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6022U -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6022U
CN208836022U CN201821587353.6U CN201821587353U CN208836022U CN 208836022 U CN208836022 U CN 208836022U CN 201821587353 U CN201821587353 U CN 201821587353U CN 208836022 U CN208836022 U CN 208836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ode
resistance
transist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73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兴国
缸明义
袁传信
宁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Dingdia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15873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6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6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60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属于电源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相串联,且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均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由单片机控制模块统一进行控制;DC/DC升压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A,采样电路A采样DC/DC升压模块的电流和电压,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同时,DC/AC逆变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B,采样电路B采样DC/AC逆变模块的电流和电压,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可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电压的影响,增强了车载供电电源的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载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而汽车所能提供的电源是12V蓄电池(柴油车为24V),为保证这些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电子产品的通用性,须配置车载逆变电源,将直流电变换为合适的交流电。由于汽车内部的工作空间相对狭小,加之行驶中的颠簸与震动,工作温度较高,可能造成车载电子产品之间存在较大的干扰,从而对车载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因此,如何提供抗干扰能力强、保护功能完善又具备良好电气特性的供电电源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001512A,公开日:2013年03月27日;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变电源的控制系统,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变压器等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单片机及接口电路组成,三相交流电分别通过主电路、驱动电路和变压器输出所需交流电,控制电路对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检测以此来控制驱动电路得到所需的交流电。其特点是,其内部有带静电屏蔽的光电耦合器,可用来实现与输入部分的隔离,显著提高了其抗共模干扰的能力,同时可对信号进行脉冲功率放大,简化了系统结构,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快速性和实时性。但是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1)此系统采用SA828系列三相脉宽调制波发生器与MCS-51单片计算机相连接,取代了传统的模拟法和数字法,但是并没有对传统的模拟法和数字法存在的缺陷进行解决;(2)此系统是将输入部分与输出部分进行了隔离,但是并未对输入部分进行处理,就抗干扰能力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车载供电电源的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可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电压的影响,增强了车载供电电源的抗干扰能力。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所述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相串联,且所述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均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由单片机控制模块统一进行控制;
所述DC/DC升压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A,所述采样电路A采样DC/DC升压模块的电流和电压,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同时,所述DC/AC逆变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B,所述采样电路B采样DC/AC逆变模块的电流和电压,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PWM控制端子和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所述单片机PWM控制端子电性连接DC/DC升压模块,所述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电性连接DC/AC逆变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DC/DC升压模块包括推挽升压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推挽升压电路包括晶体管S1、S2和变压器T,所述单片机PWM控制端子通过电阻R1电性连接晶体管S1的栅极、通过电阻R2电性连接晶体管S2的栅极,同时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有电阻R3和电容C1;
所述晶体管S1的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和晶体管S2的源极;同时所述晶体管S2与二极管D6之间的电性连接与晶体管S1与二极管D5之间的电性连接相同;
所述晶体管S1、晶体管S2的源极均通过电源U电性连接变压器T,同时所述电源U上并联有电容C2,且所述变压器T电性连接整流滤波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和D4,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变压器T,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和变压器T;
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同时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电性连接电容C3的两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DC/AC逆变模块包括晶体管S3、S4、S5、S6和负载,所述DC/DC升压模块电性连接晶体管S3和晶体管S5的漏极,以及晶体管S4和晶体管S6的源极,所述晶体管S3的源极电性连接晶体管S4的漏极,所述晶体管S5的源极电性连接晶体管S6的漏极,所述晶体管S3、S4、S5、S6上对应并联二极管D7、D8、D9、D10,其中,所述晶体管S3的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7的阳极、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8、D9、D10与晶体管S4、S5、S6的电性连接同二极管D7与晶体管S3的电性连接;所述晶体管S3的源极通过电感L1电性连接负载,所述负载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晶体管S5的源极,且所述负载上并联电容C4。
更进一步地,所述采样电路A包括电流采样电路A和电压采样电路A,所述电流采样电路A包括运算放大器A1、A2和电流传感器,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N端通过电阻R9电性连接电流传感器,并通过电阻R11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P端电性连接电阻R10,输出端通过电阻R12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N端;
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P端电性连接电阻R5,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一端,N端通过电阻R7电性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1并联有电容C4,且所述二极管D11的阳极、电阻R5和电阻R10均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采样电路A包括光耦合器OC1、OC2和运算放大器A3、A4,所述光耦合器OC1电性连接DC/DC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且所述光耦合器OC1、运算放大器A3、光耦合器OC2和运算放大器A4依次串联,同时,所述运算放大器A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采样电路B包括电流采样电路B和电压采样电路B,所述电压采样电路B包括运算放大器A5、A6和A7,所述负载的两端分别经电阻R21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5的N端,经电阻R22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5的P端,所述运算放大器A5的输出端经电阻R25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6的N端、P端通过电阻R23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A6的输出端经电阻R28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7的N端、P端通过电阻R26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A7的输出端经电阻R32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P端通过电阻R30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A5的N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电阻R24,所述运算放大器A6的N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电阻R27,所述运算放大器A7的N端通过电阻R29电性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3上并联有电容C9,且所述二极管D13的阳极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流采样电路B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A的电路结构设计相同。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通过同一个单片机控制模块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降低了电源的制作成本,同时DC/DC升压模块可向DC/AC逆变模块中输出稳定直流电压,稳定直流电压在DC/AC逆变模块中进一步进行处理,可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从而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电压的影响,增强了车载供电电源的抗干扰能力,且使整个控制系统更加简单、稳定;
(2)本实用新型虽然由一个单片机控制模块统一进行控制,但是就不同的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又将其控制信号进行了划分,即单片机PWM控制端子控制DC/DC升压模块,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控制DC/AC逆变模块,从而实现了一个单片机系统可以控制不同模块的功能,且控制更加简单、稳定、不干扰;
(3)本实用新型的推挽升压电路主要通过晶体管S1和二极管D5、晶体管S2和二极管D6、变压器T进行工作,当推挽升压电路工作时,对称的两只功率器件每次都只需一个导通,从而导通耗损小,而电路中其他的器件则可以为电路的正常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使蓄电池的12V直流电转换成了360V直流电,以满足车载电子器件的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整流滤波电路主要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进行工作,将推挽升压电路的360V直流电进行整流滤波,从而输出稳定的360V直流母线电压供给DC/AC逆变模块,以满足车载电子器件的对高电压的需求,而并联的电容C3可以保证电路的基本正常运行;
(5)本实用新型的DC/AC逆变模块中设置有晶体管S3、晶体管S4、晶体管S5和晶体管S6四个晶体管,由DC/DC升压模块输出的稳定直流电经过DC/AC逆变模块处理后,将输出稳定正弦交流电,从而避免了外界环境对车载供电电源的干扰,增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的采样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和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采集相应位置处的电流信号,电压采样电路采集相应位置处的电压信号,通过对电流、电压的监测,可以得知各模块的运行状况,也可以更快的判断相应的采样信号,从而方便了单片机控制模块对采样信号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DC/DC升压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DC/AC逆变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流采样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压采样电路A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压采样电路B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DC/DC升压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波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其中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之间相互串联,同时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均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由单片机控制模块统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降低了电源的制作成本。
在单片机控制模块中,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PWM控制端子和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虽然由一个单片机控制模块统一进行控制,但是就不同的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又将其控制信号进行了划分,具体地讲,单片机PWM控制端子与DC/DC升压模块电性连接,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与DC/AC逆变模块电性连接,从而实现了一个单片机系统可以控制不同模块的功能,且控制更加简单、稳定、不干扰。
DC/DC升压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A,采样电路A包括电流采样电路A和电压采样电路A,其中电流采样电路A采样DC/DC升压模块中的电流,电压采样电路A采样DC/DC升压模块中的电压,同时,DC/DC升压模块中的采样电流和采样电压都将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
DC/AC逆变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B,采样电路B包括电流采样电路B和电压采样电路B,其中电流采样电路B采样DC/AC逆变模块中的电流,电压采样电路B采样DC/AC逆变模块中的电压,同时,DC/AC逆变模块中的采样电流和采样电压都将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
电流采样电路采集相应位置处的电流信号,电压采样电路采集相应位置处的电压信号,通过对电流、电压的监测,可以得知各模块的运行状况,也可以更快的判断相应的采样信号,从而方便了单片机控制模块对采样信号的控制。
实施例1DC/DC升压模块
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DC/DC升压模块包括推挽升压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DC/DC升压模块可向DC/AC逆变模块中输出稳定直流电压,其中推挽升压电路的电性连接关系如下:
单片机PWM控制端子通过电阻R1电性连接晶体管S1的栅极、通过电阻R2电性连接晶体管S2的栅极,同时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并联有电阻R3和电容C1,其中电阻R3电性连接电容C1;在晶体管S1的漏极电性连接有二极管D5的阴极、源极电性连接有二极管D5的阳极和晶体管S2的源极;在晶体管S2的漏极电性连接有二极管D6的阴极、源极电性连接有二极管D6的阳极;
同时,晶体管S1、晶体管S2的源极均通过电源U电性连接变压器T,其中电源U上还并联有电容C2,且变压器T电性连接整流滤波电路,在变压器T的原边还电性连接了电流采样电路A。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A,参考图4,具体为:
运算放大器A1的N端通过电阻R9电性连接电流传感器、通过电阻R11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P端通过电阻R10直接接地,输出端通过电阻R12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N端;
运算放大器A2的P端通过电阻R5直接接地,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一端,N端通过电阻R7电性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1的阴极,其中二极管D11的一侧并联有电容C4,二极管D11的阳极接地;
同时,电阻R7和电阻R12并联在电阻R6的一端,而电阻R6的另一端则电性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上。
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性连接关系如下:
二极管D1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且在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中间电性连接有变压器T,同时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一端还并联有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具体地讲,二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其中二极管D3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且在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中间电性连接有变压器T的另一端,在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一端并联有电容C3,在电容C3的两端并联有DC/AC逆变模块和电压采样电路A。
整流滤波电路将推挽升压电路的36V直流电进行整流滤波,从而输出稳定的36V直流母线电压供给DC/AC逆变模块,从而满足了车载电子器件的对高电压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采样电路A,参考图5,具体为:
光耦合器OC1的阳极通过电阻R13电性连接电容C3的一端、阴极直接电性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在光耦合器OC1的一端并联有二极管D1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二极管D12的阴极电性连接光耦合器OC1的阳极、阳极电性连接光耦合器OC1的阴极;光耦合器OC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电源的正极、发射极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3的P端,同时光耦合器OC1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14接地;
运算放大器A3的N端通过电容C5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电性连接光耦合器OC2的发射极,输出端直接电性连接光耦合器OC2的阳极;
光耦合器OC2的阴极通过电阻R16接地、通过电阻R17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4的P端,集电极电性连接电源的正极,发射极通过电阻R18接地;
运算放大器A4的N端直接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4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PWM控制端子。
通过电压采样电路A可知:
当光耦合器OC2阳极端的电压高于光耦合器OC1阴极端的电压时,光耦合器OC1阳极端的电压将升高,从而通过电阻R16的电流将增大,而通过电阻R16的电流增大将导致通过电阻R18的电流增大,同时还会导致电阻R18两端电压U2升高,从而光耦合器OC2阳极端的电压和光耦合器OC1阴极端的电压将相等,即U1=U2,因此:
其中:UAB为DC/DC升压模块的采样电压;UO1为运算放大器A4输出端处的电压;K为光耦的光电传输系数。
当R2=R6时,公式(1)与公式(2)可合并成如下:
通过公式(3)可知:调节R13、R16的值,输入电压将成比例的降低。
若R13=90R16,则输入电压的基准值将控制在4V,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采样电压过高烧毁单片机控制模块。
DC/DC升压模块的控制电路主要是:单片机控制模块产生有两路交替导通的PWM脉冲,从而驱动了DC/DC升压模块的输出,其中DC/DC升压模块的输出经过采样电路A的作用可输出360V稳定的直流电。
实施例2DC/AC逆变模块
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DC/AC逆变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电性连接关系如下:
电容C3的一端电性连接晶体管S3和晶体管S5的漏极,另一端电性连接晶体管S4和晶体管S6的源极,其中晶体管S3的源极电性连接晶体管S4的漏极,同时,晶体管S3和晶体管S4的一端并联有晶体管S5和晶体管S6、中间通过电感L1电性连接负载,负载上并联有电容C4,负载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晶体管S5的源极,在负载的两端还并联有电流采样电路B和电压采样电路B;
晶体管S5的源极电性连接晶体管S6的漏极,同时晶体管S5和晶体管S6中间电性连接负载的另一端;晶体管S3、S4、S5、S6上对应并联二极管D7、D8、D9、D10,其中,晶体管S3的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7的阳极、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晶体管S4的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晶体管S5的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9的阳极、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9的阴极;晶体管S6的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10的阳极、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10的阴极。
DC/DC升压模块输出的稳定直流电经过DC/AC逆变模块处理后,将输出稳定正弦交流电,从而避免了外界环境对车载供电电源的干扰,增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B的电路结构设计与电流采样电路A的电路结构设计相同,参考图4,具体为:
运算放大器A1的N端通过电阻R9电性连接电流传感器、通过电阻R11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P端通过电阻R10直接接地,输出端通过电阻R12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N端;
运算放大器A2的P端通过电阻R5直接接地,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一端,N端通过电阻R7电性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1的阴极,其中二极管D11的一侧并联有电容C4,二极管D11的阳极接地;
同时,电阻R7和电阻R12并联在电阻R6的一端,而电阻R6的另一端则电性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上。
通过电流采样电路B可知:
当R12=R6,则:
其中:UO3为电流采样电路B输出端的电压;Un是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交流电压值波动范围为:220V±5%,其中则公式(4)可转化为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采样电路B,参考图6,具体为:
运算放大器A5的N端通过电阻R21电性连接负载的一端、通过电阻R24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5的输出端,P端通过电阻R22电性连接负载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3直接接地,输出端通过电阻R25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6的N端;
运算放大器A6的N端通过电阻R27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6的输出端,P端通过电阻R26接地,输出端通过电阻R28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7的N端;
运算放大器A7的P端通过电阻R30接地,输出端经电阻R32电性连接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N端通过电阻R29电性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3的阴极;在二极管D13的一侧并联有电容C9,同时,二极管D13的阳极接地。
通过电压采样电路B,可知:
当R21∥R24=R22∥R23,则:
其中:UC、UD分别为负载两端的电压。
当R21=R24,R22=R23,则:
Um=UC-UD (7)
当R28=R31,则:
其中:UO2为电压采样电路B输出端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交流电压值波动范围为:220V±5%,其中则公式(8)可转化为如下:
由公式(9)可知,通过各电阻的阻值设置,经过采样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压再0~5V之间,5V稳压管D13起到了对单片机过压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3数据验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为了验证该控制系统,搭建了车载逆变电源样机测试平台,测试了相应波形和数据;
(1)波形分析
参考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车载逆变电源DC/DC升压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波形图,从图中可知推挽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稳定在360V左右。
参考图8,图8为本实施例中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图的局部放大图,从图中可知频率为50Hz,电压有效值为220V。
(2)测试数据分析
具体地讲,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块标称为12V/17AH的铅酸蓄电池作为输入电源,输出负载分别接入400Ω/200W、600Ω/200W的电阻和手枪电钻(240W),并记录了相关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整理如表1-3所示:
表1负载为400Ω的电阻时车载逆变电源实验数据
表2负载为600Ω的电阻时车载逆变电源实验数据
表3负载为手枪电钻时车载逆变电源实验数据
由上述数据可知,三类负载在输入电压变化过程中,样机输出一直稳定维持在220V左右,波形质量良好,畸变小,且负载越大逆变电源效率呈现越高的趋势,从而符合车载逆变电源设计的要求。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所述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相串联,且所述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均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由单片机控制模块统一进行控制;
所述DC/DC升压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A,所述采样电路A采样DC/DC升压模块的电流和电压,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同时,所述DC/AC逆变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B,所述采样电路B采样DC/AC逆变模块的电流和电压,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PWM控制端子和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所述单片机PWM控制端子电性连接DC/DC升压模块,所述单片机SPWM控制端子电性连接DC/AC逆变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升压模块包括推挽升压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推挽升压电路包括晶体管S1、S2和变压器T,所述单片机PWM控制端子通过电阻R1电性连接晶体管S1的栅极、通过电阻R2电性连接晶体管S2的栅极,同时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有电阻R3和电容C1;
所述晶体管S1的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和晶体管S2的源极;同时所述晶体管S2与二极管D6之间的电性连接与晶体管S1与二极管D5之间的电性连接相同;
所述晶体管S1、晶体管S2的源极均通过电源U电性连接变压器T,同时所述电源U上并联有电容C2,且所述变压器T电性连接整流滤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和D4,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变压器T,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和变压器T;
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同时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电性连接电容C3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AC逆变模块包括晶体管S3、S4、S5、S6和负载,所述DC/DC升压模块电性连接晶体管S3和晶体管S5的漏极,以及晶体管S4和晶体管S6的源极,所述晶体管S3的源极电性连接晶体管S4的漏极,所述晶体管S5的源极电性连接晶体管S6的漏极,所述晶体管S3、S4、S5、S6上对应并联二极管D7、D8、D9、D10,其中,所述晶体管S3的源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7的阳极、漏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8、D9、D10与晶体管S4、S5、S6的电性连接同二极管D7与晶体管S3的电性连接;所述晶体管S3的源极通过电感L1电性连接负载,所述负载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晶体管S5的源极,且所述负载上并联电容C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A包括电流采样电路A和电压采样电路A,所述电流采样电路A包括运算放大器A1、A2和电流传感器,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N端通过电阻R9电性连接电流传感器,并通过电阻R11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P端电性连接电阻R10,输出端通过电阻R12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N端;
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P端电性连接电阻R5,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一端,N端通过电阻R7电性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1并联有电容C4,且所述二极管D11的阳极、电阻R5和电阻R10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A包括光耦合器OC1、OC2和运算放大器A3、A4,所述光耦合器OC1电性连接DC/DC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且所述光耦合器OC1、运算放大器A3、光耦合器OC2和运算放大器A4依次串联,同时,所述运算放大器A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B包括电流采样电路B和电压采样电路B,所述电压采样电路B包括运算放大器A5、A6和A7,所述负载的两端分别经电阻R21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5的N端,经电阻R22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5的P端,所述运算放大器A5的输出端经电阻R25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6的N端、P端通过电阻R23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A6的输出端经电阻R28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A7的N端、P端通过电阻R26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A7的输出端经电阻R32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P端通过电阻R30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A5的N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电阻R24,所述运算放大器A6的N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电阻R27,所述运算放大器A7的N端通过电阻R29电性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3上并联有电容C9,且所述二极管D13的阳极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B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A的电路结构设计相同。
CN201821587353.6U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36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7353.6U CN208836022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7353.6U CN208836022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6022U true CN208836022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1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735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36022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60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469A (zh) * 2019-07-09 2019-10-15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变换器、电荷泄放控制方法、电源电路、车辆
CN112803819A (zh) * 2021-01-15 2021-05-14 谢恩来 一种小功率逆变电源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469A (zh) * 2019-07-09 2019-10-15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变换器、电荷泄放控制方法、电源电路、车辆
CN112803819A (zh) * 2021-01-15 2021-05-14 谢恩来 一种小功率逆变电源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4312A (zh) 电力转换设备
CN102891613A (zh) 一种ac-dc 电源转换器及其dc 充电站
CN204886704U (zh) 大功率开关电源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高压变频器
CN207518331U (zh) 一种基于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车载充电器
CN105305855A (zh) 三相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36022U (zh)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CN206259854U (zh) 一种车载dcdc变换器
CN202750021U (zh) 一种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转换器
CN204835968U (zh)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电源系统中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CN20894711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207968046U (zh)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及光伏充电系统
CN202696465U (zh) 多电平变换器的功率器件驱动电源及高压变频器
CN104993728A (zh)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电源系统中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CN112104109B (zh)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控制器电路
CN205178605U (zh) 一种具有滤波和防护结构的交流充电桩
CN110745029B (zh) 一种车载式双向充电机
CN210403623U (zh) 一种断路器的电能计量电路
CN115411937A (zh) 一种高压输入降压电路
CN102710146A (zh) 全隔离的三相变频器驱动与保护装置
CN209299140U (zh) 一种斩波电路和能源控制系统
CN105978130B (zh) 光伏充电系统及用于光伏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
CN211629884U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及交流充电设备
CN206412927U (zh) 一种igbt驱动电源电路
CN220628893U (zh) 一种光伏逆变装置
CN207117270U (zh) 一种伺服驱动控制保护蓄能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3

Address after: 226000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high tech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Patentee after: NANTONG DINGDIA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31 no.328, huolishan Middle Road,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ANSHAN TECHNICAL Colleg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