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8623U -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 Google Patents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8623U
CN208808623U CN201820142874.4U CN201820142874U CN208808623U CN 208808623 U CN208808623 U CN 208808623U CN 201820142874 U CN201820142874 U CN 201820142874U CN 208808623 U CN208808623 U CN 208808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ngle
straight bar
single hook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28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凤飞
王亚成
刘守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428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8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8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86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杆体和手柄,杆体包含平滑过渡的直杆段和弯钩段,直杆段的后端与手柄的前端同轴固定,弯钩段包含由后向前依次平滑过渡的后倾斜段、中间弯曲段和前倾斜段,后倾斜段与直杆段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后倾斜段的中心线与直杆段的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中间弯曲段的两端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中间弯曲段的两端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前倾斜段与直杆段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前倾斜段的中线与后倾斜段的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勾住粗隆间骨折时后内侧支持结构的骨块,使骨折的后内侧支持结构获得解剖复位,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背景技术
内固定是在骨折复位后,用金属内固定物维持骨折复位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两种置入方法:一种是切开复位后置入内固定物,另一种是在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或针拨复位后,闭合将髓内钉或者钢板等金属内固定物插入。
对于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目前主流的是采用PFNA内固定术,操作时,在置入主钉后,最经常出现的是后内侧支持结构复位不到位,临床上有人采用克氏针顶压,甚至于切开复位予以纠正,往往复位不够满意,使得内固定位置不佳,乃至于术后内固定物切出、断钉,而导致手术失败,需要翻修,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以及经济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容易且使用效果好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包括杆体和手柄,所述杆体包含直杆段和弯钩段,所述直杆段的后端与手柄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弯钩段的后端与直杆段的前端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弯钩段包含由后向前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后倾斜段、中间弯曲段和前倾斜段,所述后倾斜段与直杆段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后倾斜段的中心线与直杆段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中间弯曲段的两端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所述中间弯曲段的两端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前倾斜段的末端为尖端,所述前倾斜段与直杆段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所述前倾斜段的中线与后倾斜段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前倾斜段和中间弯曲段的前端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直杆段、后倾斜段和中间弯曲段的后端所在的平面。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前倾斜段的前后两侧分别削尖以形成尖端。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锐角。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角为30°。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夹角为16°。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夹角为34°。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手柄包含中心轴和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设置于中心轴的周侧,所述中心轴的前端与直杆段的后端同轴焊接固定。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橡胶套为一体注塑在中心轴的周侧上。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橡胶套上设置有多个方便手握紧的防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的设置,使单钩能够快速、准确地勾住粗隆间后内侧支持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骨折的后内侧支持结构获得解剖复位,使用效果好,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该复位单钩不但可通过手术中的第二切口(PFNA螺旋刀片置入通道的切口),经股骨前侧直达股骨粗隆间后内侧支持结构处,通过术者简单的提拉,能快捷、有效地使后内侧支持结构获得解剖复位。
该复位单钩基于股骨粗隆部前、内、后侧的解剖弧度进行设计,使得第二切口达到更加微创,术中骨折复位更加理想,内固定更加可靠,可使病人真正实现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乃至于早期全负重锻炼,使患者尽早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避免因手术效果不理想而长期卧床引起的肺炎、褥疮、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以致死亡的各种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0、杆体;110、直杆段;120、弯钩段;121、后倾斜段;122、中间弯曲段;123、前倾斜段;200、手柄;210、中心轴;220、橡胶套;221、防滑结构;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γ、第三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包括杆体100和手柄200,所述杆体100包含直杆段110和弯钩段120,所述直杆段110的后端与手柄200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弯钩段120的后端与直杆段110的前端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弯钩段120包含由后向前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后倾斜段121、中间弯曲段122和前倾斜段123,所述后倾斜段121与直杆段110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后倾斜段121的中心线与直杆段110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中间弯曲段122的两端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所述中间弯曲段122的两端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β,所述前倾斜段123的末端为尖端,所述前倾斜段123与直杆段110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所述前倾斜段123的中线与后倾斜段121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倾斜段123和中间弯曲段122的前端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直杆段110、后倾斜段121和中间弯曲段122的后端所在的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倾斜段123的前后两侧分别削尖以形成尖端。当然,所述前倾斜段123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同时分别削尖以形成尖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和第三夹角γ均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α优选但不局限于30°,所述第二夹角β优选但不局限于16°,所述第三夹角γ优选但不局限于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200包含中心轴210和橡胶套220,所述橡胶套220设置于中心轴210的周侧,所述中心轴210的前端与直杆段110的后端同轴焊接固定,所述中心轴210和杆体的材质均为医用不锈钢。其中,所述橡胶套220为一体注塑在中心轴210的周侧上。为了方便手握紧,所述橡胶套220上设置有多个防滑结构221,所述防滑结构221可以是凹槽、环槽、凸纹等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使用时,先用单钩勾住骨折的骨头以使之复位,再置入主钉,最后打入螺旋刀片,锁螺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手柄,所述杆体包含直杆段和弯钩段,所述直杆段的后端与手柄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弯钩段的后端与直杆段的前端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弯钩段包含由后向前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后倾斜段、中间弯曲段和前倾斜段,所述后倾斜段与直杆段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后倾斜段的中心线与直杆段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中间弯曲段的两端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所述中间弯曲段的两端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前倾斜段的末端为尖端,所述前倾斜段与直杆段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平面内,所述前倾斜段的中线与后倾斜段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倾斜段和中间弯曲段的前端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直杆段、后倾斜段和中间弯曲段的后端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倾斜段的前后两侧分别削尖以形成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为1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角为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含中心轴和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设置于中心轴的周侧,所述中心轴的前端与直杆段的后端同轴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为一体注塑在中心轴的周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上设置有多个方便手握紧的防滑结构。
CN201820142874.4U 2018-01-29 2018-01-29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8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2874.4U CN208808623U (zh) 2018-01-29 2018-01-29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2874.4U CN208808623U (zh) 2018-01-29 2018-01-29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8623U true CN208808623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7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287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8623U (zh) 2018-01-29 2018-01-29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8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9887U (zh) 一种改良型脊柱椎弓根螺钉棒矫形内固定系统
CN107582161A (zh) 一种记忆合金c形环及其放取装置
CN208808623U (zh) 粗隆间骨折复位单钩
CN203468720U (zh) 一种胫骨空心髓内钉
CN204744364U (zh) 一种四肢远近端及跟骨骨折骨缺损植骨套筒装置
CN208838131U (zh) 股骨内固定系统
CN208926564U (zh) 股骨髓内钉结构系统
CN203619661U (zh) 股骨颈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板
CN207136871U (zh) 一种新型骨肿瘤活检针
CN208610930U (zh) 骨折内固定钢板外复位固定钳
CN204133590U (zh) 膝关节融合钢板
CN206792460U (zh) 一种可以控制取皮厚度的取皮器
CN208048785U (zh) 一种t型/斜t型可降解纯镁桡骨远端接骨板
CN208799305U (zh) 用于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CN205988316U (zh) 桡骨带帽髓内钉
CN206822671U (zh) 一种快装式微创取骨器
CN206534671U (zh) 一种新型医用铆钉
CN206880724U (zh) 一种胫腓骨牵引装置
CN205083597U (zh) 一种股骨近端骨折微创复位器
CN204049826U (zh) 一种股骨近端骨折动力髋螺钉固定导向器
CN206239497U (zh) 股骨颈导针导向装置
CN209059406U (zh) 骨科临床多向镊
CN204072286U (zh) 股骨取头器
CN204618381U (zh) 一种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锁片式髓内钉
CN203059887U (zh) 一种能够同时安装钢丝环扎的螺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