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7390U -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7390U
CN208807390U CN201821489753.3U CN201821489753U CN208807390U CN 208807390 U CN208807390 U CN 208807390U CN 201821489753 U CN201821489753 U CN 201821489753U CN 208807390 U CN208807390 U CN 208807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ylinder
cylind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
normal pressur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897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天柱
薛晓莉
宁欣欣
吴娜
张志立
张慧娟
杨文华
刘永好
赵跃钢
任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nong Tianlu Micro-Nano Bubble Water S & 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nong Tianlu Micro-Nano Bubble Water S & 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nong Tianlu Micro-Nano Bubble Water S & 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nong Tianlu Micro-Nano Bubble Water S & 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897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7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7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73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包括:两个隔开独立设置的常压缸体,每个常压缸体分别配置有过滤循环系统;负压缸体,呈桥拱形连接在两个常压缸体之间,负压缸体的顶部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与真空泵连接;负压缸体的两个末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常压缸体中;微纳米气泡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一个常压缸体中的逆止阀、设置在两个常压缸体外部的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以及设置在另一个常压缸体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逆止阀、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能够保持供氧、水循环与抽气的动态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观赏水族箱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观赏需求的提高,诞生了一种新型观赏水族箱——负压鱼缸,其运用负压原理使水位升高,具备美化、时尚、喂食和操作方便等优点而逐渐流行起来。
负压鱼缸需要保持供氧、水循环与抽气的平衡。现有的负压鱼缸,有的没有水循环,有的只在常压缸下部设置水循环,无法实现负压缸体的水循环,往往造成鱼类缺氧死亡;有的用泵增氧会导致负压缸积累气泡,如不能及时合理抽气,往往使水体溢出。负压鱼缸如何保持供氧、抽气、水循环之间的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负压鱼缸需要保持供氧、水循环与抽气的平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包括:
两个隔开独立设置的常压缸体,每个常压缸体分别配置有过滤循环系统;
负压缸体,呈桥拱形连接在两个常压缸体之间,负压缸体的顶部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与真空泵连接;负压缸体的两个末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常压缸体中;
微纳米气泡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一个常压缸体中的逆止阀、设置在两个常压缸体外部的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以及设置在另一个常压缸体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逆止阀、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具体情况下,过滤循环系统位于常压缸体顶端或侧面,包括循环泵、物理过滤单元、微生物过滤单元、植物过滤单元、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泵浸没于常压缸体水面下,通过循环水管与物理过滤单元相连;所述物理过滤单元位于微生物过滤单元上方并与之相连;所述微生物过滤单元与植物过滤单元相连;所述物理过滤单元底部、微生物过滤单元与植物过滤单元的连接面均设有微孔,植物过滤单元的底部设有回水口。
优选情况下,负压缸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构造。
优选情况下,负压缸体末端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底面低于常压缸体的顶端及液面,支撑架的三个侧面支撑于常压缸体的三面缸壁上。
优选情况下,负压缸体末端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为与负压缸体形状类似的非闭合腔体,侧壁具有缺口以便于水体流入腔体,所述支撑架底面与常压缸体的底面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负压缸体和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分别将两个常压缸体进行连接,实现了整个负压鱼缸系统的水循环,避免负压缸体缺氧而造成鱼类死亡;鱼儿在负压缸体游动或停留时间增加,提高观赏性;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增氧迅速,微纳米气泡粒径小且上升速度慢,并且会随着水体溶解氧下降而不断溶解在水中,不会在负压鱼缸顶部产生气体积累而导致水体溢流;常压缸体设置独立的水过滤循环系统,包括物理、微生物、植物三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植物过滤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观赏性;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保持供氧、水循环与抽气的动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的平面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实施例中的支撑架与缸体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示出实施例中的支撑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循环系统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曝气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曝气头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曝气头的左视示意图。
图10为曝气头的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加压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加压盖的正视示意图。
图13为加压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加压盖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带加压盖的曝气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带加压盖的曝气头的正视示意图。
图17为带加压盖的曝气头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8为主管路配四个曝气头示意图。
图19为主管路配四个曝气头俯视示意图。
图20为曝气头与曝气管路平面成一定角度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或装置),该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主要包括常压缸体1,常压缸体2,负压缸体3,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4,真空泵5,过滤循环系统6和7。如图1所示,负压缸体3和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4分别将常压缸体1和常压缸体2进行连接,真空泵5与负压缸体3相连,过滤循环系统6与常压缸体1相连,过滤循环系统7与常压缸体2相连。
常压缸体1和常压缸体2通常为矩形敞口结构,二者隔开一定距离设置。负压缸体3为圆柱形或者多边形腔体构造,呈拱形或者桥形连接常压缸体1和常压缸体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负压缸体3末端通过矩形支撑架与常压缸体1和2固定。具体参见图2和图3,负压缸体末端3-1固定于支撑架8上,支撑架8底面低于常压缸体1的顶端及水平面(液面),支撑架8的三个侧面支撑于常压缸体1的三面缸壁上。负压缸体末端3-2固定于支撑架9上,支撑架9底面低于常压缸体2的顶端及水平面(液面),支撑架9的三个侧面支撑于常压缸体2的三面缸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负压缸体3末端通过圆柱形支撑架与常压缸体1和2固定。具体参见图4和图5,负压缸体末端3-1固定于支撑架8上,支撑架8顶面低于常压缸体1的顶端及水平面(液面),支撑架8是与负压缸体3形状类似的非闭合腔体,侧壁具有2个缺口以便于水体和鱼流入腔体。支撑架8底面与常压缸体1的底面相连。负压缸体末端3-2固定于支撑架9上,支撑架9顶面低于常压缸体2的顶端及水平面(液面),支撑架9是与负压缸体3形状类似的非闭合腔体,侧壁具有2个缺口以便于水体和鱼流入腔体。支撑架9底面与常压缸体2的底面相连。
进一步如图2所示,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4的进水管路4-1与常压缸体2相连,进水管路4-1的末端具有逆止阀4-2,逆止阀4-2浸没于常压缸体2底部水面下。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4的出水管路4-3与常压缸体1相连,出水管路4-3的末端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4浸没于常压缸体1底部水面下。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4具体可由气液混合泵、压力混合容器以及相应的电控部件组成,能够将水和空气(或氧气)进行混合并输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4。
进一步,真空泵5通过抽气管路5-1与负压鱼缸3顶部最高点的负压管接口3-3连接,如图2所示。
进一步如图6所示,过滤循环系统6位于常压缸体1顶端或侧面,包括循环泵6-1,物理过滤单元6-2,微生物过滤单元6-3,植物过滤单元6-4,循环水管6-5,回水口6-6;所述循环泵6-1浸没于常压缸体1水面下,通过循环水管6-5与物理过滤单元6-2相连;物理过滤单元6-2位于微生物过滤单元6-3上方并与之相连;微生物过滤单元6-3与植物过滤单元6-4相连;物理过滤单元6-2底部、微生物过滤单元6-3与植物过滤单元6-4的连接面均设有微孔,植物过滤单元6-4的底部设有回水口6-6。
过滤循环系统7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与过滤循环系统6相同,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7-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4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7-10,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4为由多个曝气头40并列组成,曝气头40由3个部分组成,包括接入管口41、半球形腔体42和喷射头43。其中接入管口41是一个接入管411以切线的方式结合在一个圆柱形腔体412的周壁上,接入管411的轴向与圆柱形腔体412的直径方向平行。接入管411的末端带有连接螺纹413,用来与气液混合流体管路连接。半球形腔体42具有直径敞口端421和球顶开孔端422。圆柱形腔体412的一侧415与半球形腔体42的直径敞口端421连通,另一侧414封闭。喷射头43具有固定端431和喷射端432,喷射孔433从固定端431贯穿到喷射端432,孔径从固定端431到喷射端432逐渐增大,例如是一个圆锥形孔,孔的展开角可以为15-45°,特别优选为30°。喷射头43的固定端431与半球形腔体42的球顶开孔端422连接。喷射头43既可以与半球形腔体42为分体件通过安装组合在一起,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件。
具体参见图11-14,曝气头40还可以包括加压盖44,加压盖44为一个具有嵌套结构的盖子,包含内盖441和外盖442,外盖442两端敞口,内盖441的内端敞口,外端446封闭,内外盖之间留有设置有空腔443。内外盖的外端之间通过均匀间隔的三个连接臂444连接。
半球形腔体42沿直径敞口端421向外延伸有连接直壁423,连接直壁423上设置有结合部424,加压盖44的外盖442的内端设置有与半球形腔体42的连接直壁423对配的结合部445。参见图15-17,加压盖44通过外盖442与半球形腔体42连接并包住喷射头43,其中内盖441的外端446与喷射头43的喷射端432相对。
曝气头40通过接入管口41接入流体管路,流体经过接入管口41进入内部腔体,在腔体内部形成旋流,由一头的喷射孔433向外喷出,喷出的流体经过加压盖44内部的嵌套的盖子挤压后进入外盖442内部空腔443,再通过空腔443的排出口将流体排出,形成均匀的微细气泡流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内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加压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或者不使用,当水体含有杂质较多时可以不使用加压盖,这样旋流后的水体经过喷射孔直接喷出,曝气头不易堵塞。带有喷射孔,能够使水体的喷射范围更大,强化微细气泡与周围水体的传质效果。当水体较为清澈时,可以使用加压盖,这样旋流后的水体经过喷射孔喷出后受到加压盖两层切割挤压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分割微细气泡,形成具有更小粒径的微细气泡流体,具有更好的微细气泡发生效果。
图18-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一种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包括主管路401、连接头403、曝气头管路402和曝气头40。主管路401用来出水管路4-3连接。
主管路401通过连接头403与四个曝气头管路402连接,曝气头管路402之间呈垂直分布(如图19所示)。曝气头40连接在曝气头管路403另一端。主管路401与四个曝气头管路403形成的曝气管路平面407垂直。曝气头40的安装与曝气管路平面407呈一定的角度(如图20所示),具体可以为15-45°。流体由主管路401分别进入各个分支曝气头管路402,经过曝气头的旋切作用,形成的气液混合流体,通过曝气头的喷射口43,沿着一定的曝气喷出方向406喷出。四个曝气头同时喷出,在水体中形成逆时针的旋流搅动,有利于微纳米气泡的传质和扩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组合结构并不限于四个曝气头,可以设置成6、8、12、16等多个组合。
采用上述组合结构管路整体对称分布,现场施工时通过接头拼接上,简化现场安装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安装的效果。此外由于流体压力及流动的方向对微细气泡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本组合结构能够保证每个曝气头终端受到的压力、流量和流速均一,从而保证每个曝气头产生微细气泡的效果一致。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隔开独立设置的常压缸体,每个常压缸体分别配置有过滤循环系统;
负压缸体,呈桥拱形连接在两个常压缸体之间,负压缸体的顶部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与真空泵连接;负压缸体的两个末端分别伸入到两个常压缸体中;
微纳米气泡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一个常压缸体中的逆止阀、设置在两个常压缸体外部的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以及设置在另一个常压缸体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逆止阀、微纳米气泡增氧装置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循环系统位于常压缸体顶端或侧面,包括循环泵、物理过滤单元、微生物过滤单元、植物过滤单元、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泵浸没于常压缸体水面下,通过循环水管与物理过滤单元相连;所述物理过滤单元位于微生物过滤单元上方并与之相连;所述微生物过滤单元与植物过滤单元相连;所述物理过滤单元底部、微生物过滤单元与植物过滤单元的连接面均设有微孔,植物过滤单元的底部设有回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其特征在于,负压缸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其特征在于,负压缸体末端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底面低于常压缸体的顶端及液面,支撑架的三个侧面支撑于常压缸体的三面缸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其特征在于,负压缸体末端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为与负压缸体形状类似的非闭合腔体,侧壁具有缺口以便于水体流入腔体,所述支撑架底面与常压缸体的底面固定。
CN201821489753.3U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7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9753.3U CN208807390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9753.3U CN208807390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7390U true CN208807390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6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8975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7390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73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5279A (zh) * 2018-09-12 2018-12-07 北京中农天陆微纳米气泡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5279A (zh) * 2018-09-12 2018-12-07 北京中农天陆微纳米气泡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8859B (zh) 无动力微气泡水装置
CN106830382B (zh) 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射流增氧器
CN208807390U (zh)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CN108671779B (zh) 一种细微气泡发生器
CN108935279A (zh) 一种双循环负压鱼缸系统
CN101672284B (zh) 水泵前置外联式射流器
CN211497126U (zh) 一种高溶氧水发生器
CN101911908A (zh) 一种毛细给水器
CN203737190U (zh) 一种带冷却机构的蓄电池配酸系统
CN212087662U (zh) 一种高效溶氧罐
CN209684478U (zh) 一种新型液料储存罐
CN208814754U (zh) 微气泡溶解扩散装置
CN207219927U (zh) 水源自净化用于农作物灌溉的滴灌系统
CN208244472U (zh) 一种用于秸秆糖液精制的无机陶瓷膜设备
CN209564859U (zh) 混合腔分流式射流曝气器
CN209244721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浮力提水装置
CN111018145A (zh) 一种高溶氧水发生器
TWI665009B (zh) 氣液溶解裝置
CN206314421U (zh) 一种育苗车间的池水调度系统
CN212492371U (zh) 一种多级废气处理装置
TWI672998B (zh) 多聯式曝氣機
CN209464878U (zh) 一种硅溶胶超滤装置
CN205653241U (zh) 一种超声波增氧装置
CN220703428U (zh) 一种低压溶氧器
CN208143807U (zh) 一种用于绿化工程的喷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