本实施例中,每个收容槽221大致为条形槽,其中,每至少两个收容槽221沿平行推动件22的中心轴方向间隔排列。
本实施例中,推动件22上套设有滚珠轴承223。滚珠轴承223用于使推动件22与安装孔211的第二安装孔部2112的内壁滚动接触而减少摩擦力。
每个固定组件23包括固定件232及至少两个连接件231。每个连接件231大致呈长条板状。每个连接件231转动地枢接于相应的穿设孔212内且每个连接件231的两端分别凸出相应的穿设孔212的两端。每个连接件231伸入第二安装孔部2112的一端活动地收容于相应的收容槽221内。每个连接件231的另一端枢接于固定件232上。固定件232能够在相应的连接件231的带动下远离或者靠近安装件21从而抵持固定管件或者释放管件。
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231伸入第二安装孔部2112的一端上开设有卡槽2311,卡槽2311活动地卡合于相应的推动销222上以使推动销222抵推卡槽2311的周壁而使连接件231转动,固定件232大致呈长条状,每个固定件232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两个枢接孔2321,每个连接件231的另一端通过枢接销(未标示)枢接于相应的枢接孔2321内。
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0还包括感应器24。感应器24设置于安装件21上以对安装件21的移动进行感测。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组装时,将第二缸体12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111的第二收容孔部1112内,并将第一活塞13设置于第二缸体12的一端且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111的第一收容孔部1111内。将第二活塞14滑动地设置于收容腔121的第一收容腔部1211内,并将输出轴15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活塞14上。将端盖16封盖于收容孔111的第一收容孔部1111的开口(未标示)上。将安装件21的一端固定收容于收容腔121的第二收容腔部1212内,并推动件22滑动地设置于安装孔211的第二安装孔部2112内且与输出轴15相连接。将每个连接件231转动地枢接于相应的穿设孔212内,并将卡槽2311活动地卡合于相应的推动销222上。将每个固定件232与相应的连接件231的一端相枢接,并将感应器24设置于安装件21上,完成了对整个固定装置100的组装。
使用时,首先,从第一通气孔112进气,第一气室1113中气量增加,气体推动第一活塞13远离端盖16移动并带动第二缸体12移动。移动的第二缸体12带动安装件21移动以使固定机构20的部分插入管件(图未示)内。然后,从第三通气孔114进气且气体经由第五通气孔122进入第三气室1213,第三气室1213中气量增加,气体推动第二活塞14远离第一活塞13移动。第二活塞14通过输出轴15带动推动件22相对安装件21移动。移动的推动件22推动连接件231转动以使固定件232远离安装件21而抵持固定管件。
反之,从第四通气孔115进气且气体经由第六通气孔123进入第四气室1214,第四气室1214中气量增加,气体推动第二活塞14靠近第一活塞13移动。按照上述方式,固定件232靠近安装件21而释放管件。然后,从第二通气孔113进气,第二气室1114中气量增加,气体推动第一活塞13靠近端盖16移动并带动第二缸体12移动。移动的第二缸体12带动安装件21移动以使固定机构20从管件内抽出。
固定装置100通过在第一缸体11的收容孔111内滑动地设置第二缸体12,并将固定机构20的安装件21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缸体12的收容腔121内,从而使第一活塞13带动该第二缸体12移动以带动安装件21移动,进而使固定机构20的部分能够自动插入管件内。同时,设置于第二缸体12的收容腔121内的第二活塞14通过输出轴15带动推动件22相对该安装件21移动,从而使推动件22推动连接件231转动以使固定件232远离或者靠近安装件21从而抵持固定管件或者释放管件,操作简单,效率高。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对管件进行固定及释放,该固定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输出轴及端盖,该第一缸体上开设有收容孔、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及第四通气孔,该第二缸体滑动地收容于该收容孔内,该第二缸体上开设有收容腔、第五通气孔及第六通气孔,该第五通气孔能够与该第三通气孔相通,该第六通气孔能够与该第四通气孔相通,该第一活塞设置于该第二缸体的一端且滑动地收容于该收容孔内,该第一活塞将该收容孔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该第一通气孔与该第一气室相通,该第二通气孔与该第二气室相通,该第二活塞滑动地设置于该收容腔内且将该收容腔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该第五通气孔与该第三气室相通,该第六通气孔与该第四气室相通,该输出轴的一端与该第二活塞相连接,该端盖封盖于该收容孔的开口上,该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件、推动件及多个固定组件,该安装件的一端固定收容于该收容腔内,该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及多个穿设孔,该安装孔贯穿该安装件的两端,该输出轴的另一端滑动地穿设于该安装孔内,多个该穿设孔开设于该安装孔的周壁上,该推动件滑动地设置于该安装孔内且与该输出轴相连接,该推动件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该收容槽能够与多个该穿设孔一一对应,每个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及至少两个连接件,每个该连接件转动地枢接于相应的该穿设孔内,每个该连接件的一端活动地收容于相应的该收容槽内,每个该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固定件上,该第一活塞能够带动该第二缸体移动以带动该安装件移动,该第二活塞能够带动该输出轴移动以带动该推动件相对该安装件移动,该推动件能够推动该连接件转动以使该固定件远离或者靠近该安装件从而抵持固定该管件或者释放该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容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容孔部和第二收容孔部,该第一收容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二收容孔部的孔径,该第一通气孔和该第二通气孔分别与第一收容孔部相通,该第三通气孔和该第四通气孔分别与该第二收容孔部相通,该第一活塞滑动地收容于该第一收容孔部内,该第二缸体滑动地收容于该第二收容孔部内,该端盖封盖于该第一收容孔部的开口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容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容腔部和第二收容腔部,该第一收容腔部的孔径小于该第二收容腔部的孔径,该第二收容腔部靠近该第二缸体的端面,该第五通气孔及该第六通气孔分别与该第一收容腔部相通,该第二活塞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收容腔部内,该安装件的一端固定收容于该第二收容腔部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塞和该第二活塞上分别套设有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安装孔部和第二安装孔部,该第一安装孔部开设于该安装件的一端以使该输出轴远离该第二活塞的一端滑动地穿过,该第二安装孔部开设于该安装件的另一端,该第二安装孔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安装孔部的孔径,多个该穿设孔贯穿开设于该第二安装孔部的周壁上,该推动件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安装孔部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收容槽内设有推动销,每个该连接件伸入该第二安装孔部的一端上开设有卡槽,该卡槽活动地卡合于相应的该推动销上以使该推动销抵推该卡槽的周壁而使该连接件转动,该固定件呈长条状,每个该固定件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两个枢接孔,每个该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相应的该枢接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穿设孔为条形孔,其中,每至少两个该穿设孔沿平行该安装件的中心轴方向间隔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收容槽为条形槽,其中,每至少两个该收容槽沿平行该推动件的中心轴方向间隔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机构还包括感应器,该感应器设置于该安装件上以对该安装件的移动进行感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动件上套设有滚珠轴承。
CN201821163617.5U 2018-07-20 2018-07-20 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41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3617.5U CN208841220U (zh) 2018-07-20 2018-07-20 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3617.5U CN208841220U (zh) 2018-07-20 2018-07-20 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41220U true CN208841220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3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361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41220U (zh) 2018-07-20 2018-07-20 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41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6177B2 (en) Tool for the connection of tubes by means of connection sleeves
ES2167614T3 (es) Dispositivo de apriete para la union separable de dos piezas perfiladas.
CN106761139B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升降杆
CA2448723A1 (en) Variable gauge dri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EP1746244A3 (de) Vorrichtung zum Verschliessen von Gebäudeöffnungen
CN103851010A (zh) 气缸
CN208841220U (zh) 固定装置
EP1795763A3 (en) Pressure vessel with accumulator isolation device
EP1580499A3 (en) Condenser cartridge, in particular for an air-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s
CN108994766A (zh) 一种无级伸缩机构以及无级伸缩式螺丝刀
CN203421377U (zh) 快速拆装转接头
MX2007010189A (es) Dispositivo para instalar y desmontar poleas de servodireccion hidraulica.
CN112750574B (zh) 线材套管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CN210704585U (zh) 一种基于显示屏的拆装工具及显示屏组件
CN211072485U (zh) 制动软管管卡组装装置
CN108999849A (zh) 一种偏心旋转连接件及led显示屏箱体
CN211673292U (zh) 一种吊椅
EP2157370A3 (en) Adaptable insert
CN220985508U (zh) 一种具有调心功能的永磁电机装配装置
CN205765724U (zh) 一种四轮定位仪夹具
CN205560151U (zh) 模组把手及显示屏模组
CN206636867U (zh) 旋转气缸
US9937545B1 (en) Mandrel support device for tube bending machine
CN213094034U (zh) 一种嵌线照明装置
CN219977899U (zh) 一种大气监测气体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