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3200U -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3200U
CN208803200U CN201821147546.XU CN201821147546U CN208803200U CN 208803200 U CN208803200 U CN 208803200U CN 201821147546 U CN201821147546 U CN 201821147546U CN 208803200 U CN208803200 U CN 208803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ead
servo motor
weft
she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75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谢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angp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75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3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3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3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包括铅网织网机整机,所述铅网织网机整机包括A机与B机,每个机组均由5个部分组成,其包括经线架、经线送线组件、纬线送线组件、织网主机以及收网组件,所述织网主机包括提综组件、X轴组件、Y轴组件、打尾剪断组件、拖网定位组件以及相机组件,提综组件、X轴组件、Y轴组件、打尾剪断组件、拖网定位组件以及相机组件均安装于一机台面上,所述相机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的一侧,提综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铅线织网过程中的生产问题,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铅线,并可以编织成不同大小的网格,满足不同规格的铅酸电池的电性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网机器,具体涉及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背景技术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蓄电池各种性能指标。板栅是活性物质的载体,也是导电的集流体。普通开口蓄电池板栅一般用铅锑合金铸造,免维护蓄电池板栅一般用低锑合金或铅钙合金铸造,而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板栅一般用铅钙合金铸造,传统的极板需要经过以下两步生产制造,中间工艺流程复杂,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第一步:根据电池类型确定合金铅型号放入铅炉内加热熔化,达到工艺要求后将铅液铸入金属模具内,冷却后出模经过修整码放。
第二步:修整后的板栅经过一定的时效后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在传统的铅酸电池的制造工序中,电池极板的生产是相当关键的第一步,在其极板的制造工艺上,采取铸造工艺生产,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将电解铅用专用设备铅粉机通过氧化筛选制成符合要求的铅粉,然后再将铅锑合金、铅钙合金或其他合金铅通常用重力铸造的方式铸造成符合要求的不同类型各种极板。
因此在传统的极板制造过程中,由于铸造工艺有其诸多的不适宜的地方,生产过程复杂,效率低,现在采取铅网的方式生产极板,生产效率更高,但是缺少相应的织网设备,普通的织网机也不适用于生产所需要的铅网,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其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难题。
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铅网织网的机器,是用传统的纺织机修改的,只能满足试验性生产的需求,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传统纺织机占地面积达到了48平米以上,铅网织网机占地面积为18平米;
传统纺织机由一个电机带动各种传动部件做机械运动,如要织不同规格网,调整困难,维护也相当困难;
统纺织机织网方式为每纬剪断打尾,两侧线头很长,且网的两端容易松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解决了铅线织网过程中的生产问题,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铅线,并可以编织成不同大小的网格,满足不同规格的铅酸电池的电性参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包括铅网织网机整机,所述铅网织网机整机包括A机与B机,每个机组均由5个部分组成,其包括经线架、经线送线组件、纬线送线组件、织网主机以及收网组件,所述织网主机包括提综组件、X轴组件、Y轴组件、打尾剪断组件、拖网定位组件以及相机组件,提综组件、X轴组件、Y轴组件、打尾剪断组件、拖网定位组件以及相机组件均安装于一机台面上,所述相机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的一侧,提综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的输出端,打尾剪断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以及提综组件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综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同步带组件、提综条、提综框以及第一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带组件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提综条中间有两个供经线穿过用的轮槽,整个提综框滑动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上,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同步带组件带动提综条上下往复运动,使经线能上下交错打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X轴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同步带组件、第二导轨组件、夹爪悬臂座以及一个气动夹爪,气动夹爪安装于夹爪悬臂座上,夹爪悬臂座滑动安装于第二导轨组件上,第二同步带组件安装于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气动夹爪夹取纬线,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同步带组件带动气动夹爪沿着第二导轨组件作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Y轴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同步带组件以及纬线供给装置,所述纬线供给装置包括线尾剥离组件、纬线保持组件以及纬线防退夹爪,第三同步带组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第三同步带另一端带动纬线供给装置往复运动,所述纬线供给装置安装于一块安装板上,安装板底部滑动安装于第三导轨组件上,安装板的底部与第三同步带组件上的同步带固定粘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拖网定位组件包括第四伺服电机、打尾定位组件、从动压辊、主动辊子、第五伺服电机以及一收网导向棍,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驱动打尾定位组件作上下往复动作,第五伺服电机通过第四同步带组件驱动主动辊子转动,主动辊子与顶部的从动压辊接触,拖网穿过主动辊子与从动压辊,并穿过收网导向辊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尾剪断组件包括第六伺服电机、打尾筘片、剪断刀片以及一凸轮,打尾筘片安装于第六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第六伺服电机驱动打尾筘片将纬线压实在定位位置,凸轮安装于电机轴上,剪断刀片安装于凸轮上,凸轮带动剪断刀片将纬线剪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所编织的铅网为可调整间距的方格铅网,通过机器上面的织网头,将一根连续的纬线,交织跨越不同间距的经线,形成所需要的方格。
二、本实用新型的编网机构所采用的是独特的U形织网方式,在织网过程中保持纬线不间断并呈U形排布,节省铅网材料,并提升极板性能。
三、本实用新型在经线编网过程中,可以选择所需要的经线,复合线线径配方,并能在铅网边框上,通过两根经线形成绞线绞边,增强铅网的强度与性能。
四、本实用新型在经线送线过程中采用了独特设计的送经机构,能保证经线步进的精度与稳定性,还能在织网过程中保证其张力稳定可靠。
五、本实用新型在纬线送线过程中采取了独特的送线机械,能够让纬线自动适应纬线进给的速度,能保证纬线在织网过程中的张力与稳定性。
六、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独特的纬线夹持机械,并在纬线穿梭方式上进行优化,使纬线在织网时可以自动换向与交接,能保证织网
七、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独特的打纬与提综机构,能够在织网过程中,让经线与纬线交织成方格状,并且能保证相同的网格大小与间距。
八、本实用新型使用独特的叠网收料机构,能够在织网过程中,把铅网层层折叠收集在小托车上面,提高铅网的生产效率,并且换料不用停机。
九、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独特的铅网锁边机构,在开放口铅网侧使用热熔线固定,并用加热灯快速固化,并用一个切边机构把边线剪裁到最佳的长度。
十、本实用新型使用了视觉在线质量检测系统,应用图像测量的技术,在线测量所织铅网的网格是否符合要求,出现不良时立即报警,保证铅网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织网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由本实用新型织出的铅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X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Y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拖网定位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拖网定位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拖网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3所示,包括铅网织网机整机,所述铅网织网机整机包括A机与 B机,每个机组均由5个部分组成,其包括经线架1、经线送线组件2、纬线送线组件3、织网主机4以及收网组件5,织网主机4包括提综组件6、X轴组件7、 Y轴组件8、打尾剪断组件9、拖网定位组件10以及相机组件11,提综组件6、 X轴组件7、Y轴组件8、打尾剪断组件9、拖网定位组件10以及相机组件11均安装于一机台面上,相机组件11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10的一侧,提综组件6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10的输出端,打尾剪断组件9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10以及提综组件6之间。
如图4所示,提综组件6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2、第一同步带组件13、提综条14、提综框15以及第一导轨组件16,第一同步带组件13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12的电机轴上,提综条14中间有两个供经线穿过用的轮槽,整个提综框滑动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上,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同步带组件带动提综条上下往复运动,使经线能上下交错打开。
如图5所示,X轴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7、第二同步带组件18、第二导轨组件19、夹爪悬臂座20以及一个气动夹爪21,气动夹爪21安装于夹爪悬臂座20上,夹爪悬臂座20滑动安装于第二导轨组件19上,第二同步带组件18 安装于第二伺服电机17输出端,气动夹爪夹取纬线,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同步带组件带动气动夹爪沿着第二导轨组件作往复运动。
如图6所示,Y轴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22、第三同步带组件23以及纬线供给装置,纬线供给装置包括线尾剥离组件24、纬线保持组件25以及纬线防退夹爪26,第三同步带组件23通过第三伺服电机22驱动,第三同步带另一端带动纬线供给装置往复运动,纬线供给装置安装于一块安装板27上,安装板27 底部滑动安装于第三导轨组件上,安装板27的底部与第三同步带组件上的同步带固定粘接。
如图7和图8所示,拖网定位组件包括第四伺服电机28、打尾定位组件29、从动压辊30、主动辊子31、第五伺服电机32以及一收网导向棍33,第四伺服电机28驱动打尾定位组件29作上下往复动作,第五伺服电机32通过第四同步带组件驱动主动辊子转动,主动辊子31与顶部的从动压辊30接触,拖网穿过主动辊子与从动压辊,并穿过收网导向辊的底部。
如图9所示,打尾剪断组件包括第六伺服电机34、打尾筘片35、剪断刀片 36以及一凸轮37,打尾筘片安装于第六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第六伺服电机驱动打尾筘片将纬线压实在定位位置,凸轮安装于电机轴上,剪断刀片安装于凸轮上,凸轮带动剪断刀片将纬线剪断。
铅网织网机的工作流程是:经线架上放置经线料卷,将经线有规律地进行初步排列;经线送线部分将经线完全按照织网地要求排布,并提供主动送经线地力,使经线能根据织网需求有规律的送出;纬线送线部分提供纬线的供给,由于纬线用量比较大,因此它将提供纬线的缓存;织网主机将排列好的经线由提综组件张成互相交错的上下两层,X轴组件从两层经线中穿过然后Y轴组件的纬线出线口夹取纬线,将纬线拉两倍网宽的距离,打尾剪断组件打尾,Y轴随动,先将拖网定位组件的定位部件抬起再将铅网拖动固定距离,定位组件复位,Y轴随动,提综组件将经线两层换向,X轴组件将纬线穿过经线后回退,打尾剪断组件打尾剪断纬线,先将拖网定位组件的定位部件抬起再将铅网拖动固定距离,定位组件复位,Y轴带着纬线头移动到等待位,进行下一个周期,如此重复运动,织出相互交错,纬线两纬剪断一次的U型铅网;收网部分将织好的网折叠收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单机双头的生产机构,能够同时编织出两道铅网,这两道铅网可以是同一种规格,也可以织不同种规格的铅网,每小时可以织出50米铅网,两道合计10米,机器可连续24小时不停机织网,每天的产能高240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铅网织网机整机,所述铅网织网机整机包括A机与B机,每个机组均由5个部分组成,其包括经线架、经线送线组件、纬线送线组件、织网主机以及收网组件,所述织网主机包括提综组件、X轴组件、Y轴组件、打尾剪断组件、拖网定位组件以及相机组件,提综组件、X轴组件、Y轴组件、打尾剪断组件、拖网定位组件以及相机组件均安装于一机台面上,所述相机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的一侧,提综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的输出端,打尾剪断组件安装于拖网定位组件以及提综组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综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同步带组件、提综条、提综框以及第一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带组件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提综条中间有两个供经线穿过用的轮槽,整个提综框滑动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上,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同步带组件带动提综条上下往复运动,使经线能上下交错打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同步带组件、第二导轨组件、夹爪悬臂座以及一个气动夹爪,气动夹爪安装于夹爪悬臂座上,夹爪悬臂座滑动安装于第二导轨组件上,第二同步带组件安装于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气动夹爪夹取纬线,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同步带组件带动气动夹爪沿着第二导轨组件作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同步带组件以及纬线供给装置,所述纬线供给装置包括线尾剥离组件、纬线保持组件以及纬线防退夹爪,第三同步带组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第三同步带另一端带动纬线供给装置往复运动,所述纬线供给装置安装于一块安装板上,安装板底部滑动安装于第三导轨组件上,安装板的底部与第三同步带组件上的同步带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网定位组件包括第四伺服电机、打尾定位组件、从动压辊、主动辊子、第五伺服电机以及一收网导向棍,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驱动打尾定位组件作上下往复动作,第五伺服电机通过第四同步带组件驱动主动辊子转动,主动辊子与顶部的从动压辊接触,拖网穿过主动辊子与从动压辊,并穿过收网导向辊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尾剪断组件包括第六伺服电机、打尾筘片、剪断刀片以及一凸轮,打尾筘片安装于第六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第六伺服电机驱动打尾筘片将纬线压实在定位位置,凸轮安装于电机轴上,剪断刀片安装于凸轮上,凸轮带动剪断刀片将纬线剪断。
CN201821147546.XU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Active CN208803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7546.XU CN208803200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7546.XU CN208803200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3200U true CN208803200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30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7546.XU Active CN208803200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32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2683A (zh) * 2018-07-19 2018-10-12 深圳市隆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2683A (zh) * 2018-07-19 2018-10-12 深圳市隆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03200U (zh)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CN109881339A (zh) 一种三维立体绞织织机及其绞织方法
CN111554939A (zh) 铅蓄电池用铅网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1526A (zh) 一种铅蓄电池用铅网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78793U (zh) 织布机综框
CN211971319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纺织设备
CN2510509Y (zh) 自动织样机
CN108642683A (zh) 一种铅酸电池的极板经纬线自动织网机器
CN20858639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面料生产用经编机
CN209923543U (zh) 一种再生网格织带高速生产自动控制设备
CN202688610U (zh) 织造中断经停装置
CN201981340U (zh) 一种双层窄幅织带机
CN202688628U (zh) 一种自动选针的全自动针织经编机
CN202226473U (zh) 缠绕机
CN207355624U (zh) 一种一次成型拉链机
CN219930405U (zh) 一种不易漏针及断线的针织机托板
CN113564800B (zh) 一种网格布专用布线生产装置
CN214610841U (zh) 一种纺织线定位装置
CN212655270U (zh) 一种膜材生产用玻璃纤维布拉丝装置
CN207355621U (zh) 一种链牙自动成型装置
CN215481617U (zh) 一种聚丙烯长丝土工布生产用牵伸固定装置
CN106592066A (zh) 一种生产高速带的织带机
CN210561408U (zh) 一种编织绳编织用固定架
CN208201240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网布织造的送经装置
CN201793873U (zh) 织带机的多层穿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213 Shutian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Sangp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A1, Building 111, Hangche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ONGXINGD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