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7963U - 一种末梢采血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末梢采血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7963U
CN208837963U CN201721618032.3U CN201721618032U CN208837963U CN 208837963 U CN208837963 U CN 208837963U CN 201721618032 U CN201721618032 U CN 201721618032U CN 208837963 U CN208837963 U CN 208837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nk
blood taking
shell
trigger
tai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80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玉梅
杨琪
卫彦伟
刘方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ONGDA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Jiangxi Hongda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ONGDA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ONGDA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ONGDA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180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7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7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7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末梢采血针,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前盖及设于所述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连接的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开口部、分别设于所述开口部的末端两侧的弹性臂,以及分别朝内垂直于两个所述弹性臂的末端的卡勾,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均匀设有若干个防滑凸点,所述触发器的内部设有针杆,所述针杆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针杆注塑一体的针芯,所述针芯的针头固设在所述针杆的底部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有效保障了穿刺的安全性与高效性,避免了感染细菌的风险,穿刺深度恒定、时间短暂,穿刺的时间短暂,穿刺疼痛感微小,降低了被穿刺者的心里紧张,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末梢采血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末梢采血针。
背景技术
国内每年大约有千万人次以上进行微量末梢血采集,即对需要微量采血的人体皮肤末梢进行微创破口进行采血。目前,普通末梢采血针由针杆、针尖、保护套组成,在进行采血操作时,需要拔掉保护套,然后利用针尖刺破皮肤末梢进行采血。
以上这种采血针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采血时针尖插入皮肤末梢的深浅程度需要靠操作人员去感觉,误差性比较大。此外,针尖外露易引起患者心理紧张,同时在使用时和使用后容易对患者及医护人员产生误伤,安全性较差。另外,不具备自毁功能,存在二次使用的可能,严重时导致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末梢采血针。
一种末梢采血针,所述末梢采血针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前盖及设于所述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连接的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开口部、分别设于所述开口部的末端两侧的弹性臂,以及分别朝内垂直于两个所述弹性臂的末端的卡勾,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均匀设有若干个防滑凸点,所述触发器的内部设有针杆,所述针杆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针杆注塑一体的针芯,所述针芯的针头固设在所述针杆的底部内壁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所述前盖的外部设有的防滑纹,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在医护人员手中滑动,有效保障了穿刺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所述针杆和所述针芯是一体注塑成型,一方面使所述针芯无外露,保障了针尖的完全无菌,避免了感染外界细菌的风险,降低了被穿刺者的心里紧张,另一方面,一体注塑简单方便,节省了制作成本,降低了成品重量;所述触发器设置的卡勾与所述后盖上设置的推臂环环相扣,紧密配合,使达到穿刺的深度恒定,穿刺的时间短暂,穿刺疼痛感微小。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包括位于所述末梢采血针的头部的前防滑纹、位于所述前防滑纹的尾部的盖身,以及位于所述盖身的尾部的后防滑纹,所述前防滑纹的顶端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卡口,所述盖身的外表面横向刻有标识箭头,所述标识箭头用于标识所述卡口的扭转方向,所述盖身与所述后防滑纹的内部空心,所述后防滑纹的尾部开口,所述触发器的头部与所述后防滑纹的尾部内壁互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针杆包括扭转卡头,所述扭转卡头内扣于所述卡口,所述扭转卡头的尾部依次设有前针杆、导向滑块以及后针杆,所述针芯的头部设于所述后针杆的尾部内壁、针尖贯穿所述后针杆及所述导向滑块并置于所述前针杆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块包括位于所述导向滑块的两侧的向内凹陷的滑槽以及位于所述导向滑块的外表面中部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紧固所述针杆。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通过连接块与每一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块低于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连接块互相连接包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接纳所述弹性臂,每一所述导向板的头部两侧分别设有推臂,每一所述导向板的两个所述推臂之间形成卡勾槽,所述卡勾扣接于所述卡勾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的尾部依次设有过渡板及末防滑盖,所述过渡板的外表面设有卡扣,所述末防滑盖的尾部边缘设有环状的若干个朝向所述过渡板的防滑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头部与尾部分别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相连接,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导向筋,两个所述导向筋分别扣接于两个所述滑槽中,以用于所述针杆沿固定轨道滑动,所述外壳的尾部一侧设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固定孔,所述卡扣扣接于所述固定孔,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用于增加摩擦力,以防止所述针杆在医护人员手中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器与所述前针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后盖与所述后针杆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用于带动所述针杆进行穿刺动作及穿刺后回缩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前盖的立体图;
图3为图一中所述针杆的立体图;
图4为图一中所述触发器的立体图;
图5为图一中所述后盖的立体图;
图6为图一中所述外壳的立体图;
图7为图一中的正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末梢采血针100,包括外壳15、设于所述外壳15前端的前盖12及设于所述外壳15后端的后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5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前盖12和所述后盖14连接的触发器13,所述触发器13包括开口部131、分别设于所述开口部131的末端两侧的弹性臂133,以及分别朝内垂直于两个所述弹性臂133的末端的卡勾134,所述开口部131的周围均匀设有若干个防滑凸点132,所述防滑凸点132用于增加所述触发器13与患者皮肤的摩擦力,以防止穿刺过程中的滑动,所述触发器13的内部设有针杆11,所述针杆11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针杆 11注塑一体的针芯115,所述针芯115的针头固设在所述针杆11的底部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盖12包括位于所述末梢采血针100的头部的前防滑纹122、位于所述前防滑纹122的尾部的盖身123,以及位于所述盖身123的尾部的后防滑纹124,所述前防滑纹122的顶端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卡口121,所述盖身123的外表面横向刻有标识箭头1230,所述标识箭头1230用于标识所述卡口121的扭转方向,所述盖身123与所述后防滑纹124的内部空心,所述后防滑纹124的尾部开口,所述触发器13的头部与所述后防滑纹124的尾部内壁互相贴合。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杆11包括扭转卡头111,所述扭转卡头 111内扣于所述卡口121,所述扭转卡头111的尾部依次设有前针杆112、导向滑块113以及后针杆114,所述针芯115的头部设于所述后针杆114的尾部内壁、针尖贯穿所述后针杆114及所述导向滑块113并置于所述前针杆112中。所述导向滑块113包括位于所述导向滑块113的两侧的向内凹陷的滑槽1131以及位于所述导向滑块113的外表面中部的滑槽11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132用于紧固所述针杆11。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14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两个导向板141,两个所述导向板141分别通过连接块142与每一所述导向板141 的两侧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块142低于所述导向板141,所述导向板141与所述连接块142互相连接包围形成导向槽143,所述导向槽143用于接纳所述弹性臂 133,每一所述导向板141的头部两侧分别设有推臂1410,每一所述导向板141 的两个所述推臂1410之间形成卡勾134槽,所述卡勾134扣接于所述卡勾134 槽。所述导向部的尾部依次设有过渡板144及末防滑盖145,所述过渡板144的外表面设有卡扣1440,所述末防滑盖145的尾部边缘设有环状的若干个朝向所述过渡板144的防滑凹槽1450。
请参阅图6及图7,所述外壳15的头部与尾部分别与所述前盖12和所述后盖14相连接,所述外壳15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导向筋151,两个所述导向筋 151分别扣接于两个所述滑槽1131中,以用于所述针杆11沿固定轨道滑动,所述外壳15的尾部一侧设有贯穿所述外壳15的固定孔153,所述卡扣1440扣接于所述固定孔153,所述外壳15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1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152用于增加摩擦力,以防止所述针杆11 在医护人员手中滑动。
请参阅图1及图4,所述触发器1313与所述前针杆112之间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前弹簧16,所述后盖1414与所述后针杆114之间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后弹簧17,所述前弹簧16与所述后弹簧17用于增加所述针杆11的可弹性。
请参阅图1,所述触发器13与所述前针杆11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16,所述后盖14与所述后针杆114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17,所述第一弹性元件 16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7用于带动所述针杆11进行穿刺动作及穿刺后回缩动作。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可以为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气体弹簧或橡胶弹簧当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使用时,本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末梢采血时,扭转所述前盖12,通过所述前盖12的所述卡口121与所述针杆11的所述扭转卡头111配合扭转带动所述前针杆112旋转,使所述前针杆112与所述后针杆114脱离,使所述针芯 115的针尖露出。相对所述外壳15往后触压所述触发器13,所述前弹簧16和所述后弹簧17受压,所述触发器13的所述卡勾134在压力作用下越过所述针杆11的所述滑槽1132,所述触发器13的所述弹性臂133滑进所述导向槽143 内,所述针杆11的所述导向滑块113在所述后盖14的所述推臂1410得到阻力作用下沿所述针杆11上的所述滑槽1131和所述外壳15的所述导向筋151配合方向移动并滑进所述触发器13的内腔,针尖露出所述触发器13实现对患者皮肤末梢穿刺,此时在所述前弹簧16和所述后弹簧17的作用下,所述针杆11带动所述针芯115瞬间回缩进所述触发器13的内腔,使穿刺完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所述前盖12的外部设有的防滑纹,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在医护人员手中滑动,有效保障了穿刺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所述针杆11和所述针芯115是一体注塑成型,一方面使所述针芯115无外露,保障了针尖的完全无菌,避免了感染外界细菌的风险,降低了被穿刺者的心里紧张,另一方面,一体注塑简单方便,节省了制作成本,降低了成品重量;所述触发器13设置的卡勾134与所述后盖14上设置的所述推臂1410环环相扣,紧密配合,使达到穿刺的深度恒定,穿刺的时间短暂,穿刺疼痛感微小。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末梢采血针,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前盖及设于所述外壳后端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连接的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开口部、分别设于所述开口部的末端两侧的弹性臂,以及分别朝内垂直于两个所述弹性臂的末端的卡勾,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均匀设有若干个防滑凸点,所述触发器的内部设有针杆,所述针杆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针杆注塑一体的针芯,所述针芯的针头固设在所述针杆的底部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梢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包括位于所述末梢采血针的头部的前防滑纹、位于所述前防滑纹的尾部的盖身,以及位于所述盖身的尾部的后防滑纹,所述前防滑纹的顶端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卡口,所述盖身的外表面横向刻有标识箭头,所述标识箭头用于标识所述卡口的扭转方向,所述盖身与所述后防滑纹的内部空心,所述后防滑纹的尾部开口,所述触发器的头部与所述后防滑纹的尾部内壁互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末梢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包括扭转卡头,所述扭转卡头内扣于所述卡口,所述扭转卡头的尾部依次设有前针杆、导向滑块以及后针杆,所述针芯的头部设于所述后针杆的尾部内壁、针尖贯穿所述后针杆及所述导向滑块并置于所述前针杆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末梢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包括位于所述导向滑块的两侧的向内凹陷的滑槽以及位于所述导向滑块的外表面中部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紧固所述针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末梢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通过连接块与每一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块低于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连接块互相连接包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接纳所述弹性臂,每一所述导向板的头部两侧分别设有推臂,每一所述导向板的两个所述推臂之间形成卡勾槽,所述卡勾扣接于所述卡勾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末梢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的尾部依次设有过渡板及末防滑盖,所述过渡板的外表面设有卡扣,所述末防滑盖的尾部边缘设有环状的若干个朝向所述过渡板的防滑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末梢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头部与尾部分别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相连接,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导向筋,两个所述导向筋分别扣接于两个所述滑槽中,以用于所述针杆沿固定轨道滑动,所述外壳的尾部一侧设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固定孔,所述卡扣扣接于所述固定孔,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用于增加摩擦力,以防止所述针杆在医护人员手中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末梢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与所述前针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后盖与所述后针杆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用于带动所述针杆进行穿刺动作及穿刺后回缩动作。
CN201721618032.3U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末梢采血针 Active CN208837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8032.3U CN208837963U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末梢采血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8032.3U CN208837963U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末梢采血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7963U true CN208837963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0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8032.3U Active CN208837963U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末梢采血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7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4715B (zh) 单翼穿刺针护套组件及采血针
CN101352587B (zh) 医疗用防针刺伤装置
CN208837963U (zh) 一种末梢采血针
CN111686342A (zh) 防针刺无损伤针
CN104826195A (zh)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CN208989888U (zh) 防刺头皮针
CN205411833U (zh) 一种头部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
CN114602002A (zh) 一种带有防回血外溢和防针刺伤装置的安全型留置针
CN203953764U (zh) 穿刺器
CN107714054B (zh) 专用于对静脉采血针进行防护的机构
KR100817484B1 (ko) 침이 내장된 일회용 캡을 갖는 사혈기
CN208447610U (zh) 专用于对静脉采血针进行防护的机构
CN212679768U (zh) 一种输液港拔针器
CN210095744U (zh) 静脉采血装置
CN215017506U (zh) 安全型采血针
CN220236880U (zh) 安全型采血针
CN205903493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CN215653079U (zh) 一种防脱落防刺伤蝶翼针
CN215305929U (zh) 一种具有防针刺伤的采血器
CN217040949U (zh) 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装置
CN2824945Y (zh) 一种胸腔引流穿刺器械
CN215740427U (zh)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
CN216676595U (zh) 一种防止静脉留置针脱出的固定装置
CN213310167U (zh) 一种硬膜外麻醉机器人用麻醉穿刺针
CN218889649U (zh) 一种糖尿病足病变自查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