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6367U -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6367U
CN208816367U CN201821498920.0U CN201821498920U CN208816367U CN 208816367 U CN208816367 U CN 208816367U CN 201821498920 U CN201821498920 U CN 201821498920U CN 208816367 U CN208816367 U CN 208816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shell
air duct
blade
lay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989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根
廖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989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6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6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6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该风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叶轮和电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形成涡流气路,所述涡流气路包括第一进气口、上层风道、下层风道和第一出气口,所述叶轮位于所述上层风道内,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下层风道;所述叶轮包括上盖、叶片和下盖,所述下盖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盖的直径,所述下盖作为所述上层风道和所述下层风道之间的分割结构,所述下盖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间隙;从叶轮中输出的高速气流进入到上层风道,沿第一壳体的内壁流动进入下层风道,由于叶片的下盖与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小,避免了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内的高速气流激烈冲撞交汇,从而降低气动噪音。

Description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气道正压呼吸机(Positive Airway Pressure,PAP)已被用作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的手段。将患者连接至由鼻面罩或鼻导管提供的正压空气。供患者呼吸的空气供应源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研究发现,气道正压的施加提供了可以形容为“气动夹板”的机构,支撑和稳定上气道,从而消除上气道阻塞的发生。气道正压的施加可以有效地消除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风机在气道正压呼吸机中的作用为产生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体,提供给患者。通过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在涡流气路内产生一定流量的气流,同时在涡壳气道内维持气体在一定的压力范围,通过涡壳出口导流输出到气道正压呼吸机管网系统。此过程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噪声主要来自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旋转噪声)、涡壳内高速流动的气体(产生空气动力噪声)、高速旋转的电机(产生振动噪声)。
气道正压呼吸机主要使用时间为患者睡眠期间,因此对降低噪声有特别高的要求,特别是深夜,一方面要求机器不能影响其他人正常的睡眠,另一方面不能影响患者的睡眠。
目前市面的可以用于气道正压呼吸机的风机,静音及振动级别远远达不到气道正压呼吸机使用场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旨在降低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
一种风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叶轮和电机,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形成涡流气路,所述涡流气路包括第一进气口、上层风道、下层风道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所述叶轮位于所述上层风道内,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下层风道;
所述叶轮包括上盖、叶片和下盖,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下盖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盖的外圆直径,所述下盖作为所述上层风道和所述下层风道之间的分割结构,所述下盖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间隙;
所述电机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子主轴,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转子主轴的侧端面上,所述叶轮固定在所述转子主轴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直径为2~4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直径为3.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的厚度为1~2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上端面对应所述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阻断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断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所述下盖设置有叶轮装配孔,所述叶轮装配孔铆接轴套,所述叶轮通过所述电机的所述转子主轴与所述轴套配合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叶轮装配孔为三级阶梯孔,一级为预定位孔,所述预定位孔与所述轴套过渡配合,二级为铆接孔,所述铆接孔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三级为溢胶孔,所述溢胶孔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所述上盖为锥形造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材质为工程塑料,所述叶片和所述上盖为一体,所述叶片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斜槽,所述下盖上对应所述斜槽的位置处设置有沉台,所述沉台上设置有焊接缝,通过所述叶片的所述斜槽与所述下盖的所述沉台配合定位预装配,再通过所述焊接缝焊接所述斜槽和所述沉台形成叶轮整体。
一种呼吸机,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叶片的下盖为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的分隔结构。从叶片气道输出的具有一定流速的气体进入到上层风道,沿第一壳体的内壁流动进入下层风道,由于叶片的下盖与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小,避免了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内的高速气流激烈冲撞交汇,从而降低气动噪音。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剖开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风机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CC方向剖开的剖面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DD方向剖开的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E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F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壳体1,
第二壳体2,凸台201,阻断结构2011,螺钉安装孔202,
叶轮3,上盖301,叶片302,下盖303,第二进气口3011,叶片气道3021,叶片气道入口3021a,叶片气道出口3021b,斜槽3022,叶轮装配孔3031,预定位孔3031a,铆接孔3031b,溢胶孔3031c,沉台3032,焊接缝30321,
电机4,转子主轴401,螺钉孔402,
涡流气路5,第一进气口501,上层风道502,下层风道503,第一出气口504,第一出气口上半部分5041,第一出气口下半部分5042,
轴套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种风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叶轮3和电机4,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形成涡流气路5,涡流气路5包括第一进气口501、上层风道502、下层风道503和第一出气口504,第一进气口501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顶面,叶轮3位于上层风道502内,第一出气口504位于下层风道503;叶轮3包括上盖301、叶片302和下盖303,叶片302设置于上盖301和下盖303之间,上盖301设置有第二进气口3011,下盖303的直径大于上盖301的外圆直径,下盖303作为上层风道502和下层风道503之间的分割结构,下盖303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间隙;电机4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子主轴401,第二壳体2安装在转子主轴401的侧端面上,叶轮3固定在转子主轴401上。
具体地,风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叶轮3和电机4,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比如可以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分别设置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和螺钉配合将第一壳体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形成涡流气路5,涡流气路5包括第一进气口501、上层风道502、下层风道503和第一出气口504,第一进气口501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顶面,叶轮3位于上层风道502内,第一出气口504位于下层风道503,第一出气口504由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装配后形成,第一出气口上半部分5041位于第一壳体1上,第一出气口下半部分5042位于第二壳体2上。
叶轮3包括上盖301、叶片302和下盖303,叶片302设置于上盖301和下盖303之间,上盖301设置有第二进气口3011,下盖303的直径大于上盖301的外圆直径,下盖303作为上层风道502和下层风道503之间的分割结构,下盖303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间隙。该间隙的直径为2~4mm,优选为3.5mm。下盖303的厚度为1~2mm,优选为1.5mm。第二进气口3011在上盖301的位置与第一进气口501在第一壳体1的位置对应,气体从第一进气口501进入,通过第二进气口3011进入叶轮3。叶片302为圆弧状,叶片302沿上盖301的圆周分布,进一步地,叶片302沿上盖301的圆周均匀分布,叶片30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了11片叶片。相邻两片叶片302、上盖301、下盖303形成叶片气道3021,该叶片气道3021两端开放,近第二进气口3011的一端为叶片气道入口3021a,远离第二进气口3011的一端为叶片气道出口3021b,叶片气道3021沿上盖301的圆周分布。电机4带动叶轮3旋转时,气体从第二进气口3011进入,在叶片气道入口前端分流进入各个叶片气道入口3021a,在叶片气道3021内加速,从叶片气道出口3021b排出汇合。
电机4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子主轴401,第二壳体2安装在转子主轴401的侧端面上,叶轮3固定在转子主轴401上。电机4上端面上还设置有螺钉孔402,第二壳体2设置有螺钉安装孔202,通过螺钉连接电机4的螺钉孔402与第二壳体2的螺钉安装孔202固定,螺钉安装孔202采用沉头设计,保证安装完成后,电机转子主轴401的轴心与第二壳体2的轴心对齐无偏心。电机4带动叶轮3高速旋转,涡流气路5内的气体由第一进气口501到第一出气口504流动,形成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流,由第一出气口504输出到呼吸机管网系统。
电机转子主轴401与离心叶轮转轴孔201轴套过盈配合,下涡壳3与电机4固定连接后,固定主轴底部,再在叶轮上端面施加压力,将电机转子主轴401过盈装配到离心叶轮转轴孔201轴套里。
电机4高速旋转带动叶轮3高速旋转,叶片气道3021内气体往远离轴心方向流动,瞬间在叶片气道3021内沿径向产生一定的真空梯度,大气迅速由第一进气口501流入叶片气道入口3021a,由叶片气道入口3021a流入叶片气道3021补充真空,此过程随着叶轮的旋转,叶片气道3021内气体的持续运动而持续进行,叶片气道出口3021b形成持续的气流。由于叶片的下盖303的隔离,补充到叶片气道3021内的气体只能通过第一进气口501进入,从而避免叶片气道出口3021b的气体绕回进入叶片气道3021而形成气流短路,无法输出一定压力与流量的气体。叶片的下盖303为上层风道502和下层风道503的分隔结构。从叶片气道3021输出的具有一定流速的气体进入到上层风道502,沿第一壳体1的内壁流动进入下层风道503,由于叶片的下盖303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小,避免了上层风道502和下层风道503内的高速气流激烈冲撞交汇,从而降低气动噪音。同时由于叶片的下盖303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a较小,在上层风道502和下层风道503之间形成一个气阻d,当叶片气道3021输出的气体流量超出一定值时,上层风道502内气体形成一个初级压力p0,上层风道502内维持一个稳定的初级压力p0,能有效的维持一个稳定的气动条件,避免产生不确定的涡流异响,从而有效降低涡流噪声。本实用新型中,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调整间隙的大小可以调整上层风道502和下层风道503之间的气阻d和初级压力p0,从而调节气体从上层风道502通过叶片的下盖303进入下层风道503时的流速而调节气体的流体状态,达到控制涡流气路内空气动力噪声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凸台201,该凸台201的上端面对应第一出气口504处设置有阻断结构2011。进一步地,该阻断结构2011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该阻断结构2011的尺寸可以根据第一出气口504的尺寸进行设置。该阻断结构2011的设置可以避免上层风道502内的气体直接进入第一出气口504,并由第一出气口504排出,从而保持上层风道502内无压力差,流速均匀,进一步减小涡流气路5中的空气动力噪声;同时,保持叶轮3平衡旋转,减弱叶轮3因失衡旋转产生的机械振动及旋转噪声。
本实用新型中,上层风道502内气体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叶轮的下盖303,进入下层风道503,产生平行于电机的转子主轴401轴心的分速度,方向与叶轮的下盖303所在平面垂直,沿第二壳体2的内壁往电机方向流动,由于下层风道503的截面为“U”形样式,如图3所示,其特点为两端为高点,中间为最低点,当部分气流流过最低点时沿“U”形内壁往上流动返回高点,阻断结构2011位于此高点处,阻断了此部分向上流动的气流对从叶片气道3021高速流出气流的冲击,避免由此带来的空气动力噪声。
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叶轮3的下盖303还设置有叶轮装配孔3031,该叶轮装配孔3031铆接轴套6,叶轮3通过电机的转子主轴401与轴套6配合固定在电机4上,叶轮装配孔3031为三级阶梯孔,一级为预定位孔3031a,该预定位孔3031a与轴套6过渡配合,二级为铆接孔3031b,该铆接孔3031b与轴套6过盈配合,三级为溢胶孔3031c,该溢胶孔3031c与轴套6间隙配合。
具体地,预定位孔3031a与轴套6过渡配合,可以保证轴套6与叶轮3同轴装配;铆接孔3031b与轴套6过盈配合,溢胶孔3031c轴套6间隙配合以容纳铆接孔3031b与轴套6过盈配合过程溢出的胶,以便于清理而不影响装配精度,从而降低振动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轮的上盖301为锥形造型,该上盖301的顶端小,该上盖301的底端大。具体地,叶轮的上盖301为锥形造型,该上盖301的顶端小,该上盖301的底端大,对应的叶片302的高度从前端到后端逐渐变小,叶轮的上盖301和与叶轮的下盖303之间为非等距结构。叶轮的上盖301的圆锥母线为一段圆弧。叶片302的形状为圆弧形状。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叶轮3中气流的传导噪声,进而降低噪声。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叶轮3的材质为工程塑料,叶片302和上盖301为一体,叶片302远离第二进气口3011的一端设置有斜槽3022,下盖303上对应斜槽3022的位置处设置有沉台3032,该沉台3032上设置有焊接缝30321,通过叶片的斜槽3022与下盖的沉台3032配合定位预装配,再通过焊接缝30321焊接斜槽3022和沉台3032形成叶轮整体。这样可以避免叶轮组装或者二次加工过程中因误差造成的噪声。
一种呼吸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风机。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噪声小,增加了呼吸机的适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叶轮和电机,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形成涡流气路,所述涡流气路包括第一进气口、上层风道、下层风道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所述叶轮位于所述上层风道内,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下层风道;
所述叶轮包括上盖、叶片和下盖,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下盖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盖的外圆直径,所述下盖作为所述上层风道和所述下层风道之间的分割结构,所述下盖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间隙;
所述电机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子主轴,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转子主轴的侧端面上,所述叶轮固定在所述转子主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直径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直径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厚度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上端面对应所述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阻断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所述下盖设置有叶轮装配孔,所述叶轮装配孔铆接轴套,所述叶轮通过所述电机的所述转子主轴与所述轴套配合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叶轮装配孔为三级阶梯孔,一级为预定位孔,所述预定位孔与所述轴套过渡配合,二级为铆接孔,所述铆接孔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三级为溢胶孔,所述溢胶孔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所述上盖为锥形造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材质为工程塑料,所述叶片和所述上盖为一体,所述叶片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斜槽,所述下盖上对应所述斜槽的位置处设置有沉台,所述沉台上设置有焊接缝,通过所述叶片的所述斜槽与所述下盖的所述沉台配合定位预装配,再通过所述焊接缝焊接所述斜槽和所述沉台形成叶轮整体。
10.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
CN201821498920.0U 2018-09-13 2018-09-13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Active CN208816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8920.0U CN208816367U (zh) 2018-09-13 2018-09-13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8920.0U CN208816367U (zh) 2018-09-13 2018-09-13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6367U true CN208816367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7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98920.0U Active CN208816367U (zh) 2018-09-13 2018-09-13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636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0086A (zh) * 2018-09-13 2018-12-11 深圳融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CN111714746A (zh) * 2020-06-29 2020-09-29 北京奥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氧气面罩
FR3106065A1 (fr) * 2020-01-10 2021-07-16 Air Liquide Medical Systems Micro-soufflante à montage radial pour ventilateur médical
CN113398395A (zh) * 2021-06-20 2021-09-17 三河科达实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用呼吸模块涡轮固定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0086A (zh) * 2018-09-13 2018-12-11 深圳融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WO2020052553A1 (zh) * 2018-09-13 2020-03-19 深圳融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CN108980086B (zh) * 2018-09-13 2024-04-30 深圳融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FR3106065A1 (fr) * 2020-01-10 2021-07-16 Air Liquide Medical Systems Micro-soufflante à montage radial pour ventilateur médical
CN111714746A (zh) * 2020-06-29 2020-09-29 北京奥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氧气面罩
CN113398395A (zh) * 2021-06-20 2021-09-17 三河科达实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用呼吸模块涡轮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16367U (zh)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CN108980086A (zh) 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US11892000B2 (en) Compact low noise efficient blower for CPAP devices
CN106983940B (zh) 叶轮和马达组件
EP2102504B1 (en)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regulated supply of a gas, particularly respiratory assistance apparatus
JP7389779B2 (ja) 呼吸補助システム及び呼吸補助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送風機
US10898663B2 (en) Fan unit with improved surge characteristics
JP2016527430A (ja) 低騒音送風機
US20210077760A1 (en) Blowing device and fluid control device
US20200240430A1 (en) Propeller fan and axial flow blower
CN209212651U (zh) 叶轮、具有该叶轮的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呼吸机
US9765796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noise in a blower housing
CN206903893U (zh) 小型离心风机及应用该离心风机的呼吸机
CN210738917U (zh) 叶轮、风机及呼吸机
CN207018215U (zh) 一种低噪音离心风机
CN215927830U (zh) 一种降噪风机及呼吸机
CN112190810B (zh) 一种呼吸机面罩
CN112190803B (zh) 一种呼吸机降噪方法及降噪罩装置
CN218563929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制氧机的风机
CN215275176U (zh) 一种双水平呼吸机用进气调节装置
CN106403135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WO2019235421A1 (ja) 送風装置、流体制御装置
CN108626144A (zh) 小型离心风机及应用该离心风机的呼吸机
CN112190802A (zh) 一种呼吸机降噪罩及带有该降噪罩的呼吸机
AU2015201791A1 (en) A Fan Unit with Improved Surge Characteri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