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9254U -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9254U
CN208809254U CN201721010334.2U CN201721010334U CN208809254U CN 208809254 U CN208809254 U CN 208809254U CN 201721010334 U CN201721010334 U CN 201721010334U CN 208809254 U CN208809254 U CN 208809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portion
air duct
steam hose
nasopharynge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103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礼
徐枝磊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103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9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9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92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属于呼吸科医疗器械领域。一种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软管以及连接件。通气软管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通气软管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连通孔。连接件套设于通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件具有沿通气软管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或第二端开设有第一凹部,连接件对应连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连通。其能将吸氧管较好地固定,且能保持良好地通气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鼻,主要是外鼻、鼻腔和鼻窦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及鼻窦的功能主要是参与呼吸、感知嗅觉等。
咽是呼吸道上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时,吞咽、呼吸和发音,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鼻咽通气道是经鼻腔插入咽腔的一种人工气道,其作用是为了解除和缓解患者上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现有的鼻咽通气道一般都另外设置连接吸氧管的通道,但是吸氧管却无法很好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咽通气道,其能将吸氧管较好地固定,且能保持良好地通气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装置,其结构简单,通气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软管以及连接件。
通气软管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通气软管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连通孔。
连接件套设于通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件具有沿通气软管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或第二端开设有第一凹部,连接件对应连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截面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的连通处呈弧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凹部的轴线与第二凹部的轴线的夹角为θ,90≤θ≤12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凹部的直径从第一端到第二端或从第二端到第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鼻咽通气道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可套设于第一凹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密封头,密封部可套设于第一凹部,密封头的外径大于第一凹部的内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连通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也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凹部、多个第二凹部和多个连通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通气软管开设有通气孔的一端具有斜口。
一种通气装置,包括上述的鼻咽通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使用时,将通气软管插入到鼻咽腔,通气软管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可以保证在通气软管的端口被堵塞时,也可以保证鼻咽通气道的畅通和通气。当需要将氧气管连接到鼻咽通气道时,只需将氧气管从第一凹部插入,由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连通,第二凹部与通气软管的连通孔对应,氧气管从第一凹部插入进入到第二凹部后与通气软管连通,然后可以进行输氧操作。由于第一凹部开设在连接件的第一端,第一端沿通气软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凹部对应连通孔的位置,则第二凹部在通气软管的径向方向,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之间形成一弯部,可氧气管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作用下,可以较好地被固定。
一种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包括上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结构简单,通气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咽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鼻咽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鼻咽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鼻咽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鼻咽通气道;200-鼻咽通气道;110-通气软管;111-通气孔;112-连通孔;120-连接件;121-第一端;122-第二端;123-第一凹部;124-第二凹部;125-密封件;125a-密封部;125b-密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径向”、“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鼻咽通气道100,请参照图1,鼻咽通气道100包括:通气软管110以及连接件120。
鼻咽通气道100是经鼻腔插入咽腔的一种人工气道,其作用是为了解除和缓解患者上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其中,通气软管110在插入时,不仅可以根据受到的阻力而弯折变形,可以自由地改变前进的方向,避免划伤鼻咽组织。在本实施例中,通气软管110的材质为硅橡胶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软管110的材质也可为其他,只要能够满足在咽腔可顺利地前进且不划伤鼻咽组织即可。
通气软管110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111,通气软管110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连通孔112。
将通气软管110插入到鼻咽腔时,鼻烟腔内可能存在异物将通气软管110的端口堵塞。通气软管110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111可以保证在通气软管110的端口被堵塞时,也可以保证鼻咽通气道100的畅通和通气。
另外,通气软管110开设有通气孔111的一端具有斜口。斜口的设计可有利于方便快捷地将通气软管110插入到鼻咽腔。
连接件120套设于通气软管110的另一端,连接件120具有沿通气软管110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第一端121开设有第一凹部123,连接件120对应连通孔1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部124,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21在第二端122的上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121也可在第二端122的下方。
当需要将氧气管连接到鼻咽通气道100时,只需将氧气管从第一凹部123插入,由于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连通,第二凹部124与通气软管110的连通孔112对应,氧气管从第一凹部123插入进入到第二凹部124后与通气软管110连通,然后可以进行输氧操作。由于第一凹部123开设在连接件120的第一端121,第一端121沿通气软管1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凹部124对应连通孔112的位置,则第二凹部124在通气软管110的径向方向,第一凹部123与第二凹部124之间形成一弯部,氧气管在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的作用下,可以较好地被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的截面均为圆形。
由于氧气管通常都为圆管,为了避免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对氧气管造成挤压使得氧气输送受阻。因此将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设置成截面均为圆形的形式。
进一步地,第一凹部123与第二凹部124的连通处呈弧形。
同样地,为了避免氧气管在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处受到挤压而使得氧气输送受阻,因此,设置成第一凹部123与第二凹部124的连通处呈弧形。光滑的弧形不会对氧气管造成过度的挤压。保证了氧气输送的顺利进行。
另外,第一凹部123的轴线与第二凹部124的轴线的夹角为θ,90≤θ≤120°。第一凹部123与第二凹部124呈这样的角度既可以对氧气管进行较好的固定,且不会使得氧气管在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内部被过度折弯,保证了氧气管中的氧气能顺利地输送到通气软管110。
进一步地,第一凹部123的直径从第一端121到第二端122逐渐减小。这意味着第一凹部123的直径在第一端121是稍大点的,这样有利于氧气管顺利地插入到第一凹部123中,在氧气管进入到第一凹部123后,由于第一凹部123的直径逐渐减小,则第一凹部123可对氧气管进行较好地固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鼻咽通气道100还包括密封件125,请参照图2,密封件125可套设于第一凹部123。
当不需要使用氧气管输氧时,可利用密封件125将第一凹部123密封,这样就不会因为第一凹部123、第二凹部124与连通孔112连通而造成其他的杂质或空气从第一凹部123进入到通气软管11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25包括密封部125a和密封头125b,密封部125a可套设于第一凹部123,密封头125b的外径大于第一凹部123的内径。
密封部125a主要用于密封第一凹部123。密封头125b外径大于第一凹部123的内径,主要是为了防止密封部125a塞住第一凹部123而无法取出,造成第一凹部123被永久堵塞,不能插入氧气管进行输氧。
进一步地,连通孔112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也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凹部123、多个第二凹部124和多个连通孔112一一对应。
这就意味着连接件120具有多个通道,多个通道相互独立,当需要一边输氧一边进行其他操作时,如需要吸痰和监测时,可以将不同的导管由第一凹部123插入,可同时进行不同的工序。且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对各个导管也均能进行较好地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的鼻咽通气道100是这样使用的,将通气软管110插入到鼻咽腔,当需要将氧气管连接到鼻咽通气道100时,只需将氧气管从第一凹部123插入,由于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连通,第二凹部124与通气软管110的连通孔112对应,氧气管从第一凹部123插入进入到第二凹部124后与通气软管110连通,然后可以进行输氧操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气装置(图中未示出),通气装置包括上述的鼻咽通气道100。其结构简单,通气效果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鼻咽通气道2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凹部123的设置位置不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鼻咽通气道200,请参照图3和图4,鼻咽通气道200包括:通气软管110以及连接件120。
通气软管110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111,通气软管110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连通孔112。
连接件120套设于通气软管110的另一端,连接件120具有沿通气软管110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第二端122开设有第一凹部123,连接件120对应连通孔1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部124,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21在第二端122的上方。
当需要将氧气管连接到鼻咽通气道200时,只需将氧气管从第一凹部123插入,由于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连通,第二凹部124与通气软管110的连通孔112对应,氧气管从第一凹部123插入进入到第二凹部124后与通气软管110连通,然后可以进行输氧操作。由于第一凹部123开设在连接件120的第一端121,第一端121沿通气软管1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凹部124对应连通孔112的位置,则第二凹部124在通气软管110的径向方向,第一凹部123与第二凹部124之间形成一弯部,氧气管在第一凹部123和第二凹部124的作用下,可以较好地被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气软管,所述通气软管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软管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连通孔;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通气软管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具有沿所述通气软管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开设有第一凹部,所述连接件对应所述连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截面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的连通处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凹部的轴线的夹角为θ,90≤θ≤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直径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或从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通气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套设于所述第一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和密封头,所述密封部可套设于所述第一凹部,所述密封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部、多个所述第二凹部和多个所述连通孔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软管开设有通气孔的一端具有斜口。
10.一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鼻咽通气道。
CN201721010334.2U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9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0334.2U CN208809254U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0334.2U CN208809254U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9254U true CN208809254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7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1033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9254U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9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09254U (zh) 一种鼻咽通气道及通气装置
CN204890868U (zh) 一种可连接呼吸机的金属气管套管
CN106110459B (zh) 一种麻醉用鼻罩
WO2022089584A1 (zh) 用于鼻氧导管的鼻塞、鼻氧导管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US20240139451A1 (en) Connectors and assemblies
CN211096798U (zh) 麻醉呼吸管路接头及其组件
CN204501985U (zh) 一种吸痰式呼吸器
CN207950277U (zh) 一种鼻咽通气装置
CN209916995U (zh) 气管套管封堵装置
CN208389131U (zh) 一种多功能口咽通气道
CN204864439U (zh) 多功能气管切开套管
US20180264252A1 (en) Tracheal Tube Cover
CN205198645U (zh) 一种气切导管
CN216394985U (zh) 一种可拆卸分体式喉罩
CN205181955U (zh) 一种改良型的气管插管接口装置
CN204582220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装置
CN202777364U (zh) 一次性麻醉肺气管导管固定套管
CN209173138U (zh) 呼吸鼻管装置
CN220385585U (zh) 一种快速连接氧气管的呼吸面罩
CN217526022U (zh) 一种便于供氧的气管切开插管
CN21513411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口鼻腔吸引器
CN214318717U (zh) 改良密闭吸痰管
CN211434636U (zh) 一种便于固定胃管的呼吸机面罩
CN208287312U (zh) 新型气管插管
CN21574114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口咽通气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