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3963U -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3963U
CN208833963U CN201821712673.XU CN201821712673U CN208833963U CN 208833963 U CN208833963 U CN 208833963U CN 201821712673 U CN201821712673 U CN 201821712673U CN 208833963 U CN208833963 U CN 208833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optical fiber
optical chip
pedesta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26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四俊
陈浩杰
袁青山
朱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 Z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 Z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 Z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 Z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26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3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3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396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包括:设于光芯片一侧用于固定尾纤的筒体,尾纤包括相连接的光纤与插芯,其中,光纤自筒体一端伸入筒体,插芯自筒体另一端伸出并与光芯片相对;支撑筒体的基座,所述筒体可相对基座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筒体还可相对基座沿Y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Y轴方向的偏移量;以及支撑基座与光芯片的底座,所述筒体以及基座作为一个整体可相对底座沿X轴方向偏移,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X轴方向的偏移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降低了光芯片与尾纤的耦合精密度要求,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通讯领域中,光发射芯片或者光接收芯片需要和尾纤进行耦合,实现各类功能。由于光模块的调制速率不断升级,光芯片与尾纤的耦合精密度要求在不断提高。而现有技术的尾纤由于其结构限制,调整定位相对困难,影响光芯片与尾纤的耦合精度,降低了整体良品率。
同时,现有技术的多芯片与多尾纤的耦合,由于尾纤调整定位相对困难,故一般先将尾纤调整固定,之后将光芯片与之耦合。耦合过程中,由于多个光芯片的耦合需一次封装好,不容错开,否则会让芯片受损。一次封装的多个光芯片进一步提高了耦合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降低了光芯片与尾纤的耦合精密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包括:设于光芯片一侧用于固定尾纤的筒体,尾纤包括相连接的光纤与插芯,其中,光纤自筒体一端伸入筒体,插芯自筒体另一端伸出并与光芯片相对;支撑筒体的基座,所述筒体可相对基座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筒体还可相对基座沿Y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Y轴方向的偏移量;以及支撑基座与光芯片的底座,所述筒体以及基座作为一个整体可相对底座沿X轴方向偏移,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X轴方向的偏移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侧面凹陷形成用于容置尾纤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一端沿筒体中心线方向延伸并贯穿筒体一端面,所述容置槽另一端与插芯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底面呈与尾纤相合的圆弧状,圆弧状的容置槽底面的中心线与容置孔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宽度与尾纤相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分为大头段以及支撑段,所述基座与支撑段相对,所述大头端与支撑段连接处形成用于阻碍筒体移动的台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支撑段具有相对的两侧面,两个所述侧面朝向筒体的中心回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段的两侧面与支撑段的底面均为平面,所述基座底面的两侧沿支撑段的侧面延伸形成基座的两侧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座的两侧壁的厚度与支撑段的宽度之和不大于大头端的两侧面之间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尾纤固定在筒体内,其插芯与光芯片相对。筒体可相对基座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之间的距离。筒体还可相对基座沿Y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Y轴方向的偏移量。筒体以及基座均可相对底座沿X轴方向偏移,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X轴方向的偏移量。故本申请文件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使得尾纤调整相对简单,提高了耦合件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包括设于光芯片10一侧用于固定尾纤40的筒体50、支撑筒体50的基座20以及支撑基座20与光芯片10的底座30。
尾纤40包括相连接的光纤41与插芯42,其中,光纤41自筒体50一端伸入筒体50,插芯42自筒体50另一端伸出并与光芯片10相对。插芯42内开设有用于容置并固定尾纤40的容置孔。光芯片10设于热沉11上以便于散热。
筒体50为金属材料所制,其侧面凹陷形成用于容置尾纤40的容置槽51,容置槽51一端沿筒体50中心线方向延伸并贯穿筒体50一端面,容置槽51另一端与插芯42相接。容置槽51底面呈与尾纤40相合的圆弧状,圆弧状的容置槽51底面的中心线与容置孔的中心线重合。容置槽51宽度与尾纤40相合。相比现有技术的开孔并将光纤41伸入孔内与插芯42相接的方式,容置槽51使得连接的可靠性更高,且加快了组装速度。
筒体50分为大头段52以及支撑段53,基座20与支撑段53相对,大头段52与支撑段53连接处形成用于阻碍筒体50移动的台阶。基座20的两侧壁长度短于基座20的底部长度以形成避让区,避免基座20的侧面与相邻的大头段52发生干涉。
筒体50的支撑段53具有相对的两侧面531,两个侧面531朝向筒体50的中心回缩。支撑段53的两侧面531与支撑段53的底面均为平面,以降低加工难度,同时保证支撑的基座20支撑的可靠性。基座20底面的两侧沿支撑段53的侧面531延伸形成基座20的两侧壁。其中,基座20的两侧壁的厚度与支撑段53的宽度之和不大于大头段的两侧面之间的宽度。
将筒体5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筒体50的高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筒体5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筒体50可相对基座20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40与光芯片10之间的距离,筒体50还可相对基座20沿Y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40与光芯片10在Y轴方向的偏移量。筒体50以及基座20作为一个整体可相对底座30沿X轴方向偏移,以调整尾纤40与光芯片10在X轴方向的偏移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光芯片10与尾纤40耦合的装置,尾纤40固定在筒体50内,插芯42与光芯片10相对。筒体50可相对基座20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40与光芯片10之间的距离。筒体50还相对基座20沿Y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40与光芯片10在Y轴方向的偏移量。筒体50以及基座20均可相对底座30沿X轴方向偏移,以调整尾纤40与光芯片10在X轴方向的偏移量。故本申请文件的用于光芯片10与尾纤40耦合的装置,使得尾纤40调整相对简单,提高了耦合件的良品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光芯片一侧用于固定尾纤的筒体,尾纤包括相连接的光纤与插芯,其中,光纤自筒体一端伸入筒体,插芯自筒体另一端伸出并与光芯片相对;
支撑筒体的基座,所述筒体可相对基座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筒体还可相对基座沿Y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Y轴方向的偏移量;以及
支撑基座与光芯片的底座,所述筒体以及基座作为一个整体可相对底座沿X轴方向偏移,以调整尾纤与光芯片在X轴方向的偏移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侧面凹陷形成用于容置尾纤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一端沿筒体中心线方向延伸并贯穿筒体一端面,所述容置槽另一端与插芯相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底面呈与尾纤相合的圆弧状,圆弧状的容置槽底面的中心线与容置孔的中心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宽度与尾纤相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分为大头段以及支撑段,所述基座与支撑段相对,所述大头端与支撑段连接处形成用于阻碍筒体移动的台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支撑段具有相对的两侧面,两个所述侧面朝向筒体的中心回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的两侧面与支撑段的底面均为平面,所述基座底面的两侧沿支撑段的侧面延伸形成基座的两侧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壁的厚度与支撑段的宽度之和不大于大头端的两侧面之间的宽度。
CN201821712673.XU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833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2673.XU CN208833963U (zh)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2673.XU CN208833963U (zh)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3963U true CN208833963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19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2673.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833963U (zh) 2018-10-22 2018-10-22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3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1874A (zh) * 2018-10-22 2018-12-14 深圳市力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及耦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1874A (zh) * 2018-10-22 2018-12-14 深圳市力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及耦合方法
CN109001874B (zh) * 2018-10-22 2023-10-13 深圳市力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及耦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9181B2 (e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optical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02902024B (zh) 实现多芯光纤和光电子芯片阵列光耦合的方法
CN108390256B (zh) 光模块及制造方法
CN208833963U (zh)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
CN205193318U (zh) 高速光电芯片光栅无源耦合装置
CN103984066B (zh) 用于高速传输的多路并行光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4755977B (zh) 光耦合元件和具备该光耦合元件的光模块
CN208239664U (zh) 一种光收发组件同步耦合装置
CN103926645A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P1136863A3 (en)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integrated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246580A (zh) 一种车灯厚壁聚光器发光结构
CN109768468A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CN106575850B (zh) 光纤冷却装置和激光振荡器
CN107643570A (zh) 平行封装的光学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1438227U (zh) 光纤定位装置
CN103246027B (zh) 可无源耦合的多路并行光组件及封装方法
CN109001874A (zh) 用于光芯片与尾纤耦合的装置及耦合方法
CN105351886A (zh) 一种扩散透镜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CN205067786U (zh) 低损耗波导光分路器
CN202196202U (zh) 双工光收发次模块用收容本体
CN207851360U (zh) 一种用于微带探针的光纤端面耦合器
CN105870295B (zh) 发光二极管支架、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7602976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的耦合调整用夹具及装置
CN208222386U (zh) 一种基于光导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光源组件
Matsumoto et al. High efficiency optical coupler for a small photo acceptance area photodiode used in the high speed plastic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