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1779U - 保护套及闸阀 - Google Patents

保护套及闸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1779U
CN208831779U CN201821060984.2U CN201821060984U CN208831779U CN 208831779 U CN208831779 U CN 208831779U CN 201821060984 U CN201821060984 U CN 201821060984U CN 208831779 U CN208831779 U CN 208831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ntology
protective case
accommodating chamb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09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涵
王宏
曹鹏
廉凌峰
郑欣
袁梓钧
于小童
袁欢
陈浩
陈杨磊
刘昱成
高敏
乔山山
王圣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09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1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1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1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套及闸阀,该保护套包括:本体;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向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置阀杆;以使手轮外部的阀杆容置在容纳腔内,本体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尘或则砂石与阀杆接触,进而避免阀杆上的驱动外螺纹上附着尘土或者砂石,导致的驱动外螺纹或者驱动螺纹孔损伤,延长了的阀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保护套及闸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套及闸阀。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常通过管道将油气井内的油气输送至储存装置或者联合站内;因此如何控制管道的通断成为工艺安全运行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常在管道上设置闸阀,以通过闸阀控制管道的通断。图1 为现有技术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闸阀包括:阀板、阀座20、阀盖50、阀杆30以及手轮40,阀座20内设置有阀腔,阀腔的两端分别向阀座20的两端延伸并且在阀座20的两端形成进油口和出油口;阀座20的上部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伸缩孔,阀板由伸缩孔伸入到阀腔内;阀盖50罩设在伸缩孔上;阀杆30上设置有驱动外螺纹301,阀杆30的底端穿过阀盖50与阀板连接;手轮40上设置有驱动螺纹孔,阀杆30的顶端穿设在驱动螺纹孔内,且驱动外螺纹301与驱动螺纹孔配合;向预设方向旋转手轮40,可以使阀杆 30向阀座的内部移动,以使阀板将进油口和出油口阻断,进而实现阀门的关闭;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手轮40,阀杆30向阀座20的外部移动,进而带动阀板向上移动,以使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实现阀门的开启,与此同时阀杆30的顶端由螺纹孔内伸出。
然而,在管道输送石油的过程中,阀门开启的时间较长,使得具有驱动外螺纹301的阀杆30由手轮40上的驱动螺纹孔伸出,外界的灰尘或者砂石容易附着在驱动外螺纹301上,在旋转手轮40时容易造成驱动外螺纹301或者驱动螺纹孔的损伤,进而减小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套及闸阀,以解决外界的灰尘或者砂石容易附着在驱动外螺纹上,在旋转手轮时容易造成驱动外螺纹或者驱动螺纹孔的损伤,进而减小了阀门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向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阀杆。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与手轮上的密封部连接。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为单向阀。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阀门用于与气源连通,以向所述容纳腔内注入保护气。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第二阀门为单向阀。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端。
如上所述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闸阀,包括:阀杆、手轮以及如上所述的保护套;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驱动外螺纹,所述手轮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外螺纹配合的驱动螺纹孔;部分所述阀杆由所述驱动螺纹孔伸出,所述保护套套设在由所述驱动螺纹孔内伸出的所述阀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套及闸阀,通过在本体的底端设置安装口,安装口向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将本体套设在手轮外部的阀杆上,以使手轮外部的阀杆容置在容纳腔内,本体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尘或则砂石与阀杆接触,进而避免阀杆上的外螺纹上附着尘土或者砂石,导致的驱动外螺纹或者驱动螺纹孔损伤,延长了的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保护套的内部示意图。
10、本体;
20、阀座;
30、阀杆;
40、手轮;
50、阀盖;
101、安装口;
102、第一阀门;
103、第二阀门;
104、密封圈;
301、驱动外螺纹;
401、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保护套的内部示意图。
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包括:本体10;本体10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口101,安装口101向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置阀杆30。
具体地,阀门包括:阀板、阀座20、阀盖50、阀杆30以及手轮40;阀座20内设置有阀腔,阀腔向阀座20的两端延伸并形成有进油口和出油口,阀座20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贯穿至阀腔的伸缩孔,阀板由伸缩孔伸深入到阀腔内,以将阀腔封闭,进而实现阀门的关闭;阀盖50罩设在伸缩孔外侧,以封闭伸缩孔;在阀盖50上设置有通孔,阀杆30的底端穿过伸缩孔后与阀腔内的阀板连接,阀盖50上设置有向背离阀座20的一侧延伸的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设置有轴孔,阀杆30穿设在轴孔内;阀杆30包括位于靠近顶端的第一段和背离顶端的第二段,第一段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外螺纹301;手轮40上设置有与驱动外螺纹301配合的驱动螺纹孔,阀杆30的顶端穿过轴孔后穿入到驱动螺纹孔内,且手轮40朝向阀座20的底端抵顶在安装框架的顶端;使用时通过向预设方向扭转手轮40,可以驱动阀杆30向阀腔的内部移动,以使阀板封闭阀腔,进而实现阀门的关闭,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扭转手轮40时,驱动阀杆30向背离阀腔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阀板向伸缩孔内移动,以实现阀腔的连通,进而实现阀门的开启;通过观察手轮 40外部的阀杆30长度可以判断阀门开启或关闭,也可以判断阀门的开启程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阻止外界的灰尘或者砂石与阀杆30上的驱动外螺纹301接触即可;例如:本体10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此时需在本体10的外表面上涂抹防锈油漆,以免本体10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本体10容易生锈;或者本体10 主要塑料构成;本实施例优选地,本体10由橡胶构成。
优选地,在本体10上由底端向顶端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内设置有由透明材质构成的透明片,透明片将观察窗封闭,以便操作人员通过透明片观察容纳腔内的阀杆30的位置,进而确定阀门处于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进一步地,透明片可以由透明的塑料片或者玻璃片构成,透明片可以通过粘结胶与观察窗的侧壁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当本体10由塑料或者橡胶构成时,可以选用透明的橡胶或者塑料,此时可以不设置观察窗,透过本体10的侧壁可以直接观察到容纳腔内阀杆30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本体10可以呈圆柱状,此时圆柱的一个底面上开设有安装口101,并且安装口101向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或者本体10呈截面为矩形、三角形等规则形状的柱状,当然呈柱状的本体10的截面还可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本体10还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
容纳腔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容置阀杆30即可;例如:容纳腔可以呈圆柱状或者棱柱状,当然呈柱状的容纳腔的截面还可以呈其他的形状;另外,容纳腔还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合理的设置本体10顶端距底端的距离,以及容纳腔的尺寸,可以保证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即阀杆30由驱动螺纹孔内伸出的长度最长时,位于手轮40外侧的阀杆30可以完全容纳在容纳腔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的使用过程为:将安装口101正对阀杆30的顶端,之后将阀杆30伸入到安装口101内,并且使手轮40外部的阀杆30完全穿设在容纳腔内,以完成对保护套的安装。在需通过扭转手轮40以由阀门开启的开启状态切换至阀门关闭的关闭状态时,阀杆30向阀腔内移动,以使处于手轮40外部的阀杆30长度减小,此时本体10的底端抵顶在手轮40上,进而使阀杆30的顶端逐渐向容纳腔的外部移动;当通过扭转手轮40以使阀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阀杆30向背离阀腔的方向移动,以使位于手轮 40外部的阀杆30长度增长,此时阀杆30带动本体10向背离手轮40的方向移动,开启阀门后,向手轮40推动本体10,以使手轮40外部的阀杆30完全容纳在容纳腔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通过在本体10的底端设置安装口101,安装口 101向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将本体10套设在手轮40外部的阀杆30上,以使手轮40外部的阀杆30容置在容纳腔内,本体10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尘或则砂石与阀杆30接触,进而避免阀杆30上的驱动外螺纹301上附着尘土或者砂石,导致的驱动外螺纹301或者驱动螺纹孔损伤,延长了的阀门的使用寿命。
继续参照图3和图5。具体地,本体10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104,密封圈104用于与手轮40上的密封部401连接。实现容纳腔与手轮40之间的密封,以免外界的空气进入到容纳腔内,避免位于容纳腔内的阀杆30被腐蚀;另外本体10的底端与手轮40连接,使得在阀杆30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带动本体10移动,避免了开启阀门后还需向手轮40推动本体10以使阀杆30完全容置在容纳腔内,导致的操作复杂。
需要说明的是,需通过密封手段保证驱动外螺纹301与驱动螺纹孔之间的密封性,以免空气经驱动螺纹孔进入到容纳腔内。
优选地,密封圈104可以由铜、铁、铝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圈,或者密封圈104为主要塑料等非金属材质构成的非金属圈;本实施例优选地密封圈 104为橡胶圈,采用橡胶圈可以进一步增强密封圈104与密封部401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密封部401设置在手轮40背离阀座20的一侧,密封部401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手轮40连接,或者密封部401通过铸造的方式与手轮40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部401上需具有与密封圈104配合的圆柱面,以保证密封圈104可以套设在圆柱面上,进而保证密封圈104与密封部401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密封圈104可以通过粘结胶与本体10的底端连接,或者密封圈104与本体10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密封圈104的内径稍小于圆柱面的外径,使密封圈104与密封部401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密封圈104与密封部401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在密封圈104内部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为金属环,密封环的上设置有调节口,密封环的内径小于密封部401的外径,在密封部401穿设在密封环圈的过程中,密封环发生弹性形变,使得调节口的增大,此时在密封环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密封圈104的内壁压在密封部401上,以进一步提高密封圈104与密封部401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腔呈圆柱状,在容纳腔靠近安装口101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密封圈104设置在环形槽内,将阀杆30穿设在容纳腔内,密封圈104与手轮40上的密封部401连接。
继续参照图2和图5。具体地,保护套还包括第一阀门102;本体10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容纳腔连通,阀门设置在第一开口内。在将本体10套设在阀杆30的外部后,可以通过第一阀门102将容纳腔内的空气抽出,以免容纳腔内的空气对阀杆30造成腐蚀。
优选地,第一阀门102可以为球阀或者其他的阀门;使用时,可以将气泵的进气口与第一阀门102连通,之后将第一阀门102开启,进而使气泵工作,以使气泵将容纳腔内的空气抽出;之后将第一阀门102关闭,再控制气泵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一阀门102为单向阀。无需人为控制第一阀门102 的开启或者关闭,简化了操作过程。当容纳腔内的气压低于外界的气压时,单向阀自动开启,以使容纳腔内的空气经单向阀流出;相反当外界气压大于等于容纳腔内的气压时,单向阀自动关闭。
继续参照图3和图6。具体地,保护套还包括第二阀门103,本体10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第二阀门103设置在第二开口内;第二阀门103用于与气源连通,以向容纳腔内注入保护气。气源通过第二阀门103向容纳腔内注入保护气,与此同时容纳腔内的气体经第一阀门102排出,保护气可以替换容纳腔内的空气,以免空气对阀杆30造成腐蚀。
优选地,保护气可以为氮气、惰性气体等不会对阀杆30造成腐蚀的气体,气源可以为储存有保护气的储气罐,储气罐与第二阀门103连通。
优选地,第二阀门103可以为球阀;使用时,可以将气源与第二阀门103 连通,之后将第二阀门103开启,进而使保护气进入到容纳腔内,以使容纳腔内的气体由第一阀门102排出;之后将第二阀门103关闭。
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二阀门103为单向阀。无需人为控制第二阀门103 的开启或者关闭,简化了操作过程。当气源与第二阀门103连接时,容纳腔内的气压气源的气压,单向阀自动开启,以使气源内的保护气经第二阀门103 进入到容纳腔内;相反,气源与第二阀门103脱离时,容纳腔内的气压大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单向阀自动关闭。
继续参照图3和图6。具体地,第二开口设置在本体10的侧壁上,第一开口设置在本体10的顶端。以使注入保护气的同时,容纳腔内的空气完全经第一阀门102排出;以免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距离较近导致由第二开口进入的保护气直接经第一开口流出,使得容纳腔内残留部分空气。
优选地,第二开口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气源连通。通过连接管与气源连通,连接方便。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的安装过程为:将安装口101正对阀杆 30的顶端,之后将阀杆30伸入到安装口101内,并且使密封圈104套设在手轮40上的密封部401上。之后将气源与连接管连通,以使气源向容纳腔内输送保护气;此时,设置在第二开口的第二单向阀开启,保护气经第二单向阀进入到容纳腔内;使得容纳腔内的气压升高,进而设置在第一开口的第一单向阀开启,使得容纳腔内的空气和部分保护气经第一单向阀流出;使气源持续向容纳腔内输送保护气,直至容纳腔内的空气完全排出,之后关闭气源,第二单向阀关闭,然而此时容纳腔内的气压仍高于外界大气压,容纳腔内保护气继续经第一单向阀向流出;当容纳腔内的气压小于第一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时,第一单向阀关闭;此时容纳腔内充满保护气,以免阀杆30被腐蚀。
在需通过扭转手轮40以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阀杆30向阀腔内移动,以使处于手轮40外部的阀杆30长度减小,容纳腔内的气压减小,第二单向阀打开以使空气进入到容纳腔内;此时需通过气源再次向容纳腔内输送保护气,以将容纳腔内的空气排出。当通过扭转手轮40以使阀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阀杆30向背离阀腔的方向移动,以使位于手轮40 外部的阀杆30长度增长,容纳腔内的气体升高,使得容纳腔内的保护气由第一单向阀流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阀门102和第二阀门103可以均为呼吸阀;以保证容纳腔内具有一定的气压。
继续参照图4和图5在其他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闸阀,包括:阀杆30、手轮40以及如上所述的保护套;阀杆30上设置有驱动外螺纹301,手轮40 上设置有与驱动外螺纹301配合的驱动螺纹孔;部分阀杆30由驱动螺纹孔伸出,保护套套设在由驱动螺纹孔内伸出的阀杆30上。保护套可以对由驱动螺纹孔伸出的外螺纹进行保护,以免灰尘或者砂石附着在外螺纹上,继而在扭转手轮40时对驱动外螺纹301或者驱动内螺纹造成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向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阀杆;
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与手轮上的密封部连接;
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阀门用于与气源连通,以向所述容纳腔内注入保护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为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为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源连通。
7.一种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杆、手轮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驱动外螺纹,所述手轮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外螺纹配合的驱动螺纹孔;部分所述阀杆由所述驱动螺纹孔伸出,所述保护套套设在由所述驱动螺纹孔内伸出的所述阀杆上。
CN201821060984.2U 2018-07-05 2018-07-05 保护套及闸阀 Active CN208831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0984.2U CN208831779U (zh) 2018-07-05 2018-07-05 保护套及闸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0984.2U CN208831779U (zh) 2018-07-05 2018-07-05 保护套及闸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1779U true CN208831779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0984.2U Active CN208831779U (zh) 2018-07-05 2018-07-05 保护套及闸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1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090A (zh) * 2018-07-05 2020-0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套及闸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090A (zh) * 2018-07-05 2020-0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套及闸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2987U (zh) 一种网球发球机
CN208831779U (zh) 保护套及闸阀
CN106678405B (zh) 高压自闭式阀门
CN107023692B (zh) 一种应用于地下流体取样过程的换向阀
CN104180014A (zh) 一种气囊式闸阀
CN208535270U (zh) 一种双料密封柱塞阀
CN209484260U (zh) 一种节约型气瓶
CN208106692U (zh) 一种温度气压智能调节空压机
CN217301662U (zh)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CN110686090A (zh) 保护套及闸阀
CN206845925U (zh) 一种低温截止阀
CN207500556U (zh) 一种止回阀
CN208687043U (zh) 一种快速实现闭合的阀门装置
CN209587154U (zh) 一种气控阀
CN202545377U (zh) 一种气压扬水机
CN218260843U (zh) 一种重载自动气力输送泵
CN217107640U (zh) 一种手动液控单向阀
CN209100683U (zh) 一种便于调节流量的泵阀
CN209943531U (zh) 耐低温抗高压冲击阀门
CN208994267U (zh) 一种存放液体化工原料桶
CN105271042B (zh) 一种气动液压千斤顶
CN213206675U (zh) 一种氮气安全阀
CN209483999U (zh) 一种船用可闭式翻板阀
CN108799512A (zh) 一种高压阀门
CN104265957B (zh) 弹簧式微阻力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