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0439U -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0439U
CN208830439U CN201821320672.0U CN201821320672U CN208830439U CN 208830439 U CN208830439 U CN 208830439U CN 201821320672 U CN201821320672 U CN 201821320672U CN 208830439 U CN208830439 U CN 208830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mpressed air
gas cylinder
discharging device
type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06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arth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arth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arth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arth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06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0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0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043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8517 priority patent/WO2020034704A1/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它包括壳体和真空排污系统,所述真空排污系统设于壳体内,所述壳体连接有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气泵,所述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之间。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主要设备设于壳体内并且将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之间,相对于原有装置中的储气瓶和真空排污系统分开排列安装的方式,在能够保证使用储气瓶的储气功能的同时,更让储气瓶具有容纳其他设备的功能,规避了因排列安装设备所占用多余空间的现象,也将储气瓶所占用的设备空间实现了二次利用,有效的减小了装置的整体体积;并且如此的设置,相当于将储气瓶兼做壳体,省去了原有的壳体,降低了生产材料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马桶,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设备中气瓶都是单独或与其它设备相邻放置的,这主要是由于气瓶内有一定压力,对密封性要求较高。因此单独放置对于设备来说构造较简单,对于气瓶及管道的安装及维修都比较方便,但占用空间较大。
现有的真空马桶,由于马桶内各种设备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同时还需要留出安装间隙,因此按一般排列会占用不少空间,从而导致装置整体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真空马桶排污装置由于排列安装在壳体内部设备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而导致装置整体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它包括壳体和真空排污系统,其中,
所述真空排污系统设于壳体内,用于抽吸和排放污物;
所述壳体连接有设于壳体外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气泵;
所述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污水吸入口和污水排出口,所述真空排污系统设于污水吸入口与污水排出口之间,且分别与污水吸入口和污水排出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排污系统包括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喷射污物的射流管、以及连接射流管、喷嘴和污水吸入口的管路接头,喷嘴的一端与射流管连通,喷嘴的另一端设有吸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管道,所述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能够控制向壳体内进气的电磁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磁水阀和给水管道,壳体上开设有水管安装口,所述电磁水阀设置在给水管道上,用于控制向排污本体内进水,给水管道通过水管安装口与壳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水阀与电磁气阀通过开设在壳体上的电源接口与设在壳体外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处设有与壳体密封连接的防水电源插座,所述防水电源插座设于壳体内且与防水电源插头外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气泵连接处开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所述压缩空气输入口处设有快插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壳盖、壳身和壳底,所述壳身分别与壳盖和壳底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吸入口、水管安装口、压缩空气输入口和电源接口均设于壳盖上,所述污水排出口设于壳底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真空排污系统、给水管道、电磁水阀以及电磁气阀均由能够承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材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它包括壳体和真空排污系统,其中,所述真空排污系统设于壳体内,用于抽吸和排放污物;所述壳体连接有设于壳体外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气泵;所述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之间。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主要设备设于壳体内并且将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之间,相对于原有装置中的储气瓶和真空排污系统分开排列安装的方式,在能够保证使用储气瓶的储气功能的同时,更让储气瓶具有容纳其他设备的功能,规避了因排列安装设备所占用多余空间的现象,也将储气瓶所占用的设备空间实现了二次利用,有效的减小了装置的整体体积;并且如此的设置,相当于将储气瓶兼做壳体,省去了原有的壳体,降低了生产材料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所述电磁水阀与电磁气阀通过开设在壳体上的电源接口与设在壳体外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处设有与壳体密封连接的防水电源插座,所述防水电源插座设于壳体内且与防水电源插头外接。由于电磁水阀和电磁气阀分别控制进水和进气,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故障,因此将电磁水阀和电磁气阀设置在壳体内部,能够有效减小由于排列安装电磁水阀和电磁气阀所占用的体积。
(3)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所述壳体与气泵连接处开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所述压缩空气输入口处设有快插接头。由于快接插头本身具有密封性,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在连接气泵时能够即插即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4)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壳盖、壳身和壳底,所述壳身分别与壳盖和壳底密封连接;将壳体设置为壳盖、壳身和壳底,是为了便于在壳体内安装各种设备。
(5)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形,能够减小壳体内压缩空气对壳体的压力,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真空排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壳盖;102、壳身;103、壳底;2、真空排污系统;21、喷嘴;22、射流管;23、管路接头;24、污水吸入端;25、污水排出端;3、污水吸入口;4、污水排出口;5、压缩空气管道;6、电磁气阀;7、电磁水阀;8、水管安装口;9、给水管道;10、电源接口;11、控制模块;12、防水电源插头;13、防水电源插座;14、压缩空气输入口;15、快插接头;16、按键开关;17、储气瓶;18、增压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如图1-图3所示,它包括壳体和真空排污系统2,其中,所述真空排污系统2设于壳体内,用于抽吸和排放污物;所述壳体连接有设于壳体外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气泵;所述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2之间。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主要设备设于壳体内并且将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2之间,相对于原有装置中的储气瓶17和真空排污系统2分开排列安装的方式,在能够保证使用储气瓶17的储气功能的同时,更让储气瓶17具有容纳其他设备的功能,规避了因排列安装设备所占用多余空间的现象,也将储气瓶17所占用的设备空间实现了二次利用,有效的减小了装置的整体体积;并且如此的设置,相当于将储气瓶17兼做壳体,省去了原有的壳体,降低了生产材料的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仅表示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原理关系,而不代表各设备之间的安装位置关系。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污水吸入口3和污水排出口4,所述真空排污系统2设于污水吸入口3与污水排出口4之间,且分别与污水吸入口3和污水排出口4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吸入口3设置在壳体顶部,污水排出口4设置在壳体底部,真空排污系统2的污水吸入端24通过污水吸入口3与壳体密封连接,真空排污系统2的污水排出端25通过污水排出口4与壳体密封连接,使得污水排污系统的放置方式为上下贯通,便于污物的吸入与排出。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真空排污系统2包括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21、喷射污物的射流管22、以及连接射流管22、喷嘴21和污水吸入口3的管路接头23,喷嘴21的一端与射流管22连通,喷嘴21的另一端设有吸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管道5,所述压缩空气管道5上设有能够控制向壳体内进气的电磁气阀6。所述真空排污系统2的设置,同时实现了抽吸及排放两种功能,无需同时使用真空泵及排污泵,提高了使用效率,使排污系统更简单,组件更少,体积更小,并且在安装时无需单独敷设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流管22道为两个锥形管,两个锥形管的内径较小端连接,其中一个内径较大端与管路接头23连通,另一内径较大端为污水排出端25。在高速气流通过时,连接排污本体与真空排污系统2的管道内的压强变小,排污本体内的污物会被瞬间抽出,增加了冲排的效率。所述喷嘴21为两个锥形管,且两个锥形管的内径较小端连接,其中一个内径较大端与压缩空气管道5连接,另一内径较大端与射流管22连通。上述喷嘴21如此的设置,可以在对压缩空气进行汇集之后再进行扩散性的喷出,能够最大限度的带走污物,达到更好的冲排效果。所述管路接头23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喷嘴21通过法兰固定在管路接头23内,射流管22通过法兰固定在管路接头23的一端,管路接头23的另一端为污水吸入端24。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磁水阀7和给水管道9,壳体上开设有水管安装口8,所述电磁水阀7设置在给水管道9上,用于控制向排污本体内进水,给水管道9通过水管安装口8与壳体密封连接。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电磁水阀7与电磁气阀6通过开设在壳体上的电源接口10与设在壳体外的控制模块11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10处设有与壳体密封连接的防水电源插座13,所述防水电源插座13设于壳体内且与防水电源插头12外接。由于电磁水阀7和电磁气阀6分别控制进水和进气,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故障,因此将电磁水阀7和电磁气阀6设置在壳体内部,能够有效减小由于排列安装电磁水阀7和电磁气阀6所占用的体积。将控制模块11设置在壳体外,是由于壳体内压强大,当控制模块11出现故障时不利于维修,并且,将控制模块11外置还便于在控制模块11上设置触碰开关。由于壳体内含水量高,在电源接口10处使用防水电源插头12,能够有效保证电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作。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与气泵连接处开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14,所述压缩空气输入口14处设有快插接头15。由于快接插头15本身具有密封性,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在连接气泵时能够即插即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包括壳盖101、壳身102和壳底103,所述壳身102分别与壳盖101和壳底103密封连接;将壳体设置为壳盖101、壳身102和壳底103,是为了便于在壳体内安装各种设备。
如图1-图3所示,所述污水吸入口3、水管安装口8、压缩空气输入口14和电源接口10均设于壳盖101上,所述污水排出口4设于壳底103上;由于壳盖101与壳底103均为平面,相对壳身102的结构更为简单,因此在壳盖101和壳底103上设置开口,便于各种设备在与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设置。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真空排污系统2、给水管道9、电磁水阀7以及电磁气阀6均由能够承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材质组成。所述壳体采用能够承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材质组成,使得壳体具备了良好的抗冲击性、耐腐蚀性和防水性能;真空排污系统2、给水管道9、电磁水阀7以及电磁气阀6均由能够承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材质组成,保证了在压强较大的环境中,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射流管22、给水管道9均采用304不锈钢,电磁水阀7为DN15常闭型阀门,电磁气阀6为DN25常闭型阀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时,首先启动按键开关16,控制模块11的控制程序启动,先打开电磁水阀7冲水1秒钟,使进水管排水将污物冲向排污本体底部的排水口并将排水口密封;然后关闭电磁水阀7的同时打开电磁气阀6一至两秒钟,让储气瓶17里的压缩空气向射流管22内瞬间释放,此时排污本体与射流管22之间会产生真空,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积蓄的势能转化为瞬间的动能,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经喷嘴21射出的高速气流,在连接排污本体与真空排污系统2的管道内和射流管22内形成瞬时的局部真空环境从而将污物瞬间抽走;最后再打开电磁水阀7补水0.5秒,将反水弯进行水封,防止臭味进入室内。
在制造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时,首先用不锈钢制作出壳盖101、壳底103和壳身102,壳身102与壳盖101连接处设有法兰,通过螺栓使两者相互连接,接缝处设有密封胶垫,以防止漏气;壳身102与壳底103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壳盖101上开设压缩空气输入口,采用快插接头15的方式与气泵连接,快插接头15与气壳盖101通过丝扣或焊接连接在一起;射流管22的污水排出端25穿过壳底103并与壳体底部用螺栓相连,其污水排出端25与外部相通,管路接头23的污水吸入端24穿过壳盖101,通过丝扣或焊接的方式与壳盖101连接并密封;防水电源插座13通过焊接于气壳盖101上的小钢管与之固定,即先用丝扣将插座固定于小钢管内,再用热熔塑料将小钢管内注满冷却后即可有良好的密封炉。
在实际应用中,排污本体可以为马桶座或者蹲便器,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为填埋式,更适合运用在排污本体为蹲便器的场所中,安装十分方便。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体积小巧、抗冲击性强、耐腐蚀性强和防水性能强,不仅能够在一般建筑物中使用,更能在火车、高铁等对厕所空间有严格要求的场所中使用。
实施例2: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如图4-图6所示,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并且将真空排污系统2、电磁水阀7、电磁气阀6、给水管道9和防水电源插座13有序的排列安装在壳体内。具体的,在壳盖101上开设有污水吸入口3、水管安装口8、压缩空气输入口14和电源接口10,所述压缩空气输入口14设置在污水吸入口3的一侧,水管安装口8、压缩空气输入口14和电源接口10设置在污水吸入口3的另一侧;在壳底103上与污水吸入口3相对的位置设置污水排出口4。将真空排污系统2安装于污水吸入口3与污水排出口4之间,在真空排污系统2与壳盖101的连接处设有压缩空气管道5,将电磁气阀6设置于压缩空气管道5上;将给水管道9通过水管安装口8安装在壳体内,并且将电磁水阀7设置于给水管道9上;将快插接头15安装在压缩空气输入口14处;将防水电源插座13通过电源接口10安装在壳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将壳体的形状设置为圆柱体形,能够减小壳体内压缩空气对壳体的压力,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将电磁水阀7设置在给水管道9出水端靠近壳体的地方,可以使电磁水阀7更加靠近排污本体,由于距离的缩短,能够增加电磁水阀7向排污本体内进水进行冲排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实施例3: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如图7所示,当使用场所中的水压不够时,可以增加一个增压水泵18进行使用。所述增压水泵18自带流量开关,通过固定支架设置于壳体内的给水管道9上,并且位于给水管道9进水的一端,电磁水阀7位于给水管道9出水的一端。当电磁水阀7打开,流量控制开关会启动增压水泵18工作,给排污本体供水。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增压水泵18还可以设置为外接,安装在给水管道9进水的一端。由于壳体内部的压强而使整个壳体设置的密封结构,当增压水泵18出现故障时,不易维修,因此将增压水泵18设置为外接,可以有限增加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真空排污系统,其中,
所述真空排污系统设于壳体内,用于抽吸和排放污物;
所述壳体连接有设于壳体外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气泵;
所述压缩空气填充于壳体与真空排污系统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污水吸入口和污水排出口,所述真空排污系统设于污水吸入口与污水排出口之间,且分别与污水吸入口和污水排出口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排污系统包括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喷射污物的射流管、以及连接射流管、喷嘴和污水吸入口的管路接头,喷嘴的一端与射流管连通,喷嘴的另一端设有吸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管道,所述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能够控制向壳体内进气的电磁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磁水阀和给水管道,壳体上开设有水管安装口,所述电磁水阀设置在给水管道上,用于控制向排污本体内进水,给水管道通过水管安装口与壳体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水阀与电磁气阀通过开设在壳体上的电源接口与设在壳体外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处设有与壳体密封连接的防水电源插座,所述防水电源插座设于壳体内且与防水电源插头外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气泵连接处开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所述压缩空气输入口处设有快插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盖、壳身和壳底,所述壳身分别与壳盖和壳底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吸入口、水管安装口、压缩空气输入口和电源接口均设于壳盖上,所述污水排出口设于壳底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真空排污系统、给水管道、电磁水阀以及电磁气阀均由能够承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材质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CN201821320672.0U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830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0672.0U CN208830439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PCT/CN2019/088517 WO2020034704A1 (zh) 2018-08-15 2019-05-27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0672.0U CN208830439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0439U true CN208830439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067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830439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04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4704A1 (zh) * 2018-08-15 2020-02-20 王圳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CN108951811B (zh) * 2018-08-15 2021-02-09 北京土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4704A1 (zh) * 2018-08-15 2020-02-20 王圳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CN108951811B (zh) * 2018-08-15 2021-02-09 北京土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4423Y (zh) 轨道车辆污物收集系统
CN208830439U (zh)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CN102251566A (zh) 一种列车用智能集便器
CN204988368U (zh) 一种综合管廊智能排水监测装置
CN108951811A (zh)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CN105584495A (zh) 铁路车辆集便系统真空发生装置
CN109098254A (zh) 一种地下室正压污水提升机构
CN208501823U (zh) 一种气瓶蓄能式真空马桶机箱及具有其的马桶
WO2020034704A1 (zh) 一种气瓶壳式真空排污装置
CN108331139A (zh) 洗衣机多功能防臭地漏
CN112498395A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用真空重力两用集便系统
CN201024438Y (zh) 叠加式管道增压供水装置
CN219653812U (zh) 一种建筑空间分水装置
CN205604353U (zh) 一种智能型变频控制系统装置
CN219975777U (zh) 一种防漏水分水器
CN218703242U (zh) 紧凑式集便系统真空发生器排气结构
CN217300926U (zh) 一种新型真空引水装置
CN210153306U (zh) 超滤型微量进排气阀
CN208267076U (zh) 一种排水车水箱
CN212556250U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用真空助力增压冲水集便系统
CN220697705U (zh) 新型智能大管径长距离管道清洗装置
CN220209914U (zh) 母线槽堵头密封结构
CN214884051U (zh) 一种不锈钢波纹筒体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20623211U (zh) 一种消防管施工用防尘封堵装置
CN218293126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的环围墙水幕隔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2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2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