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9457U - 一种妇产科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妇产科用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99457U CN208799457U CN201820487349.6U CN201820487349U CN208799457U CN 208799457 U CN208799457 U CN 208799457U CN 201820487349 U CN201820487349 U CN 201820487349U CN 208799457 U CN208799457 U CN 2087994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portion
- connecting bracket
- obstetrics
- bracket
- gynecology depar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妇产科用床,包括主床架、头背支撑部、头背支撑部气弹簧、大腿支撑部、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腿托、手臂支撑部和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所述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包括依次枢接的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第三连接支架、第四连接支架和第五连接支架。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用床的有益效果为:当女性倚坐时能够为女性的小臂提供支撑,提高了女性的舒适度,尤其是产妇分娩时手臂有着力点,便于分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妇产科用床。
背景技术
妇产科用床用于女性的妇产科检查和产妇分娩,可实现女性的多种体位调整。现有的妇产科用床可参见申请号为201420541848.0、名称为一种新型妇科综合产床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附图可见,在产床背垫的两侧设有手臂支撑部,但是手臂支撑部无法调整角度,当产床背垫抬起后,女性呈倚坐体位,其大臂靠在手臂支撑部上,小臂只能自然垂落,影响女性的舒适度,尤其对于正在分娩的产妇,由于手臂无处着力,影响其顺利分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妇产科用床,当女性倚坐时能够为女性的小臂提供支撑,提高了女性的舒适度,尤其是产妇分娩时手臂有着力点,便于分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妇产科用床,包括主床架、头背支撑部、头背支撑部气弹簧、大腿支撑部、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腿托、手臂支撑部和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所述头背支撑部的一端枢接于主床架,所述头背支撑部气弹簧枢接于主床架和头背支撑部之间;所述大腿支撑部的一端枢接于主床架,所述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枢接于主床架和大腿支撑部之间,所述大腿支撑部上设有可拆卸的废物收集盒;所述腿托设在大腿支撑部的两侧;所述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第三连接支架、第四连接支架和第五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可沿头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通过第一轴与第一连接支架枢接,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三连接支架通过第二轴与第二连接支架枢接,所述第二轴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第三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四连接支架通过第三轴与第三连接支架枢接,所述第三轴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接支架与第四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五连接支架通过第四轴与第四连接支架枢接,所述第四轴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的高度方向,所述第四连接支架与第五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四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手臂支撑部安装在第五连接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球面凹槽、第一定位球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球面凹槽沿与第一轴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二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一定位球与第一球面凹槽匹配,所述第一弹簧将第一定位球压紧在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之间;所述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二球面凹槽、第二定位球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球面凹槽沿与第二轴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三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定位球与第二球面凹槽匹配,所述第二弹簧将第二定位球压紧在第二连接支架与第三连接支架之间;所述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三球面凹槽、第三定位球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三球面凹槽沿与第三轴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三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三定位球与第三球面凹槽匹配,所述第三弹簧将第三定位球压紧在第三连接支架与第四连接支架之间;所述第四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四球面凹槽、第四定位球和第四弹簧,所述第四球面凹槽沿与第四轴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五连接支架上,所述第四定位球与第四球面凹槽匹配,所述第四弹簧将第四定位球压紧在第四连接支架与第五连接支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头背支撑部的侧部设有沿头背支撑部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设有与导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螺接有用于固定滑块的顶紧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主床架包括底座、主动连杆、从动连杆、上支架和升降电动推杆,所述主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上支架枢接,所述从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上支架枢接,所述底座、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和上支架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升降电动推杆枢接于底座和主动连杆之间。升降电动推杆的伸缩可以使主动连杆摆动,主动连杆通过上支架带动从动连杆摆动,实现上支架的升降和妇产科用床的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小腿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气弹簧,所述小腿支撑部设有两个,所述小腿支撑部的一端枢接于大腿支撑部,所述小腿支撑部气弹簧枢接于大腿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之间。小腿支撑部用于放置女性的小腿,并适用于屈腿体位,提高女性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小腿支撑部的末端设有脚腕容置槽,用于容置脚后跟,防止女性的脚后跟与小腿支撑部干涉,提高女性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外侧设有防护凸起。采用本技术方案,可防止产妇生下的新生儿滑落至地面而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废物收集盒的上端设有凸缘,所述大腿支撑部上设有与凸缘匹配的收集盒容纳口,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收集盒容纳口的直径;所述凸缘的顶部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手臂支撑部的末端设有握柄,便于产妇在分娩时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主床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用床可实现多种体位:
平躺体位:通过头背支撑部气弹簧将头背支撑部调至水平,通过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将手臂支撑部调至水平,女性平躺于妇产科用床上,手臂放在手臂支撑部上;向外扳动第二连接支架,使第二连接支架绕第一轴转动直至手臂支撑部转动到目标位置,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通过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保持位置;
倚坐体位:通过头背支撑部角度调节装置将头背支撑部调整至倾斜,扳动第三连接支架,使第三连接支架绕第二轴转动直至手臂支撑部被调至水平,第二连接支架与第三连接支架通过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保持位置;使第一连接支架沿头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整手臂支撑部的高度,女性倚坐于妇产科用床上,女性的手臂放在手臂支撑部上。
加宽状态:为适应体形较胖的女性,向外扳动第二连接支架以调节手臂支撑部与头背支撑部之间的距离,此时女性可平躺于妇产科用床上,女性的手臂放在手臂支撑部上,手臂支撑部可绕第四轴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妇产科用床的有益效果为:(1)当头背支撑部在头背支撑部气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抬起后,女性呈倚坐体位,通过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手臂支撑部的角度和高度,以为女性提供舒适的手臂支撑,提高了女性的舒适度,尤其是产妇分娩时手臂有着力点,便于分娩;(2)女性采用平躺体位时,手臂支撑部可绕第一轴旋转,从而支撑女性的手臂摆动,提高了女性的舒适度;(3)可向外扳动第二连接支架以调节手臂支撑部与头背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体形较胖的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妇产科用床的平躺体位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妇产科用床的平躺体位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妇产科用床的倚坐体位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妇产科用床的加宽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5中C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5中D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妇产科用床的折叠状态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废物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背支撑部气弹簧,2、头背支撑部,3、手臂支撑部,4、第一连接支架,5、第二连接支架,6、第三连接支架,7、第一轴,8、第二轴,9、第一球面凹槽,10、第一定位球,11、第一弹簧,12、第二球面凹槽,13、第二定位球,14、第二弹簧,15、第四连接支架,16、第三轴,17、第三球面凹槽,18、第三定位球,19、第三弹簧,20、第五连接支架,21、第四轴,22、第四球面凹槽,23、第四定位球,24、第四弹簧,25、导轨,26、滑块,27、顶紧螺栓,28、大腿支撑部,29、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30、腿托,31、废物收集盒,32、底座,33、主动连杆,34、从动连杆,35、上支架,36、升降电动推杆,37、小腿支撑部,38、小腿支撑部气弹簧,39、脚腕容置槽,40、防护凸起,41、凸缘,42、提手,43、握柄,4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2所示,一种妇产科用床,包括主床架、头背支撑部2、头背支撑部气弹簧1、大腿支撑部28、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29、小腿支撑部37、小腿支撑部气弹簧38、腿托30、手臂支撑部3和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
主床架包括底座32、主动连杆33、从动连杆34、上支架35和升降电动推杆36。为方便移动,底座32上设有带驻刹的万向轮44。主动连杆33的两端分别与底座32和上支架35枢接,从动连杆34的两端分别与底座32和上支架35 枢接,底座32、主动连杆33、从动连杆34和上支架35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升降电动推杆36枢接于底座32和主动连杆33之间。对比图2和图11可见,升降电动推杆36的伸缩可以使主动连杆33摆动,主动连杆33通过上支架35 带动从动连杆34摆动,实现上支架35的升降,以方便检查和手术,使用完毕后可以折叠,减小占用的空间。
头背支撑部2的一端枢接于上支架35,头背支撑部气弹簧1枢接于上支架 35和头背支撑部2之间,用于调节头背支撑部2相对于上支架35的角度。
大腿支撑部28的一端枢接于上支架35,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29枢接于上支架35和大腿支撑部28之间,用于调节大腿支撑部28相对于上支架35的角度。
大腿支撑部28上设有可拆卸的废物收集盒31,用于收集使用完毕的药水、棉球等医疗废物。具体的,如图12所示,废物收集盒31的上端设有凸缘41,大腿支撑部28上设有与凸缘41匹配的收集盒容纳口,凸缘41的直径大于收集盒容纳口的直径。凸缘41的顶部设有提手42。
腿托30设在大腿支撑部28的两侧,女性做妇科检查时将两条腿分别搭在两个腿托30上,以方便医生检查。
小腿支撑部37设有两个,小腿支撑部37的一端枢接于大腿支撑部28,小腿支撑部气弹簧38枢接于大腿支撑部28和小腿支撑部37之间,用于调节小腿支撑部37相对于大腿支撑部28的角度。
小腿支撑部37的末端设有脚腕容置槽39,用于容置脚后跟,防止女性的脚后跟与小腿支撑部37干涉,提高女性舒适度。
小腿支撑部37的外侧设有防护凸起40,可防止产妇生下的新生儿滑落至地面而受伤。
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支架4、第二连接支架5、第三连接支架 6、第四连接支架15和第五连接支架20。
第一连接支架4可沿头背支撑部2的长度方向滑动,具体的,头背支撑部2 的侧部设有沿头背支撑部2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25,第一连接支架4上设有与导轨匹配的滑块26,滑块26上螺接有用于固定滑块26的顶紧螺栓27。
第二连接支架5通过第一轴7与第一连接支架4枢接,第一轴7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高度方向,第一连接支架4与第二连接支架5之间设有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如图6和图10所示,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球面凹槽9、第一定位球10和第一弹簧11。第一球面凹槽9沿与第一轴7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二连接支架5上。第一弹簧11将第一定位球10压紧在第一连接支架4与第二连接支架5之间。当对第一连接支架4与第二连接支架5之间施加绕第一轴7相对转动的力时,第一定位球10在第一连接支架4和第二连接支架5的挤压下离开第一球面凹槽9,随着第一连接支架4相对第二连接支架5的转动,第一定位球10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进入对应的第一球面凹槽9内,以保持第一连接支架4与第二连接支架5之间的位置。
第三连接支架6通过第二轴8与第二连接支5)枢接,第二轴8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宽度方向,第二连接支架5与第三连接支架6之间设有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如图7所示,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二球面凹槽12、第二定位球13和第二弹簧14,第二球面凹槽12沿与第二轴8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三连接支架6上,第二定位球13与第二球面凹槽12匹配,第二弹簧14 将第二定位球13压紧在第二连接支架5与第三连接支架6之间。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的动作原理与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的动作原理相同。
第四连接支架15通过第三轴16与第三连接支架6枢接,第三轴16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宽度方向,第三连接支架6与第四连接支架15之间设有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如图8所示,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三球面凹槽17、第三定位球18和第三弹簧19,第三球面凹槽17沿与第三轴16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三连接支架6上,第三定位球18与第三球面凹槽17匹配,第三弹簧 19将第三定位球18压紧在第三连接支架6与第四连接支架15之间。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的动作原理与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的动作原理相同。
第五连接支架20通过第四轴21与第四连接支架15枢接,第四轴21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高度方向,第四连接支架15与第五连接支架20之间设有第四可调节定位机构。如图9所示,第四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四球面凹槽22、第四定位球23和第四弹簧24,第四球面凹槽22沿与第四轴21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五连接支架20上,第四定位球23与第四球面凹槽22匹配,第四弹簧24将第四定位球23压紧在第四连接支架15与第五连接支架20之间。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的动作原理与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的动作原理相同。
手臂支撑部3安装在第五连接支架20上,手臂支撑部3的末端设有握柄43,便于产妇在分娩时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用床可实现多种体位:
平躺体位:如图1、图2所示,通过头背支撑部气弹簧1将头背支撑部2调至水平,通过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将手臂支撑部3调至水平,女性平躺于妇产科用床上,手臂放在手臂支撑部3上;向外扳动第二连接支架5,使第二连接支架5绕第一轴7转动直至手臂支撑部3转动到目标位置,第一连接支架4与第二连接支架5通过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保持位置.
倚坐体位:如图3所示,通过头背支撑部气弹簧1将头背支撑部2调整至倾斜,扳动第三连接支架6,使第三连接支架6绕第二轴8转动直至手臂支撑部 3被调至水平,第二连接支架5与第三连接支架6通过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保持位置;使第一连接支架4沿头背支撑部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整手臂支撑部3 的高度,女性倚坐于妇产科用床上,女性的手臂放在手臂支撑部3上。
加宽状态:如图4所示,为适应体形较胖的女性,向外扳动第二连接支架5 以调节手臂支撑部3与头背支撑部2之间的距离,此时女性可平躺于妇产科用床上,女性的手臂放在手臂支撑部3上,手臂支撑部3可绕第四轴21转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床架、头背支撑部(2)、头背支撑部气弹簧(1)、大腿支撑部(28)、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29)、腿托(30)、手臂支撑部(3)和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所述头背支撑部(2)的一端枢接于主床架,所述头背支撑部气弹簧(1)枢接于主床架和头背支撑部(2)之间;所述大腿支撑部(28)的一端枢接于主床架,所述大腿支撑部电动推杆(29)枢接于主床架和大腿支撑部(28)之间,所述大腿支撑部(28)上设有可拆卸的废物收集盒(31);所述腿托(30)设在大腿支撑部(28)的两侧;所述手臂支撑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支架(4)、第二连接支架(5)、第三连接支架(6)、第四连接支架(15)和第五连接支架(20);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可沿头背支撑部(2)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5)通过第一轴(7)与第一连接支架(4)枢接,所述第一轴(7)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与第二连接支架(5)之间设有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三连接支架(6)通过第二轴(8)与第二连接支架(5)枢接,所述第二轴(8)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支架(5)与第三连接支架(6)之间设有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四连接支架(15)通过第三轴(16)与第三连接支架(6)枢接,所述第三轴(16)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接支架(6)与第四连接支架(15)之间设有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五连接支架(20)通过第四轴(21)与第四连接支架(15)枢接,所述第四轴(21)的轴向平行于头背支撑部(2)的高度方向,所述第四连接支架(15)与第五连接支架(20)之间设有第四可调节定位机构,所述手臂支撑部(3)安装在第五连接支架(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球面凹槽(9)、第一定位球(10)和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球面凹槽(9)沿与第一轴(7)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二连接支架(5)上,所述第一定位球(10)与第一球面凹槽(9)匹配,所述第一弹簧(11)将第一定位球(10)压紧在第一连接支架(4)与第二连接支架(5)之间;所述第二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二球面凹槽(12)、第二定位球(13)和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球面凹槽(12)沿与第二轴(8)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三连接支架(6)上,所述第二定位球(13)与第二球面凹槽(12)匹配,所述第二弹簧(14)将第二定位球(13)压紧在第二连接支架(5)与第三连接支架(6)之间;所述第三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三球面凹槽(17)、第三定位球(18)和第三弹簧(19),所述第三球面凹槽(17)沿与第三轴(16)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三连接支架(6)上,所述第三定位球(18)与第三球面凹槽(17)匹配,所述第三弹簧(19)将第三定位球(18)压紧在第三连接支架(6)与第四连接支架(15)之间;所述第四可调节定位机构包括第四球面凹槽(22)、第四定位球(23)和第四弹簧(24),所述第四球面凹槽(22)沿与第四轴(21)同心的圆弧间隔均布在第五连接支架(20)上,所述第四定位球(23)与第四球面凹槽(22)匹配,所述第四弹簧(24)将第四定位球(23)压紧在第四连接支架(15)与第五连接支架(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背支撑部(2)的侧部设有沿头背支撑部(2)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25),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上设有与导轨匹配的滑块(26),所述滑块(26)上螺接有用于固定滑块(26)的顶紧螺栓(2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架包括底座(32)、主动连杆(33)、从动连杆(34)、上支架(35)和升降电动推杆(36),所述主动连杆(33)的两端分别与底座(32)和上支架(35)枢接,所述从动连杆(34)的两端分别与底座(32)和上支架(35)枢接,所述底座(32)、主动连杆(33)、从动连杆(34)和上支架(35)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升降电动推杆(36)枢接于底座(32)和主动连杆(3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小腿支撑部(37)和小腿支撑部气弹簧(38),所述小腿支撑部(37)设有两个,所述小腿支撑部(37)的一端枢接于大腿支撑部(28),所述小腿支撑部气弹簧(38)枢接于大腿支撑部(28)和小腿支撑部(3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37)的末端设有脚腕容置槽(3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部(37)的外侧设有防护凸起(4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收集盒(31)的上端设有凸缘(41),所述大腿支撑部(28)上设有与凸缘(41)匹配的收集盒容纳口,所述凸缘(41)的直径大于收集盒容纳口的直径;所述凸缘(41)的顶部设有提手(42)。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撑部(3)的末端设有握柄(43)。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妇产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4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87349.6U CN208799457U (zh) | 2018-04-08 | 2018-04-08 | 一种妇产科用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87349.6U CN208799457U (zh) | 2018-04-08 | 2018-04-08 | 一种妇产科用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99457U true CN208799457U (zh) | 2019-04-30 |
Family
ID=6622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8734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9457U (zh) | 2018-04-08 | 2018-04-08 | 一种妇产科用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9945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1447A (zh) * | 2019-07-01 | 2019-08-20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一体式多功能妇产科诊查转运床 |
CN110604663A (zh) * | 2019-10-22 | 2019-12-24 | 浙江因诺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恒温妇科检查床 |
CN114176964A (zh) * | 2021-12-15 | 2022-03-15 | 刘云萍 | 妇产科分娩床 |
CN114344055A (zh) * | 2022-01-11 | 2022-04-15 | 刘方民 | 一种截石位手术床 |
-
2018
- 2018-04-08 CN CN201820487349.6U patent/CN2087994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1447A (zh) * | 2019-07-01 | 2019-08-20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一体式多功能妇产科诊查转运床 |
CN110604663A (zh) * | 2019-10-22 | 2019-12-24 | 浙江因诺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恒温妇科检查床 |
CN114176964A (zh) * | 2021-12-15 | 2022-03-15 | 刘云萍 | 妇产科分娩床 |
CN114176964B (zh) * | 2021-12-15 | 2024-04-12 |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 妇产科分娩床 |
CN114344055A (zh) * | 2022-01-11 | 2022-04-15 | 刘方民 | 一种截石位手术床 |
CN114344055B (zh) * | 2022-01-11 | 2024-02-27 |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 一种截石位手术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99457U (zh) | 一种妇产科用床 | |
CN108158772A (zh) | 一种妇产科体检床 | |
CN211300925U (zh) | 一种肛肠科检查床 | |
CN208145347U (zh) | 一种上肢协调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3488915U (zh) | 一种头枕调节式b超检查床 | |
CN215021535U (zh) | 一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用的头部固定枕 | |
CN212699386U (zh) | 一种麻醉康复护理床 | |
CN210844032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 | |
CN212817004U (zh) | 一种胸腔穿刺抽液抽气专用床 | |
CN211300053U (zh) | 一种妇产科专用超声检查床 | |
CN209713571U (zh) | 一种胸穿手术专用椅 | |
CN208877158U (zh) | 一种多功能肛肠科门诊检查床 | |
CN110292504B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 | |
CN209091785U (zh) | 一种腰间盘突出牵引治疗器 | |
CN202761491U (zh) | 术后防止髋关节翻转的固定装置 | |
CN221599898U (zh) | 一种中医临床用儿科脉枕 | |
CN209107944U (zh) | 一种妇产科体检床 | |
CN213249234U (zh) | 一种旋转式b超检查床 | |
CN215937434U (zh) | 一种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床 | |
CN112472494A (zh) | 一种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 | |
CN207203023U (zh) |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支具 | |
CN218129121U (zh) | 一种多功能无痛胃肠镜检查床 | |
CN220801368U (zh) | 一种检查床配套折叠扶手 | |
CN214435200U (zh) | 妇科检查床 | |
CN219331708U (zh) | 一种心超检查整形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