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4045U -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4045U
CN208834045U CN201820696424.XU CN201820696424U CN208834045U CN 208834045 U CN208834045 U CN 208834045U CN 201820696424 U CN201820696424 U CN 201820696424U CN 208834045 U CN208834045 U CN 208834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ed
display screen
display uni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964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康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964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4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4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4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及终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两侧的第二显示部件,所述第一显示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基板、背光层和液晶显示器LCD层,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背光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背光层的上表面与所述LCD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显示部件包括:第二柔性基板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层,其中,所述第二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LED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一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所述第二显示部件为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曲面显示或弯折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模组(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LCM)显示屏由于其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等优点已经广泛被应用于手机屏幕。LCM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背光模组。其中,LCD的下表面与背光模组的上表面粘合,背光模组为LCD提供光源,照亮LCD,以使LCM显示图像。
目前,由于LCM的背光模组的基板和LCD通常采用玻璃材料,导致LCM无法实现曲面显示或者弯曲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及终端,可以实现曲面显示或者弯曲显示。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两侧的第二显示部件,所述第二显示部件为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
所述第一显示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基板、背光层和液晶显示器LCD层,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背光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背光层的上表面与所述LCD层的下表面粘合;
所述第二显示部件包括:第二柔性基板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层,其中,所述第二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LED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一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层,包括:第二LED层,其中,所述第二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层,包括:第三LED层和色彩转换层;
其中,所述第三LED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色彩转换层的下表面粘合;
所述第三LED层中的LED为B LED、GB LED和RB LED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光层和所述LCD层之间的光波导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波导层,包括:扩散层和光学膜片层;
其中,所述扩散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层的下表面粘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板和所述背光层之间的第一反射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显示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基板和所述第一LED层之间的第二反射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和所述第二显示部件上的覆盖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部件为第二弧度的曲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LED层中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以检测触摸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显示屏驱动芯片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屏;
其中,所述CPU与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相连,用于向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发送图像信号和调光信号;
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相连,用于根据图像信号和调光信号驱动所述显示屏显示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件、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显示部件两侧的第二显示部件,第二显示部件为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其中,第一显示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基板、背光层和液晶显示器LCD层,第一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背光层的下表面粘合,背光层的上表面与LCD层的下表面粘合。第二显示部件包括:第二柔性基板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层,第二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一LED层的下表面粘合,第一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通过第二显示部件延伸至手机的侧面和背面,从而实现曲面显示和弯折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及终端,可以实现曲面显示和弯折显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件100、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显示部件100两侧的第二显示部件200,第二显示部件200为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
在实施中,第一显示部件100可以作为显示屏的主屏幕,第二显示部件200可以作为显示屏的子屏幕,该第二显示部件200为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这样,通过第二显示部件200延伸至手机的侧面和背面,从而实现曲面显示和弯折显示。其中,第一显示部件100和第二显示部件200的具体结构如下: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部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第一显示部件100包括:第一柔性基板110、背光层120和LCD层130。
其中,第一柔性基板110的上表面与背光层120的下表面粘合,背光层120的上表面与LCD层130的下表面粘合。
在实施中,第一显示部件100中可以依次设置有第一柔性基板110、背光层120和LCD层130。其中,第一柔性基板110的上表面与背光层120的下表面粘合,背光层120的上表面与LCD层130的下表面粘合。第一柔性基板110用于布设电路,背光层120用于为LCD层130提供光源,LCD层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显示指令显示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柔性基板110可以选择材质为金属箔(比如铜箔)的柔性基板,也可以选择其他材质的柔性基板,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LCD层130可以选择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LCD,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第一柔性基板110、背光层120和LCD层130之间可以采用具有黏性的高透明胶水或是高透明胶带进行粘合,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粘合,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第二显示部件200包括:第二柔性基板210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层220。
其中,第二柔性基板210的上表面与第一LED层220的下表面粘合,第一LED层220中的LED为RGB LED。
在实施中,第二显示部件200中可以依次设置第二柔性基板210和第一LED层220。其中,第二柔性基板210的上表面与第一LED层220的下表面粘合。第二柔性基板210用于布设电路,第一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第一LED层220用于根据CPU的显示指令显示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柔性基板210可以选择材质为金属箔(比如铜箔)的柔性基板,也可以选择其他材质的柔性基板,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第二柔性基板210和第一LED层220之间可以采用具有黏性的高透明胶水或是高透明胶带进行粘合,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粘合,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背光层120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几种可行的结构,具体如下:
结构一,如图3a所示,背光层120,包括:第二LED层121。
其中,第二LED层121中的LED为RGB LED。
在实施中,背光层120可以包括第二LED层121。其中,第二LED层121中的LED为RGBLED。通过RGB LED为LCD层130提供白光光源。这样,该第一显示部件100的色彩饱和度可以达到110%,色彩饱和度可以超越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
需要说明的是,RGB LED可以选择Micro LED(LED的长度小于等于100um),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LED(比如LED的长度小于等于150um),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相邻LED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100um,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距离,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结构二,如图3b所示,背光层120,包括:第三LED层122和色彩转换层123。
其中,第三LED层122的上表面与色彩转换层123的下表面粘合,第三LED层122中的LED为B LED、GB LED和RB LED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实施中,背光层120可以包括第三LED层122和色彩转换层123。其中,第三LED层122的上表面与色彩转换层123的下表面粘合。色彩转换层123用于对第三LED层122中LED发出的光进行色彩转换,以为LCD层130提供白光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色彩转换层123中的光转换材料可以选择荧光粉,也可以选择量子点,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第三LED层122和色彩转换层123之间可以采用具有黏性的高透明胶水或是高透明胶带进行粘合,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粘合,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第三LED层122中的LED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几种可行的方式,具体如下:
方式一,第三LED层122中的LED可以为B LED。色彩转换层123将B LED发出的蓝光吸收后转换为红光或者绿光,通过蓝光与红绿转换光得到白光。这样,该第一显示部件100的色彩饱和度可以达到90%至95%,色彩饱和度可以超越普通的LCM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
方式二,第三LED层122中的LED可以为GB LED。色彩转换层123将B LED发出的蓝光吸收后转换为红光或者绿光,通过蓝绿光与红绿转换光得到白光。这样,该第一显示部件100的色彩饱和度可以达到95%至105%,色彩饱和度可以达到AMOLED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
方式三,第三LED层122中的LED可以为RB LED。色彩转换层123将B LED发出的蓝光吸收后转换为红光或者绿光,通过红蓝光与红绿转换光得到白光。这样,该第一显示部件100的色彩饱和度可以达到95%至105%,色彩饱和度可以达到AMOLED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LED层122中的LED也可以选择RGB LED,色彩转换层123将BLED发出的蓝光吸收后转换为红光或者绿光,通过红绿蓝光与红绿转换光得到白光。这样,该第一显示部件100的色彩饱和度可以达到110%,色彩饱和度可以超越AMOLED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
另外,B LED、GB LED和RB LED可以选择Micro LED(LED的长度小于等于100um),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LED(比如LED的长度小于等于50um),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相邻LED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100um,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距离,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显示部件100,还包括:设置于背光层120和LCD层130之间的光波导层140。
在实施中,第一显示部件100的背光层120和LCD层130之间可以设置有光波导层140。其中,光波导层140用于提高LCD层130的亮度。
可选的,如图5所示,光波导层140,包括:扩散层141和光学膜片层142。
其中,扩散层141的上表面与光学膜片层142的下表面粘合。
在实施中,光波导层140可以包括扩散层141和光学膜片层142。其中,扩散层141的上表面与光学膜片层142的下表面粘合。扩散层141用于将背光层120发出的光进行扩散,以使背光层120发出的光更均匀,光学膜片层142用于将背光层120发出的经扩散层141扩散后的光进行会聚,以提高LCD层130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扩散层141可以包括高分子透明胶和扩散粒子。为了提高扩散层141的扩散作用,扩散层141的厚度可以为15um~1.0mm,折射率大于0.15,高分子透明胶的折射率与的背光层120的折射率相同,扩散层141的全光穿透率大于50%。扩散层141和光学膜片层142之间可以采用具有黏性的高透明胶水或是高透明胶带进行粘合,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粘合,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6所示,第一显示部件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柔性基板110和背光层120之间的第一反射层150。
在实施中,第一显示部件100的第一柔性基板110和背光层12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反射层150。第一反射层150用于反射背光层120发出的光,以提高LCD层130的亮度。
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二显示部件2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柔性基板210和第一LED层220之间的第二反射层。
在实施中,第二显示部件200的第二柔性基板210和第一LED层22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反射层230。第二反射层230用于反射第一LED层220发出的光,以提高第一LED层220的亮度。
可选的,显示屏,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显示部件100和第二显示部件200上的覆盖层。
在实施中,显示屏的第一显示部件100和第二显示部件200上可以设置有覆盖层,用于保护第一显示部件100和第二显示部件200。覆盖层可以选择材质为玻璃的覆盖层,也可以选择其他材质的覆盖层,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一显示部件100为第二弧度的曲面结构。
在实施中,第一显示部件100可以设置为第二弧度的曲面结构。其中,第二弧度的曲面结构的内弧面与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的内弧面相对。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显示部件100与第二显示部件200的光滑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LCD层130自身材质的限制,第一显示部件100弯曲度受限,第二弧度大于第一弧度。
可选的,第一LED层220中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以检测触摸信号。
在实施中,第一LED层220中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该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信号,并将该触摸信号转发至CPU,以使CPU根据触摸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件、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显示部件两侧的第二显示部件,第二显示部件为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其中,第一显示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基板、背光层和液晶显示器LCD层,第一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背光层的下表面粘合,背光层的上表面与LCD层的下表面粘合。第二显示部件包括:第二柔性基板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层,第二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一LED层的下表面粘合,第一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通过第二显示部件延伸至手机的侧面和背面,从而实现曲面显示和弯折显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8所示,该终端包括CPU810、显示屏驱动芯片820以及显示屏830。
其中,CPU810与显示屏驱动芯片820相连,用于向显示屏驱动芯片810发送图像信号和调光信号,显示屏驱动芯片820与显示屏830相连,用于根据图像信号和调光信号驱动显示屏830显示图像。
在实施中,CPU810与显示屏驱动芯片820相连,显示屏驱动芯片820与显示屏830相连。显示屏驱动芯片820可以包括LCD驱动芯片821、第一LED驱动芯片822和第二LED驱动芯片823。结合图2a和图2b,LCD驱动芯片821和第一LED驱动芯片822分别与显示屏830中的第一显示部件100中的LCD层130和背光层120相连,第二LED驱动芯片823与第二显示部件200中的第一LED层220相连。
当终端接收到用户显示图像的指令时,CPU810根据用户的指令向LCD驱动芯片821和第二LED驱动芯片823发送图像信号,向第一LED驱动芯片822发送调光信息,LCD驱动芯片821和第二LED驱动芯片823根据图像信号分别驱动LCD层130和第一LED层220显示图像,第一LED驱动芯片822根据调光信号驱动背光层120为LCD层130提供光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两侧的第二显示部件,所述第二显示部件为第一弧度的曲面结构;
所述第一显示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基板、背光层和液晶显示器LCD层,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背光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背光层的上表面与所述LCD层的下表面粘合;
所述第二显示部件包括:第二柔性基板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层,其中,所述第二柔性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LED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一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层,包括:第二LED层,其中,所述第二LED层中的LED为RGB LE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层,包括:第三LED层和色彩转换层;
其中,所述第三LED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色彩转换层的下表面粘合;
所述第三LED层中的LED为B LED、GB LED和RB LED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光层和所述LCD层之间的光波导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层,包括:扩散层和光学膜片层;
其中,所述扩散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层的下表面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板和所述背光层之间的第一反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基板和所述第一LED层之间的第二反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和所述第二显示部件上的覆盖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件为第二弧度的曲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层中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以检测触摸信号。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显示屏驱动芯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其中,所述CPU与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相连,用于向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发送图像信号和调光信号;
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屏相连,用于根据图像信号和调光信号驱动所述显示屏显示图像。
CN201820696424.XU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Active CN208834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6424.XU CN208834045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6424.XU CN208834045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4045U true CN208834045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96424.XU Active CN208834045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40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876A (zh) * 2018-12-01 2019-05-14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876A (zh) * 2018-12-01 2019-05-14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4109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82415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008076B1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101603657B (zh) 背光模块及包含其的光电装置
KR20170129950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에 이용되는 양면 점착제 및 테두리 협소형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JP200930191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0643135A (en)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for the production of LCD display with light reflective and absorptive properties
CN107942562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US20190243187A1 (en) Display module
CN102352979A (zh) 背光模块
WO2016090677A1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和用于其的双面胶带
WO2017092125A1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US20110115700A1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JP2010224081A (ja) 表示装置
KR20150047800A (ko) Oca를 이용한 방수구조를 구현하는 디스플레이 모듈
US11281048B2 (en) Display panel, quantum dot LED backlight sour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8834045U (zh)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US821810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a touch panel and a bandpass filter
CN109752876A (zh)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CN102305974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1214369A (en) Reflective display
KR20140006252A (ko) 에어 제로 갭 본딩을 이용한 패널 일체형 lcd 모듈
TWM512146U (zh) 具有光學功能膜之雙面顯示模組
TW201024862A (en) Backlight module which increases optics energy utility rate
US11762230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